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相障碍是一种常见的心理疾病,也被称为躁狂抑郁症。当患者处于躁狂期时,会有很高的兴奋度、高度冲动和过度行动的行为表现,而当患者处于抑郁期时,则会感到极度沮丧、无力和失落。双相障碍给患者和其家人带来了很大的生活困扰,那双相障碍的家属该如何做呢?
双相障碍的家属该如何做
1. 加强沟通
双相障碍患者的情绪波动极大,家属应该注意加强自己与患者的沟通,以认真倾听,理解患者内心的情绪变化,尤其是在患者处于躁狂期时更要耐心化解冲动、调节情绪。
2. 提供心理疏导
双相障碍患者的情绪波动很大,很容易感到沮丧和无助。此时,家属可以为患者提供心理疏导,如与患者一起做深度呼吸、进行瑜伽冥想或者帮助患者找到一些适合自己的情绪调节技巧,帮助其恢复心理平衡。
3. 寻求专业的医疗帮助
在双相障碍患者的治疗中,家庭支持非常重要,但是家庭成员并不是专业的医生,需要寻求专业医疗的帮助。建议家属带患者到正规医院进行诊断,并确保患者遵医嘱进行治疗。
4. 进行常规生活管理
家属也可以帮助患者进行日常生活管理,如制定安排、提供正确的营养和睡眠管理。此外,家属也可以帮助患者选择适合的社交活动和运动,以提高其情绪的稳定性。
总的来说,双相障碍的家属在与患者相处的过程中,需要更多的耐心、关爱和理解,同时也应该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对患者进行正确的管理和治疗。只有在全面的家庭支持下,患者才能更好地控制和治疗双相障碍,恢复他们的健康和生活质量。
不懂自己或他人的心?想要进一步探索自我,建立更加成熟的关系,不妨做下文末的心理测试。平台现有近400个心理测试,定期上新,等你来测。如果内心苦闷,想要找人倾诉,可以选择平台的【心事倾诉】产品,通过写信自由表达心中的情绪,会有专业心理咨询师给予你支持和陪伴。
确诊其实就已经领先很多患者了,WHO 的研究数据显示,双相障碍患者死亡率比常人高出 35%及以上,自杀死亡率高达 15%。其中有个关键问题在于,很多双相患者在接受明确诊断和循证治疗前,延迟时间过长,从初次就诊到正式确诊的平均间隔时长为 9 年。
作为家人首先应当做的是鼓励按时治疗,按时就诊。
朋友推荐的曼朗机构治疗双相不错,除了开药治疗,还可以在那心理辅导。郭老师是曼彻斯特大学的博士,很耐心、很细致。那家机构就叫上海曼朗心理静安门诊中心,业内认可度挺高,听说和精卫有合作,约不到的专家可以在那约到,你可以去了解一下。"?
治疗原则
①早期识别,早期治疗,足量足疗程治疗,全程治疗,可以减少急性期痛苦,改善远期预后。②采取综合治疗,包括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心理社会干预和危机干预,以提高疗效,改善治疗依从性,预防自伤自杀,提高社会功能。③长期治疗,双相障碍复发率很高,需要树立长期治疗的理念;④患者和家属共同参与治疗,因需要家庭给予患者支持、帮助。
药物治疗
①以心境稳定剂治疗为主,心境稳定剂可以治疗和预防发作,在心境稳定剂基础上,根据病情需要联合其他药物;②及时监测药物的作用和副作用,根据情况调整药物,联合用药时,注意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③躁狂状态 首选一种心境稳定剂治疗,根基病情需要,及时联合用药,联合另一种心境稳定剂,或抗精神病药,或苯二氮卓类;④抑郁状态 在心境稳定剂基础上谨慎使用抗抑郁剂,选择转躁作用小的抗抑郁剂,治疗中权衡利弊,避免躁狂和抑郁来回转换,拉莫三嗪、碳酸锂对治疗抑郁有效;⑤混合状态 稳定情绪,使用丙戊酸盐,也可使用第二代抗精神病药物;⑥心境稳定剂 常用的有碳酸锂和抗抽搐剂两类,抗抽搐剂包括丙戊酸钠,丙戊酸镁,卡马西平,拉莫三嗪;⑦抗精神病药 主要是新型非典型抗精神病药(如喹硫平、奥氮平、利培酮、阿立哌唑、齐拉西酮等) ⑧抗抑郁药 安非他酮,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5-羟色胺和去甲肾上腺再摄取抑制剂;⑨镇静催眠药和抗焦虑药, 如苯二氮卓类(安定等)、丁螺环酮等。
心理治疗
在药物治疗基础上加上心理治疗。识别和改善患者不良的认知模式、情绪和行为模式,提供危机干预,调整婚姻家庭中不利的心理因素,向患者和家属宣传疾病知识,以提高治疗疗效,提高社会适应性及改善社会功能,提高依从性、减少复发。治疗流派有支持心理治疗、认知行为治疗、人际关系治疗和短程精神分析治疗。
治疗疗程
树立长期治疗的理念,采用综合治疗。①急性治疗期 控制急性期症状如兴奋、抑郁等。疗程:一般6-8周;②巩固治疗期 巩固急性期治疗效果,防止症状波动。疗程:抑郁发作4-6月,躁狂发作2-3月,药物剂量一般维持原剂量不变。③维持治疗期 防止复发,恢复社会功能。在仔细观察下逐渐减少非心境稳定剂剂量。维持治疗应持续多久尚无定论,维持治疗的药物剂量和用药持续时间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而定,因人而异,治疗方案个体化。多次发作者,可在病情稳定达到既往发作2-3个循环的间歇期或维持治疗2-3年后,边观察边减少药物剂量,逐渐停药。在停药期间如有复发迹象,及时恢复原治疗方案,缓解后给予更长时间的维持治疗期。发病年龄早,有阳性家族史者应维持治疗。
孩子真的是双相情感障碍吗?家长怎么应对?双相情感障碍这种疾病属于一种比较常见的心理障碍疾病,患者在发病的时候,通常会表现出非常明显的情绪暴躁,甚至还会有情绪不稳定的症状。
自从孩子出现问题如沉迷手机、厌学以来,很多家长都认识了不少专有名词,比如焦虑、抑郁,再比如,双向情感障碍。可是,家长你真的了解双向情感障碍吗?双向情感障碍有哪些症状表现呢?
1、躁狂状态时,患者自我感觉良好,通常对自己病情没有认识能力,即对自身疾病无自知力。情感高涨或易激惹是躁狂状态特征性表现,伴随思维奔逸、意志行为增强。
2、不断增强自己的意志行为。患者活动多,好交往,好管闲事,要干大事,要做许多事,不停忙碌,给人一种永远在做事情但又怎么都做不完事情的感觉。
双向情感障碍是比焦虑、抑郁更为严重的情况,目前的研究认为,双相情感障碍是遗传和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遗传病理性、社会性、环境等因素都有可能。
1、过度评判型家长教育孩子都要求完美,必须善良、坚强、勇敢、包容大度、勤奋、诚实。然而却不允许孩子表达自己的负面情绪,不允许表达自己的恐惧、懒惰、脆弱、胆小、撒谎、自私的自己。当孩子成长中做不到这些,他就会对自己批判,他自己内在就会冲突,觉得自己不应该是一个懒惰的人,一个脆弱的人,怎么别人都那么坚强,就自己恐惧胆小。
2、脑部疾病、甲状腺疾病、药物作用及精神压力也可能会引发双相情感障碍。
双向情感障碍是以抑郁发作与躁狂或轻躁狂发作交替出现,或躁狂抑郁混合发作为特征的一类情感精神障碍。不仅对患者自己的学习、生活影响重大,对周围人、甚至是社会都可能带去伤害。
1、自杀率高: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的年自杀率是正常人群自杀率的20~30倍,而纯粹的重度抑郁发作和混合发作状态在双相情感障碍中具有最高的自杀风险。
2、学习障碍迅速泛化,表现为连学校都不敢去了,勉强上学的话会非常恐惧、手心出冷汗,还用刀割自己。
被诊断为患上双向情感障碍的人也许是在受极端情绪波动的摆布,但并不是无力回天了。药物、理疗和健康的生活方式等可以帮助他们享受充实高效的生活,尤其是加上他们亲近的人的支持时候。
1、帮助孩子恢复原有的人际关系,发展新的人际关系,给孩子制造与同学来往的机会,比如邀请同学来家里做客,拜托同学约孩子出去玩等;处理好孩子和老师的关系,比如请求老师多关注鼓励孩子。
2、即使真的患上双相情感障碍,不要评判,也不要做出假设,依然可以正常的生活。许多有才华的、著名的、富有成效的热都患有躁郁症。
3、尽可能解除或减轻患者过重的心理负担和压力,帮助患者解决生活和工作中的实际困难及问题,提高患者应对能力,并积极为其创造良好的环境。
双向情感障碍的界定是很严格的,家长们不要动不动就觉得孩子精神有问题,这是不严谨的,这种标签对孩子影响很重大。孩子情绪出现问题,是要从多方面分析,是需要家长从孩子自身、家庭教育、师生关系处理、居家环境等全方位帮助孩子系统进行调整的。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aokedao3713@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