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祝由术>心理健康

疑病症属于神经症吗

时间: 2023-09-28 22:27:57

近年来,疑病症在社会上逐渐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因其常常被误解和忽视,导致患者长期处于心理痛苦的状态中。那么,疑病症究竟是一种何种类型的疾病呢?有人认为疑病症属于神经症,但也有部分人对此持有不同意见。本文将从多个角度对疑病症进行分析,以明确其是否属于神经症。

疑病症属于神经症吗

首先,从病症的症状特点来看,疑病症与神经症的症状有着一定的相似之处。疑病症患者常常担心自己患有一种严重的疾病,如癌症或心脏病等,即使医生进行了详细的检查并排除了这些病症的可能性,他们仍然难以摆脱对自身健康的过度担忧。神经症患者也常常存在过度焦虑和担忧的表现,但焦虑的对象不一定是健康问题,可能包括社交恐惧、恐惧症或强迫症等。因此,从病症症状上看,疑病症和神经症具有相似之处。

其次,从病因上看,疑病症与神经症可能存在一些共同点。神经症的病因比较复杂,可能与遗传因素、心理因素和环境因素等有关。疑病症患者往往具有较强的焦虑倾向,可能是与遗传有关的。此外,一些心理因素,如过度关注身体状况、患病焦虑等,也可能与疑病症的发病有关。因此,在病因上看,疑病症和神经症也存在一定的相似性。

然而,疑病症不仅仅是一种神经症,还可能涉及到其他因素的影响。首先,身体因素可能是导致疑病症的原因之一。一些慢性疾病或症状,如慢性疼痛、慢性疲劳,可能会引发患者对自己身体状况的过度担忧,从而发展为疑病症。此外,生活事件和应对机制也可能与疑病症的形成有关。一些重大的生活事件,如失业、离婚等,以及不良的应对机制,如回避问题或逃避现实,可能会加重疑病症的病情。

综上所述,疑病症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归类为神经症。尽管疑病症与神经症在症状、病因等方面存在相似性,但疑病症也存在一些与神经症不同的特点,如身体因素的影响和生活事件的作用。因此,我们不能简单地将疑病症归为神经症,而是要综合考虑其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

不懂自己或他人的心?想要进一步探索自我,建立更加成熟的关系,不妨做下文末的心理测试。平台现有近400个心理测试,定期上新,等你来测。如果内心苦闷,想要找人倾诉,可以选择平台的【心事倾诉】产品,通过写信自由表达心中的情绪,会有专业心理咨询师给予你支持和陪伴。

神经症常见的症状是什么?

神经症又称神经官能症或精神神经症。是一组精神障碍的总称,包括神经衰弱、癔症、强迫症、焦虚症、恐怖症、疑病症以及各种内脏神经官能症,如心血管神经官能症,胃肠神经官能症等。其症状表现复杂多样,有焦虑、恐怖、失眠、记忆减退等,有的类似某些躯体性疾病,如心血管疾病、消化系统疾病等。常见的神经症有:1、神经衰弱:是一种以脑和躯体功能衰弱为主的神经症,以精神易兴奋又易疲劳为特征,表现为紧张、烦恼、易激惹等情感症状及肌肉紧张性疼痛和睡眠障碍等生理功能紊乱症状。2、焦虑症:是以发作性或持续性情绪焦虑、紧张为主要特征的神经症。患者的焦虑情绪并非由现实情况所引起,常伴有躯体症状。3、癔症:又称歇斯底里症,发作性情感爆发或某系统、器官的功能突然发生障碍。发病者往往是受到了一定的精神刺激,比如看见死人、夫妻吵架等,致使身体的部分功能暂时丧失,出现失明、失语、瘫痪等躯体症状,这些症状可由暗示而产生,也可通过暗示而使之消失。4、强迫症:也称强迫障碍,是以反复出现强迫观念为基本特征的一类神经症性障碍,出现无法自控的思维或行为,即当事人的行为不受自由意识的支配,即使其行为违背自己的意志,却仍然一再身不由己地重复,主要表现为不由自主的重复自己认为毫无必要的行为。5、恐怖症:杞人忧天,出现无可名状的恐惧,是一种以过分和不合理地惧怕外界客体或处境为主的神经症。患者明知没有必要,但仍不能防止恐惧发作,而出现显著的焦虑和自主神经症状。患者极力回避所害怕的客体或处境,或者是带着畏惧去忍耐。6、疑病症:是对自身健康状况的过分关心,深信自己患了某种严重的躯体疾病,病人因为这种病状反复就医,各种医学检查均为阴性和医生的解释均不能打消其疑虑。他们多疑善虑,老是猜疑自己被人欺骗,或要遭遇到不测。正常人也会在不同程度上具有一些神经症的症状,但未必是神经症。但凡确诊为神经症,症状需要达到一定程度、持续一定时间,需要有经验的专业人员进行临床诊断。通常需要在医院进行心理咨询和治疗,而且需要在心理咨询的基础上,配合药物治疗。

疑病性神经症简介

目录1拼音2英文参考3疑病性神经症的特点4病因和发病机理5临床表现6诊断依据7治疗原则8用药原则9辅助检查10疗效评价 1拼音 yí bìng xìng shén jīng zhèng

2英文参考 hypochondriacal neurosis

疑病性神经症是指过分的关注自身健康,怀疑身体某部或某一类器官异常,或尽管临床检查无客观证据,但认为患了某种疾病,同时伴有焦虑不安。

3疑病性神经症的特点 疑病性神经症共同特点如下:

(1)患者有疑病,伴有躯体症状,经解释不足以消除患者固有的怀疑。

(2)四处主动求治,反复检查。

(3)对于日常工作、学习和生活无明显影响。

本病较为少见,发病年龄男性多为40岁,女性多为50岁左右。此类病人人格特征为敏感,多疑,主观,固执,对自体过分关注,要求十全十美,心理社会因素常为本病诱因。

急性起病者预后好,若病程在2年以上者,多演化为慢性迁延,预后差。此病以心理治疗为主,药物治疗为辅.

4病因和发病机理 1.心理社会因素:人际交往失败,婚姻变故,子女离别后感到孤独,生活的稳定性受到影响,缺乏安全感等均可作为发病的诱因。有一部分病人是医源性的,如医生不恰当的语言、态度或行为引起患者的疑虑。若医生对病情难以做出确切的诊断,反复给病人作检查,则造成患者怀疑患有某种疾病的观念。也有因躯体得病后通过自我暗示或联想而疑病者

2.人格特征:易感素质是重要的发病基础,其特征为敏感、多疑、主观、固执、谨小慎微或对躯体过分关注,凡事要求十全十美。部分男性患者病前有强迫人格,女性则有癔病性格特征。

5临床表现 1.心理障碍 它的表现分为两种形式:一为疑病感觉即表现为对某躯体部位的敏感性增加,进而疑病或者是过分关注,而患者对病情的描述却含糊不清,部位也不恒定;二为疑病观念即表现为患者认为患有某种疾病描述形象逼真生动具体。但有时自己也确信这些疾病并不存在,但仍要求各种检查。尽管检查正常,医生的详细解释也不能消除其疑病的信念,仍认为检查可能有失误,由此担心忧虑、惶惶不安、焦虑苦恼并带有强烈的情感色彩。

2.疼痛 这是最常见的症状,约2/3患者有疼痛症状,常见部位是头、腰、骼窝。但常描述不清,也查不到阳性体征,伴有失眠、焦虑和抑郁症状。患者四处求医毫无结果,最后才来到精神科诊治。

3.躯体病状 表现多样,多涉及身体许多部位,以腹、胸、颈和头部为多,病人诉说的躯体症状有分散而模糊和明确而细致相结合的特征。如:诉述胃部膨胀隐痛,胃蠕动缓慢,幽门梗阻,食物难以通过,因此病人自己得出结论患了"胃癌"。疑病症病人对一般人所觉察不到的内脏活动,如心跳或躯体微不足道的疼痛、酸胀都很敏感,并对鼻腔分泌物、粪便带黏、淋巴结肿大都特别关切,认为是病症的来源。

4.病程和预后 急性起病者,预后好。如在抑郁性神经症和焦虑症基础上伴有疑病症,则预后良好。病程两年以上者,预后较差。由于患者具有疑病性格,敏感多疑,对躯体过分关注,使疾病呈慢性迁延过程。

6诊断依据 1.常由于社会心理因素和有一定的疑病人格为基础。

2.具有日趋明显的疑病,伴有情绪焦虑和不安,客观检查无明显证据。

3.主动求治,能与环境保持良好的接触。

4.排除器质性疾病,精神分裂症,抑郁症早期。

7治疗原则 1.心理治疗,以认知治疗为主,可辅以催眠及暗示治疗。

2.药物治疗,减轻焦虑。

8用药原则 1.所列举药物均为对症性治疗,疗程不定,主要依症状变化情况而定。

2.安定、艾司唑仑(舒乐安定)、阿普唑仑等苯二氮杂卓类药物有耐受和依赖性,故连续使用不宜超过6周。

3.疑病症以心理治疗为主,药物的选用,主要依据患者焦虑及抑郁的严重程度选择用药框限内抗焦虑及抗抑郁药。

9辅助检查 疑病症以疑肝癌、心脏病、鼻咽癌、肠虫等为多见。为了消除患者的疑病观念,需作有关疾病或部位的检查。如疑肝癌者,基本检查包括肝功能、甲胎蛋白、血沉降率、超声波、X线胸腹透视。可选检查包括CT检查、肝区同位素扫描或ECT检查。特需检查包括磁共振检查。

10疗效评价 1.近愈:疑病观念消失,躯体症状消失。

2.好转:疑病观念强度减轻。

疑病性神经症的具体表现

疑病的异常表现是对自己身体状况的极度担忧,焦虑地观察自我,对疾病感到恐惧,并伴有极为痛苦的幻想。“疑病症”是一种反应形式,一种综合症。
主要表现对心脏
胃肠道
泌尿生殖系
脑及脊髓疾病的担忧,担心·焦虑地去观察身体的自律功能。通过这些非自然的观察注意及焦虑态度,可以使植物神经分布的器官系统受到功能性损害,因自律功能是可以受情感活动干扰的。植物神经功能障碍的形成,反过来又可强化癔病性担忧(恶性循环).担忧也可与确实存在的躯体主诉有关,但躯体主诉在很大程度上是被夸张了的。疑病综合症病人对于器官及其功能的焦虑程度有时可接近恐怖症;一味纠缠·顽固地对疾病的担忧,有时可类似于强迫症。

猜你喜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