返回
首页>祝由术>心理健康

刻板行为在人类演化中的作用

时间: 2023-08-25 19:05:00

刻板行为是指人们在特定情境下所表现出的一种固定的行为模式,它产生于人类进化过程中的生存需求,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种必然结果。在人类演化史上,刻板行为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它在多个方面发挥着作用。

刻板行为在人类演化中的作用

一、保障安全

在原始社会中,人们需要保护自己和家人的安全,避免受到野兽和其他敌人的攻击。刻板行为可以使人们形成一定的规则和约束,从而使社会更加有序,人们可以更好地保护自己和别人的安全。例如,古代部落的狩猎行为,需要有一定的规定和约束,才能让猎人们更加有效地狩猎,避免意外事故的发生。

二、维护社会秩序

刻板行为也可以帮助人们维护社会秩序。在现代社会中,法律、规章制度等都是一种刻板行为,它们的存在可以让人们更加遵守规则,从而保证社会的正常运转。通过刻板行为,人们可以更好地遵守社会规则和道德准则,从而维护社会秩序。

三、促进文化传承

刻板行为也是一种文化传承的方式。在传统文化中,一些节日、仪式、习俗等都需要遵循一定的规定和约束,才能更好地传承下去。通过刻板行为,人们可以更好地传承文化,把文化、知识和经验代代相传。

四、减少决策成本

刻板行为还可以减少人们的决策成本。在日常生活中,人们需要做出各种决策,但是如果每个人都需要重新思考每一个决策,那么时间和精力成本都会很高。通过刻板行为,人们可以采用一些固定的决策模式,从而减少决策成本,提高决策效率。

总之,刻板行为在人类演化中发挥着多种作用,包括保障安全、维护社会秩序、促进文化传承和减少决策成本等。虽然刻板行为有时可能会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但是总体来说,它们是人类社会正常运转的必要条件。

不懂自己或他人的心?想要进一步探索自我,建立更加成熟的关系,不妨做下文末的心理测试。平台现有近400个心理测试,定期上新,等你来测。如果内心苦闷,想要找人倾诉,可以选择平台的【心事倾诉】产品,通过写信自由表达心中的情绪,会有专业心理咨询师给予你支持和陪伴。

刻板行为和固执的区别

一、到底什么才是刻板行为?

按照定义,刻板行为,是一种重复的、固定的、无明确意义的某种行为。通常,这种行为被打断时,会引发强烈的情感冲突。

其实,刻板行为有三个很关键的特征——

1、反复频繁的简单动作

不断摆弄手指,不断拍打自己的脑袋,不断摇晃身体,不断重复同一句话等是最常见的刻板行为。这类行为常常在孩子比较焦虑或者无聊的时候出现,如果转移了孩子的注意力,引导孩子做出其他行动,这些行为就会自动停止。

2、固执的思维模式或规则

很多自闭症孩子不断把积木摆成一条长龙,水彩笔必须按照固定顺序放进盒子里,回家必须沿着同一路线,更换路径就不行……其实我们仔细思考一下,这些行为的共同点就是孩子遵循一个固执的思维模式或规则来行动,很难进行灵活的变通。

3、被打断后有问题反应

通常,刻板行为被强制停止或打断时,会引发孩子强烈的情感冲突,他们可能会躺倒在地上大哭不止,推搡父母发泄不满,甚至会拿自己脑袋撞墙、咬自己来表示自己的沮丧。

二、哪些儿童容易有刻板行为?

刻板行为并不是自闭症孩子的特有行为,普通的成人也会有刻板行为,比如开会时抖腿,用老式电话时玩电话线等等。

在普通儿童中,1岁以内的婴儿或多或少都会有简单重复的刻板动作,但随着年龄增长及能力提升,刻板行为通常都会消失。在2岁以上的自闭症及发育迟缓儿童中,更容易伴有刻板行为。其中,又以自闭症谱系儿童最多。在自闭症谱系儿童中,按照智能的由低到高,其刻板行为依次表现为:刻板动作、刻板思维、刻板语言、刻板规则等。

也就是说,严重的低功能自闭症儿童,更多表现为刻板动作;中等及高功能自闭症儿童,更多表现为刻板思维及刻板语言;高功能自闭症儿童及艾斯伯格症儿童,更多表现为刻板规则。

三、为什么会有刻板行为?

其实,我们人类的每一个行为存在,都具有其原因和意义。对于刻板行为来说,其本质原因是大脑神经本身的损害,但具体原因我们现在还没法说清楚。

从实用角度来说,可分为以下几个原因:

1、无事可做

刻板行为一般发生在没事情做的无聊时候。如果儿童在全身心参与其它项目,一般较少发生刻板行为。

2、感官刺激

无聊,加上做某些刻板动作时可以带来感官上的快感,于是,这些行为就被自己强化了。没有什么比获得快感更有力的强化。

3、获得关注

有些刻板行为不是被自身强化,而是被他人强化。比如,一打头,孩子就能得到家长的关注,或就能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别人给自己东西也是一种关注),那么这种刻板行为就会被他人强化。

4、智能障碍

刻板行为是一种低级心理发展功能,换句话说,很多四五岁的儿童,心智能力可能还停留在一岁,所以很多刻板行为就保留下来。那么,长期看来,只有发展智能,才能从本质上克服刻板行为。

刻板行为是什么意思?

是指一种随意的、反复的、无意义的(常为节律性)运动,表现为摇摆躯体、摇摆头颅、拔毛、捻发、咬指甲、吮拇指或挖鼻孔等。

社会刻板效应是经过两个途径形成的:一是直接与某人或事、某群体接触,将其特点固定化;二是由他人间接信息影响形成,间接的信息影响,就是刻板效应形成的主要原因。

实证验证:

苏联社会心理学家包达列夫,做过这样的实验,将一个人的照片分别给两组被试看,照片的特征是眼睛深凹,下巴外翘。向两组被试分别介绍情况,给甲组介绍情况时说“此人是个罪犯”;给乙组介绍情况时说“此人是位著名学者”,然后,请两组被试分别对此人的照片特征进行评价。

评价的结果,甲组被试认为:此人眼睛深凹表明他凶狠、狡猾,下巴外翘反映着其顽固不化的性格;乙组被试认为:此人眼睛深凹,表明他具有深邃的思想,下巴外翘反映他具有探索真理的顽强精神。

为什么两组被试对同一照片的面部特征所做出的评价竟有如此大的差异?原因很简单,人们对社会各类的人有着一定的定型认知。

把他当罪犯来看时,自然就把其眼睛、下巴的特征归类为凶狠、狡猾和顽固不化,而把他当学者来看时,便把相同的特征归为思想的深邃性和意志的坚韧性。刻板效应实际就是一种心理定势。

以上内容参考?—刻板效应

猜你喜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