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祝由术>心理健康

学前儿童的行为矫正原理

时间: 2023-09-28 19:27:08

学前儿童的行为矫正是指通过一系列的措施和方法,对学前儿童的不良行为进行纠正和改善,这对于他们的成长与发展至关重要。学前阶段是儿童个性和行为习惯形成的关键时期,因此,对于不良行为的矫正必须尽早进行。本文将从多个角度分析学前儿童的行为矫正原理,并探讨其重要性和实施策略。

学前儿童的行为矫正原理

首先,一种有效的行为矫正原理是以防止行为问题发生为基础。这意味着父母和教育者应采取积极的预防措施来阻止不良行为的发展。例如,与儿童建立良好的沟通,提供正确的指导和例行训练,以培养他们的自律和规则意识。此外,为儿童创造良好的环境和身心健康的条件,促进他们积极参与有益于他们身心健康的活动,如户外运动、艺术表演等。通过预防措施,可以避免不良行为的产生,从而最大程度地减少行为矫正的需要。

其次,积极的行为矫正原理是重要的。在这一原理下,父母和教育者应关注和奖励儿童的良好行为,以便鼓励他们继续这些积极的行为。这可以通过赞美、鼓励和奖励来实现。学前儿童对赞美和鼓励非常敏感,他们希望得到成人的认可和赞赏,并通过模仿来学习正确的行为模式。因此,通过积极的行为矫正,可以帮助儿童树立正确的行为准则和价值观念,并加强他们对于良好行为的坚持和发展。

此外,建立行为规则和奖惩制度是另一种行为矫正原理。为学前儿童制定明确的行为规则和奖惩制度可以帮助他们明确区分哪些行为是接受的,哪些是不被接受的。规则和制度应简单明了,具有清晰的指导和强制力。例如,在规则制定过程中,父母和教育者可以参考学前教育的基本原则和儿童的发展需要,制定适合学前儿童的行为规则。此外,为了提高规则的有效性,奖惩制度也是重要的。儿童对于奖励和惩罚有着强烈的反应和记忆能力,因此,通过合理的奖励和惩罚措施,可以加强他们对于良好行为的形成和不良行为的纠正。

总结来说,学前儿童的行为矫正原理可以从预防、积极和规则制度等多个角度进行分析。预防措施可以避免不良行为的发生,积极鼓励可以强化良好行为的形成和发展,制定行为规则和奖惩制度可以明确行为准则和加强行为的纠正。通过综合运用这些原理,可以为学前儿童的行为矫正提供科学而有效的指导。

不懂自己或他人的心?想要进一步探索自我,建立更加成熟的关系,不妨做下文末的心理测试。平台现有近400个心理测试,定期上新,等你来测。如果内心苦闷,想要找人倾诉,可以选择平台的【心事倾诉】产品,通过写信自由表达心中的情绪,会有专业心理咨询师给予你支持和陪伴。

学前儿童常见心理行为问题的预防与矫正

儿童心理问题的界定

学前儿童心理问题主要指处于6、7 岁以前的儿童行为在持续时间上和严重程度上偏离了大多数儿童的正常行为标准。关于儿童期心理问题应该认识到以下两点:第一,儿童心理内化水平很低,其行为异常可以视为心理异常所致。第二,没有妨碍到正常生活的程度较轻的异常行为不能视为心理问题。儿童心理问题种类比较多,下面介绍几种常见的儿童心理问题:

儿童自闭症

又称儿童孤独症,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对幼儿的社交、语言、感知觉、认知等方面会产生全方位的严重影响的疾病。其产生原因很复杂,可能涉及到遗传、病毒感染、疾病、环境污染、辐射等。
临床表现:

1.语言障碍

患儿语言发育迟缓、开口说话较晚,有的患儿甚至终生不语。患儿只能机械地模仿别人的语言,对别人的提问不能回答。如别人问:“你叫什么名字?”患儿也会说:“你叫什么名字?”别人叫他的名字,患儿也不会做出应答。有的患儿不会运用代词:把“我的”说成“你的”。说话时很少看着对方,甚至把头扭过去。

2.社会交往障碍

患儿无法与他人进行正常的交往。与别人没有目光对视,没有与他人拥抱、亲吻的意愿;被爱抚时也不会表现出温情。不区分熟人、陌生人,对家人和对其他人的态度是一样的。父母只是患儿生活起居的依赖,并非是情感的依赖,只有饿了才会找妈妈,然后又不理妈妈。经常独处,不愿意和同伴一起玩耍。看见别的儿童玩游戏,也没有参与的愿望或观看的兴趣。

3.重复刻板的行为模式

患儿反复做一些没有意义的行为,如玩弄自己的手掌、反复拍手、转圈等。很多患儿拒绝接受变化,行为刻板,如玩具一定要放在一个固定的位置、回家要走相同的路线,一旦这些行为被制止,会出现敌意或反抗行为。

4.兴趣狭窄、奇异

患儿对周围事物不敏感、只生活在自己的世界中,对周围环境所发生的事情“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对于其他儿童所喜欢的玩具或卡通动画从不关注,反而喜欢一些单调乏味的东西,如会盯着旋转的电风扇一连看数小时,或对某个电视广告特别衷情,经常性地背诵某句广告台词。

5.智力障碍

在自闭症儿童中,智力水平发展存在很大差异,少数患儿智力正常,大多数患儿有不同程度的智力障碍。还有一部分患儿甚至在某个领域智力超群,远远超出其他正常人,堪称天才,令人惊叹。关于这一现象,目前心理学界还无法解释。

儿童多动症发病的原因 鉴别儿童多动症的方法

注意缺陷障碍又称儿童多动综合征,简称多动症。特发于儿童学前时期,活动量多是明显症状。注意缺陷障碍是多动、注意力不集中、参与事件能力差,伴认知障碍和学习困难,智力基本正常等表现的一组综合征。下面跟随了解一下吧!

一、什么是多动症?

多动症是一种常见的儿童心理障碍,又称为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它主要表现为:与年龄和发育水平不相称的注意力不集中和注意力时间短暂、活动过度和冲动,常伴有学习困难、品行障碍和适应不良。国内外调查发现患病率3%~7%,男孩儿多于女孩儿。

多动症对孩子的影响明显,虽然大部分的儿童在成年后会得到改善,但是少部分在成年后仍有症状。这些症状会影响他的学业,身心健康以及人际交往能力和成年以后的家庭生活。

二、多动症发病的原因与发病时间

具体原因目前尚未明晰,通常会被认为是多种因素相互作用导致的。其中包括遗传因素、神经递质生理状况,环境、社会因素以及家庭关系。

1、遗传因素、神经递质生理状况

婴儿在出生时如果脑部缺氧,可能会导致多动症。另外在胎儿期营养不良、直系家族中有精神病史,脑内神经递质失衡这些都有可能影响儿童患病率。

2、环境、社会因素

这个主要是指外在的,比如其母孕期有酗酒或者烟瘾、婴儿早产、剖腹产、儿童期大脑病毒感染,头部损伤,营养不良、癫痫等会影响患病率。

3、家庭关系

比如孩子小时候家庭破裂、父母教养方式不当、父母的性格问题、学校教育方法不当等可能会影响患病率。

三、如何鉴别多动症

多动症的发病时间一般起于六个月以后,六岁以前。家长和医生在识别、诊断孩子是否患有多动症上可参考以下几方面:

1、注意力缺陷

首先看儿童的临床表现是否存在明显的、不符合年龄的注意困难和注意的时间短,同时伴有过多的、不必要的动作、话语。

2、冲动性

其次很多孩子还会伴有冲动性,做事不考虑后果。具体表现为:容易和人发生冲突,经常打断别人讲话,动手打人,乱跑乱跳,不能耐心地排队等一系列不能耐心做的事情。

3、学习困难,作业费时

大多数注意力缺陷的孩子也会伴有学习困难,导致学业成绩差,成绩低于其智力所应达到的学业水平。比如开头提到的那个孩子,130的智商已经高于正常水平,但是她的成绩依旧很差。另外,别人1小时可以完成的作业,她通常需要两倍的时间甚至更多。

4、过于安静

注意力缺陷不一定都像是我们常常想的那样,话多,小动作多。有部分平时过于安静的孩子,也可能是多动症的小患者,这类通常很难被发现。

5、上课神游

课堂上不能认真听讲,注意力集中时间短,经常性跑神。家长多跟老师沟通,就能知道孩子在课堂上的情况。

6、动作不协调,左右难辨

多动症的孩子常常会存在一些精细动作的问题,比如说动作不协调,空间感差,即使让他们做对手指的运动,系鞋带、扣纽扣等动作都会存在一些问题,部分孩子还会出现辨别困难,有的也可能会有语言表达的错误。

四、与两种疾病鉴别

根据临床经验发现,儿童多动症需要与以下两种疾病进行鉴别。

1、精神发育迟滞

如果孩子是智商明显偏低导致的学习困难等一系列症状,我们首先会考虑精神发育迟滞,而不是多动症。

2、品行障碍

有的孩子可能会出现攻击性行为,或者是爱说谎,逃学,离家出走,纵火等破坏社会规则的行为,这类我们首先会考虑为品行障碍,也不是多动症。

多动症过去通常是被忽视的,因此很多孩子没有得到及时的治疗,但是近年来出现的状况却是过度的治疗。有的家长多于关注孩子的问题,捕风捉影,看到孩子爱动就怀疑是多动症。

其实这个年龄的孩子有其自身的特点,他们虽然已经有了一定的注意力,但也容易被其他东西吸引注意力,这是因为孩子还未养成良好的习惯。所以,当孩子出现不能遵守规则,坐不住,注意力不集中时,家长不要急于给孩子下定义,而是尝试着去锻炼孩子更好地遵守规则,能坐的更久,注意力更加集中。

五、如何孩子患有多动症,怎么办?

1、药物治疗

多动症可以药物治疗,吃药可以短期缓解部分症状,药物在一定程度上能帮助改善孩子的注意缺陷,减少冲动性与行为问题,提高相应的学习成绩,改善与家庭成员的关系。常用药物有中枢兴奋剂和选择性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等,但是不要一味地使用药物治疗,还要考虑心理治疗的方法,这样才能减少孩子的用药。让孩子不会在治疗的过程中出现过多的头晕,头昏,呕吐,食欲减退,呆滞等药物副作用。

2、心理治疗

多动症的心理治疗主要采用认知行为治疗和行为矫正的方法。认知行为治疗主要是解决儿童的冲动性,让其认识到自己的不恰当的行为,从而降低攻击性。行为矫正是指运用条件反射原理,对儿童的行为予以强化。一般采用正强化,用有效的行为代替不适当地行为,使症状得到改善。在一线的临床医生们,可以通过心理治疗培训掌握初级的认知行为疗法和行为矫正训练方法,这样便足以应对一般问题。

3、管理和教育

医生们要指导家长跟老师针对性地对儿童进行管理和教育,对待他们要有耐心、理解孩子,不要有体罚或者过度批评等粗暴行为。恰当的运用鼓励与激励的方式增强儿童自信心,提供心理支持与陪伴,使用正确积极的方式带孩子摆脱多动症。

猜你喜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