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时期的小孩子会经常做一些让大人感到意外的事情,其中之一就是偷钱。不少父母会被他们的孩子(无论男女)偷钱的行为弄得十分苦恼。那么,小孩子为什么会偷钱?偷钱的背后又隐藏着哪些心理问题呢?本文将从多个角度对此进行分析。
小孩子偷钱是什么心理
1.好奇心
小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总是充满了好奇心。他们想通过各种途径来了解这个世界,包括金钱。有些小孩子会对家里的钱感到好奇,并且试图去弄明白它们的作用。于是,当他们有机会亲自接触这些钱的时候,他们就会将其偷走。
2.缺乏物质
小孩子偷钱的另一个原因是缺乏物质。他们有时候可能会认为,只有通过偷钱才能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比如说零食或者玩具。这种心理常常出现在那些经济条件较差的家庭中。当这些孩子无法从家长那里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时,他们就会选择偷钱。
3.努力争取注意
孩子有时会觉得他们在家里被忽视了,也许是由于孩子的妹妹或弟弟出生或者父母忙于工作等原因。在这种情况下,孩子们可能会尝试偷钱来引起父母的注意并试图得到他们的关注和帮助。这个时候,他们认为,通过偷钱的方式可以获得重视。
4.逃避责任
在一些情况下,孩子偷钱可能是想要逃避一些责任,比如说交纳学费或者买书。孩子们可能不想向父母寻求帮助,或者他们可能认为,如果他们偷钱来解决问题,那么他们就不需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上面我们分析了小孩子偷钱的心理原因,但是我们应该怎么对待这种情况?首先,父母应该尽力去了解孩子的心理需求。孩子与父母之间的沟通和理解十分重要,父母可以走进孩子的心灵世界,理解孩子的想法,并给他们提供正向引导。
不懂自己或他人的心?想要进一步探索自我,建立更加成熟的关系,不妨做下文末的心理测试。平台现有近400个心理测试,定期上新,等你来测。如果内心苦闷,想要找人倾诉,可以选择平台的【心事倾诉】产品,通过写信自由表达心中的情绪,会有专业心理咨询师给予你支持和陪伴。
孩子偷钱到底是为了什么?
也许每个人都有过偷家长钱的经历,现在回想起来,也不知道偷钱具体是为了什么,也许是某个零食,某个玩具...在成年人的字典中,“偷”是可耻的一件事情,但是在孩子的眼里,也许并不知道“偷”的真正含义,当孩子偷了钱,家长首先要做的不是训斥,而是耐心的讲道理。
原因:孩子偷钱为了什么
上网玩游戏,买零食吃,买喜欢的文具、玩具,买想看的书,给同学送生日礼物,跟同学出去玩等等,当这些需要不能以正当方式从家长那里要到钱时,只好“私拿”。家长应控制过激反应情绪,冷静分析一下孩子为什么要偷钱,分析出真正原因才有利于解决因其他坏习惯和不良行为而产生的偷钱后果。
一般的孩子偷钱只是偶尔行为,带有父母不会发现的侥幸心理。记者在采访调查中发现,很多孩子都曾有过偷拿家长钱的行为,有的家长还向记者承认他们小时候也有过偷拿父母钱的经历,与“学坏”、“犯罪”无必然联系。三毛在她的《倾城》专辑里收录的《胆小鬼》一文,就是记叙她小时候偷钱的一段往事。“说着说着,发觉姐姐弟弟们在笑,原来都偷过钱,也都感觉不好过,这一段往事,就过去了。”
有的孩子花钱大手大脚和偷钱成恶性循环,形成坏习惯后,就需要家长耐心地说教,采取适当的方法纠正孩子的行为偏差。
有的孩子明明自己有零花钱,但是还是喜欢去偷,不偷就觉得不舒服,成了一种“癖”,中南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罗学荣教授称,偷窃成瘾的孩子患的是品行障碍。这时家长一定不要讳疾忌医,应带孩子到正规的心理诊室进行治疗。
建议:尊重孩子,正确引导
“一致性原则”
因为每个家庭对孩子都是“多对一”的教育,因此家庭教育首先要坚持“一致性原则”,使孩子明确体会到家长的教育意图和核心,否则容易导致孩子的双重人格。现在很多家长会有一种体会,即孩子在幼儿园或学校乖巧听话、懂事明理,老师也经常表扬。可一回到家里,就专横跋扈、自私自利,造成这表里不如一的现象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很多家庭都存在有“安全带”现象,即孩子表现不好,父母批评指正时,爷爷奶奶可能出面袒护,久而久之,孩子就会自然而然地利用这种“安全带”。所以,家庭成员在管教孩子上一定要坚持“一致性原则”。
“忽视原则”
家庭教育中要注意恰当的使用“忽视原则”,比如,孩子摔倒了,到底扶不扶?有很多家长可能说不扶,要鼓励他自己站起来。其实这种回答也是错误的,孩子摔倒了,家长应该视而不见,用不着鼓励,因为摔倒了自己站起来是应该的。在这方面,我国的家长可能要更多的借鉴日本、韩国的育儿之道。这点对孩子日后的自立自强很有帮助。
“坚持性原则”
“坚持性原则”也是家长要谨记的,妥协只能是孩子不良行为习惯的开始。如果孩子要买一件玩具,家长不答应的话他就会哭,从小哭到大哭,到撒泼,家长一开始也许会坚持,但当孩子哭得死去活来时,家长也许就会妥协,这种妥协势必会导致孩子以后养成这种习惯,而这也正是现今“小公主”、“小皇帝”惯用的伎俩。
“适时延迟原则”
“适时延迟原则”是一种很好的做法。不要让孩子认为只要他一提出要求就很容易得到满足,对于家长来说,要让孩子养成勤俭的习惯。一些确实有益有用的物品,可以与他达成协议,比如说,从自己的零花钱中节省出来购买或勤工俭学攒足钱后再买,这样孩子会懂得劳动的价值、生活的艰辛,当愿望实现时也更会有满足感。
“鼓励性原则”
1、定期给孩子零用钱,家长应该适当的定期给他一些零用钱,平时让他自己买一些学习用品或者玩具之类的东西,这样不仅能让孩子对金钱有不同的看法,还能养成自己存钱的好习惯,如果平时娃需要什么东西家长就替他买的话,很容易让他失去自己选择的权利和对金钱的正确认识。
2、培养孩子的消费底线,不管是有钱还是没钱,在面对孩子的要求时,不要有求必应,这样会把孩子宠的对金钱没有敬畏之心。我们应该帮孩子分析,这个东西是不是一定要买,有没有必要去买,让孩子知道合理的花钱。
3、告诉孩子偷钱不对,当他偷了钱以后,家长一定要问清偷钱的原因,并且及时了解情况,是不是平时对孩子太苛刻还是其他原因,这样及时纠正孩子的这种错误对他的成长也有好处。
4、耐心的和孩子沟通,家长发现孩子有偷钱的行为,就要耐心的和孩子交流,发现孩子的需求,要知道他为什么有偷钱的心理。比如说孩子想吃什么好吃的,买什么玩具,父母力所能及的正常范围之内的,就满足他的要求。不要对孩子管控的太严格。
5、适度给孩子一点零花钱,应该让孩子能够自由的选择自己想要的东西了。当然在这个时期,家长也要给孩子正确的引导,让他有正确的消费观念,在自己的经济范围之内有基本的控制权。给孩子适度的零花钱,也不要给太多,做好基本的掌控。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