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祝由术>心理健康

注意力不集中,思维混乱,反应迟钝怎么办

时间: 2023-09-28 21:54:57

注意力不集中、思维混乱和反应迟钝是许多人常常遇到的问题。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被大量的信息干扰,无法集中注意力。而且,生活的琐事和压力常常导致我们的思维混乱和反应迟钝。然而,我们可以通过多个角度来解决这些问题。首先,一种重要的方法是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一个良好的生活习惯是大脑健康的基础。规律的作息时间、充足的睡眠和健康的饮食可以增强注意力和思维能力。研究表明,身体健康的人更容易集中注意力和保持思维清晰。因此,建立规律的作息时间,保证每晚7-8小时的睡眠,并摄入适量的水果、蔬菜和全谷物是关键。

注意力不集中,思维混乱,反应迟钝怎么办

其次,我们可以通过锻炼大脑来提高注意力和思维能力。大脑像肌肉一样,需要经常锻炼才能保持健康。我们可以通过解决数学题、做字谜游戏或学习新的技能来锻炼大脑。科学研究发现,通过挑战和激发大脑,我们的注意力和思维能够得到提升。此外,阅读是一个非常有效的锻炼大脑的方法。不仅可以阅读各种类型的书籍,还可以通过写作来加强思维能力和注意力。

此外,良好的时间管理也可以帮助我们提高集中注意力、减少思维混乱和提高反应速度。建立一个清晰的日程安排和任务列表,可以帮助我们将时间花在最重要的事情上,并减少干扰。设置优先级,并设定时间限制,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管理时间。此外,避免多任务处理,可以避免注意力分散和思维混乱。专注于一项任务,直到完成,再去处理下一项任务。

而且,一些放松的技巧,如冥想和深呼吸,也可以帮助我们集中注意力和平静思绪。冥想可以训练我们的专注力和提高思维清晰度。通过关注呼吸,我们可以过滤外部的干扰,并专注于当前的瞬间。这样的训练可以帮助我们在其他活动中更好地集中注意力。此外,深呼吸可以缓解压力和焦虑,使我们感到平静和放松,从而提高注意力和思维能力。

综上所述,注意力不集中、思维混乱和反应迟钝是普遍存在的问题,但我们可以通过多个角度来解决这些问题。良好的生活习惯、大脑锻炼、时间管理和放松技巧都可以帮助我们提高注意力集中、思维清晰度和反应速度。通过这些方法,我们可以变得更加专注和有效,提高生活和工作的品质。

不懂自己或他人的心?想要进一步探索自我,建立更加成熟的关系,不妨做下文末的心理测试。平台现有近400个心理测试,定期上新,等你来测。如果内心苦闷,想要找人倾诉,可以选择平台的【心事倾诉】产品,通过写信自由表达心中的情绪,会有专业心理咨询师给予你支持和陪伴。

生活混沌,思维无法全力集中,如何调整过来?

生活混沌,思维无法全力集中,如何调整过来?由于当今社会发展速度极快,可谓是日新月异,让人目瞪口呆。与此同时,处于现实生活中的我们也过着快节奏的生活。以至于每天背负着沉重的工作负担,经济压力。总有相对一段时间生活处于混沌之中,思维没有办法全力集中。在这里小编有几点想法建议提出,希望可以帮助到你。

第一点:我每天都被大事小事所环绕,小到个人问题大到公司工作问题,从家庭到事业都有所涉及。在面对如此众多的琐事,我们应该每天制定相应的清单来进行执行。同时,我们需要别人来监督你的任务每天是否完成。这是我们也应该注意清单的顺序把最应该做的最重要的尽量靠前执行。

第二点:我们应该树立自己的目标,不要再把自己放置于迷茫混沌的地带中来思考人生问题,这样是没有效果的方式方法。我们应该明确自己想要什么,并且制定计划朝这个方向努力,也可以拉着志同道合和伙伴一起来谋划这样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三点:一定要养成自己做事情速战速决不要拖泥带水拖拖拉拉,并且保证任务的完美的好习惯。不要养成自己懒散懒惰的习惯,这样将大大增加你的负荷时间从而导致你日复一日的浪费时间。

第四点:调整自己的心态,不要因为功利心从而丢失自我,比起追求完美来说有时候完成比较重要。在平时业余时间找朋友聚餐谈心放松心情,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旅行来开拓视野。平时生活注意自己的作息生活规律,饮食习惯的合理,体育锻炼的必要!

第五点:对于自己的社交圈一定要进行必要的清理,对于那些不必要的交际要处理好两者之间的关系不要让他们为你徒增不必要的烦恼!在面对自己的感情问题时更要果断,可以允许自己有一段时间的过渡期但是一定不要整天郁郁寡欢,在感情里面迷失自己。

第六点:一定要将自己的时间运用在有意义的事情上,该做的做,不该做的不做,应该作为一个成年人来思考和考虑问题。一件事情如果他没有必要做,一定要果断的放弃,因为时间是宝贵的,我们一定不要虚度光阴!

最后,小编希望你可以通过自身的调节来度过这段困难时期!毕竟好日子和惊喜还在后面,要充满信心和希望来对待,不要丢了西瓜而且拣芝麻!

刚去一个地方工作老是胡思乱想,注意力不能集中,老是出问题,具体我该怎么做呢?

本文介绍一种从潜意识训练注意力的方法——珊瑚画。珊瑚画的特别之处在于:测量注意力:看似简单,对于注意力集中的人很轻松,对于注意力不足的人却很困难。可操作性强:读完本文之后,你立即就可以用几分钟时间画一幅珊瑚画,并验证到它的有效性。形态独特:自然流畅,浑然天成,令人看一眼就难以忘记。注意力与“学习成绩”关系密切研究表明,注意力与学习成绩关系密切。然而,中国有近一半的学生注意力状况不佳。[1]教育学家蒙特梭利说:给孩子最好的学习方法,就是让孩子聚精会神的去学习。[2]我们分析了近千份大学生的笔迹后发现(从普通大学到顶尖大学都有),如果注意力水平超过80分,就能达到211大学生的水平(见后文案例1和2)。注意力不集中,会产生“走神、思维混乱、白日梦、胡思乱想”等现象。并且,这种胡思乱想是学生本人无法控制的,但老师和家长常常不理解,并责备学生,令学生委屈。大部分注意力不足的学生,是想认真听课的,他们也努力过。但是,“专注力”不是想有就有的,因为:我想集中注意力——是意识里的愿望分心走神,胡思乱想——是潜意识里的障碍网上有很多训练注意力的办法,大致分为两个层面:意识层面:创造安静的环境、排除干扰、制定学习计划、切换学习内容、限时完成目标、奖励与惩罚等体力层面:锻炼身体、保证睡眠、作息规律、间隔休息、番茄工作法等以上方法,总归为两个原则:意识层面——创造安静的环境体力层面——保证充足的体能我不禁产生了疑问:难道依靠良好的环境和充足的体能,就可以提高“能力”了吗?我们不妨设想一下:假设有一个从小娇生惯养、玻璃心、意志力不足的孩子,如果想培养他的意志力,让他变得坚强,难道要继续给他提供安逸的环境,呵护他,让他避免经历风雨?稍有教育常识的人就会发现,是不是搞反了?我认为,注意力缺失不是“意识”和“体力”层面的问题。如果找错了矫正对象,便很难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正所谓:“知其要者,一言而终;不知其要者,流散无穷。”注意力不足的原因,是“潜意识里的能量不足,无法持续地支持意识,专注于某种事物”。再深究其根源,往往是幼年时期的教养方式不当(后文会介绍)。打一个比方说:手机电量低(潜意识能量不足);声音断续(注意力下降,走神);主人大声喊(老师、家长责备);手机没办法正常工作(尽力了);要解决注意力的问题,方法贵在精,而不在多。本文只介绍一种方法,它既能测量注意力,又能训练注意力。注意力训练法——珊瑚画本文共有6000多字,由于担心注意力不足的同学看不完全文,我先讲方法,再解释原理。看完这一节,你马上就可以测试和训练了。画法:一笔画,从头到尾是一根线,不能停;在纸上随意画曲线,不限方向和形状;压力、速度保持均匀,转角是圆角;线条不能交叉,不能转直角。训练时间:每天画一页A4纸以上,有时间可多画几页;不需要固定时间,心态放松,偶尔画断线也不要紧;如果心理实在感到疲倦,可以暂停5-30秒钟,再继续画;画的时候,可以听一些轻松舒缓、没有歌词的音乐。测量功能:注意力集中的人:可以连续稳定地画满整张A4纸,不颤抖,不停顿。压力稳定,线条宽度均匀。注意力不集中的人:很难持续地使压力、速度保持均匀一致,每隔一段距离,就会颤抖或停顿,或心里感到很疲劳。这就表示潜意识的能量不足了,用蒙特梭利的话说,就是“心力不能合一”。你可以找身边注意力好的人画一下,验证这个方法的有效性。一般来说,注意力水平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提高,所以最好与同龄人比较。训练功能:随着训练的增加,线条越来越稳定,注意力越来越集中,平时的胡思乱想也会越来越少。而且珊瑚画没有“训练效应”,多次重复训练,会让效果越来越好,而不是越来越差。下面的视频,演示了珊瑚画的画法。性格书写训练之一:注意力——珊瑚画(基本画法)笔迹赏心的视频 · 2.4 万播放读者反馈读者1,他的注意力较好,很快就见效了。读者1反馈,他训练1周,注意力改善了。读者2,他的注意力提高后,学习成绩也提高了。读者3,她画了16天,感觉到了效果,还在继续训练。下图演示了不同水平的珊瑚画。注意力良好(左侧),压力和速度均匀稳定,没有颤抖和停顿。注意力不足(右侧),包含各种不稳定因素:1,压力减轻和中断。2,停顿,有时转直角。3,横向颤抖。4,速度时快时慢。线条的密度影响了画满一页纸所需的时间。适宜的线条密度,约有铅笔宽,不宜太密或太稀。线条的速度与平时写字相当。这是最普通的画法(B5纸,线条间隔约有铅笔粗,速度适中,用时7-8分钟)。熟练后,可以创作各式各样的珊瑚画。用软件染色的珊瑚画(形状和染色没有额外的训练效果)。珊瑚画还具有消解烦恼的功能,有诗云:以上介绍了珊瑚画的方法,接下来介绍一些注意事项。为了提高训练的效果,我们应该把握以下三个原则:原则一:定性分析,找准根源,避免走弯路首先要认清问题所在,才能找到解决办法。例如,下面几种情况,单纯训练画珊瑚画,效果并不明显:近期心理压力大,心事重重,这种胡思乱想并非由于注意力不足。思维反应慢,跟不上他人节奏,这属于注意力“相对”不足。日常写字运用笔法,追求又快又好。下面详细分析“注意力不足”和“胡思乱想”的几种原因。注意力不足的几种原因注:这里是指注意力不足,而不是胡思乱想。它们有差异之处,也有重叠之处,后文有总结。第一,神游(童年教养方式不当,本文重点)。蒙氏教育认为,0~6岁的阶段,既是“形成注意力”的关键期,也是“破坏注意力”的关键期。如果儿童不能按照自己的意愿活动,“心和力”分离,就会导致神游,即注意力不足和胡思乱想。蒙氏教育著作《爱和自由》一书中说:实际上 ,人自然的、正常的发展过程,就是一个意志力形成的过程。儿童做他感兴趣的事,总能深入其中 ,这种深入变为专注,意志就开始形成。(159页) 在传统幼儿园里,大部分时间儿童不能自由活动,他必须很规矩地坐在课桌前听老师讲,完全处在一种静止状态,人格就被分裂了。这个孩子长久下去会成为一个在人格上不一致的人。但是人类特别奇怪,即使环境是这样的,儿童也要想方设法通过其他方式来弥补。比如一个孩子现在想去玩水,但是老师让他必须画面, 当愿望和行动不能统一时,孩子就不可能专注在画画上,怎么办呢?他开始想象,用想象来弥补他不能得到的活动,想象自己去玩水。这种现象不可能是暂时的,为什么?如果一个儿童想做件事情的时候,你不让他做,他的状态是:我什么都不做,我就坐到这儿痛苦。但是这种痛苦不能长久地持续下去,于是童注意力就开始转移,他不再痛苦了,因为他发现这是无望的, 他开始胡思乱想。思想是自由的,没有人能够禁锢住人的思想。(210页)[3]我们经常遇到一些不重视孩子注意力成长的父母,例如,一位知乎网友总结了自己犯的错误:比如我自己,对待儿子小时候的教养方式就经常出现类似的这些情况。 我记得他从2岁多开始,就特别喜欢各种拼插乐高玩具,搭建积木等。每一次他正在全身心投入搭建时,我和家人总是会不自觉地有意或无意干扰到他。很多时候,当他正在拼乐高模型,这是刚好到了吃饭的时间。刚开始,我通常会轻言细语地叫一声,告诉他吃饭了!可是,如果喊了2遍、3遍之后,他仍然没有起身的迹象。我就会立马走过去大吼大骂起来:“立刻!马上过来吃饭,如果你再不动,我就不准你吃饭了。”[4]第二,日常书写运用书法笔法。如果你的珊瑚画比较稳定,但是仍然感觉注意力容易分散,那么就很可能是这种原因:想把字写得“又快又好”,在日常书写时运用书法笔法。错误的写字方式,会降低注意力。这绝不夸张,我们已经遇到了很多案例。下面就是一个“日常书写运用笔法,降低注意力”的案例:绿色箭头,表明想写得快。蓝色箭头,表明想写得好。红色箭头,表明注意力不足。男21岁。从笔迹学的理论解释,其原理是:注意认知资源理论——加工越复杂,占用的认知资源越多。通俗的说就是,一心多用,精力不够了。用一个生活常识来比喻:对于熟练的司机来说,开车是一件很容易的事,他可以毫无困难地一边开车,一边和别人交谈。但是,当交通非常拥挤时,他必须小心翼翼地开车,他和别人的谈话可能不得不停下来。[5]在写字时,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如果想提高某一些要素的质量(如美观性的笔法),就会降低另一些要素的质量(如稳定性,于是降低了注意力),也就是顾此失彼。如果你在日常写字时,总有把字写好的念头,运用了书法的笔法,我们称为“混合书写”。我强烈建议你看一下这个回答,看看著名书法家平时写字是什么样子「正经写字很好看的人赶作业的字是怎么样的?」。近两年来,混合书写的学生越来越多。对于这种情况,我们建议,日常写字时不用笔法,直接书写,注意力就会恢复(必要时可以画珊瑚画)。具体办法,详见这篇文章。第三,家长对孩子要求过高。还有一种导致注意力不足的原因,就是家长对孩子要求过高。无论孩子做出什么成绩,都得不到家长的正面鼓励。家长的要求超过了孩子年龄的承受能力,导致孩子犹豫不决,怕犯错,导致思维效率下降。这个原因(家长要求过高,外因)和前一种原因(混合书写目标,内因)的原理相似,都是由于同时追求多种目标,导致其中某一目标的质量下降。比如说,我遇到过一个家长,他对孩子要求非常严格,孩子整天小心翼翼,说话吞吞吐吐,声音颤抖。这位家长还非常得意,以为孩子对他很敬重。其实孩子是战战兢兢,如履薄冰。以上两种原因,除了会影响“注意力”之外,还会影响“逻辑思维能力”,详见「逻辑思维能力不足要怎么改善?」。后文的案例7,就是解决了这两个问题后,“注意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同时提高的案例。第四,思维速度慢。思维速度慢与注意力不足是两件独立的事,但是它们互相影响。思维速度过慢的人,容易跟不上别人说话的节奏,抓不住别人说话的重点,即使努力集中注意力,也需要多花一些时间才能理解别人的话。反复的思考,导致注意力“相对的”不足,常有力不从心之感。解决办法是,“快画-珊瑚画”提高“思维速度”,具体参见【反应慢的人如何让自己思维变得更加敏捷?】。第五,手机碎片化阅读。现在,媒体为了吸引眼球,发布信息的节奏越来越快:从博客到微博,从电视剧到短视频。短暂的刺激,会破坏深度思考的能力。人们的注意力不断受到“碎片化信息”的干扰。《浅薄:互联网如何毒化了我们的大脑》一书中介绍到,长期使用互联网后,负责浅层思考的脑沟变深了,意味着相应能力的增强;而负责深度思考的脑沟变浅了,意味着深度思考能力的丧失。(引自《浪潮之巅(第四版)》吴军)因此,减少碎片信息的干扰,也能提高注意力。胡思乱想的几种原因引起“胡思乱想”的因素有多种,除了“注意力不足”之外,还有“心理压力大、情感因素、迷茫焦虑”等,它们的区别是:注意力不足:是内在的、长期的因素,这种情况一般从小学或中学就开始了,如上一节所述。这是本文的重点。心理压力大、情感因素、迷茫焦虑等:它们共同的特征是,胡思乱想的内容偏负面、偏消极,近期有明确的诱因,如,中考、高考、求职、情感波动、身心疾病等。那么,如何分辨是什么原因引起的胡思乱想呢?我们可以用珊瑚画和笔迹(后文介绍)测试注意力的水平。如果注意力没有问题,则需要寻找具体外因去解决。最后,用一张图总结注意力不足和胡思乱想之间的关系。本文关注的部分,用红色框表示。其中“神游、习惯性走神”是本文的重点。“思维速度过慢、混合书写、家长要求过高”几种原因,也有解决的办法。注:以上因素可能叠加。例如,本来注意力就不足,加上近期心理压力大,加重了胡思乱想的程度。如果你仍旧无法分辨自己是否注意力不足,欢迎评论交流。原则二:定量分析,测量注意力的水平。珊瑚画,是一套基于笔迹学理论的、客观的、系统的训练方法,它不依赖主观感觉来评价训练效果。比如说,下面这种评价就很不客观:今天心情很好,对课堂内容有兴趣,感觉听课质量好,注意力集中;今天心情不好,对课堂内容没兴趣,感觉听课质量差,注意力分散。我们知道,与“心情和兴趣这些主观因素”有关的是“听课质量”,而不是注意力。注意力是长期稳定的“心理特征”,它在短期内不会有大变化。比如说:传统上,当教师发现学生们不认真听讲了,往往用一些授课技巧来吸引学生兴趣,这种方法能短期提高听课质量,却不能长期地提高学生的注意力水平。我们既然要训练注意力,就要能客观测量它,而不是依赖“听课质量”这种容易被偶然因素干扰的指标去评价它。笔迹学的独特优势,是能够定性和定量地评测注意力(或其他能力)。这有助于我们评价训练效果,调整训练方向和训练强度。除了前文介绍的珊瑚画能测量注意力,从“笔迹”中也能测量出注意力。这个方法特别适用于教师,他们可以快速地评价学生的注意力水平,高效实用。我们用两个维度“幅度、频率”来描述注意力的水平:注意力下降的“幅度”,从低到高:调整休息——分神溜号——中断跳跃——白日梦幻想。注意力下降的“频率”,从低到高:几天——几小时——几分钟。两个维度交叉组合,构成多种情况,其中最极端的两种情况是:最严重(幅度高+频率高):每隔几分钟,做一次白日梦,甚至会出现幻想和精神失常,严重影响生活。有研究发现,艺术家(尤其是作家)容易陷入幻想中,精神失常的比例高于常人。[6]最轻微(幅度低+频率低):每隔几天,需要调整休息一下,很快就恢复正常,基本不影响生活。这和注意力正常的人,差别不大了。用笔迹测量注意力的方法:“注意力水平”与“笔迹线条的压力稳定性”高度相关(压力是物理量,单位为N)。注意力集中的笔迹特征:在线条的中间段(不包括起笔和收笔),压力稳定,不会突然减轻。注意力不集中的笔迹特征:在线条的中间段,压力常常突然减轻(大多数是减轻,少数加重),然后恢复正常。下图演示了笔迹压力减轻的过程。这只是示意图,不是真实的压力曲线。压力颤抖(即压力突然减轻)的程度,从左向右,变得更频繁。从上向下,变得更严重。下图中,最左侧的“7”压力稳定,右侧4个“7”压力不稳定,从1到4,压力颤抖逐渐加重,表示注意力水平逐渐下降。从左到右,压力颤抖加重。注意力水平越来越低。箭头指向压力颤抖之处。以下笔迹案例,注意力水平依次降低:案例1,压力均匀稳定,表明注意力非常集中,80分以上(左侧的“永安昌明”是参考字,显示了手写汉字的平均尺寸,有助于观察各笔迹的原始尺寸)案例2,夹杂短暂轻柔的线条(箭头,减轻的程度与主体线条差距不大,频率不高),表明注意力水平较好,80分以上,有时停下来反思调整。案例3,夹杂短暂轻柔的线条(箭头,与主体线条有些反差,频率较高),表明间隔一段时间,注意力容易分散案例4,夹杂短暂轻柔的线条(箭头,与主体线条反差大,频率高),表明注意力经常会间断案例5,夹杂稍长轻柔的线条(箭头,指向减轻处,三角,指向加重处。时轻时重,表示颤抖更加明显。频率高,距离长),表明容易陷入白日梦式的幻想中。前文说过,注意力分散的现象是不由自主、不受意识控制的。这就决定了“珊瑚画”与“笔迹”是一种测试潜意识的工具。在书写时,书写者根本意识不到发生了颤抖,或者说,他的主观意识控制不了颤抖(有时候,在提示下,书写者会在开头尽量保持稳定,但随着书写字数的增加,很快恢复原有水平)。案例s,开始写第一行时,她想努力写好,颤抖不多。后两行逐渐恢复了正常的书写习惯,颤抖增加,表明注意力不足,易陷入白日梦式的幻想当中。女20岁。对于注意力的测试,书写难度是双向的屏障,即:注意力好的人(案例1),无论多么努力,也写不出连续颤抖的线条(案例5)。注意力差的人(案例5),无论多么努力,也写不出连续稳定的线条(案例1)。大家可以试一下,能不能持续地写出与自己注意力水平相反的笔迹?注意力不是终身不变的。经过训练,很多人的注意力水平可以恢复正常,即,从案例5变为案例1。只要自己意识到了问题所在,并坚持训练,就可以提高注意力。下面是同一个书写者间隔3年写的两份笔迹。她的注意力明显提高,学习成绩也提高了。案例6-1,箭头处指向压力颤抖,程度介于中等水平(术语是小尺度颤抖),表明注意力难以持续集中,易陷入遐想。女19岁。案例6-2,压力变稳定,表明注意力提高了,达到80分以上。与此同时,更加有毅力,学习成绩也提高了。女22岁。下面是同一个书写者间隔4年写的两份笔迹。他的注意力明显提高,学习成绩也提高了,继续升学读了研究生。案例7-1,含有压力减轻的线条(箭头),表明注意力集中一段时间后就要调整一下,缺乏长时间专注的能力。男20岁。案例7-2,压力减轻的线条已经没有了,表明注意力更集中了。笔迹更连贯,表明逻辑思维能力大幅提高了。包含一些压力横向颤抖的线条(箭头),表明近期有一些心理压力(考研前期),程度不算严重,是正常的现象。男24岁。案例7考上北京某985大学的研究生后反馈到:案例7的反馈注:以上两个案例,除了“注意力”提高之外,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人际交往能力、感知力”等,都提高了。限于篇幅,本文未展开分析。原则三:持之以恒笔迹学理论认为,能力(及性格、习惯),是一种源自潜意识的能量,它不在意识的控制范围之内。(详情参考「到底什么是能力?如何评估能力?」)我们都有这样的经验,屡次下决心改掉坏习惯,不再如何如何了。但是,坏习惯就像条件反射,如影随形,下次仍然控制不住。这意味着,我们主观意识上虽然想做好,但如果潜意识里的能力不足,就会出现“心有余而力不足”的窘境。我们必须直接跟“潜意识”对话,才能真正解决问题。“珊瑚画和笔迹学”就是跟“潜意识”对话的手段。然而,“潜意识”的改变是慢功夫,它不可能像“意识”的学习那么快。比如说,网上有一些“干货和速成方法”,号称几分钟就可以提高注意力,着实令人惊讶。然而,不管他们怎么说,咱们都可以用“珊瑚画”测试一下,看看到底有没有速成的效果。“注意力不足”是长期形成的,要想提高到80分的水平,所需训练的时间也是以“月”为单位的。建议大家制定计划,每天坚持训练。直到注意力稳定,画珊瑚画不再感到心理疲惫,便可以停止训练。珊瑚画训练,其实没有什么技术难度。真正的难点是:有些学生,虽然注意力不足,但是,本人并不重视,认为“溜号、走神、胡思乱想”都是正常的现象,甚至误认为这是想象力丰富(胡思乱想和想象力丰富的区别,请参考「感知力」。既然没有意识到问题,便不急于解决,真是“不知庐山真面,只缘身在此山中”啊。有些老师和家长,认为学生马虎、上课溜号、没有恒心都是态度问题,反复批评教育甚至吼骂孩子,不仅没解决问题,反而造成了对立。这种对立发生在家长的意识与孩子的潜意识之间,即,家长根本没有认识到,孩子的问题出在“潜意识”里。换个角度说,如果孩子身体生病了,家长也会靠吼骂来解决吗?归根结底,以上两种矛盾都在于没有找到问题的根源。有了笔迹测量技术,学生、老师和家长,都可以测量到注意力水平,令教学双方的目标一致,和谐相处。根据注意力不足的程度,解决的方法也不一样:轻微不足者,经过提醒,他们一旦意识到自己的问题,将“意识”下沉到“潜意识”,不需要额外的训练,很快就能提高注意力(这是指,平时有意识地约束和改变自己的习惯,逐渐达到“知行合一”)。严重不足者,珊瑚画训练。结语——注意力是其他能力的基础以上,引自我写的《笔迹触觉与心理》一书,书中共介绍了8种能力:一、注意力;二、逻辑思维能力;三、速度;四、应变与变通能力;五、心理承受能力;六、人际融合能力;七、感知力;八、创造力;其中,“注意力”是最最重要的能力。如果注意力不集中,会影响其他能力的发挥。例如,下面这个学生,他书写的连贯性很高,逻辑思维能力应该很强(参考「怎么判断一个人的逻辑思维能力强?」),但是注意力不足(多有颤抖和减轻线条),这严重地限制了逻辑思维能力的发挥。案例8,注意力不足,逻辑思维能力好。男21岁。所以说,如果你的注意力不集中,首先要提高注意力,然后再提高其他能力,从而提高学习和工作的效率。让我们一起为“能力”加油吧!感谢很多网友的赞同和反馈,我补充了一篇文章:这篇文章更细致地介绍了“珊瑚画的原理、珊瑚画与舒尔特方格的差异、常见问题解答”等。很多网友常私信我,问自己画得好不好。我把常见的误区总结为一个视频,供大家参考。性格书写训练之一:注意力——珊瑚画(避免误区)笔迹赏心的视频 · 2719 播放您的赞同和收藏,会让我知道这篇文章的价值。谢谢!参考^首次中国青少年注意力状况调查结果公布 .cn/l/2006-11-08/1700135988.html^/s?id=1671727589789662282&wfr=spider&for=pc^孙瑞雪《爱和自由》中国妇女出版社2009.7^/question/425993596/answer/1564935568^注意的认知资源理论 /wiki/%E6%B3%A8%E6%84%8F%E7%9A%84%E8%AE%A4%E7%9F%A5%E8%B5%84%E6%BA%90%E7%90%86%E8%AE%BA^创造力与精神疾病的辩证关系 .cn/s/blog_6f5b3fd301013xfz.html

思维混乱,记忆力差,反应慢,怎么办

可以学习掌握速读记忆的能力,提高效率。速读记忆是一种高效的阅读学习方法,其训练原理就在于激活“脑、眼”潜能,培养形成眼脑直映式的阅读学习方式。速读记忆的练习见《精英特全脑速读记忆训练》,用软件练习,每天一个多小时,一个月的时间,可以把阅读速度提高5、6倍,记忆力、理解力等也会得到相应的提高,最终提高阅读、学习、记忆效率

学习思维导图,思维导图是一种将放射性思考具体化的方法,在学习、记忆方面帮助都很大。不仅在记忆上可以让你大脑里的资料系统化、图像化,还可以帮助你思维分析问题,统筹规划。不过,要学好思维导图,做到灵活运用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需要花费很多时间的。我用过的《精英特全脑速读记忆训练软件》中也有关于思维导图的练习和方法讲解,可以看看。

如果是学生的话,还可以这样做:①先学会整合知识点。把需要记忆的信息、掌握的知识分类,做成思维导图或知识点卡片,会让你的大脑、思维条理清醒,方便记忆、温习、掌握。同时,要学会把新知识和已学知识联系起来,不断糅合、完善你的知识体系。这样能够促进理解,加深记忆。②实际做题训练,在做题的过程中,你会发现自己哪些知识点掌握的还不够,从而挑出来巩固记忆。而且在实际做题运用中学习、记忆,效率会提高不少。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aokedao3713@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猜你喜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