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祝由术>心理健康

图式理论是什么

时间: 2023-10-01 04:43:51

图式理论是一种心理学理论,它主要是从认知角度去研究人们是怎样获取、处理和储存信息的。图式是一种具体和抽象的信息组合,是人们在获取、存储、组织和运用知识时所使用的基本单位。图式理论在诸多研究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如心理学、教育、计算机科学等。

图式理论是什么

从历史角度来看,图式理论最初是由美国心理学家巴特莱特提出的,在随后的几十年里,许多学者和研究者对其进行了深入和扩展,如西蒙、梅曼、斯图尔特、福格、吉卜斯等。他们以不同的方式解释了图式理论,其中最为著名和影响深远的是西蒙的观点。西蒙认为,图式是一种在人们心中具有抽象性的代表性设置,它们可以被用于解决涉及到问题的策略和过程,从而使人们更加高效地运用知识。

从认知角度来看,图式理论主要是为了解释人类认知如何处理和组织知识,以及如何运用和应用这些知识。图式理论认为,图式是一种基本的认知单元,是人们的思维活动的基本形式。在人们的认知过程中,图式被用来解决问题和促进思维活动,从而使人们更加容易地理解和学习新知识。

从教育角度来看,图式理论为教学和学习提供了一种新方法。在教育实践中,图式被用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应用知识和解决问题。教师可以根据学生以往的知识和经验,设计出相应的图式,以此来激发学生思维,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从计算机科学角度来看,图式理论为计算机科学提供了新的启发。计算机科学家可以将图式理论应用于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领域,通过机器学习算法和图式匹配算法实现机器对知识的处理和运用。

在总体上,图式理论是一种关于人类认知和学习的基础理论,它从认知、教育、计算机等多个领域得到应用。图式理论认为图式是人类的认知单元,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处理和组织知识。在教育和学习方面,图式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和解决问题。在计算机科学方面,图式则可以被应用于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等领域。

不懂自己或他人的心?想要进一步探索自我,建立更加成熟的关系,不妨做下文末的心理测试。平台现有近400个心理测试,定期上新,等你来测。如果内心苦闷,想要找人倾诉,可以选择平台的【心事倾诉】产品,通过写信自由表达心中的情绪,会有专业心理咨询师给予你支持和陪伴。

认知心理学中的图示和图式这两个概念有什么区别?谢谢!

现代图式理论家使用不同的术语来表示图式概念,诸如框架,知识单元、资料结构、脚本等。这些术语虽然不同,但本质上:是指同一现象。鲁构哈特认为,图式就是表征存储在记忆中的一船概念的资料结构。图式是以存储的一般概念为基础的。现实世界的各种现象都是具有内在结构的完整系

后者“图示”指得是在认知心理学研究中所使用的模拟演示图或流程图

什么叫图式?举例说,谢

所谓图式(schema) ,是人脑中已有的知识经验的网络。另外,图式也表征特定概念、事物或事件的认知结构,它影响对相关信息的加工过程,

也指生物形态学的图式(pattern)或形态(form)发生,或在计算科学中的图式、模式识别以及系统(system),也涉及分形(Fractal)或拓朴几何学等。

比如个人图式(Person schemas)指我们对某一特殊个体的认知结构,比如我们对毛泽东就有一个个人图式,这个图式的内容包括:有勇气、自信、百折不挠等。

扩展资料

图式主要作用

1、影响注意的选择

个体知觉他人,往往与图式有关的信息处于注意的中心。对认知对象的选择,认知者,未必能注意到。

2、影响记忆

个体在社会知觉中记住的,往往是对他有意义的或者是以前知道的东西。

3、影响自我知觉

个体会根据已有的自我图式,加工有关自己的信息。自我图式是个体在以往经验基础上形成的对自己概括性的认识。

4、影响个人知觉

个体知觉他人,看到的往往是他想看到的东西,即个体倾向于用图式解释知觉对象。

-图式

什么理论认为每个人自己脑中有一个“爱之图”,是我们对于理想恋爱对象有关信

认知图式理论认为每个人自己脑中有一个“爱之图”,使我们对于理想恋爱对象有关信息的框架或图画。

“认知图式”是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提出的认知发展理论的一个核心概念。他认为,发展是个体在与环境不断地相互作用中的一种建构过程,其内部的心理结构是不断变化的,而所谓图式正是人们为了应付某一特定情境而产生的认知结构。

动作图式:

动作图式是一种组织化的行为模式,儿童用它对物体或经验进行表征或做出反应。这种图式是最先出现的智力结构,大多在生命的头两年出现。这个时期婴儿对事物和事件的理解仅局限于可能通过外显行为进行表征的方面。

对一个9个月大的婴儿来说,皮球并没有被看做是一个有正规名称的圆形玩具,而仅仅是她和同伴用来弹跳和滚动的物体。

符号图式:

出生第二年,儿童已能够在没有直接操作的条件下,去解决问题并对事物和事件进行思考。换句话说,这时他们已经能够在头脑中表征经验,并使用这些心理符号或符号图式实现自己的目的。

请看皮亚杰对16个月的女儿杰奎琳做的滑稽动作的描述:一个18个月大的小男孩来找杰奎琳玩,下午小男孩开始发脾气,当他试图从游戏围栏中出来时大声尖叫,并且边跺脚边向后推那个游戏围栏。

杰奎琳站在一旁吃惊地看着他,这种场景她以前从未见过。第二天,当她自己在游戏围栏中玩耍时,也大声尖叫并试图移动围栏和跺脚……这种动作反复进行了多次。

很显然,尽管当时杰奎琳并未表现出这些动作,但事后却能模仿同伴的行为。她必须先促成心理表征,或者保存男孩发火时的形象,才能指导其后面的模仿形为。

【图式理论与高中英语阅读教学】 图式理论与英语教学

摘 要: 阅读教学是高中英语教学的重点,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是高中英语教学的重要任务。本文通过对高中英语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根据图式理论,进一步分析阅读理解失败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以期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理解能力。
关键词: 图式理论 高中英语阅读教学 英语阅读理解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是高中英语教学的主要目的之一。如何进行英语阅读教学,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呢?本文试图根据图式理论,拟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
一、高中英语阅读存在的问题分析
在高中阶段,虽然阅读教学备受教师重视,但教学效果一直不理想,部分学生不仅阅读速度慢,而且正确率低,有半数以上的学生阅读速度达不到教学大纲的要求。通过调查(主要针对笔者所任教的班级),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问题。
(一)词汇量不够。词汇量不足,阅读时遇到的拦路虎太多,以至于阅读行为不能够顺利进行。
(二)理解不通畅。除词汇因素外,在英语阅读中,即使一个句子中每一个词都见过,整句的意思也未必能懂或者不一定能准确地把握,尤其是一些长句子。
(三)阅读速度太慢。有的学生读英语文章时是一个词一个词地读或碰到生词就,不就读不下去,同样,碰到一个句子不懂,阅读行为也会中断,一篇文章要读很长时间。
学生们存在着上述种种英语阅读问题,说明英语阅读教学存在着问题。那么,应如何进行高中英语阅读教学?如何把词汇积累、理解及速度三项看似矛盾的方面(速度快了会影响词汇积累,注重知识积累又会影响速度)统一起来?这就需要对阅读课的教学及阅读教材重新设计,使教学符合语言认知规律,更需要理论指导,图式理论是英语教育心理学重要的理论之一。
二、图式理论概述
哲学家康德(kant,1781)是最早提出图式(schema)一词的,而现代心理学研究中,英国心理学家巴特利特(F.Bartlett,1932)最早运用图式的概念。他认为图式是对先前反应或经验的一种积极组织,也就是说,图式是由过去的经验组成的。图式会对获得的材料进行重建和改造,使人的认识受先前经验的影响。20世纪70年代后期,图式这个概念被美国人工智能专家鲁梅哈特(D.E.Rumelhart)发展成为一种完整的理论。“图式理论”(Schematheory)对阅读理论的研究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图式理论”强调读者的文化背景知识在阅读理解过程中所起的作用。该理论认为:读者对阅读材料中的信息理解取决于是否具有相关的背景知识及能否及时激活这些知识。相应的图式一旦被激活,读者就能加速理解的过程。(D.E.Rumelhart,1977)。
三、英语阅读理解失败的原因
英语作为一种外语,阅读理解失败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读者没有具备与文章相应的图式,在这种情况下,根本不能理解文章内容。图式是在经验中形成的,不同社会的人有着不同的经验。大部分的高中生没有国外生活的经验,因此,对于不熟悉题材的文章容易理解失败。
(二)读者虽然具有与文章相关的图式,但作者未能提供足够的线索,使读者的图式活动起来,在这种情况下,读者不能理解文章的意义。假如向读者提供更多的线索,他们对文章的理解就有保证。
(三)读者自以为读懂了文章,能够对文章做出始终如一的解释,但这种解释并非表达作者的意图,这就是说读者误解了作者的意思。(D.E.Rumelhart,1980)
(四)英语知识不足,包括词汇知识和语法知识。
(五)读者不懂如何运用阅读策略,缺乏相应的知识,遇到阅读障碍时束手无策。
四、图式理论对英语阅读教学的启示
(一)利用图式的兼容性,扩大学生知识面。图式除了具有共同性、差异性以外,还具有兼容性。图式的差异性造成了阅读理解障碍,图式的兼容性则表明人通过亲身经历和有意识的学习,可以建立一个新的图式。针对阅读理解失败原因,英语教师可不断充实学生的文化背景知识,活化教材,扩大知识面,如在课堂教学中渗透文化背景知识。在阅读之前,讲解一些关于该材料的背景知识,还可利用现有条件,如地图、画册、书刊、录像等向学生展示国外语言文化特色和交际方式。在课后,开展与文化背景知识相关的活动,如演讲比赛、英语角、圣诞晚会、知识竞赛、戏剧表演等,寓教于活动之中。
(二)激活学生头脑中的图式。有时读者虽然具有与文章相应的图式,但作者并未提供足够的线索使读者的图式活动起来,在这种情况下,读者不能理解文章的意义。针对这种情况,英语教师可在阅读活动前,帮助学生采取有效的手段激活图式,图式一旦被激活,就可使读者想到组成该图式的某些成分,达到阅读理解的目的,如指导学生在阅读文章之前进行内容预测就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三)在学生头脑中建立相应的图式。阅读理解失败的一个原因是有时读者误解了作者的意图,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应帮助学生在头脑中建立相应的图式,这样有助于学生整体把握语篇,并深入理解语篇,产生正确的理解。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要注意跨文化交际的教学,区别我国和其他说英语国家的文化差异,尽量减少文化差异造成的误解。
(四)丰富学生的外语知识。英语阅读作为外语阅读来讲,英语阅读最大的障碍是英语知识的不足,包括词汇和语法。如果在阅读材料中不知道词是什么意思,或者不能分析句子的语法关系,理解就会受到阻碍。阅读理解的语法障碍主要反映在长句中,而长句在英语阅读材料中,尤其是说明文中是很常见的。针对这种情况,教师一方面要丰富学生的词汇和语法知识,鼓励和帮助学生运用正确的方法进行识记和掌握,另一方面要对学生进行阅读策略的指导,指导学生进行阅读微技能训练,如猜词、略读、掠读、揣摩寓意和排序等。
总之,阅读理解是一个多因素作用的过程,而图式理论作为教育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对高中英语教学,尤其是阅读教学有着重大的指导作用。教师应充分理解和发挥图式的各项功能和特点,促进英语阅读教学,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参考文献:
[1]陈贤纯.外语阅读教学与心理学.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1998.
[2]彭支乔.图式理论在英语阅读理解中的运用.中小学外语教学,2002,5.
[3]杨红霞.图式理论对英语阅读教学的启示.中小学外语教学与研究,2004,6.
[4]何建灵.开展英语课外教学,拓展学生发展空间.中小学外语教学与研究,2004,8.

猜你喜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