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祝由术>心理健康

怎么开导恐婚症人呢

时间: 2023-09-28 19:54:35

恐婚症指的是害怕结婚或害怕长期承担婚姻责任的一种心理障碍。这种心理障碍可能会给个人的生活和家庭带来负面影响。因此,如何帮助恐婚症人克服他们的恐惧是非常重要的。以下是关于怎样开导恐婚症人的一些建议。

怎么开导恐婚症人呢

1. 理解他们的恐惧

首先,我们需要理解他们的恐惧。可能是由于负面的家庭背景、恋爱历程、社会压力等造成。我们应该耐心听他们倾诉,让他们把内心的恐惧感和不安发泄出来。有时候,只是让恐婚症人倾诉一下就能感到被理解和支持,从而缓解他们的心理压力。

2. 提供科学的婚姻知识

提供科学的婚姻知识,让他们了解婚姻的真实面貌。通过有趣的方式为他们介绍婚姻及其负责任和义务的事实和信念。同时,可以从婚前谈话和心理咨询等方面出发,迫使他们面对困难的事实。只要他们能够了解到婚姻生活的真实性和偶尔的困难,那么他们就有了更清晰的看法,使他们更愿意面对婚姻的挑战。

3. 提供心理咨询支持

一些人可能认为婚姻是一种传统的社会要求,并认为结婚既限制了自己的自由也带来了一些十分烦人的责任。此时,咨询师可以为恐婚症人提供心理咨询支持。与这些人交谈并寻找每个人的想法,询问在婚姻问题上的担忧和婚后的前景等。通过心理咨询支持,可能帮助这些人形成更积极的态度,迎接婚姻的挑战。

4.引领一种积极主义的生活方式

恐婚症的人往往会感到沮丧和失望。这种情绪可能会扼杀他们的进取心和激情,并让他们放弃幸福的机会。为了帮助他们打破这种局面,我们应该引领一种积极主义的生活方式。通过培养他们的爱好、鼓励他们发挥个人潜力和协助他们将自己的精力集中到积极的事物上。原则上,从多个角度帮助他们寻找生活的乐趣和质量,帮助他们走出恐婚的困境。

综合

不懂自己或他人的心?想要进一步探索自我,建立更加成熟的关系,不妨做下文末的心理测试。平台现有近400个心理测试,定期上新,等你来测。如果内心苦闷,想要找人倾诉,可以选择平台的【心事倾诉】产品,通过写信自由表达心中的情绪,会有专业心理咨询师给予你支持和陪伴。

男闺蜜恐婚怎么安慰他?

1、让他分清在“恐婚”的形式下,真正恐惧的是什么。

告诉他,首先,你需要区别自己是真的选择放弃结婚这种方式,不受制度的束缚,还是不敢进入一段亲密关系,不敢爱一个人。你还要区别问题出现在哪里:是你和某个特定的Ta出现了亲密关系上的问题,还是结婚这件事本身就让你恐惧?

Curtis(1994)提出,当你不能识别你所恐惧的东西是什么的时候,可以试着抓住那些害怕的感觉,将你害怕的东西具体化,这样才能一个个地解决它们。

2、婚姻的确需要深思熟虑。

恐惧婚姻的反面,并不是脑子一热就去结婚。研究表明,在决定的那一刻你是否深思熟虑,会影响之后的婚姻质量——那些在结婚前经过仔细思考的人,日后的婚姻更加美满。冲动虽然浪漫,却不可靠(Rhoades, 2012)。

Rhoades(2012)的研究针对418个18-34岁的被试进行了5年的纵向研究,比对了他们结婚时的状态(是做好准备,还是仓促决定),婚礼的规模和准备工作情况以及之后婚姻的幸福度。

结果发现,那些经过慎重考虑而做出确定关系的决定的人,比通过随意性行为(约炮)而确定关系的人,婚姻质量更高;在同居和结婚之前,双方曾经讨论过这一决定并达成共识的人,比那些觉得一切只是“顺其自然”地结婚的人,婚姻质量更高;

有意识地给这段关系下定义、有计划地推进婚礼安排的人,比关系定义不明、婚礼安排仓促的人婚姻质量更高。

研究者认为,这说明针对婚姻的决策会影响到之后的婚姻满意度:在婚姻这样的人生重大事件上,以更积极、更负责任的的心态去做决策的人,更容易获得满意的婚姻,它可以帮你抵御一些未知的变数。

3、不结婚也可以是一种选择

抗拒婚姻有时是一种选择,因为在现代社会,你和一个人保持亲密关系的方式可以有很多种。

曾经,如果你要付得起账单、生养小孩,你就必须结婚,和另一个人共同负担这一切。而在现代社会,个体经济独立,尤其是女性的经济独立后,婚姻不再是实际生活的必需品(Coleman et al. 2007)。

Cherlin的婚姻发展三阶段:第一阶段是制度婚姻(1850年以前),主要停留在基础的共同生存需求上;第二阶段是友伴婚姻(1850-1965年),婚姻的重心逐渐转移到亲密和性的需求上;

第三阶段(1965年至今)是自我表现婚姻,在这一阶段,婚姻的制度色彩前所未有的弱化,人们开始更多地将婚姻看成是实现自我价值的手段。

在最后一个阶段,年轻人婚姻观的一个明显特点是,他们对婚姻的期待提高了,不愿意再迫于种种原因而待在一段并不那么完美的婚姻中,由此造成了结婚年龄的延迟。

当婚姻的制度色彩弱化以后,人们也不再以单一的名词或身份来定位彼此。“与过去的恋爱-结婚单一模式不同的是,现在处于成年早期的年轻人选择不遵循已有的社会规范,而是以他们自己的方式来建立浪漫的联结。” 密苏里大学的Tyler Jamison说。

有的人会和伴侣选择长时间的同居关系,但不以婚姻来约束自己(Miller,2011)。

有的人会选择开放式关系,即双方毫无保留地向对方表达自己的信息和想法,在保持关系的前提下,不要求伴侣的排他性,也不要求彼此之间的绝对忠贞。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aokedao3713@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猜你喜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