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强化是心理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指的是某个消极刺激的去除,从而增加某种行为发生的概率。负强化比较容易理解,它与奖励不同,奖励是通过给予积极的回馈来增加某种行为的发生概率。下面我们将举三个负强化的例子并进行分析说明。
负强化的例子举三个并说明
例子一:关卡间的通行
在线游戏里经常需要角色穿过不同的区域,这些区域之间往往需要解锁或者付费才能通行。这种设计方式就是负强化。玩家通过解锁或者付费来消除通道封锁的负面刺激,从而增加穿越这些区域的概率。如果这些通路全部开放或者不收费,那么可能会让玩家迷失方向或者快速通关,导致游戏重复性降低。
例子二:学习的惩罚
有些老师在学生作业中采用了一些惩罚措施,例如要求学生在作业簿上打勾X号或者要求学生背诵一些句子。这些惩罚行为也可以归为负强化。学生通过完成题目或背诵内容来消除想要获得的奖励被拒绝的负面刺激,从而增加学生学习的概率。这种方法并不是最理想的,因为建立在负面刺激上的惩罚会产生不必要的压力和负面情绪,长期来看不利于学生的发展。
例子三:锻炼的约束
很多人都知道锻炼对身体健康有益,但是很难坚持锻炼,因为它需要耗费很大的时间和精力。为了让自己坚持锻炼,一些人采用了一些约束措施,例如强迫自己每天锻炼半个小时,在家中放置锻炼器材等等。这些约束措施也可以归为负强化。通过强迫自己锻炼来消除放弃运动 or 身体健康受损的负面刺激,从而增加锻炼的概率。
从以上三个例子可以看出,负强化在生活中无处不在,它可以帮助我们建立和巩固某些行为的习惯。需要注意的是,负强化虽然可以促进行为习惯的养成,但是不应该过度依赖意外的惩罚刺激和负面情绪,这样会对人的身心健康产生不良影响。因此,在使用负强化时,我们要注意选择和使用恰当的负面刺激以及适量的约束措施。
不懂自己或他人的心?想要进一步探索自我,建立更加成熟的关系,不妨做下文末的心理测试。平台现有近400个心理测试,定期上新,等你来测。如果内心苦闷,想要找人倾诉,可以选择平台的【心事倾诉】产品,通过写信自由表达心中的情绪,会有专业心理咨询师给予你支持和陪伴。
1、使用负惩罚:
这位妈妈观察到每次6岁的女儿依依和她的朋友一起玩的时候,总会发生一些摩擦。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在她俩玩之前,妈妈都会告诉依依,如果她们两个有一个人哭闹耍赖,或者两人发生争执,就不许再在一起玩了。“不能玩”就是去掉了一个好刺激,是负惩罚。
周末带依依去公园,妈妈也会事先告诉她,如果在游乐场她跑到离父母太远的地方,就必须离开游乐场。“必须离开”也是去掉了一个好刺激,是负惩罚。
这种方式对依依来说非常有效,每次她都会按照妈妈的规定去做。因为孩子已经提前知道自己做了错事,将要承担怎样的后果,如果真的犯错了,她也能自然地接受这种“不能玩”“必须离开”的惩罚。
如果没有什么奖励可撤销的,一位妈妈想到了办法:于女士给出的办法是,在生活中,家长可以特意给予孩子一些特权,比如看他喜欢的动画片、玩玩具等,当孩子有了不好的行为时,家长就可以剥夺这个特权。
她对儿子乐乐的惩罚手段就是剥夺“特权”。5岁的乐乐特别喜欢看书,于女士说,如果午睡前或者晚上睡觉前把故事书拿走,这就是对他最大的惩罚了,但这种惩罚也一定要提前告诉孩子。于女士的经验是:每天晚上睡觉时间一到,她就把乐乐喜欢看的那几本书堆放在一起,告诉乐乐:“如果你按时刷完牙,洗漱完毕,按时上床,那你就可以看这些书。”如果乐乐一次不合作,她就拿走一本书。
要家长需要注意的是,不要一次剥夺太多特权,剥夺特权的时间也不宜过长。否则就不是处罚了,而是剥夺孩子的爱了,罚得太厉害了孩子可能会缺少安全感。
2、擅长使用正惩罚:
周兵家的墙上贴着一张“罚单”,针对的是孩子不好的行为。他孩子6岁了,已经有用自己的钱去买自己喜欢的玩具的意识了。周兵给孩子贴了这张表格,说明各种不良行为的罚金各有多少。比如,不按时睡觉,罚金为一枚一角硬币;乱扔玩具,罚金为一枚一角硬币;和同伴打架,罚金为五枚一角硬币。如果孩子打架了,或者说脏话了,就让他上缴罚金,放在一个预先准备的罚金储存罐里。
孩子可以给你提供想法,而且由孩子自己提出的处罚方式,孩子也更能接受。在说了处罚措施之后,别忘了再说说奖励措施。赏罚分明才更能催人前行。
扩展资料 区别
1、妈妈为了激励小东提高成绩,提出如果他期末考试进了全班前五名,就给他买他一直想要的游戏机。
这是正强化:用买游戏机这件刺激来加强“考试进了全班前五名”发生的概率,买游戏机是增加了好的刺激。
2、妈妈为了激励小东提高成绩,提出如果他期末考试进了全班前五名,就免去他每周末扫地的任务。
这是负强化:用“免去他每周末扫地的任务”来加强“考试进了全班前五名”的机会。扫地对于孩子来说是不好的刺激,免去了这个刺激,来激发另一个刺激发生的机会。
强化理论是过程型激励理论之一。由美国心理学家斯金纳首先提出。认为人的行为是对其所获刺激的函数。如果这种刺激对他有利,则这种行为就会重复出现;若对他不利,则这种行为就会减弱直至消失。因此管理者要采取各种强化方式,以使人们的行为符合组织的目标。
斯金纳根据强化物的性质,把强化分为积极强化(positive reinforcement)和消极强化(negative rein-forcement)(阳性强化和阴性强化或正强化和负强化)。
积极强化是指由于一刺激物在个体作出某种反应(行为)后出现从而增强了该行为(反应)发生的概率,该刺激物称为积极强化物。消极强化是指由于一刺激物在个体作出某种反应(行为)后而予以排除从而增强了该行为发生的概率,该刺激物称为消极强化物。
扩展资料:
斯金纳根据人类行为受强化影响的程度,把强化分为一级强化和二级强化。一级强化是指满足人和动物生存、繁衍等基本生理需要的强化。
一级强化物如食物、水、安全、温暖、性等。二级强化是指任何一个中性刺激如果与一级强化物反复联合,它就能获得自身的强化性质。
二级强化物如金钱、学历、关注、赞同等,这些二级强化物初时并不具有强化的作用,而是由于它们同诸如食物、性欲之类的一级强化物相匹配而具有了强化的作用。
-强化理论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aokedao3713@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