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鲁纳(Jerome Bruner)是现代心理学的一位杰出学者,他在认知发展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布鲁纳主要提出了三种认知理论:概念形成理论、语言习得理论和教育取向理论。其中,教育取向理论中的认知发展理论受到了广泛关注。布鲁纳的教育取向理论里,重点关注儿童思维的认知发展,而且强调学习的活跃主体性以及教育过程对儿童认知发展所起的重要作用。布鲁纳认为,人类的认知发展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布鲁纳认知发展的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行动及感知期
从出生到两岁,人类的认知发展处于行动及感知期。婴儿主导着他们的环境,通过感官和动作来探索周围的世界。这个过程中,婴儿能够逐渐建立关于他们周围环境的认识,并形成简单的结构,例如结合符号与运动的概念,还有空间和时间的概念等等。
第二阶段:符号期
从两岁到七岁,人类的感知和动作逐渐向符号型发展。在这个阶段,儿童能够发展出内在的思维模式,掌握符号的语言,例如绘画、手势和口头表达等,以此代表存在于环境和社会中的事物。在这个时候,孩子的思维开始具有逻辑性和语言属性,能够以语言指称相应的概念、知识和事物。总之,孩子在这个阶段中发展出更加复杂抽象的思维模式。
第三阶段:具体操作期
从七岁到十二岁,孩子开始进入具体操作期阶段,这个阶段的儿童思维具有去抽象化的倾向。孩子能够从事更加具体的活动,例如测量和分类对象。同时,孩子能够通过在具体活动中学习概念和原理,自我组织以及形成专属于他们自己的方法以来解决问题。
第四阶段:形式操作期
十二岁左右开始,人类进入形式操作期,这个时候思维已经具备了非常高的抽象性和逻辑思考的能力。在这个阶段,孩子能够理解符号与概念之间的关系、数学公式以及科学法则等。孩子的思维能力逐渐从现实世界走向理论世界。在这个阶段,储存在儿童头脑中想象中的信息已经非常具体和逻辑,并且能够利用符号来进行表达和描述,例如逻辑判断、理论证明等等。
综上所述,布鲁纳的认知发展理论是对儿童认知发展过程的详尽描述。这个理论是对认知前期教育、幼儿园教育、小学教育以及中学教育的指导意义。教育者应该根据儿童的认知发展特点,选择与儿童思维接轨的教学模式,例如针对当前年龄段使用扎根于操作或符号(抽象)的教学方式,提高儿童思维的抽象思维和逻辑运作能力。
不懂自己或他人的心?想要进一步探索自我,建立更加成熟的关系,不妨做下文末的心理测试。平台现有近400个心理测试,定期上新,等你来测。如果内心苦闷,想要找人倾诉,可以选择平台的【心事倾诉】产品,通过写信自由表达心中的情绪,会有专业心理咨询师给予你支持和陪伴。
布鲁纳认为学习包括新知识的获得、转化和评价三个基本的过程。学习活动首先是新知识的获得。布鲁纳认为,新知识可能是以前知识的精练,也可能与原有知识相违背。
例如在讲循环系统时,学生可能已经模糊地知道了血液循环;在讲牛顿的运动定律时,新知识会与学生已有的感性知识相违背。但不管新旧知识关系如何,都会使已有的知识进一步提高。
布鲁纳的历史贡献: 布鲁纳主要因为对教育作出杰出贡献而闻名于世。他宣称:“任何学科以一定的知识的正当形式,能有效地教给处于任何发展时期的任何儿童。”这在美国引起了一场课程改革运动。
布鲁纳非常注意教育在儿童心理发展上的巨大作用,他认为:要让儿童学习学科知识的基本结构;教育应促进儿童认知能力的发展;注重儿童的早期教育;“发现法”是儿童的主要学习方法。
美国教育心理学的发展过程经历了初创、发展、成熟、完善阶段:
一、作为独立学科出现的初创时期(20世纪20年代以前)
1903年美国教育心理学家桑代克出版了西方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教育心理学著作《教育心理学》,后来又发展成为三卷《教育心理学大纲》,奠定了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基础,因此被成为“教育心理学之父”。
在桑代克思想的影响下,出现了很多教育心理学的相关著作,但是大多数都是以普通心理学的原理来解释教育学问题,主要都是一些关于学习的资料,教育心理学中活跃着的是两种心理学的理论流派,行为主义和认知主义的相互对立,并没有形成完整的教育心理学理论体系。
二、发展时期(20世纪20年代到50年代)
这一时期涌现了大量的心理学以及教育心理学的思想,儿童心理学,学科心理学,弗洛伊德的个性及社会适应以及生理问题,还有程序教学的兴趣导致教育心理学成了一门比较混乱的学科,行为主义和认知主义的争论也相对平缓。
虽然行为主义也开始吸收认知心理学的理论,但是还是缺乏一种核心的理论体系来领导混乱的思想,因此这一时期,教育心理学并没有形成一门独立理论体系的学科。
三、成熟时期(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
60年代开始,教育心理学的内容和体系开始趋于集中化,开始出现了公认的集中研究方向,教学心理,学习心理,评定测量以及课堂管理,教师心理这些内容都相继出现并且形成了教育心理学的核心内容。
至此 ,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理论体系的学科正式形成,而且开始注重理论联系实际,让教育心理学发挥其功能,为学校教育服务,随着布鲁纳的课程改革运动的发展 ,认知主义逐渐被人们认可,人本主义也走上历史舞台,为教育心理学贡献其力量。
四、完善时期(20世纪80年代以后)
80年代以后,教育心理学的体系越来越完善,研究也越来越深入,随皮亚杰和维果斯基思想的传播,人们对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越来越深化综合,开始由学习理论转向了学习心理中的学习动机,学习迁移等的发展,让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和发展更加的完整,并且为实践做了更好的指导依据。
扩展资料
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在教育情境下人类的学习、教育干预的效果、教学心理,以及学校组织的社会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的重点是把心理学的理论或研究所得应用在教育上。教育心理学可应用于设计课程、改良教学方法、推动学习动机以及帮助学生面对成长过程中所遇上的各项困难和挑战。
“教育心理学”和“学校心理学”这两个名词经常交替使用,但通常从事理论工作及研究的人员较倾向称作教育心理学家,而在学校或学校相关埸所从事实务工作的就被归类为学校心理学家。
教育心理学关注学生如何学习与发展,实务工作上特别关注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学生(不论是资优儿童或有情绪、行为问题等学童)。通过与其他学科的关系,对理解教育心理学也有一定的帮助。
首先,教育心理学是以心理学为基础,两门学科之间的关系就像医学与生物学、或工程学与物理学之间的关系。然后,从教育心理学又可以发展出研究教育问题的众多特殊领域,包括教学设计、教育技术学、课程发展、组织学习(Organizational Learning)、特殊教育和课堂管理。
教育心理学从认知科学及学习科学中得到养分,也回馈到这些学科之内。在大学里,教育心理学专业通常设于教育系内,原因可能是在心理学导论教材中常缺少教育心理学的内容。
参考资料:-教育心理学
布鲁纳提出:培养学生的发现能力和创造能力的理论。强调认知结构在学习中的作用,并且认为认知结构是分层次的,认为学习是认知结构的组织与重新组织,都强调心学习与原有认知结构的联系,即新旧知识之间的相互作用。
布鲁纳将认知结构分为“表征”、分为动作性表征、映象性表征、符号性三个阶段。动作表象是借助动作进行学习,无需语言的帮助;图像表象是借助图像进行学习,以感知材料为基础;符号表象是借助语言进行学习,经验一旦转化为语言,逻辑推导便能进行。
布鲁纳提出的理论意义:
布鲁纳主张根据学生认知结构的发展特点来进行教学,并提出"认知—发现"学习理论。这一学习理论对我国学前儿童语言教育发展也有着巨大的影响和借鉴作用。
从教学手段、过程、内容、情境设置及教师运用等方面来阐述认知—发现学习理论对我国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的几点启示,以期对我国学前儿童语言教育事业提供一点探索和研究价值。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