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强化是指通过给予不愉快的刺激来减少某一行为的发生频率。这一概念最初由行为主义心理学家B.F. Skinner提出,他认为,负强化是一种可以用来改变个体行为的有效方法。
什么是负强化?
负强化的实践方式有很多种,比如说惩罚、惩戒、剥夺等。这些方法都是通过给予个体不愉快的刺激,来减少一些不良的行为。比如说,孩子不好好学习,家长可以通过限制他的娱乐活动,来让他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负强化是一种对于行为的惩罚方式。通过给予不愉快的刺激,来减少某种不良行为的发生频率。这种方法虽然看似简单,但是却具有很高的实用性。因为对于很多人来说,恐惧和不愉快的情绪是非常强的驱动力,可以促使他们改变自己的行为。
从教育的角度来看,负强化也是一种非常常见的教育方式。教师可以通过给予负面的评价,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教师也可以通过给予奖励,来激励学生更加努力地学习。这种方法可以帮助学生养成积极的学习态度,提高学习效率。
从管理的角度来看,负强化也是一种非常有效的管理方式。管理者可以通过惩罚不良员工,来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同时,管理者也可以通过给予奖励,来激励员工更加努力地工作。这种方法可以帮助企业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总之,负强化是一种非常常见的行为管理方式。无论是在教育、管理还是日常生活中,都有着广泛的应用。通过给予负面的刺激,可以让个体意识到自己的不良行为,并且改变自己的行为。因此,负强化是一种非常有效的行为管理方式。
不懂自己或他人的心?想要进一步探索自我,建立更加成熟的关系,不妨做下文末的心理测试。平台现有近400个心理测试,定期上新,等你来测。如果内心苦闷,想要找人倾诉,可以选择平台的【心事倾诉】产品,通过写信自由表达心中的情绪,会有专业心理咨询师给予你支持和陪伴。
一、性质不同
1、负强化也称阴性强化,就是对于符合组织目标的行为,撤消或减弱原来存在的消极刺激或者条件,以使这些行为发生的频率提高。
2、惩罚是指当有机体自发做出某种反应后,随机呈现一个厌恶刺激(或不愉快情境),以期消除或抑制此类反应的过程。
二、过程不同
1、负强化是通过厌恶刺激的排除,来增加反应在将来发生的概率,即减少或取消厌恶刺激来增加某行为在以后发生的概率。
2、惩罚是通过呈现一个厌恶刺激(“积极惩罚”)或消除一个愉快的刺激(“负惩罚”)而使行为减少。
实施惩罚可能的原因
1、威慑
实施惩罚的一个原因就是防止人们犯罪。阻止有罪犯记录的人重新犯罪,和防止那些想犯罪的人。其目的是阻止社区里的每个人都犯下罪行。
2、改造
一些惩罚的工作就是改造和再教育做坏事的人,这样他们不会再犯。这是有别于威慑,这里的目标是改变罪犯的态度。
3、补偿
对于未成年人犯罪,惩罚可能采取对犯罪者“纠正错误”,或赔偿的形式。社区服务这种惩罚的例子。
4、教育和谴责
积极预防理论解释惩罚,就是使用刑事司法系统,教育人们什么样的社会规范是正确的。惩罚可以作为一种社会公开表达谴责犯罪行为的手段。
正强化:
正强化又称"阳性强化"。个体做出某种行为或反应,随后或同时得到某种奖励,从而使行为或反应强度、概率或速度增加的过程。在强化的过程中,对个体反应产生正强化作用的事物称为正强化物。这一原理是通过动物的学习研究得来的。在心理学中,正强化的原理常常被用来激励人们努力地学习与工作,做对社会有意义的事情,也用来帮助病人消除不良的行为和症状。
负强化:
负强化主要是让孩子摆脱厌恶刺激,从而增强其良好行为的出现率。其实,负强化也被称为逃避制约或逃避惩罚的反应。
(1)负强化的例子
案例1:我们班里有一个学生,作业速度非常慢,常常拖拖拉拉,做做停停,爸爸妈妈对于孩子这个缺点无可奈何。但是孩子又非常喜欢看电视,常常因为看电视又影响做作业的质量和速度。结合这两点,我告诉家长,以看电视作为惩罚的刺激物,只有当孩子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作业,或者只有孩子完成作业后才可以看电视,否则无论如何都不会给他看电视。坚持一段时间后,发现孩子完成作业的速度方面有一定程度的提高。
案例2:班级里有几个同学总是养不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当同学们都在认真朗读时,他们都会在一边摆弄小东西,或者独自做其他事情。老师观察到这种情况之后宣布,如果被老师发现你没有读书,就会在下课时取消课间休息时间,抄写课文的规定段落。而且不和学生讨价还价,一旦发现,课下及时进行惩罚,多次之后,这些学生为了逃避课下的段落抄写,课堂上读书的自觉性和意识逐渐提高。
(2)使用负强化注意要点:
A、必须与惩罚配合起来使用。没有相应的简单明确的惩罚措施,孩子逃避惩罚的行为就不会出现,也就不可能形成负强化。
B、必须应用于良好行为的建立
很显然,负强化比惩罚更具有积极的教育意义,不仅可以使个体表现良好行为,以避免厌恶的刺激;同时还使犯错者改过自新,表现出良好行为。因此,负强化主要针对孩子的良好行为的出现或维持。
C、负强化如果想收到预期效果,必须建立在客观、一致的情况下。就是无论任何时候,我的惩罚都是一致的,而且对待任何同学都是一样的,对待任何人在任何情况下出现的行为都是一样的。
D、负强化同时要求具有及时性,不能在间隔一段时间后才给予相应的惩罚。当孩子出现不良行为时,如果能够及时执行既订处罚,可以帮助孩子建立起“不良行为”与“处罚”之间的因果关系。这样才能在孩子的观念中建立起逃避惩罚的反应意识。
强化的主要方式
1、正强化----在行为之后,伴随一种积极刺激.正强化的功能是增加行为出现的次数.奖励有利的行为
例:工厂里做工,做的越多,奖金越高.
2、负强化---当管理者期望的行为不出现时,就实施某种消极刺激,直到所期望的行为出现,才撤销这种消极刺激,即行为伴随着不良结果的去除.负强化的功能也是增加行为出现的次数.消除不良行为,鼓励有利的行为
例:工厂里的女工做工的时候聊天,声音很大,不利于工作效率,工厂设置分贝器,达到一定分贝报警器就响,响声刺耳,就会迫使女工停止讲话,提高工作效率.(老师举的例子,我考试的时候考到了,没答出来,所以现在记得特别的牢)
3、惩罚---是指在行为之后伴随一种消极刺激,如批评、撤职、降薪、开除等.惩罚的功能是减少行为出现的次数.惩罚不良行为.
例:批评、撤职、降薪、开除等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aokedao3713@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