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祝由术>心理健康

生理自我是什么

时间: 2023-10-03 15:43:31

生理自我是指个体对自我生理状态的认知和主观感受,通俗地说便是一个人对自己身体健康状况的认知和感受。在一个快节奏、充满压力的现代社会中,越来越多的人趋于关注自己的身体健康状况,这也使得生理自我的概念变得愈加重要和受关注。

生理自我是什么

具体来说,生理自我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生理信号感知

生理信号是生命活动中产生的信息,人们可以通过身体体验感知知道身體的实际状况,例如饥饿、渴、疲劳、酸痛、冷热感等。

2. 生理数据收集

生理数据是通过检查、测试和测量收集的人体生理状态直接数据,例如心率、血压、血糖、体温等。

3. 自我评估和对比

这是指一个人通过对自身的感受、信号和数据藏纠,对自己的生理状况作出评估和对比。

那么,为什么生理自我对现代人如此重要呢?

1. 与身体健康息息相关

生理自我是提高身体健康的基础之一。只有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和需要,才能有针对性地进行保健和治疗,并及时预防疾病的发生。

2. 紧密关联情绪健康

身体和情绪紧密相连,两者相互影响。对身体的感受和认知也能影响个体的心情,产生积极或消极的情绪反应。因此,生理自我不仅对身体健康有重要意义,也与情绪健康密不可分。

3. 带来更好的工作和生活质量

生理自我认知的提高可使个体更全面地了解自己,更准确地了解自己的能力和限制,从而更好地安排时间、分配任务,提高学习和工作效率,从而达到更好的生活和工作质量。

4. 促进自我成长和认知

对生理自我的认知能够研究人体的生理构造及其规律,培养人们的自我控制和自我调节能力,同时帮助人们更全面、更深入地认识自己,进而促进社会和个体的持续发展。

综上所述,生理自我是现代社会健康的重要基础之一,应该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只有通过对自己身体的深度认识,才能更好地保护自己的健康。

不懂自己或他人的心?想要进一步探索自我,建立更加成熟的关系,不妨做下文末的心理测试。平台现有近400个心理测试,定期上新,等你来测。如果内心苦闷,想要找人倾诉,可以选择平台的【心事倾诉】产品,通过写信自由表达心中的情绪,会有专业心理咨询师给予你支持和陪伴。

自我意识简介,有什么功效?

目录1拼音2英文参考3自我意识的发展 1拼音 zì wǒ yì shí

2英文参考 selfconsciousness

自我意识是意识的一种形式。指主体对其自身的意识。包括三个层次:对自己机体及其状态的意识;对自己肢体活动状态的意识;对自己的思维、情感、意志等心理活动的意识。有自我观念、自我知觉、自我评价、自我体验、自尊心、自豪感、自我监督、自我调节、自我控制等。

自我意识形成的前提条件是认识,主体把自己从客体中区分出来,分清我与物,我与非的关系。其产生和发展大体经过:把自己与自身的动作区分开来是自我意识的最初表现;把自己的名字看作自己的信号是自我意识产生的标志;掌握代同“我”,并能区分“我”与“你”,“我与他”,这是自我意识发展的标志。

有的心理学家认为,其发展经过三个时期:

①自我中心期。这是自我意识的最原始形态,称生理自我。从出生8个月开始至3岁左右成熟。

②客观化时期。从3岁到青春期,这是获得社会自我的时期。这一阶段个体接受社会文化影响最深,也是学习角色的重要时期。角色意识的建立,标志社会自我观念起于形成。

③主观化时期。从青春期到成人期间,自我意识趋于成熟,进入心理自我时期。

自我意识的发展过程是个体不断社会化的过程,也是个性特征形成的过程。其成熟标志着个性的形成。自我意识是人的个性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个性结构中的自我调节系统。也是区别于动物心理的重要标志之一。

3自我意识的发展 自我意识的发展(development?of?selfconsciousness)

自我意识(selfconsciousness)产生于婴儿期:

①儿童最初是没有自我意识的,他甚至不能意识到自己同外界事物的区别。1岁左右的儿童开始把自己的动作同动作的对象区分开来,初步意识到自己是动作的主体,但是,这种意识只是同个别活动相联系的,还没有把自我作为一个整体与外界事物区分开来。只不过是一种自我感觉,还不是明确的自我意识;

②儿童在1周岁以后开始认识自己的身体以及身体的各个部位,也意识到自己身体的感觉。他把自己作为客体来认识,从成年人那里学会使用自己的名字,象称呼其他事物一样用自己的名字称呼自己。这时儿童的自我意识已经发展到表象阶段;

③大约在2岁以后,儿童逐渐学会使用代词"我"。一般是先掌握物主代词"我的",然后才用第一人称"我"代替自己的名字。这标志着儿童自我意识的产生。学前期以后儿童的自我意识进一步发展,主要表现自我评价、自我体验、自我控制能力的形成和发展,而以自我评价、为主要标志。

儿童自我评价的能力是在成人的教育和引导下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主要经历了以下阶段:

①自我评价发生于学前初期,约在3、4岁之间。随着自我评价能力的产生,自我体验产生于4周岁左右,自我控制能力产生于4、5岁之间;

②从学前后期到小学初期,儿童的自我评价主要是以成人的评价为依据,对自己的个别的或某些方面的外部行为表现作出评价;

③小学中期以后,自我评价的独立性和依据道德标准进行评价的原则性明显增强;

④从初中开始,儿童的自我评价逐渐从外部行为转达向自觉地对别人和自己的内在品质、内心世界做出评价;

自我意识的结构有哪些成分?

自我意识的结构是指自我意识包含哪些成分,它是一个多维度、多层次的复杂的心理系统或心理结构。按照不同的标准,可以将其分为以下三类。[3]
从形式上分类
从形式上看,自我意识表现为认知的、情感的、意志的三种形式,分别称为自我认识、自我体验和自我调控。[3]
(1)自我认识。自我认识是指一个人对自己各种身心状况的认识,是自我意识的认知成分,指个体对生理自我、心理自我和社会自我的认识。它包括自我感觉、自我观察、自我观念、自我分析和自我评价等层次。自我概念和自我评价是自我认识中最主要的方面,集中反映了个体自我认识乃至自我意识的发展水平,也是自我体验和自我调控的前提。自我认识主要解决“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的问题,就个体对自我的认知来看,主要包括对生理自我、社会自我和心理自我的认知,从而构成一个统一的整体的自我认知,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自我评价。如我是一个相貌平平的人,我是一个善于交际的人,我是一个心理素质很好的人,我是一个幽默的人等等。[3]
(2)自我体验。自我体验是自我意识的情感成分,在自我认识的基础上产生,反映个体对自己所持的态度。它包括自我感受、自爱、自尊、自信、自卑、内疚、自豪感、成就感、自我效能感等层次,其中,自尊是自我体验中最主要的方面。[3]
(3)自我调控。自我调控是自我意识的意志成分,指个体对自己心理活动和行为的调节与控制,包括自我理想、自我监督、自我塑造、自我克制、自我教育等层次。其中自我控制和自我教育是自我调控中最主要的方面,自我教育则是自我调节的最高级形式,这是因为,教育的最高境界就是自我教育能力的形成。自我控制是个体意志品质的集中体现,我们常说的自制力,就是自我控制能力。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自制力的优劣决定着学习、工作、生活的成败。自制力强的人,在控制方面就会表现出自觉、自立、自主、自制、自强、自信、自律,在任何阶段都有明确的追求目标,能够很好地克制自己的情绪,行为主动而有节制,有责任感,遇事沉着冷静,果断而坚毅,决不半途而废。自制力差的人,往往目标不清,易受暗示,缺乏主见,优柔寡断,对自己的情感和行为都缺乏控制能力,凡事都难以坚持到底。[3]
总之,自我认识、自我体验和自我调控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统一于个体的自我意识之中。自我认识是其中最基础的部分,决定着自我体验的主导心境以及自我控制的主要内容;自我体验又强化着自我认识,决定了自我控制的行动力度;自我控制则是完善自我的实际途径,对自我认识、自我体验都有着调节作用。三个方面整合一致,便形成了完整的自我意识。[3]
从内容上分类
从内容上看,自我意识可分为生理自我、心理自我和社会自我三类。[3]
(1)生理自我。生理自我是指个人对自己生理属性的意识,包括个体对自己的身高、体重、外貌、身材等方面的意识等。如果一个人对生理自我不能接纳,觉得自己个子矮、不漂亮、身材差等,就会讨厌自己,表现出自卑和缺乏信心。这是自我意识的最原始形态。[3]
(2)心理自我。心理自我就是个人对自己心理属性的意识,包括个人对自己的人格特征、心理状态、心理过程及其行为表现等方面的意识。[3]
(3)社会自我。社会自我是指个人对自己的社会属性的意识,包括对自己在社会关系、人际关系中的角色、地位的意识,对自己所承担的社会义务和权利的意识等;也是指对自己在群体中的地位、作用以及自己和他人相互关系的认识、评价和体验。如果一个人认为自己不善于交流或沟通,周围的人不喜欢自己、不接纳自己,没有知心朋友等,就会感到很孤独、很寂寞。[3]
从自我观念上分类
从自我观念来看,自我意识可分为现实自我、投射自我和理想自我三个维度。现实自我是个体从自己的立场出发对现实的我的看法,即对现实中我的认识。投射自我是指个体想象中的他人对自己的看法,如想象自己在他人心目中的形象,想象他人对自己的评价,以及由此而产生的自我感。投射自我和现实自我之间往往有差距。差距越大,个体便越会感到自己不为别人所了解。理想自我是个体从自己的立场出发对将来的我的希望,即对想象中的我的认识,理想自我是个体想要的完善的形象,是个人追求的目标。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也不一定是一致的

猜你喜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