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祝由术>心理健康

归因理论记忆口诀

时间: 2023-09-30 02:43:04

归因理论是认知心理学的一个分支,它研究人们如何解释他人行为的原因,并且认为个人的行为和别人的行为都可以归因为内部或外在因素。本文将从多个角度分析归因理论,并给出一个记忆口诀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记忆归因理论。

归因理论记忆口诀

第一部分:归因理论概述

归因理论是为了解释个体对他人行为的理解和解释能力而产生的,它认为人们在解释别人的行为时会将其原因归因为某些因素,这些因素分为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内部因素是指与行为直接相关的人的内部性质,比如性格、态度、动机等,而外部因素则是指与行为无关的事件或者环境因素。

第二部分:归因理论的实验研究

归因理论得出结论的过程并不是简单的假设和推断,而是需要通过实验设计来验证。 例如,研究人员可以将参与者分成两组,其中一组被告知行为是自发的,而另一组则被告知行为是被迫的。 实验的结果表明,那些被告知自发行为原因的参与者更倾向于将内部特质归因为行为原因,而那些被告知行为是被迫的参与者则更倾向于将外部因素归因为行为原因。

第三部分:归因理论的应用

归因理论也经常应用于社交心理学, 例如了解人们对他人的偏见或倾向,或确定什么是他人在特定情境下行为原因的有用方法。其中一个例子是跨文化归因研究,它研究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归因行为的方式是否存在差异。 跨文化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文化的人们会根据他们文化的传统和习惯来解释行为。

第四部分:归因理论的记忆口诀

为了方便读者对归因理论的快速理解和记忆,以下是一个基于归因理论的简单口诀:

“内因是人,外因是物,自愿行为自己有错,迫使行为外在有因。”

这个口诀可以帮助读者记住内部和外部因素的定义,以及自愿行为和迫使行为的归因差异。

不懂自己或他人的心?想要进一步探索自我,建立更加成熟的关系,不妨做下文末的心理测试。平台现有近400个心理测试,定期上新,等你来测。如果内心苦闷,想要找人倾诉,可以选择平台的【心事倾诉】产品,通过写信自由表达心中的情绪,会有专业心理咨询师给予你支持和陪伴。

心理学基础知识

心理学基础知识

学习心理学可以很好的了解人的内心想法,以下是我整理的心理学基础知识,欢迎参考阅读!

●心理学概述

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心理现象包括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

冯特1879年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建立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标志着科学心理学的诞生。

●心理学的主要流派

冯特的构造主义心理学、詹姆斯的机能主义心理学、华生的行为主义心理学、魏特海墨等的完形心理学、佛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派、马斯洛的人本主义心理学、西蒙等的认知心理学以及神经心理学的各种研究与发展。

●感知与注意

(一)感觉

1、什么是感觉:人脑在客观刺激物的直接作用之下,对其个别属性的反映。

2、感觉的种类

外部感觉五种:视觉、听觉、味觉、嗅觉和肤觉。内部感觉:机体觉、运动觉和平衡觉。

(二)知觉

1、什么是知觉:人脑在客观事物的直接作用之下对其整体属性的反映。

2、知觉的种类:

空间知觉:是指人脑对物体的空间特征的反应。它包括形状知觉、大小知觉、方位知觉和深度知觉。

时间知觉:是人脑对客观现象的延续性和顺序性的感知。

运动知觉:对物体空间位移的知觉。有真动知觉、似动知觉、诱动行觉和自主运动知觉。

错觉:指对客观事物的歪曲的知觉。

3、知觉的基本特性

(1)选择性:人在知觉过程中把知觉对象从背景中区分出来优先加以清晰地反映。

(2)整体性:

(3)理解性:人在知觉某一事物时,总是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去认识它,并把它用词语标志出来,这种感性认识阶段的理解就叫知觉的理解性。

(4)恒常性: 在知觉的条件在一定范围内发生变化时,知觉的映象仍然保持相对不变。

4、知觉的组织原则

接近性、相似性、连续性、封闭性。

(三)注意

1、注意概述

(1)什么是注意:指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

(2)注意的特点(指向性,集中性)

(3)注意的功能(选择,整合,维持,调节)

2、注意的种类:

(1)注意的范围:在一瞬间内被人的意识所把握的客体的数目。

(2)注意的稳定性:人把注意力指向和集中在某一事物上的特性。

(3)注意分配:在同一时间内把注意力集中于两种或两种以上和对象或活动上的特性。

(4)注意转移:人有意识地把注意力从一事物转到另一事物上去。

(四)注意规律在教学中的应用

1、唤起学生的有意注意,提高学习的自觉性

2、正确运用无意注意的规律,组织教学活动

3、引导学生交替使用不同的注意形式,保持学习活动

●记忆

(一)记忆及其类型

1、什么是记忆:过去的经验在人脑中反映的心理过程。

2、记忆的基本过程:由识记、保持、再认或回忆三个环节组成。相当于认知心理学的编码、存储、提取。

3、记忆的主要类型

(1)记忆对象分类

① 形象记忆;② 逻辑记忆;③ 情绪记忆;④ 动作记忆。

(2)记忆阶段分类

① 瞬时记忆;② 短时记忆;③ 长时记忆。

4、记忆表象

(1)什么是表象:人脑中已感知过的事物的形象。

(2)表象与后象的关系: 一是直接还是间接,二是有无意识,三是时间的长短。

(3)记忆表象的特点

① 直观形象性;② 形象概括性;③ 模糊片断性;④ 个别差异性。

(二)记忆系统

1、什么是遗忘:记忆的内容不能回忆或再认,或错误的回忆或再认。

(三)遗忘

2、遗忘的种类

① 暂时性遗忘和永久性遗忘;② 主动遗忘与被动遗忘。

3、遗忘的规律

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遗忘的进程不均匀,有先快后慢的特点。

(四)提高记忆能力,促进知识巩固

1、良好记忆品质的特点

敏感性:指识记的快慢;持久性:指记忆中内容保持的时间的长短;准确性:指能准确地提取记忆中的材料;准备性:指记忆内容的巩固程度,即提取利用的难易。

2、提高记忆能力的方法

(1)明确记忆目的,增强学习的主动性。有目的才会有动力,才会有责任感和主动性。

(2)理解材料的意义,少用机械记忆。研究表明,意义记忆的材料保时间长,利用提取快,受干扰少。

(3)对材料进行精细加工,促进深度理解:精加工的材料组织得好,提取的线索多,利用也更容易。

(4)运用组块化策略,合理组织材料:利用组织化就记得牢,有系统。

(5)运用多重编码方式,提高加工质量。研究表明有语义编码又有形象编码的材料易记忆。

(6)注重复习方法,防止知识遗忘。

及时复习,经常复习。这是根据艾宾浩斯的遗忘的规律来进行复习。

合理分配时间,做到分散与集中相结合。

反复阅读与试图回忆相结合。

复习方法要多样化。

●思维

(一)思维及其类型

1、什么是思维:人脑对客观事物的间接的、概括的反映。

2、思维的特点(间接性、概括性)

3、思维的类型

(1)根据思维的发展水平:直觉动作思维、具体形象思维、抽象逻辑思维

(2)根据思维的逻辑性:分析思维、直觉思维

(3)根据思维的指向性:集中(求同)思维、发散(求异)思维

(4)根据思维的创造程度:再造性思维、创造性思维

(二)思维的过程和基本形式

1、思维的过程

(1)分析和综合

(2)比较

(3)抽象与概括

(4)系统化与具体化

2、思维的基本形式

(1)概念:人脑对客观事物本质特征的认识。

(2)判断

(3)推理

3、科学概念的掌握

(1)合理利用日常概念

(2)充分利用感性经验

(3)注意“变式”的使用

(4)词和感性材料的结合

(5)正确给概念下定义

(6)在实际应用中掌握概念

(7)形成正确的概念体系

(三)问题解决

解决问题的阶段

(1)提出问题

(2)明确问题

(3)提出假设

(4)检验假设

影响解决问题的因素

(1)问题情景与问题表达方式:空间排列、空间集合、多余信息、心理概念的排列。

(2)联想与原型启发

(3)定势与功能固着:指心理活动的一种准备状态。固着是指只看到其通常的功能,而看不到其他方面的功能。

(4)个体的经验水平:

(5)个体的情绪与动机:倒U曲线图

(6)个性因素(能力、性格等)

(四)良好思维品质的培养

1、良好思维品质的特性

(1)广阔性和深刻性

(2)独立性和批判性

(3)逻辑性和严谨性

(4)灵活性和敏捷性

(5)创造性

2、怎样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

(1)加强科学思维方法论的训练

(2)运用启发式教学方法

(3)加强言语的训练

(4)发挥定势的作用

(5)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1)激发好奇心和求知欲,培养创造性动机

(2)培养发散思维与集中思维相结合的能力

(3)培养与发展学生的直觉思维能力

(4)进行创造性的活动,培养创造性人格

●技能

(一)技能及其特点

1、技能的概念:指人在活动中运用有关的知识经验,通过练习形成的稳定而复杂的,并由若干动作组成的、确保某种活动顺利进行的活动方式。

2、技能的特点

(1)技能是学习得来的,区别于本能行为

(2)技能是一种活动方式,区别于知识

(3)技能是合乎法则的活动方式,区别于一般的随意运动

3、技能的种类

(1)操作技能及其特点

动作对象的物质性,动作进行的外显性,动作结构的展开性。

(2)智力技能及其特点

动作对象的观念性,动作进行的内隐性,动作结构的简缩性。

(二)操作技能的形成

1、操作技能的形成阶段

(1)操作的定向

(2)操作的模仿

(3)操作的整合

(4)操作的熟练 :操作的熟练指的是动作方式对各种变化的条件具有高度的适应性,动作的执行达到了高度完善化和自动化。其特点是:动作品质、动作结构、动作控制、动作效能。

2、练习是操作技能形成的基本途径

(1)练习与技能进步的关系:技能水平随练习而提高、练习过程中的高源现象、练习成绩的起伏现象、技能形成中的个别差异。

(2)有效练习的条件:目的和动机、练习的方法与知识、循序渐进、质与量的关系、时间安排、方式多样化、及时反馈。

(三)智力技能的形成

1、智力技能形成的阶段

(1)原型定向:也就是使主体掌握操作性知识的阶段。其教学要求是:了解动作结构、顺序和规定、主体的主动性和独立性、示范和讲解要明确和准确、对复述的要求。

(2)原型操作:建立感性的动觉映象,它是智力技能开始形成和内化的基础。其教学要求是:把智力活动以展开的方式呈现、注意活动对象的更换、注意活动的掌握程度、注意动作与言语相结合。

(3)原型内化:能利用表征进行加工。其教学要求是从外部言语到内部言语、注意简缩、能迁移、掌握好转化时机。

2、智力技能的培养要求

(1)确立合理的智力活动原型:心理模拟法就是建立与人的心理功能相平衡的物质系统。

(2)有效进行分阶段练习

① 激发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② 注意原型的完备性、独立性和概括性;

③ 适应培养的阶段特征,正确使用言语;

④ 注意学生的个别差异。

●能力

(一)能力及其类型

1、什么是能力:人完成某种活动必要的心理条件。它直接影响人活动的效率。

2、能力与知识、技能的关系

(1)能力与知识、技能的联系

① 知识、技能是能力形成的基础,并推动能力的发展;② 能力制约知识、技能的掌握水平,影响知识、技能的学习进度。

(2)能力与知识、技能的区别

① 知识是认知经验的概括,技能是活动方式的概括,能力是心理水平的概括;② 知识、技能的掌握并不必然导致能力的发展,知识、技能的掌握只有达到熟练程度,通过广泛迁移,才能促进能力的发展。

3、能力的分类

一般能力与特殊能力,实际能力与潜在能力。

(二)智力及其测量

1、什么是智力:人们顺利地解决某种活动所必需的各种认知能力的有机结合,并以抽象思维为核心。

2、智力测验

3、智力测验的质量标准

信度、效度、标准化。

(三)影响智力发展的因素

1、遗传与营养

2、早期经验

3、教育与教学

4、社会实践

5、主观努力

(四)能力的发展变化

能力的个别差异

(1)能力类型的差异

(2)能力水平的差异

(3)能力表现早晚的差异

能力的团体差异

(1)性别差异

(2)职业差异

(3)种族差异

●动机

(一)需要与动机

1、需要

(1)什么是需要:需要是维持个体和社会生存与发展的必要的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它是个体积极性的源泉。

(2)需要的种类

①生理需要和社会需要; ②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

(3)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

2、动机

(1)什么是动机:是指激起和维持个体的活动并是活动朝向某一目标的内部推动力量。

(2)动机产生的条件

内在条件是需要,外在条件是诱因。

(3)动机的功能

① 启动机能;② 维持功能;③ 导向功能。

(4)动机的分类

① 生理性动机与社会性动机;② 远景性动机和近景性动机;③ 主导动机和从属动机;④ 内部动机与外在动机。

(二)学习需要的培养

1、利用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的互动关系培养学习需要

(1)学习动机通过直接制约学习积极性,影响学习效果

(2)由学习效果所产生的成败体验,反作用于学习动机

(3)掌握评分艺术,使每个学生体验到成功感

(4)使学生掌握扎实的知识技能,获得真正的成功

2、利用直接发生途径和间接转化途径培养学习需要

(1)从直接发生途径考虑,应尽量使学生原有的学习需要得到满足

(2)从间接转化途径考虑,应通过各种活动,满足学生的其他各种需要和要求

(三)学习动机的激发

1、创设问题情境,实施启发式教学

2、根据作业难度,恰当控制动机水平

(1)耶克斯——多德森定律:动机水平适中,最有利于激发学习动机

(2)作业越难,最佳动机水平越低;作业越容易,最佳动机水平越高

3、充分利用反馈信息,有效进行奖惩

(1)理论基础:强化理论

(2)学习结果的反馈信息,有利于激发学习动机

(3)奖励比惩罚更能激发学习动机

4、合理设置课堂结构,妥善组织学习竞赛

(1)成就结构理论:合作、竞争、个别化

(2)学习竞赛的积极和消极影响

5、正确引导结果归因,促使学生继续努力

(1)成败归因理论:能力,努力,运气,任务难度

(2)归因方式对学习动机的影响

6、提供成功经验,增强自我效能

(1)自我效能理论:自我效能感是指个体对自己从事某项工作所具有的能力的主观评价和确信。

(2)影响自我效能的因素:成败经验、对他人的观察、言语劝说、情绪和生理状态。

●情绪

(一)情绪的基本概念

1、什么是情绪: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

2、情绪的分类

(1)基本的情绪分类

快乐、悲哀、愤怒、恐惧。

(2)情绪强度和持续时间分类

心境、激情、应激。

3、情绪的性质

(1)情绪为刺激所引起

(2)情绪是主观意识经验

(3)情绪状态不容易自控

(4)情绪与动机关系密切

4、情绪与认知的关系

(1)情绪与认知的联系

① 认知是产生情绪的.前提和基础;② 情绪对认知有动力作用。

(2)情绪与认知的区别

① 认知反映客观事物本身的属性,情绪则反映主体与客体之间的需求关系;②认知活动随意性强,情绪活动随意性弱;③ 情绪比认知活动有更强和鲜明的机体表现。

5、情绪的产生与表达

(1)情绪的产生

内脏器官活动的变化,脑电和皮肤电变化。

(2)情绪的表达

① 面部表情;② 身段表情与手势;③ 言语表情。

(二)压力、情绪与健康

1、压力的性质与来源

(1)压力的性质:压力是表现出某种特殊症状的一种状态,这种状态是由生理系统中因对剌激的反应所引发的非特定性变化所形成的。

(2)压力的来源

生理因素、心理因素、社会因素、文化因素。

2、情绪的自我调节与控制。

(1)培养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2)培养广泛的兴趣爱好

(3)设法丰富自己的情绪体验

(4)学会自我欣赏与自我接纳

(5)建立良好人际关系,宽以待人

(6)正确面对和处理负面情绪

●人格

(一)人格的基本概念

1、什么是人格:人格是构成一个人的思想、情感和行为的特有模式,它包含了一个人区别另一个人的稳定而统一的心理品质。

2、人格的特点

独特性、稳定性、整合性、功能性。

3、人格的结构

(1)气质

①什么是气质:是人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的表现。

②气质类型:胆汁质、多血质、粘液质、抑郁质;

③质与高级神经活动类型的关系。

神经系统有三个基本特性,强度、平衡性和灵活性。

多血质相对活泼型(强、平衡、灵活型);胆汁质相对于兴奋型(强、不平衡型);粘液质相对于安静型(强、平衡、不灵活型);弱型相对于抑郁质。

(2)性格

①什么是性格:人对现实的态度以及与此相应的行为方式。

②性格与气质的关系

联系:两者都属于稳定的人格特征;两者相互影响,气质能影响性格形成的速度并赋予某种色彩,性格能改变气质。

区别:气质受生理影响大,性格受社会影响大;气质的稳定性强,性格的可塑性强;气质特征表现较早,性格特征出现较晚;气质无所谓好坏,性格有优劣)。

(二)人格的形成

1、生物遗传因素

2、社会文化因素

3、家庭环境因素

4、儿童早期经验

5、自然环境因素

●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

(一)心理健康

1、什么是健康与心理健康

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而且是一种个体在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上完全安好的心态。

心理健康;指个人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最大潜力、以及妥善处理和适应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

2、心理健康的标准

(1)心理健康的“自我实现者”标准(15条)

正视现实;接纳自我;言行坦率;热爱事业;独立独处;与环境关系和谐;欣赏日常生活;具有高峰体验;同值关心他人;人际关系深刻;待人民主平等;信守道德标准;富于幽默感;富有创造力;不随波逐流。

(2)心理健康的现实标准

① 自我意识正确;② 人际关系协调;③ 性别角色分化;④ 社会适应良好;⑤情绪积极稳定;⑥ 人格结构完整。

3、心理健康的促进

(1)促进心理健康的原则

生理与心理统一,个体与群体协调,理论与实践结合,防治与发展并重。

(2)促进心理健康的途径与方法

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建立心理健康保健网络;增设心理健康专业机构,创造良好社会环境。

(二)心理咨询

1、心理咨询的实质

(1)什么是心理咨询:是运用心理学的理论与技术,借助语言等媒介,与来访者进行信息交流并建立某种人际关系,帮助来访者消除心理障碍、正确认识自我及社会,充分发挥自身潜能,有效地适应社会环境的过程。

(2)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的联系与区别

① 联系:都强调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所遵循的理论、方法与原则一致。② 区别:心理咨询的对象主要是有心理困惑的正常人,而心理治疗的对象主要是有心理疾病的人;心理咨询所遵循的主要是发展与教育模式,而心理治疗所遵循的主要是医疗模式;心理咨询重在预防和促进,心理治疗重在补救和矫正。

(3)心理咨询与思想政治工作的联系与区别

① 联系:目的都在于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都是学校整体工作的组成部分。②区别:工作目标和范围不同;工作方法与手段不同;遵循的理论和原则不同;工作人员的专业方向不同;工作效果的评估标准不同。

2、心理咨询的原则、步骤与形式

(1)心理咨询的基本原则

① 理解支持原则;② 保密性原则;③ 耐心倾听和细致询问原则;④ 疏导抚慰和启发教育原则;⑤ 促进成长的非指导性原则;⑥ 咨询、治疗与预防相结合的原则。

(2)心理咨询的基本步骤

① 建立关系:热情接待,讲明性质与原则,建立初步信任关系;② 了解问题:掌握求助者的意图和所存在的心理问题;③ 分析诊断;认识求助者的问题类型、性质和严重程度,以便选择帮助方法;④ 帮助指导:与求助者共商对策,以求解决问题并促进发展;⑤ 结束咨询:讨论下一步的安排,并在可能的情况下,进行追踪了解。

(3)心理咨询的主要形式

① 直接咨询与间接咨询;② 个别咨询与小组咨询;③ 面谈咨询、信函咨询、电话咨询、现场咨询。

(三)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

1、性别角色

(1)青少年的性别意识的发展

① 对性知识和异性的探求与了解;② 对异性的疏离与排斥;③ 对异性的关注与接近;④ 对异性的追求与爱恋。

(2)青少年的异性交往的教育

① 正确认识青少年的异性交往;② 青少年异性交往的原则:自然,适度;③ 青少年异性交往的方法:克服羞怯,真实坦诚,留有余地。

2、自我意识

青少年的自我意识的教育

① 全面认识自我;② 积极接纳自我;③ 努力改善自我。

3、人际关系

青少年的人际交往的教育

① 人际交往的基本原则:互相接纳,社会交换,维护自尊,情境控制;② 人际关系的建立:第一印象,主动交往,移情理解;③ 人际关系的维护:避免争论,勇于认错,学会批评。

4、考试焦虑

(1)考试焦虑的危害

降低学习效率,影响考试成绩,形成焦虑性人格。

(2)考试焦虑的成因

个体因素和环境因素。

(3)考试焦虑的矫正

自信训练,系统脱敏,放松训练。

;

阅读笔记:第 3 章 社会认知:了解自己和他人

大部分心理学家认为认知在决定人们的 行为 中扮演了一个核心角色。

那什么是社会认知呢?—— 社会认知 指人们思考自己和社会性世界的方式,包括他们如何选择、解释、识记和运用社会信息(《社会心理学》著:Elliot Aronson、Timothy D.Wilson、Robin M.Akert)。

注意、解释、判断、记忆是认知过程的核心。

不同的认知目的导致我们有不同的思考方式。

认知捷径指用很少的心理资源做出足够好的判断,即用简单的方式来理解这个世界。

我们之后以使用认知捷径,是因为我们生活在一个信息丰富的社会,但我们的注意能力却很有限,所以为了节省心理努力,我们需要花费很小的心理资源来达到足够好的判断目的。

认知捷径有以下策略:期望、物质推论、代表性启发式、易得性启发式、锚定与调整启发式。

而容易触发我们使用认知捷径的情境有:生理低谷期、生理唤醒状态、时间仓促、情境复杂。

容易触发使用认知捷径的个体有:个体拥有习惯用简单方式看待世界的人格。

期望 是指我们对周围的人和情境产生的一定的预期,它是由我们对这个世界的信念引起的,它使我们在评估一个新的环境时可以不必从头开始,节省了我们的心理资源。

期望在以下几个方面节省了心理资源:提取信息的途径、解释信息的方式、存储信息的类别。

提取信息的途径:我们倾向于用一种能够维持期望的方式进行思考;

解释信息的方式:我们倾向于将一些模棱两可的事件或行为以一种符合我们期望的方式进行解释;

存储信息的类别:我们倾向于记住那些和我们期望相一致的人或事件。

期望带来的便利:“廉价”的获取信息的途径、简化的解释信息的方式、高效及正确的判断。

“廉价”的获取信息的途径:为我们理解周围的人和事提供了一条“廉价”的认知途径;

简化的解释信息的方式:大大的简化了我们的认知生活;

高效及正确的判断:提高了我们决策的效率,还增加了决策的准确性。

期望带来的威害:糟糕的决策和判断、自我实现预言。

自我实现预言:指最初持有的错误期望引发某些行为,从而使期望变成现实的一种现象。

期望不仅会改变我们思考别人的方式,同时还会改变我们所思考的人。

但自我实现预言是可以避免的。自我实现预言更有可能在以下条件下发生:1)持有错误期望的人在社会交往中占有主导性、控制性的地位;2)被期望的对象顺从于这种控制。

即,当持有期望的人在社会交往中拥有特殊的权力时,自我实现预言更有可能发生。如:都是与学生、面试官与应聘者等。

当期望正确时,其作用不言而喻;当期望不正确时,其危害也显而易见。

我们倾向于判断一个人的行为是由他的气质或人格决定的,特别是在个人主义文化中。—— 特质推论

这种推论会导致一种 基本归因错误 也可以说是 对应偏差 :将他人的行为归因为特质而低估情境因素作用的倾向。

人们倾向于将别人的行为归因为他的人格,而将自己的行为归因于情境。

启发式的认知捷径有:代表性启发式、易得性启发式、锚定与调整启发式。

代表性启发式 :我们倾向于根据事物信息与典型例子的相似程度来判断它所属类别。如,A 同学经常与同学斗殴打架,老师便会倾向于认为他成绩不好。

易得性启发式 :我们倾向于基于那些容易得到的信息来判断,如容易从记忆中提取出来的信息(具有显著性的信息,最近发生的、生动的等)。如,我们倾向于高估那些“有新闻价值”的死亡原因而低估那些新闻价值不高的死亡原因。

锚定与调整启发式 :我们倾向于在判断时将先前的粗格估计当成“锚点”,然后基于这个锚点再根据实际情境来进行调整。

在进行这种判断时,人们容易陷入虚假一致性的深渊,因为人们倾向于高估别人对自己观点的同意程度。但如果我们选择了一个好的“锚”并进行了适当的调整,那么这一认知策略是省时且高效的。

虚假一致性 :在锚定与调整过程中,人们利用自身的观点作为“锚”并进行了不恰当的调整,但实际上人们倾向于高估别人对自己观点的同意程度,也就是说人们自身的观点并不一定是合适的“锚”。

当我们处于生理的高唤醒状态时,因为注意力被分散,容易使用认知捷径。

生理的高唤醒状态:如运动、看恐怖电影。

当我们处于生理节律的低谷期时,因为我们的注意力资源相对短缺,导致我们容易使用认知捷径。

生理的低唤醒状态:如云雀型的人在晚上,猫头鹰型的人在早晨。

当个体的人格特点为:“喜欢清楚和结构化的生活方式”、“不喜欢不确定的情境时”,更容易使用认知捷径。

这种人格特点被称为 结构需求 ,拥有这个人格特点的个体更愿意用一种简单的方式来组织他们的心理世界和物理世界。

当情境比较复杂或者时间比较仓促时,人们更有可能使用认知捷径。

当我们的期望和现实世界相去甚远时,我们通常会抛弃认知捷径。

即,当情境需要时,人们会摒弃他们的认知捷径。

大部分人都希望自我感觉良好。

为了使自己感觉良好,我们在自尊受到威胁或自己很脆弱时,高自尊的人通常会采用自我提升策略而自尊程度适中和低自尊的人通常会采用自我保护策略。

人们常常用来提升和保护自我的认知策略主要有:社会比较、自利归因、夸大优点贬低弱点、夸大自已的控制感。

社会比较: 社会比较是指通过和他人的比较来了解自己。分为上行社会比较和下行社会比较。

上行社会比较: 与比自己优秀的人比较,然后认为自己和他们处于同样的成功的轨道上,来达到自我感觉良好的目的。

下行社会比较: 与不如自己或比自己不幸的人比较,能增加自己的自尊并减小压力。

自利归因: 指将成功归于自己,失败归于他人或情境的倾向。它可以使我们自我感觉良好。

人们进行自利归因是很容易的,但要进行无偏见归因则需要强力的心理控制。

夸大优点,贬低弱点

当人们觉得自己拥有那些重要的特点或能力时,自身的价值感会得到提升。而用我们自身的优点来评估他人时,会使我们看起来比别人优秀,可以提升自我形象。

夸大自己的控制感

通常情况下我们相信自己能够控制生命中的某些特定情境和事件。而具有自我控制感非常重要,如果控制感丧失,会导致我们:缺乏信心从而不能完成一些困难的目标、降低我们达成目标的动机、削减我们对曾经热衷行为的兴趣、影响我们的健康。

比如:对那些本身就很乐意学习的孩子给予学习上的奖励可能会导致他们对自我学习丧失兴趣。

高自尊 的人为了改善他们对自我的看法和创造积极的自我形象,而更有可能采用 自我提升策略 。

自尊水平适中或较低 的个体会把更多的精力放在自我保护策略上。

那些威胁到我们自我形象的情境,都会促使我们努力采取各种措施保护自我,如:明显的失败、来自他人的负面反馈、严重的疾病、个体自身的消极行为、死亡突显性等。

自尊不稳定的人更有可能采用自我提升和自我保护策略;

当自尊不稳定的人受到威胁时采用自我提升和自我保护策略将更明显;

自尊、自尊的稳定性、威胁,三者共同作用,影响了我们看待自己的方式。

当人们有控制他们生活的特殊需求,或当他们希望避免错误时,会摒弃简单化的策略和自我提升策略,并希望以此获得对自己和他人更为准确的理解。

准确性策略分为:无偏的信息搜集、考虑其他可能性、逻辑性的归因。

具体为:

当你需要公正无私时,质疑自己最初的观点并考虑其他可能性或许是一个很不错的办法。

归因 :人们对自己或他人行为的原因进行推论的过程。

归因理论 :归因理论是为了探索,人们是如何决定某一行为的原因是行动者内部的因素还是外部的因素,抑或是两者之间的结合的。

对应推论理论: 阐述人们推论行为者的行为与其持久的人格是否一致的理论。

归因共变模型: 该模型认为人们会更加看重那些与事件共变或相关的原因,并以此为标准对他人的行为进行归因。

综合上述两个理论以及其他一些相关理论,我们可以总结出人们在进行行为归因时的几个基本原理:折扣原理、扩大原则。

折扣原理 :随着可能的原因数量的增加,我们对于某一特定原因的信心指数会逐渐下降。

扩大原则 :如果一件事情在重重阻力下依旧发生了,我们应该给予导致该事件的可能原因以更大的权重。

心境低落时,更有可能采用准确性策略来避免使用认知捷径。

认知需求高的个体,喜欢寻求对世界的准确理解。

认知需求低的个体,容易表现出对应偏差(对应偏差:将他们行为归因为特质而不考虑情境的倾向)。

我们对准确性的寻求起源于对控制感的需要,当一个人的控制感被剥夺时,他们思考地更仔细。

因为意外事件会威胁到我们的控制感,因此它通常会导致我们以一种更为复杂的方式思考。

意外事件促使我们寻求更多的理解。

当他人的行为对我们有重要影响时,我们对他人的思考会更仔细。

当我们对他人的行为负有责任时,我们对他人的思考也会更仔细。

不管我们追求准确性的动机有多强,如果我们缺乏必要的注意资源的话,我们就不能进行深入的思考。

同一个人的同样的行为,在对她有负面印象和正面印象的其他个体进行认知时,会提取到不同的信息,对信息采取不同的解释,然后做出不同的判断。

大部分心理学家认为,认知在决定人们的行为中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因此为了在社会中理解自己和他人,我们需要理解认知过程。

认知过程主要有注意、解释、判断、记忆。而因为人们的心理资源是有限的,但世界的信息却是复杂的,我们通常会采取认知捷径来理解自己和他人。常用的认知捷径有:期望、特质推论、代表性启发式、易得性启发式、锚定与调整启发式。

当人们处于生理的高唤醒状态,由于注意力被分散;或者处于生理节律的低唤醒状态(夜鹰型的人在早上,早雀型的人在晚上)时,由于注意力资源短缺容易采用认知捷径。喜欢清楚和结构化的生活方式,不喜欢不确定情境的人也喜欢采用认知捷径。当人们处于复杂的社会情境或者时间仓促的情境下时,也容易采用认知捷径。

但有时我们也会摒弃认知捷径,如,为了管理自我形象,为了准确的理解自己和他人。

我们通常采用自我提升或自我保护策略来管理自我形象,使自我感觉良好。常用的策略有:社会比较、自利归因、夸大优点贬低弱点、夸大自己的控制感。

高自尊的人通常采用自我提升策略,自尊水平适中或低自尊的人通常采用自我保护策略。人们在自尊受到威胁时通常会采用自我保护策略。自尊不稳定的人比自尊稳定的人更多的采用自我提升和自我保护策略,自尊不稳定的人在自尊受到威胁时更有可能采用自我提升和自我保护策略。

当我们需要更准确的理解自己和他人时,会摒弃认知捷径而采用准确性策略。如我们对他人的行为负有责任,或者他们的行为影响到我们时,我们会采用准确性策略。当我们遇到意外事件,导致控制感被剥夺时也会采用准确性策略。当我们心境低落时,为了能控制不确定性和损失也会采用准确性策略。或者当我们是一个高认知需求的个体时,也会采用准确性策略。

准确性策略通常有:无偏差的信息搜集、考虑其他可能性、逻辑性归因。

情感陶冶法注意口诀

概述

1.“鸟人”:鸟-乌申斯基,人-人是教育的对象。

2.“桑代克和3很有缘”:1903年,3条学习定律。

3.“妻子很毒”:妻-70年代,毒-独立理论。20世纪60、70年代,教育心理学具有了独立理论体系。

4.教育心理学三过程--“教学评”(教学过程、学习过程、评价和反思过程)。

5.布鲁纳四方面研究--“主动反思,社会合作”或者叫“反思合作社”(主动性研究、反思性研究、合作性研究、社会文化研究)。

6.心理学三次革命--“第一次滑行,第二次认赖皮,第三次罗马人”。

7.心理学三大势力--“第一式滑行,第二式佛经,第三式人本”。

二、心理发展理论

8.“果果-净化心理”:果-维果斯基,净-最近发展区,化-文化和内化,心理-心理发展观。

9.埃里克森八阶段中常考的阶段--“信婴儿,早自主,前主动,零自卑,青年同”(婴儿期-信任感,儿童早期-自主感,学前期-主动感,学龄期-自卑感,青年期-自我同一性)。

三、学习理论

10.学习理论人和理论记忆:

“桑试误,巴经典,斯操作,班社会,苛顿悟,托符号,奥接受”。

“贱皮维纳(斯)”:贱-建构主义,皮-皮亚杰,维-维果斯基,纳-布鲁纳。

11.“冻结城墙”:布鲁纳的教学原则,冻-动机原则,结-结构原则,城-程序原则,墙-强化原则。

12.“(旺旺)仙贝”:仙-先行组织者,贝-奥苏贝尔。

四、技能

13.“夹心饼干”:对心智技能最早进行系统研究的是心理学家加里培林。

五、道德

14.“自动”:皮亚杰道德阶段理论中,自律阶段-以主观动机为标准,他律阶段-以客观结果为标准。“前他自宫”:前男友自宫,对应皮亚杰道德发展四个阶段。

六、学习心理

15.“围城”:围-韦纳,城-成败归因理论。

“杜拉拉笑了”:班杜拉的自我效能感。

16.“煮花生,特见效”:学习策略训练的原则,主体性原则,内化性原则,特定性原则,生成性原则,有效监控原则,

17. 成就动机理论:麦克里兰、阿特金森(“阿麦”)

七、问题解决

18.瓦拉斯的创造性思维的四阶段--“准备酿,拉火(豁朗)焰(验证)”。

八、教师心理

19.课堂纪律的类型--“任我焦(教师促成)急(集体促成)”。

九、人物总结

20.桑代克尝试错误说,共同要素迁移论,痕迹衰退遗忘论,现代教心奠基人。

21.实用主义属杜威,儿童中心主义论,教育无目的杜威,现代教育代言人。

22.泛智教育源夸美,首用班级授课制,首先提普及教育,强调教育自然性。 大教学论夸美钮,标志教育学独立。

23.赫尔普通教育学,传统教育学代表,教学具有教育性,教育学教授纲要。

24.认知结构学习论,发现教学和学习,课程改革大运动,课程结构布鲁纳。

25.身心发展内发论,孟子人性本善论,基因复制威尔逊,成熟机制格塞阿诺。

26.个人本位教育目的,福禄卢梭泰洛奇。

27.教学目标分类法,掌握学习布卢姆。 操作条件作用论,程序教学斯金纳

教育理论口诀:

一、教育与教育学

教育起源说:

“犀利哥是个生物”:犀-沛西能,利-利托尔诺,生物-生物起源说。

“模仿心里的女神玛丽莲梦露”:儿童对成人无意识的模仿,心理起源说,梦露-孟禄。

“司机开车去劳动”:司机-米丁斯基,开-凯洛夫,劳动-劳动起源说。

2.教育发展的2个“唯一”:

原始社会教育:唯一无阶级

古代社会教育:唯一教育与生存劳动相脱离

3.古代教育内容“六四五七”:

相当于现代学科(分科)课程:六-奴隶社会的六艺(礼、乐、射、御、书、数);四五-封建社会的四书五经(《大学》、《中庸》、《论语》、《孟子》+《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七-封建社会教会学校的主要内容七艺。

4.封建社会西方中世纪学校名称“教会你骑马”:教会-教会学校,骑马-骑士学校。

5.义务教育最早起源于德国,可以记成那首歌名“我得意的笑”:得-德国,意-义务教育。

6.20世纪以后的教育特点“全民多现身”:全-全民化,民-民主化,多-多元化,现-现代化,身-终身化。

7.教育学的概念“2对象,1任务,1动力”:2现象-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1任务-揭示教育规律,1动力-教育问题。

8.“柏拉图在理想国玩游戏”:柏拉图的书是《理想国》,他是“寓学习于游戏”的最早提倡者。

9.“体罚雄性昆虫是第一个演说家”:雄-《雄辩术原理》,昆-昆体良,演说家-《论演说家的教育》,体罚-世界第一部研究教学法的书(罚是“法”的谐音)。

11.教育学(创立阶段)人物改进

培根首提出,(创立阶段)

纽斯来实现,(创立阶段)

巴特来规范,(规范阶段)

杜威去使(实)用(多元化阶段)

12.“卢的爱儿很自然”:卢-卢梭,爱儿-《爱弥儿》,自然-自然主义教育思想。

绅士洛克在白板上画漫画:绅士-绅士教育,白板-白板说,漫画-《教育漫话》。

13.“叫马夫”:叫-《教育学》,马-世界第一部马克思主义教育学,夫-凯洛夫。

“古有司马光砸缸,今有杨贤江写《新教育大纲》”

14.当代教育学的发展:

木(布鲁姆)有掌握,哪(布鲁纳)来结构的发现?瓦根(舍因)找范例,高度赞(科夫)发展。真可谓全面和谐司机(苏霍姆林斯基)!

动机的培养与激发口诀

动机的培养与激发口诀如下:

(一)学习动机的培养:
1.了解和满足学生的需要,促使学习动机的产生


2.重视立志教育,对学生进行成就动机训练
3.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自我概念,获得自我效能感
4.培养学生努力导致成功的成败归因观
(二)学习动机的激发
1.创设问题情境,实施启发式教学
2.根据作业复杂度,恰当控制动机水平
3.充分利用反馈信息,妥善进行奖惩
4.正确指导结果归因,促使学生继续努力
接下来,我们就将各个理论与培养激发学习动机的建议一一对应起来:
1.强化理论
理论要点:强化能够激发学习动机。
如何培养与激发学习动机:妥善进行奖惩。
如何做:教学中,当学生表现的比较好时进行奖励,有错误给予适时惩罚。
2.成就动机理论
理论要点:趋向成功型——喜欢挑战;避免失败型——喜欢容易或特别难的任务。
如何培养与激发学习动机:为使学生成为趋向成功的人,要进行立志教育,进行成就动机训练。
如何做:在学校里,教师引导孩子从小就树立远大志向,以激发孩子努力学习的动机。
3.成败归因理论
理论要点:对事情结果的归因将会影响到个体的动机。


如何培养与激发学习动机: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归因观,从而激发其学习动机。
如何做:当一个孩子考试失利了,你怎样和孩子说?是对孩子说:“你能力不够,太笨了,不是学习的料!”还是说:“你还是不够努力,继续努力,相信你能成功!”很显然要选择后者,因为努力归因是正确的归因观,它更能激发学习动机。
4.自我效能感
理论要点:自信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如何培养与激发学习动机:确立正确的自我概念,获得自我效能感。
如何做:让创造条件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试孩子时刻充满自信心,而不是形成“习得性无助感”。
5.需要层次理论
理论要点:若想产生自我实现,要以前面低层次需要得以满足的基础上产生。
如何培养与激发学习动机:满足学生需要,激发学习动机。
如何做:针对一些留守儿童或者一些家庭困难的学生,教师要从生活上等细微之处对其进行关心、关爱。

猜你喜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