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祝由术>心理健康

简述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

时间: 2023-10-01 06:10:25

认知发展是人类发展过程中的核心内容,也是心理学和教育学研究的重要方向之一。许多学者和心理学家致力于研究儿童认知发展规律,其中最有名的莫过于瑞士心理学家让·皮亚杰。他通过对儿童认知发展的长期观察研究,提出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认知发展理论,被誉为现代发展心理学的奠基人之一。本文将从多个角度简述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分析其贡献及意义。

简述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

1. 认知发展阶段的划分

皮亚杰认为,儿童的认知发展是一种积极的、全面的过程,其发展规律可以分为以下四个阶段:感觉运动期、前操作期、具体操作期、形式操作期。每个阶段都有其独特的认知特点和思维方式,下面将分别加以解析。

2. 感觉运动期

感觉运动期是指从出生到两岁左右的阶段,婴儿在这个阶段主要依靠感官和运动来探索周围世界,并逐渐建立起基本的感知和运动能力。这个阶段的一个重要特点是物体的永久性认知,即认为物体即使不在婴儿的视野范围内也仍然存在。此外,婴儿开始感知到自己和外界之间的分离性。

3. 前操作期

前操作期一般发生在2岁到7岁左右,儿童开始具备简单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并能够进行最基本的逻辑思考。在这个阶段,儿童最大的特点是缺乏客观思维,即认为事物只有代表它们的符号才有意义。儿童重视自己的感觉和经验,而不是外部客观现实。

4. 具体操作期

具体操作期发生在7岁到11岁之间,儿童此时已具有较为健全的思维能力,他们能够通过逻辑推理去理解复杂的客观事物,并且开始了解奥秘和类别等组织现象。此时儿童开始关注外部客观现实的规律性,在具体的情境中进行思考和推理。

5. 形式操作期

形式操作期是发生在11岁到15岁之间,是儿童认知发展的最后一个阶段。在这个阶段中,儿童的思维开始具有逻辑性和抽象性,能够进行全局性的思考和推理,并且开始利用更为难以理解的符号来表示概念和想法。

6. 认知发展阶段的贡献

皮亚杰不仅对认知发展阶段进行了划分,而且对儿童认知发展的原因、机制、影响因素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研究。他的认知发展理论对于儿童教育和心理健康的促进起到了重要作用,同时也为认知神经科学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此外,皮亚杰提出的一些研究方法,如观察法、实验法、交叉法等,也为儿童认知研究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本文从多个角度对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进行了简述,分析了其贡献和意义。总的来说,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深刻地揭示了儿童认知发展的本质和规律,为教育和心理学的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不懂自己或他人的心?想要进一步探索自我,建立更加成熟的关系,不妨做下文末的心理测试。平台现有近400个心理测试,定期上新,等你来测。如果内心苦闷,想要找人倾诉,可以选择平台的【心事倾诉】产品,通过写信自由表达心中的情绪,会有专业心理咨询师给予你支持和陪伴。

皮亚杰将儿童认知发展划分为哪几个阶段

皮亚杰将儿童认知发展划分为:感知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形式运算阶段。

1、感知运动阶段SensorimotorStage(0—2岁左右)。

这个阶段的儿童的主要认知结构是感知运动图式,儿童借助这种图式可以协调感知输入和动作反应,从而依靠动作去适应环境。通过这一阶段,儿童从一个仅仅具有反射行为的个体逐渐发展成为对其日常生活环境有初步了解的问题解决者。

自出生至2岁左右,是智力发展的感知运动阶段。在此阶段的初期即新生儿时期,婴儿所能做的只是为数不多的反射性动作。通过与周围环境的感觉运动接触,即通过他加以客体的行动和这些行动所产生的结果来认识世界。也就是说婴儿仅靠感觉和知觉动作的手段来适应外部环境。

2、前运算阶段PreoperationalStage(2—6、7岁)。 

儿童将感知动作内化为表象,建立了符号功能,可凭借心理符号(主要是表象)进行思维,从而使思维有了质的飞跃。从儿童学习一种语言开始持续到大约5岁至6岁。在这个阶段,儿童通过语言、模仿、想象、符号游戏和符号绘画来发展符号化的表征图式。他们的知识仍然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自身的知觉。

前运算阶段,儿童动作内化具有重要意义。为说明内化,皮亚杰举过一个例子:有一次皮亚杰带着3岁的女儿去探望一个朋友,皮亚杰的这位朋友家也有一个1岁多的小男孩,正放在婴儿围栏中独自嬉玩,嬉玩过程中婴儿突然跌倒在地下,紧接着便愤怒而大声地哭叫起来。当时皮亚杰的女儿惊奇地看到这情景,口中喃喃有声。

3、具体运算阶段ConcreteOperationsStage(6、7岁一11、12岁)。 

在本阶段内,儿童的认知结构由前运算阶段的表象图式演化为运算图式。具体运算思维的特点:具有守恒性、脱自我中心性和可逆性。皮亚杰认为,该时期的心理操作着眼于抽象概念,属于运算性(逻辑性)的,但思维活动需要具体内容的支持。

此时儿童从表象性思维中解脱出来,认知结构中已经具有了抽象概念,因而能够进行逻辑推理,但运算仍离不开具体事物的支持。其认知活动具有了守恒性和可逆性,也逐渐学会从他人角度去看问题,即去自我中心主义。去自我中心主义是儿童社会发展的重要本标志。表现为逻辑的适当使用。

4、形式运算阶段FormalOperationsStage(11、12岁及以后)。 

这个时期,儿童思维发展到抽象逻辑推理水平。从青少年期持续到成人期。这一时期的思维水平可同时加工多个相互作用的变量。个体能够创建一套解决问题的法则。形式运算思维反映了智力的性质,这种智力正是建立科学和哲学的基础。

形式运算思维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它能对事件提出假设并进行解释,然后形成一个符合逻辑的假说。皮亚杰和美海尔德设计了著名的钟摆实验来验证儿童假设检验理论的形成。他要求被试找出是哪个变量或哪些变量联合作用共同影响了钟摆的摆动速度,有四个变量分别是钟摆摆动的高度、钟摆的重量、摆绳的长度、摆动所受外力的大小。

皮亚杰认知发展的四个阶段是什么?

1、感知运动阶段(出生-2岁)。相当于婴儿期。这是语言和表象产生前的阶段。本阶段主要特点是:儿童只是依靠感知动作适应外部世界,构筑动作格式。本阶段儿童在认知上的主要成就是:主体和客体分化和因果联系的形成。

2、前运算阶段(2-7岁)。较之前一阶段其质的飞跃表现在:由于信号功能或象征功能的出现,这一阶段的儿童开始从具体动作中摆脱出来,可以凭借象征性格式而在头脑里进行表象性思维。这一阶段还可再分为前概念或象征思维阶段(2-4岁)与直觉思维阶段(4-7岁)这样两个小阶段。

3、具体运算阶段(7、8-11、12岁)。这一阶段的儿童认知和思想有两个特点,一是思维开始具有较大的变易性,出现了可逆性(“运算”概念在皮亚杰理论中本身就意味着一种可逆的动作),能解决守恒问题,能凭借具体事物或形象进行分类和理解逻辑关系;

另一是能对具体事物进行群集运算,包括组合性、逆向性、结合性、同一性、重复性或多余性等运算。但由于这一阶段的运算仍脱离不了具体事物或形象的支持,所以,其运算还是零散的、孤立的,难以组成完整的系统。

4、形式运算阶段。亦称命题运算阶段。本阶段的最大特点在于:儿童思维已能摆脱具体事物的束缚,不受具体事物的内容的局限,能把形式与内容分开,进行抽象的逻辑思维,即能运用符号进行命题演算,能根据假设进行逻辑推理。

在这一阶段里,尽管儿童少年并未意识到某些形式运算结构的存在,但能运用这些结构去解决实际问题。

扩展资料

认知发展游戏理论的主要观点

皮亚杰是在研究象征性功能的形成和发展的问题时,注意到儿童游戏的。他试图通过研究儿童的游戏和模仿,找到沟通感知运动与运算思维活动之间的桥梁。因此,他的游戏理论与他的认知发展理论有着密切的联系,可以说就是他的认知发展理论的组成部分。

练习性游戏是动物与儿童所共有的,尤其是动物的游戏特征。但是动物与儿童的练习性游戏是有明显区别的。小动物的游戏局限于反射性的动作图式或本能,而儿童的游戏不只是感知运动性质的练习,还有心理的练习。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aokedao3713@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猜你喜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