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洛伊德是现代哲学和心理学的创始人之一,其心理阶段划分标准一直为人们所津津乐道。弗洛伊德的理论主要涉及儿童发展阶段的心理特征,认为儿童的心理特征与他们所处的阶段密切相关。以下将从不同的角度来分析弗洛伊德的心理阶段划分标准。
弗洛伊德心理阶段划分标准
一、理论背景分析
弗洛伊德的心理阶段划分标准源于他的精神分析理论。他认为,儿童的心理与成人的心理不同,而这种差异与儿童所处的发展阶段密切相关。因此,他将儿童的生命阶段划分为“口唇期”、“肛门期”、“生殖器期”等不同阶段,每个阶段都有特定的心理特征。
二、心理阶段的划分
1. 口唇期
口唇期是一个人出生后至18个月的阶段,这一时期婴儿主要通过口腔表达自己的欲望。弗洛伊德认为,这个阶段对潜意识的影响最大,当婴儿无法获得需求的满足时,会产生焦虑情绪。这个阶段的特定重要性在于,它对于个人的性格发展和个人关系的形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 肛门期
肛门期是儿童两岁到四岁之间的阶段,这个阶段的特点是儿童的注意力逐渐集中在排泄方面。弗洛伊德认为,肛门期的儿童往往非常细心和善于准确地掌握细节。如果儿童在这个阶段对排泄物过于执着,会导致成人时个性偏执和控制欲。
3. 生殖器期
生殖器期是儿童五岁到十二岁的阶段,这个阶段也被称为潜伏期。在这个阶段,儿童的性观念逐步形成。弗洛伊德认为,如果儿童的性能量不能够被正确的引导和教育,就会导致成人时许多性取向不健康的行为。
三、心理阶段划分标准的影响
1. 识别儿童的行为
弗洛伊德的心理阶段划分标准可以帮助父母们在日常生活中更好地识别孩子的行为举止。例如,当你发现孩子过度关注排泄时,可以及时引导他们去拓展其他的兴趣爱好。
2. 对心理治疗的启示
弗洛伊德的理论对心理治疗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治疗师们常常会根据患者的过去经历和儿童阶段的经验,来帮助患者解决心理问题。
3. 对性教育的启示
弗洛伊德的理论也对性教育产生了影响。教育者们可以根据这种理论来制定更好的性教育计划,帮助儿童正确认知性和建立健康的性观念。
总的来说,弗洛伊德的心理阶段划分标准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更好的理解和识别儿童行为的方式。它对于心理治疗和性教育领域都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对于父母来说,了解弗洛伊德的心理阶段划分标准,可以更好地帮助孩子养成健康的心理状态和性格特质。
不懂自己或他人的心?想要进一步探索自我,建立更加成熟的关系,不妨做下文末的心理测试。平台现有近400个心理测试,定期上新,等你来测。如果内心苦闷,想要找人倾诉,可以选择平台的【心事倾诉】产品,通过写信自由表达心中的情绪,会有专业心理咨询师给予你支持和陪伴。
弗洛依德终生都在从事著作和临床治疗(1856~1939),早年是癔病的研究,并提出催眠疗法来宣泄压抑的情绪,癔症是一种心因性疾病,关于发病机制,有两种较有影响力的猜测,一种是原始的应激现象,表现在极度兴奋,比如大喊大叫,捶胸顿足;一种是极度的压抑,比如木僵、瘫痪。由此逐渐发展了精神分析技术。
1905年弗洛依德出版《性学三论》一书,弗洛伊德把生物发生原则用于研究心理性欲的发展,其后在阐述自恋现象时,提出了“生本能”和“死本能”的两种精神活动的能量来源观点,弗洛伊德提出了心理性欲发展理论的阶段学说,也就是力比多的发展阶段,此前先解释两个名词;一个是力多比,弗洛伊德称之为性原欲,性力,即性本能的一种内在的、原发的动能、力量;另个一次词是后续将会提到的“固着”,是指力比多在人生发展阶段的停顿,即某一个阶段力比多受到某种原因的阻碍而没有得到合理释放而潜伏卷曲于某一方面,因此造成身心的一系列问题和障碍等。
弗洛伊德把力比多的发展分为五个阶段:口唇期(0~1岁);肛门期(1~3岁);性器期(3~6岁);潜伏期(6~11岁);生殖期(11或13岁开始):
第一个阶段---口唇期,弗洛伊德认为人出生后所作出的一切活动都是为了寻求快乐。吸吮行为是最使幼儿感到快乐的行为,满足了口唇性感区的要求,婴儿儿得到一种愉快体验,这个阶段婴儿通过吮吸、咬和吞咽等来满足需要,分为两个亚阶段,如果这一阶段没有得到满足,在以后的生活中孩子就会表现出酗酒、暴饮暴食等行为。
第二个阶段---肛门期,这一阶段力比多与肛门联系起来,性感区由唇和舌发展到肛门和大肠,通过体验粪便的保持和排泄而得到一种快乐,因为在排泄时会有一种紧张消除的快乐之感,也叫肛门受虐狂性阶段。在肛门阶段产生固着,就会形成肛门性格,一类是肛门保护型,一般表现为整洁、小气、做事有条理;另一类是肛门驱逐型,表现为不整洁、大方、做事缺乏条理。
第三个阶段---性器期,在这个阶段,力比多指向了生殖器区域。由于此时男女的生理特征不同,便产生了两种不同的人格特征,即“恋母情节”也叫俄狄浦斯情节,一种“恋父情节”,也叫厄勒克特拉情结,男孩对母亲产生爱恋,仇恨父亲,会对父亲的发型、打扮模仿以寻求母亲的关注;女孩儿把妈妈的化妆品、口红、高跟鞋、裙子等往自己身上套弄吸引父亲的注意。这个阶段父母要对孩子的性别意识进行引导,防止以后出现“同性恋”“双性恋”等(不存在歧视)。
第四个阶段---潜伏期,这一阶段儿童力比多受到压抑,没有明显表现,把能量集中在其他的事情上,如学校里的功课学习上,良好的习惯形成上,他们把自己局限于全部是女性或全部是男性的群体里,正是如此,弗洛伊德才把它称为”潜伏期“。
第五个阶段---生殖阶段,弗洛伊德把口唇、肛门、性器三个阶段称为前性阶段,在此阶段的性活动是由自发性欲所引起的,孩子们追求的是身体的愉快。潜伏期之后称为青春期,产生第二次性欲的冲动,这一阶段个体的性器官开始发育成熟,力比多压抑逐渐解除,生殖器成为主导的性敏感区,其他性敏感区成为辅助的性敏感区。
以上就是弗洛伊德提出的性心理学的五个阶段,前三个阶段是人格发展的重要阶段,为成人后的人格模式奠定了基础,所以父母一定要注重这三个阶段孩子的教育,重视孩子的早期教育。
?
?
弗洛伊德将人格结构划分为三个层次:本我、自我、超我。
1、本我:位于人格结构的最低层,是由先天的本能、欲望所组成的能量系统,包括各种生理需要。本我是无意识,非理性的。遵循快乐原则。
2、自我:位于人格结构的中间层,从本我中分化出来的,其作用是调节本我和超我的矛盾。遵循现实原则。
3、超我:位于人格结构的最高层。是道德化的自我。它的作用是:抑制本我的冲动,对自我进行监控,追求完善的境界。
扩展资料:
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
弗洛伊德认为,在人格发展的各个阶段都有可能发生力比多的变异,这种变异主要有固着和倒退。
在某个阶段,力比多过度满足或缺乏,都会使力比多停止在这个发展阶段上,此为固着。如果力比多在发展过程中遇到挫折,就会从后一个阶段返回到前一个阶段,此为倒退。固着和倒退都会对人格的发展产生不良影响,导致神经症和精神病。
弗洛伊德是奥地利的精神分析学家,也被认为是现代心理学的创始人之一。他的思想和理论对心理学、哲学、文化和艺术等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提出的人格发展理论被称为精神分析学派,认为人格的形成是由早期经验和童年经历所决定的。他将人格发展划分为以下五个阶段:
第一阶段 口腔期(出生-1岁):在这个阶段,婴儿的生存和发展主要依赖于口腔和进食。因此,婴儿的生理满足和安全感来自于吃、吸和咀嚼。如果婴儿没有得到足够的母乳喂养或被离开母亲的怀抱,会导致不安全感和焦虑情绪。
第二阶段 肛门期(1岁-3岁):在这个阶段,儿童开始学习控制自己的大小便和排泄。如果父母过于强调干净和整洁,或者是过于宽容和放任,都会影响儿童的控制感和权利感。这个阶段也是自我意识形成的关键时期。
第三阶段 生殖器期(3岁-6岁):在这个阶段,孩子开始意识到性别差异和性别特征。弗洛伊德认为,这个时期的经历对后来的性格形成和性行为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如果孩子没有得到足够的关爱和支持,或者是受到性压抑和约束,都会导致后来的性格问题。
第四阶段 潜伏期(6岁-12岁):在这个阶段,孩子开始进入学龄期,开始接受教育和社会文化的影响。孩子开始了解家庭、学校和社会的规范和价值观念,形成自己的道德和伦理观。这个阶段也是孩子形成自我认知和自尊心的关键时期。
第五阶段 生殖期(12岁-成年):在这个阶段,青少年开始进入性成熟期,意识到自己的性取向和身份认同。这个阶段的经历对个体的性格和心理状态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如果个体没有得到足够的性启蒙和支持,或者是受到性压抑和歧视,都会导致后来的性别焦虑和性格障碍。这五个阶段的经历对于人格形成和心理健康有着深刻的影响。如果个体在这些关键时期得到足够的支持和满足,就会形成健康、成熟、自信的人格;如果遭受缺乏或受到压抑、约束,就会形成不健康、不成熟、焦虑的人格。
其他思想 弗洛伊德还认为,每个人都有着潜意识,潜意识深层的欲望、冲动、压抑和防御机制会对个体的行为和心理状态产生影响。通过精神分析的方法,个体可以发掘和理解潜意识中的内容,从而更好地了解自己、控制自己,发展健康的人格和关系。
争议 弗洛伊德的人格发展理论虽然深刻而广泛地影响了心理学和精神分析领域,但也受到了一些批评和争议。其中一些争议包括对于理论依据和证据的质疑、对于生物和环境因素作用的忽略、对于性别和文化差异的忽视等。因此,弗洛伊德的理论仍需要经过更多的研究和探讨,以完善和发展。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