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因理论描述了一个人对于自己和他人行为的解释方式。根据这个理论,人们不会简单地接受自己或他人的行为,而是会通过某些方式解释它们。这个理论是由社会心理学家哈罗德·凯利于1967年提出的。凯利观察到,人们会依据一些基本规律解释他们所观察到的行为,进而对行为做出反应。他将这个基本规律称为“归因理论”。
归因理论三个维度六个因素谁提出的
归因理论主要包括三个维度和六个因素。三个维度是因素特质、因素情境和因素随机性,六个因素则是行为动机、行为努力、外部环境、时间、运气和特质个性。以下是对这些维度和因素的详细描述:
1. 因素特质:这指的是人们通常会将他人的行为归因于他们的个人特质、天性或性格。例如,如果一个人经常迟到,我们可能会归因于他的懒惰或缺乏纪律性。
2. 因素情境:这指的是人们通常会将他人的行为归咎于环境因素。例如,如果一个人在会议上发表了不恰当的言论,我们可能会认为他在会议前没有准备好或者压力太大了。
3. 因素随机性:这指的是人们通常将他人的行为归于偶然,或者归于我们所不知道的其他因素。例如,如果一个人在某次测试中表现良好,我们可能会认为这只是偶然发生。
除了这三个维度,归因理论还包括六个因素:
1. 行为动机:这指的是一个人为何会做某件事,包括内部因素(例如渴望成功、渴望获得认可等)和外部因素(例如奖金、晋升等)。
2. 行为努力:这指的是一个人花费了多少精力和劳动去完成一项任务。
3. 外部环境:这包括物质条件(如设备、工具等),人际关系(如与同事、上司的关系等),组织文化等。
4. 时间:这指的是行为发生的时间长短,包括任务完成的紧迫度、任务完成的周期等时间因素。
5. 运气:这指的是偶然事件及其他不可控制的事件对行为的影响,例如运气好坏、自然灾害、其他人的行为等。
6. 特质个性:这指的是一个人的个体差异和个性特质,例如智力、动机、个性等因素。
综合以上分析,归因理论凸显了人们对自己和他人行为的解释方式,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他人和自己,更好地与人沟通和相处。
不懂自己或他人的心?想要进一步探索自我,建立更加成熟的关系,不妨做下文末的心理测试。平台现有近400个心理测试,定期上新,等你来测。如果内心苦闷,想要找人倾诉,可以选择平台的【心事倾诉】产品,通过写信自由表达心中的情绪,会有专业心理咨询师给予你支持和陪伴。
三维度六因素记忆口诀顺口溜是能力,努力程度,工作难度。运气身心状况外界环境,三维度包括因素来源稳定性可控制性,最早提出归因理论的是海德,海德认为行为的原因或者在于外部环境,或者在于个人内部。
三维度六因素记忆口诀顺口溜的特点
能力内部稳定不可控因素,在学习活动中通常理解为智力,例如认为自己考好的原因是自己很聪明,努力程度内部不稳定可控因素,指个体进行某项活动时是否尽力,例如认为自己没考好是因为没有认真学习。
因素来源指当事人自认影响其成败因素的来源是以个人条件,抑或来自外在环境,在此维度上,能力努力及身心状况三项属于内部,其他各项则属于外部,稳定性指当事人自认影响其成败的因素,在性质上是否稳定,是否在类似情境下具有一致性,在此维度上能力与工作难度两项是不随情境改变的,比较稳定其他各项则均为不稳定。
为根据他人某种特定的人格特征或某种行为特点推论出其他未知的特点,以寻求各种特点之间的因果关系。
归因理论在日常的社会交往中,人们为了有效地控制和适应环境,往往对发生于周围环境中的各种社会行为有意识或无意识地做出一定的解释,认知整体在认知过程中,根据他人某种特定的人格特征或某种行为特点推论出其他未知的特点,以寻求各种特点之间的因果关系。
归因理论由社会心理学家海德于1958年提出。归因是指人们对自己或他人的行为进行分析,推论出这些行为的原因的过程。归因方式影响到以后的行为方式和动机的强弱。
扩展资料:
归因理论的相关内容:
1、如果一个人把考试失败归因于缺乏能力,那么以后考试还会预期失败,这是因为能力是一个稳定性的原因;如果把考试失败归因于运气不佳,那么以后考试就不大可能预期失败,这是因为运气是一个不稳定性的原因。
2、有成就需要的人会把成就归因于自己的努力,把失败归因于努力不够。不甘于失败,坚信再努力一下,便会取得成功。相信自己有能力应付,只要尽力而为,没有办不成的事。
-归因理论
归因理论最早是1958年由社会心理学家海德提出的。
韦纳把归因理论扩展到成就领域。归因理论认为人是天生的科学家,会试图理解自己与他人行为的决定因素,当一件事情发生后,人们自然会去探寻其背后的原因。
例如,为什么某运动员在本次比赛中发挥出色?为什么一个平时成绩出色的学生在高考中表现失常?人们对这些问题的回答就是归因。就成就领域来说,个体在失败时会比成功时更倾向于进行归因,因为人们希望从失利中总结经验教训,避免重蹈覆辙。
韦纳提出了一个成就归因模型。从模型中可以看出,个体将事件归为何种原因受环境和个体两方面因素的影响。环境因素包括具体信息,如教师告诉学生考试成绩不好的原因是他们不够努力,也包括社会规范信息,如别人考得怎么样。个人因素包括个体关于考试和自己的各种图式和信念,如学生根据以往的经验对自己能力的知觉。
这两大因素影响个体所做的实际的归因,即他们把失败归因为低能力,运气不好,测验难,缺少努力,情绪不好,疲劳,或其他原因。
个体对事件所做的归因是知觉到的原因(perceived causes),并不一定是事件发生的真正原因,但对个体心理和行为产生影响的正是知觉到的原因而不是真正的原因,例如,一个学生的某门功课期末考试成绩很差,如果他认为这是因为自己能力不行,就会感到羞耻(心理结果)以及未来将减少对该门功课的投入(行为结果)。
素朴归因理论是海德提出。
1.海德:朴素归因理论。
2.维纳:归因理论。
3.H.凯利:三度归因理论。
4 .Jones 和Davis :对应推论理论(Correspondent Inference)。
5 .韦纳理论。
上述这些归因理论都是继承海德的“朴素心理学家”的传统,把人看作是理性的,在归因上是进行因果分析的。事实上人在归因时并非总是按理性行事。
D·卡内曼和A·特威斯基(1973)特别指出了这一点。他们不把人看成是“朴素心理学家”,而看成是认知经济学家,在归因上注意节约能量,走近路达到结论。
卡内曼和特威斯基提出,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往往利用两种启发法进行推理判断:一是代表性启发法,二是可得性启发法。前者指人们在进行推理判断时往往选择有代表性的事例。
如某地家庭都有6个孩子,多数是3男3女。问你这3男3女的出生顺序,男男男女女女和女男女男女男哪个可能性大。一般倾向于认为是后者。实际上这两种顺序有同样的可能性。
因为3男3女的出生顺序有20种可能,其中类似前者的只有两个,其余18个都是混合型的,混合型有代表性。可得性启发法指易于进入头脑的信息往往被利用。如果问你班上哪个同学影响大,那么你首先想到的是那个人往往被认为影响大。
可得性启发法可以解释归因上观察者和行动者的差别。对于行动者来说,情境是突出的,对于观察者来说,行动者是突出的。突出的东西容易被记住,从而容易回忆起来。这个例子也说明突出性影响归因,突出性使观察者倾向于个人归因,而行动者倾向于情境归因。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