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祝由术>心理健康

精神分析流派的核心观点

时间: 2023-09-30 07:14:58

精神分析是一种心理学理论与治疗方法,它通过分析患者的潜意识与无意识过程,揭示个体心理活动的根本原因。精神分析流派的核心观点融合了多个角度的分析,包括冲突理论、潜意识的力量、心理防御机制以及人本主义的思想。

精神分析流派的核心观点

冲突理论是精神分析流派的基石之一。根据冲突理论,心理疾病是由潜意识与意识之间的冲突引起的。个体的无意识欲望和禁忌在与现实世界的冲突中产生了焦虑和内心的痛苦。精神分析倡导通过分析患者的梦境、自由联想以及无意识行为来发现这些冲突,并帮助患者解决它们。这种方法试图使个体意识到内心的冲突,并为个体提供在解决冲突后达到更健康、更平衡的心理状态的途径。

另一个精神分析流派的核心观点是潜意识的力量。精神分析认为潜意识是个体行为的主要驱动力,其中包含了饱含情感的、被压抑的、无法察觉的心理过程。这些潜意识的力量可以在个体行为和情绪中产生影响,而个体并不自知。

心理防御机制也是精神分析流派的核心观点之一。精神分析认为,个体往往通过各种心理防御机制来应对内心的冲突和焦虑。这些机制通常是无意识的,旨在保护自我免受内心冲突带来的不适。然而,这些防御机制可能阻碍个体适应现实世界,导致心理疾病的发生。精神分析试图通过分析患者的防御机制,揭示潜在的冲突,并帮助患者找到更适合解决问题的方式。

除了以上提及的观点,精神分析流派也受到了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影响。人本主义心理学强调个体的自我实现与价值,关注个体的主观体验与人性的潜力。这一观点在精神分析中的体现是强调个体的自我认知与个体在治疗中的主动参与。精神分析不仅仅关注个体的内心冲突与困扰,还鼓励个体认识自己的需求,并主动通过与治疗师的交流与合作,实现个体在心理上的成长与发展。

综上所述,精神分析流派的核心观点包括冲突理论、潜意识的力量、心理防御机制以及人本主义的思想。这些观点相互交织,共同构成了精神分析的核心理念与治疗方法。通过对个体的冲突与潜意识过程的分析,精神分析试图揭示个体心理疾病的根本原因,并帮助个体实现自我发展与内心和谐。

不懂自己或他人的心?想要进一步探索自我,建立更加成熟的关系,不妨做下文末的心理测试。平台现有近400个心理测试,定期上新,等你来测。如果内心苦闷,想要找人倾诉,可以选择平台的【心事倾诉】产品,通过写信自由表达心中的情绪,会有专业心理咨询师给予你支持和陪伴。

简述心理学各流派的主要观点与特征

1.科学心理学的诞生及构造主义心理学

1879-20世纪20年代,代表:冯特,铁钦纳。

构造主义心理学:冯特用实验的方法来分析人的心理结构,冯特的心理学因此被称为~.

主要研究:意识的结构,认为意识的内容可以分解为基本的要素。

强调内省方法。内省:了解人们的直接经验,要靠被试者自己对经验的观察和描述。

2.机能主义心理学

1890年-20世纪30年代,创始人:美,詹姆斯(《心理学原理》)。代表:杜威。

机能主义心理学:詹姆斯提出心理学应该研究意识的功能和目的,而不是它的结构。他的心理学被称为~.

意识有连续性,像流水一样,他称为意识流。

强调研究:意识的功能,

3.行为主义心理学

20世纪20年代-50年代,代表:美,华生。斯金纳

1913年华生发表《从一个行为主义者眼光中所看的心理学》标志着行为主义的诞生。

华生(古典行为主义):心理学只能研究:可观察的行为。在刺激影响有机体的情况下,只有作为反应活动的外部行为是可观察的。刺激-反应、强化。否认心理、意识,强调行为,认为人的一切行为都是在后天环境影响下形成的。

斯金纳(新行为主义):任何有机体倾向于重复有积极后果的行为,而不重复有消极后果的行为。

区别:斯金纳不否认人的内部心理活动的存在,但他坚信人的一切行为都是由外部环境决定。

4.格式塔心理学

1912-20世纪40年代,创始:魏太默,考夫卡,苛勒。

形容内容:意识体验。论点:整体大于部分之和。

格式塔含义是整体,或完形。

指出:构造主义不合理,人对事物的认识具有整体性,心理、意识不等于感觉元素的机械总和。

着重:在知觉的层次研究人如何认识事物。(知觉大于感觉的总和)。

5.精神分析学派

19世纪后期欧洲,创始:奥地利,弗洛伊德。

重视对人类异常行为的分析,强调研究:无意识现象。

处于下意识中的个人心理冲突,是发生心理障碍的原因。精神分析主要就是试图用各种方法发现和揭示病人在下意识中存在的问题。

对人格、动机等研究起到一定积极作用。

6.人本主义心理学

20世纪中期,代表:马斯洛,罗杰斯。

人本主义:注重人的独特性,主张人是一种自由、有理性的生物,具有个人发展的潜能,与动物本质上完全不同。人的行为主要受自我意识的支配,人们都有一种指向个人成长的基本需要。

强调:人的社会性特点。

理论上推测,运用一种思辨的方法。

7.认知心理学

20世纪60年代,美,奈瑟1967《认知心理学》

吸收了格式塔的整体观,承认行为主义的刺激-反应。

认为:心理学不只研究行为,也要研究作为行为基础的内部心理活动规律。

所谓认知:在获取知识过程中进行的各种心理活动,主要包括知觉、记忆、言语、思维等即通常所谓的认识过程。

研究推理、决策、问题解决等复杂采取口语报告法,大声想。

心理学的各个主要流派的代表人物及主要观点

一、构造主义心理学
代表人物:冯特,构造主义心理学产生于19世纪70年代,是心理学的第一个理论学派。
主要观点:认为心理学是研究意识(经验)的科学。他把意识分为感觉、意象和感情三个基本元素,认为所有复杂的心理活动都是由这些基本元素构成的。冯特首创实验内省法。
二、机能主义心理学
代表人物:詹姆士,机能主义心理学产生于19世纪末。
主要观点:比较强调意识的作用和功能,认为意识的作用就是使有机体适应环境。其著名代表人物还有杜威、安吉尔、桑代克、卡尔等。
三、行为主义心理学
代表人物:华生,行为主义心理学产生于1913年,
主要观点:反对心理学研究意识,主张研究行为,把刺激一反应(S-R)作为解释行为的公式。行为主义反对内省,主张使用客观研究方法。
四、格式塔心理学
代表人物:惠特海默、考夫卡和苛勒,格式塔心理学1912年诞生于德国,后来在美国得到进一步发展。后期代表人物是勒温。
主要观点:格式塔心理学反对把意识分解为元素,而强调心理作为一个整体、一种心理组织的意义。
五、精神分析心理学
代表人物:奥地利精神病学家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心理学产生于1900年
主要观点:该学派重视异常行为的分析,强调心理学应该研究无意识现象。该学派的理论根据是来自对精神病患者诊断治疗的临床经验。
六、人本主义心理学
兴起于20世纪50~60年代的美国,代表人物: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和罗杰斯等。
主要观点:该学派反对精神分析学派和行为主义对心理学研究问题的窄化和偏颇,被称为现代心理学的第三种势力。认为人的本质是好的、善良的,人有自由意志,有自我实现的需要。
七、认知心理学
起源于对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反对。代表人物是奈塞和皮亚杰,
主要观点:其主要理论是信息加工理论,所以又称信息加工心理学,认知心理学把人的心理活动看作是信息处理系统,由感官收集的信息,经分析、储存、转换并加以利用。这些活动叫做信息加工过程。广义的认知心理学也包括皮亚杰学派,皮亚杰学派主张心理学应研究儿童的认知活动,并着力探索智慧的性质及其结构和机能。

猜你喜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