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关怀和自我爱是两个看似相似但实际上有很大区别的概念。自我关怀是指对自己的生理和心理健康进行积极的照顾和维护,而自我爱则是指对自己的全面肯定和认可。本文将从多个角度分析自我关怀和自我爱的区别。
自我关怀和自我爱的区别
1. 目的不同
自我关怀的目的是为了维持身体和心理的健康状态,而自我爱的目的则是为了让自己感到更加满足和幸福。自我关怀是一种积极的行为,是为了避免身体和心理的疾病,而自我爱则是一种主动的情感表达,是为了让自己感到更加自信和满足。
2. 内容不同
自我关怀的内容主要包括饮食、运动、休息等方面,而自我爱的内容则主要包括自我肯定、自我认可等方面。自我关怀需要我们关注自己的身体和心理健康,注意饮食卫生,保证充足的睡眠和适当的运动。而自我爱则需要我们学会欣赏自己的优点,接受自己的缺点,不断提升自我价值。
3. 形式不同
自我关怀是一种行动,需要我们采取具体的措施来维护身心健康,例如去健身房锻炼、保持良好的睡眠习惯等。而自我爱则是一种情感表达,需要我们通过肯定自己的优点、认可自己的努力来表达对自己的爱。自我爱可以通过自我肯定、自我欣赏等方式来展现。
4. 范围不同
自我关怀的范围是身体和心理健康方面,而自我爱的范围则是全面肯定自己的价值和意义。自我关怀主要关注身体和心理健康,而自我爱则是对自己整个人的认可和肯定。自我爱需要我们学会善待自己,关注自己的内在世界,欣赏自己的人生价值。
综上所述,自我关怀和自我爱虽然有很多相似之处,但其实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概念。自我关怀需要我们采取具体行动,关注身心健康,而自我爱则需要我们学会肯定自己的内在价值,认可自己的人生意义。在生活中,我们需要同时关注自我关怀和自我爱,才能真正做到身心健康、自信满满。
不懂自己或他人的心?想要进一步探索自我,建立更加成熟的关系,不妨做下文末的心理测试。平台现有近400个心理测试,定期上新,等你来测。如果内心苦闷,想要找人倾诉,可以选择平台的【心事倾诉】产品,通过写信自由表达心中的情绪,会有专业心理咨询师给予你支持和陪伴。
人们不会关怀自己,首要的原因是对懒惰和自我放纵的惧怕。
若做了他人期望 自己却不想做的事情,就会避免受到自我批判的伤害,而感觉会更好。
令人沮丧的鞭打
自我批评产生的心理状态:只会让人更消极,在情感上更难尽力。
有效的方法应该是:用积极和鼓励的信息可以产生有助于努力工作实现个人最大潜能的心理状态。
自信水平对实现目标的能力有神奇的影响。信念与实现梦想的能力有直接关系。
自我批评会破坏自我效能感信念,它只会损害而非帮助我们全力发挥能力。
若自我批评真有效果,原因是恐惧。这会令人产生焦虑,而焦虑本身会破坏行为表现,干扰做出最佳表现的能力。
自我批评不仅会产生焦虑,还会造成心理欺骗。为失败提出貌似合理的理由来干扰的行为,表现方式被称为自我妨碍。有两种形式,一是不努力,另一种是拖延。
因为你关心
自我关怀是更为有效的动机,因为自我关怀的驱力是爱而非恐惧。
爱能让我们感觉到自信和安全,相信自己在失败时会得到理解和关怀,就不会产生必要的压力和焦虑。
自我关怀,包含的深层评价自己的方式,为实现长期的幸福做出选择。
自我关怀让你做出努力,并不是自我中心诱导的结果,而是对摆脱痛苦的自然渴望。
自我关怀,能帮助我们解决拖延的问题,而不使这成为阻碍。当面对不想做任务时,会习惯性拖延,在找到潜在的情绪原因,对自己的不快与回避施以足够的关怀,一旦你给自己舒适感就会发现不再拒绝,开始完成任务了。
有时,隐藏在习惯性拖延下的情绪问题是惧怕失败。认识到失败是正常的,并且也是学习的绝佳机会,同时对自己宽容理解,不严厉地自我批评。
自我关怀、学习与个人成长
学习目标比表现目标更有效学习目标趋势。个体为长久目标努力,因为他享受过程。
拥有学习目标的个体,受内在的好奇心和发展新技能的渴望而驱使,想获取知识,犯错也是学习过程中不可或缺的。
自我关怀,能帮助我们做出坚定地选择,这些正确的选择应该出于正确的原因,那就是追随自己的内心愿望。
自我关怀与身体
自我关怀,在许多领域中都是十分有效的激励物。其中一个领域就是接纳我们的身体。
我们的社会赋予美利益过多的权重。是否具有吸引力成为人们自我价值感高低的重要标志,这在女性身上更为明显。
女性对美丽的标准要远远高于男性,尤其在体重问题上过度沉迷,减肥会导致饮食障碍。个体在暴食时,这是用食物治疗方法治疗自己的方式,沉溺食物在短期令人快乐。因肥胖批评讨厌自己,但这种自我批评会让你吃更多,因为吃会让你感觉舒服,这成为一个恶性循环。
自我关怀,会以另一种方式回应,饮食规律变化包含原谅自己的过失。如果最终的目标是身体健康,那么体重的变化也不会有很大的问题。
锻炼也是保持身体健康的重要方式,自我关怀的个体锻炼身体的理由更正向。
爱与接受现在的外表,而不要与媒体上宣传的那些不切实际的美丽形象作比较。接纳自己的不完美意识到,任何身材与体型都可以是美丽的同时,关心自己的健康与幸福。
用善意而不是自我批评来激励自己,最重要的是让自己快乐和健康。
自我澄清与自我提升
自我关怀,不仅能提供做出改变的动力,还能明确需要在哪些方面先做出改变。
当面对受到自我批评的可能时,就会做出掩盖一切或是将矛头指向他人。
当以自我关怀的方式对待自己的缺点时,便可促进清晰的自我观察并做出改变。
自我关怀帮助我们更容易地承认自己需要提升的领域。
自我关怀,意味着减轻自我批判的痛苦,并认识到人类本身的不完美,以诚实和清晰的眼光认识自己。
就会有更强的学习动力来学习、成长并做出改变,同时,你也会认清自己的位置,以及下一步的方向。
之前看《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的时候,总是心疼于松子的遭遇。曾几何时,才真正体会到其中的浅薄道理。
松子从小因为家庭的缘故,父亲把所有的爱护几乎全都给了妹妹,而自己却被冷落。
人在社会上生存最重要的两个基本需求――社会认同与安全感。而这些往往都是从外界获取。
社会认同的来源必然包括人一出生就开始接触的家庭,家人的认可是人性格养成的首要因素,如果这个阶段的人没有得到正常的对待,那么他的性格里绝对会有一部分是缺失的,而追求平衡的人本身不允许自身失衡,因此,人为了达到自身的平衡,只有不断地从外界汲取所需。
而松子因为缺少父爱,这从小就埋下的种子,在她的人生中生根发芽,树立了她的一生。她不断的去追求来自男性的爱,以填补自己不完全的童年。而这种如貔貅似的填补,让她在不断汲取的同时,渐渐的失去了自我。
内外的天平,向『他人』的倾倒的同时,『自我』就必然变轻。
松子在用扮鬼脸逗父亲开心,是一种以牺牲自己来达到认同的手段。不幸的是,这种方法取得了不错的效果。父亲每每看到松子扮鬼脸,总是忍俊不禁。
于是,一种“牺牲自我去迎合他人就会得到认同/爱”的心理就潜移默化的扎根于松子的心中。
长大后,松子去讨好并迎合自己的所有男人,这种牺牲自我被其中一个男人多年前的学生称之为“大爱”。
要做到“大爱”,势必要自己无欲无求,来求得他人甚至全世界人的安康。
松子确实做到了,但是她的结局呢?
被历任男人榨干自己的努力,钱被骗走被挥霍,人被嫌弃被打骂。她用讨好和包容换来的,是他人理所应当的使唤与欺凌。不止身体上伤痕累累,心理上也一步一步的对自己绝望。
当她写下“生而为人,我很抱歉”的字眼时,这世上除了太宰,应该少有人能理解她的这种绝望。
如果父亲能稍微再多给松子一些关怀与宠爱,她的男友能够尊重她作为一个女人的付出,感恩她的无限包容,那么松子还会这样连自己都唾弃自己么?
弹幕里有人说,
“松子这样的人太作,活该!”
“松子就是吸引渣男的体质。”
试想一下,一个人身旁围绕着一个无私奉献,可以包容自己的一切,并且不离不弃的人的时候。这个人一定会认为自己的所有都是对的,那么他就会释放自己所有的性情。然而一个人如果倾出所有,那么他身上那一半恶臭的部分也会无所遮掩,并搭着“包容”大肆横行。
最后受伤害的,必然是给予包容的对方。
所以,如何达到自己对外界的爱以及自我的平衡状态?
最后的希望,
不要做松子,
也不要把别人逼成松子。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