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制高点是一个很容易让人们感到压抑的概念,这些道德制高点的人往往自认为比别人高贵或有更高的道德准则,在不知不觉间剥夺了别人的自由和尊严。那么,怎么骂那些站在道德制高点的人呢?本文将从不同角度给出几个分析。
怎么骂那些站在道德制高点的人呢
首先,我们需要对道德制高点的定义有所了解。凭什么是你站在这个道德制高点上,而不是其他人?凭什么你的价值观和道德标准就是正确的?因此,你不应该只停留在道德方面,继续在道德上“膨胀”,而应该更深入地思考你自己的行为和想法是否真的合适。
其次,我们需要更好地理解道德制高点所带来的问题。道德是一种人为的估值标准,因此与权力进行绑定的可能性很高。这意味着那些站在道德制高点的人可能会利用他们的地位来干涉他人的自由和规定他们正确的道德准则。这会导致一种“道德枪口扼制下的自由”,并可能煽动起他人的反感和恐惧。
然后,我们还需要思考如何针对性地回击道德制高点。常见的方式是吸取并反击他们的逻辑,提出更好的替代方案。如果他们没有明显的逻辑缘由,你需要提出问题,问他们为什么认为自己是对的,确保你在他们占优的位置下也可以公正地发表自己的看法。如果这种针对性的回击仍然无法扭转局面,最后你可以选择离开或找到其他方式来应对他们的态度。
不过,我们需要注意的是,我们不应该因为针对道德制高点而变成恶意的人。更好的方式是尝试理智地与他们的观点进行辩论,协商一个平衡点。如果这种交流不受欢迎或无法进行,我们可以感慨这个世界还未充满完美,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
不懂自己或他人的心?想要进一步探索自我,建立更加成熟的关系,不妨做下文末的心理测试。平台现有近400个心理测试,定期上新,等你来测。如果内心苦闷,想要找人倾诉,可以选择平台的【心事倾诉】产品,通过写信自由表达心中的情绪,会有专业心理咨询师给予你支持和陪伴。
最近接连发生的几起网络热点事件,让我见识了吃瓜群众指责与自己毫不相干的人和事的那种慷慨陈词、义愤填膺、理直气壮,仿佛瞬间变成正义的化身的能力,让人咂舌,作为旁观者,我几乎都能感受到当事人面对这么疯狂的舆论压力所承受的极端的心理状态。
我又想起了去年因承受不了网络舆论的攻击而深陷抑郁症的困扰,最终无处安放自己,只能选择自杀的演员乔任梁;
台湾安乐药自杀女孩简稚澄,因非常热爱小动物,大学毕业后选择到动物收容所任兽医师,后来收容所因被弃养的流浪动物太多,已经无法安置,不得不对这些小动物进行安乐死,虽然每次给这些小动物执行安乐死,她自己内心也非常痛苦,但现实是弃养动物的人越来越多,收容所远远容纳不下,不得不这样做,这一行为遭到了网络上各种所谓“动物保护人士”的谩骂和攻击,甚至叫她是“女屠夫”“美女刽子手”,最终不堪网络的压力和自己内心的折磨,选择了注射安乐死;
前不久陕西榆林产妇跳楼自杀事件,新闻刚刚出来,公安机关还在调查,事情真相还未搞清楚,公众的矛头就齐刷刷指向了男方家属,某些新媒体竟然爆出“不婚不育保平安”这样耸人听闻的标题来博眼球;
刚刚发生的男程序员苏享茂跳楼自杀的新闻,网上随即爆出他和前妻的离婚协议书,的确有胁迫的成分,据此,公众就一致断定是女方是来骗婚的,还出现了什么阴谋论、骗婚团伙之类的剧情,逻辑推理有鼻子有眼,我只想说很多吃瓜群众的想象力真的可以去做编剧了……
人言可畏,从来不是一句虚言。站在道德制高点上去指责别人,往往是最最容易的,只需要动动嘴皮子,敲打几下键盘即可。至于事情的结果到底是怎样,没人真正关心!
我只知道,最后,一个优秀阳光的大男孩走了,留下了年迈无依无靠的父母日后只能以泪洗面,艰难度日;
一个美丽善良的女孩离开了,世上从此少了一个可以给流浪动物温暖和关怀的灵魂;
陕西产妇带着未出生的孩子任性的跳楼了,据警方最后调查证实,她的老公并没有拒绝剖腹产,医院也并未三次建议产妇剖腹,但对男人来说,媳妇没了,孩子没了,对产妇父母来说,女儿和外孙都没了;
至于“苏享茂的死”,案件目前还在调查当中,那些言之凿凿认定翟欣欣就是“凶手”、“骗婚团伙”的人,你们到底是谁给你们的底气?可以站在道德制高点上,对另一个与你们毫不相干的人做出这样的是非评价?可笑!
这里并不是为任何人开脱,只是作为旁观者而言,我们需要理清一些责任的脉络,才能更好的看待这样一场浮华的悲剧,才能在现实的残酷里找到属于自己的生活,才能在大伤大害面前保持对生命最基本的尊重。
之前在一本杂志上看过这样一个故事,诺贝尔医学奖的第一位获得者芬森,晚年时想寻找一位接班人,芬森的助手担心候选人是否会因家境贫寒而被金钱诱惑,所以跟芬森建议通过其他人通过高薪聘请的方式试探对方能否把持住自己,被芬森断然拒绝。理由是:这样的考验,必定会让那些被考验者在现实和梦想之间做两难选择,内心无比纠结,无论结果怎样,都必定两败俱伤。
最后,成为芬森徒弟且若干年后功成名就的哈里,在得知此事后,老泪纵横。如果当时老师那样做了,他坦言会被诱惑,甚至因此一生碌碌无为,而世界上会因此少了一位著名的医学家。
所以,永远不要且不应该站在道德制高点去俯瞰别人,也永远不要去考验人性,这毫无意义,且愚蠢至极,人性的复杂绝不仅仅是用“高尚”和“卑鄙”来区分。
可能现代人太过于急躁了,也太过无聊了,所以在任何网络事件爆出的第一时间,就开始充当法官,对当事人进行评头论足一番,然后沾沾自喜自己的审判多么正义,最后敲下重锤,对当事者进行道德宣判,殊不知这就是赤裸裸的网络暴力,在网络力量已经空前繁荣的今天,每一个人都有坐在键盘后面对旁人指手画脚的权利,但我们真的可以滥用这个权利吗?有没有想过有一天你也可能成为热点事件的当事人?
对别人进行道德审判总是容易的,难得是回来反省自己。这个世界已经过于喧嚣和嘈杂,我们太需要多一些理智和冷静,让事情回归它本来的面貌了。
这些人在评价别人遇到的事情的时候,往往是把自己站在上帝的角度,宽于待己,严于律人,就容易去批判别人。
一、寻找优越感
有些人在现实生活当中过得并不快乐,亦或者实现不了自己的价值,就需要在网上寻找到一些优越感。当看到发生在别人身上的糟糕的事情的时候,既不能够以同理心或者同情心理解他人的处境,只会以上帝视角看向他人,然后开始批评他人的选择中不正确的地方,完全站在道德制高点上,却忽略了自己是旁观者清,但是人家是当局者迷。在批判别人的过程中寻求优越感。
那么谈到我们国内有很多人喜欢站在道德制高点去指责别人并不奇怪,首先我们要理性的看待这个问题,这是有历史渊源的,是因为他们被以往的教育理念强化了自己的道德意识,强加别人去改变,其实他们在指责别人的同时,自己也不知道这种做法是对还是错。是由于陷进自己的习惯性思维造成的。换句话说其实他们也是无知的。
不必把这类问题看得有多严重,只是生活的时代不同,现代人越来越注重人性的自由,思想越来越开放罢了。假如生活在过去某个年代,又有谁会意识到站在道德制高点去指责别人也是一种错误。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aokedao3713@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