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祝由术>心理健康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流派

时间: 2023-09-30 18:59:37

20世纪初,弗洛伊德精神分析流派在欧洲兴起。这是一种心理治疗方法,旨在解决情感和心理问题。在这个理论框架内,心理学家可以探索潜在冲突和问题在患者心理模式中的表现,以便以一种更全面和有效的方式来解决这些问题。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弗洛伊德精神分析流派的起源、方法以及它在当今心理学领域的影响。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流派

起源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流派最初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在那个时候,欧洲人普遍认为人类的行为和决策基于理性因素。然而,弗洛伊德不同意这种观点。相反,他认为人类行为的决策和一些行为面临的挑战与人类的潜意识有关。他也是心理分析(Psychoanalysis)的创始人,这是一种关注和研究个人的潜意识和无意识思想的疗法。

方法

精神分析疗法旨在帮助人们自我认知并减轻不适感。这通常通过每周一个小时的疗程实现。在这个过程中,患者将与治疗师建立信任,开始解释他们的感受和行为。治疗师可能会通过分析每个谈话的语言、姿态和担忧,来识别患者的困惑和挑战。一旦治疗师确定了这些问题和困惑,患者将被要求恢复他们的早期经历、梦境和压抑记忆中关键的情感、感情和思想。

当然,这种方法并非没有批评。有些人认为这种疗法太过漫长,并容易使人对自己的过去产生过度的困恼和焦虑。此外,一些批评者指出,精神分析治疗师可能过于注重病人与他们的母亲的关系,而忽视了其他临床因素。

影响

即使在20世纪,弗洛伊德的贡献也受到双方面的争议。他的一些理论被视为具有深刻见解,如果不是完全正确的话,至少也占有一个引人注目的骄傲地位。他的一些研究中,如幼年经历、梦想和情感行为与人类潜意识的关于支配性地位。这些成果为整个心理学领域的视角和范畴做出了重大贡献。

在现代,弗洛伊德的研究对理解人类情感和精神健康至关重要。例如,他的一个概念是“逃避机制”,这是关于人们如何运用各种自我保护机制来避免在日常生活中遇到困境或问题的一种解释。另一个重要的概念是“无意识”,这是关于人类思维和行为动机的一个重要方面。尽管现代心理学家对这些概念持不同意见,但它们在整个学科内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不懂自己或他人的心?想要进一步探索自我,建立更加成熟的关系,不妨做下文末的心理测试。平台现有近400个心理测试,定期上新,等你来测。如果内心苦闷,想要找人倾诉,可以选择平台的【心事倾诉】产品,通过写信自由表达心中的情绪,会有专业心理咨询师给予你支持和陪伴。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属于心理学中的什么派?

X
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1856~1939)是现代西方心理学的主要学派之一——精神分析学说的创始人。 这一学说问世后,不仅在心理学界激起强烈反响,而且对其它人文科学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教育亦不例外。尽 管弗氏没有留下任何论述教育的专著,而且他自己也曾谦称:教育是他尚未解决的三个课题之一,〔1 〕“对 精神分析在教育中的应用,我本人没有任何贡献”。〔2 〕但“这并没有阻碍他在整个学术生涯中对教师和家 长所起到的成人对孩子的权威作用作深入的探讨、分析,并在必要时提出批评。”〔3〕此外, 正如弗氏在其 晚年写成的《自传》中指出的:“抵抗、压抑、潜意识、性生活的病源学意义及幼儿期经验的重要性等理论, 构成了精神分析理论结构的主要组成部分。 ”〔4〕而这些理论都具有极强的教育涵义。故诚如有人所言:“ 弗洛伊德的许多著作在其产生的每时每刻,都在解答教育方面的某一问题。 ”〔5〕加之在现实生活中,更有 许多弗氏的信徒或与其思想产生共鸣的教育工作者,结合教育问题,对弗氏学说作了灵活的诠释、运用,这就 使得这一学说对于现代教育的影响极为深远,以至有人断言:“弗洛伊德对20世纪的教育思想所产生的影响是 具有决定性意义的”;〔6 〕“也许在历史上再也没有什么能比弗洛伊德心理学对教育的影响更大”。 〔7〕 弗氏对现代教育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反响、评价如何?笔者拟在本文中对此问题作一综合的考察及探 讨。
一、潜意识理论对教育工作者的启示
弗氏精神分析学说的核心部分乃至基础是关于潜意识的理论。弗氏将人的心理分 为意识和潜意识(或称无 意识)两个部分。意识是与直接感知有关的心理部分,包括人此刻意识到的,以及此刻意识不到,但可忆起、 复现的部分。潜意识则包括个人的原始冲动和各种本能,以及出生后和本能有关的欲望。它们往往由于不能为 风俗、习惯、道德、法律所容,而被压抑,处于意识阈之下;但是它们并不会被消灭,而是在不自觉地活动着 ,以求满足。有人形容道:在弗氏看来,人的潜意识就像一个由原始冲动、各种本能以及被压抑欲望所组成的 过去经验的大仓库。〔8〕
由于潜意识是一个具有其自身愿望冲动、表现方法和特有机制的特殊精神领域,它比有意识的心理过程更 为深沉、更为复杂。弗氏是一个“绝对决定论”者,认为人的一切行为及任何心理现象都离不开因果链条,最 终都是由深埋在潜意识中的人的真实的动机及目的所决定的,对人的行为及心理均可由此加以解释。弗氏还试 图从分析梦境入手,来揭示潜意识的活动规律。弗氏在潜意识这一概念基础上,后来还提出包括“本我”、“ 自我”和“超我”的人格说。
传统的观点认为,人的心理活动是一种有意识的精神过程,心理学则是研究意识内容的科学;由感觉而产 生的情绪、思维和意志,这些清醒的、自觉的、理性的意识乃是人的精神生活的特点。在崇尚外铄论的传统的 学校教育中,人们也往往只注重意识部分,而忽视儿童的身心特征及内在需求、动机。弗氏的潜意识理论问世 后,向人们揭示了一个隐秘的新世界,对上述传统的教育观点提出了挑战,并引起了许多反传统教育工作者的 极大兴趣。20世纪20年代,欧美即有一些教育家在此问题上进行探讨并付诸教育实践。即使在前苏联这样的社 会主义国家中,这一理论也受到一些人的关注。 例如前苏联著名教育家克鲁普斯卡娅在1932年即撰文指出: “弄清楚潜意识的冲动与有意识的冲动之间的关系有很大的意义,弗洛伊德在这方面的研究是很值得注意的。 ……从教育的观点来看,关于使人的潜意识的冲动迁移到有意识冲动上去的问题是很重要的问题。”〔9 〕前 苏联的其他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如维果斯基、鲁宾斯坦、列昂节夫等也曾对潜意识理论产生兴趣,并进行了有别 于西方学者的独特的研究。〔10〕
二战以后,西方不少教育及心理学工作者继续致力于潜意识的研究,并将弗氏的有关理

精神分析学派的简介

要想对弗洛伊德的思想有清晰的认识,还可以读几本介绍其思想的著作。查尔斯·布伦纳所的《精神分析入门》(北京出版社,2000) 概括了弗洛伊德的基本思想与精神分析的主要内容,阐述明确贴切,在同类书中极为难得。《弗洛伊德和马克思》(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阐述了精神分析学与马克思主义的 关系。书虽写于上世纪30年代,却仍不失其价值。
观点:精神分析学派是弗洛伊德在毕生的精神医疗实践中,对人的病态心理经过无数次的总结、多年的累积而逐渐形成的。主要着重于精神分析和治疗,并由此提出了人的心理和人格的新的独特的解释。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的最大特点,就是强调人的本能的、情欲的、自然性的一面,它首次阐述了无意识的作用,肯定了非理性因素在行为中的作用,开辟了潜意识研究的新领域;它重视人格的研究、重视心理应用。
精神分析学派在协助当事人(案主)能够去发现,现行行为的潜意识基础。并认为内在的行为是受了过去的因素(潜意识) 所支配,即人类早期发展影响目前行为,帮助人了解过去,以便了解现在。

猜你喜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