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祝由术>心理健康

本我和超我的冲突分析

时间: 2023-10-03 17:29:28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在不断改变。在人的内心深处,存在两种力量:一种是“本我”,代表着个体的潜意识和本能冲动;另一种是“超我”,代表着个体在社会环境中所接受的规范和价值观。这两种力量之间的冲突,常常产生各种问题。本文将以“本我和超我的冲突分析”为题,从多个角度探讨这一问题。

本我和超我的冲突分析

首先,从心理学角度来看,“本我”和“超我”都是人格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成长过程中,个体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会逐渐形成。从而,在个体的内心深处形成了一个内心世界。在这个内心世界中,“本我”和“超我”往往处于相互制约和相互博弈的状态。当一个人的“本我”占据优势时,他会更倾向于追求自我需求和满足,往往会对外部世界采取更加自我中心的行为方式。而当个体的“超我”占据优势时,他会更加关注他人的感受和社会规范。因此,从心理学角度看,“本我”和“超我”的冲突是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

其次,从社会学角度来看,“本我”和“超我”之间的冲突常常发生在个体与团体之间的交汇点上。在社会团体中,会形成一些规范和价值观念,并对个体的思想和行为进行约束和引导。但是,这些团体的规范和价值观并不总是合理和有效的。有时候,团体中存在的某些规范,往往会对个体的“本我”需求造成压抑和打压。比如,在一些保守和传统的文化背景下,女性可能会因为社会的性别定位而受到不平等的待遇。此时,如果女性的“超我”认同了这种约束和压抑,那么她的“本我”将受到严重影响。

最后,从个体行为的角度来看,“本我”和“超我”的冲突经常表现为行为上的矛盾。在社会生活中,个体经常会面临一些取舍和选择。有时候,个体的“本我”需求与社会价值观念发生冲突,这时候个体往往会采取一些冲突行为尝试打破外在约束。这种行为会对社会和个体都造成不良影响。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尽可能避免“本我”和“超我”之间的冲突,有助于保证个体和社会的利益。

综上所述,“本我”和“超我”之间的冲突是一种常见的现象。个体在日常生活中要尝试平衡个人需求和社会价值观念,尽量避免这种冲突的发生。对于社会来说,应该提倡一些合理、科学的社会价值观念和规范,解除不必要的人员约束,让每个人都能够获得自我实现的机会。

不懂自己或他人的心?想要进一步探索自我,建立更加成熟的关系,不妨做下文末的心理测试。平台现有近400个心理测试,定期上新,等你来测。如果内心苦闷,想要找人倾诉,可以选择平台的【心事倾诉】产品,通过写信自由表达心中的情绪,会有专业心理咨询师给予你支持和陪伴。

本我、自我、超我之间的关系是什么呢?

本我、自我、超我是什么?
在弗洛伊德提出的理论中,意识所分为的三部分,即本我,自我,超我。
本我,自我,超我构成了人的完整的人格。
人的一切心理活动都可以从他们之间的联系中得到合理的解释,自我是永久存在的,而超我和本我又几乎是永久对立的,为了协调本我和超我之间的矛盾,自我需要进行调节。
若个人承受的来自本我、超我和外界压力过大而产生焦虑时,自我就会帮助启动防御机制。防御机制有:压抑、否认、退行、抵消、投射、升华等等。
其实很好理解,简单来说,本我是人的本能,超我是我们的理想化目标,自我则是二者冲突时的调节者。
本我是在潜意识形态下的思想,(拉丁字为“id”,原德文字则为“Es”)代表思绪的原始程序——人最为原始的、属满足本能冲动的欲望,如饥饿、生气、性欲等;此字为弗洛伊德根据乔治·果代克(Georg Groddeck)的作品所建。
自我是人格的心理组成部分,是从本我中逐渐分化出来的,位于人格结构的中间层。其作用主要是调节本我与超我之间的矛盾,它一方面调节着本我,一方面又受制于超我。它遵循现实原则,以合理的方式来满足本我的要求。
超我(superego)是人格结构中的管制者,由完美原则支配,属于人格结构中的道德部分。其位于人格结构的最高层,是道德化的自我,由社会规范、伦理道德、价值观念内化而来,其形成是社会化的结果。
相对来说,弗洛伊德提出的只是理论,那么是否可以用来指导实际生活呢?
我想,是可以的。
本我其实是“情绪我”,是我们的“本心”,是阅尽千帆后,内心仍然充斥的渴望、不熄的热情。这些激情之所在,就像中性的欲望,油然而生的渴望。但很多人不了解自己的本我,不了解自己的原生欲望是哪一些。
超我其实是“理智我”,是我们的理智,里面包含了大量的外界的“应该”,我们不仅通过理智进行复杂的逻辑判断,也通过理智来进行外界信息的处理,但很多时候,我们宁愿相信外界错误的声音,而忽视了内心的渴望,那么带给自己的必然是对自我的不接纳,对自我的否定,对自我的不相信,对“我还不够好”的认同。
我看到非常多人,进入职场后,面对外界的“应该”和“建议”,选择全盘接受和相信,结果超我与本我发生激烈的冲突,内心反抗不已,出现种种不适痛苦、纠结拧巴。行动力会极度下降,畏首畏尾,原地踏步不前。
这里,可以看出本我、超我、自我的理论其实很有意义。
在最基础层面上,解释了我们人类的很多行为。
也像《象与骑象人》中的隐喻,我们的大脑是由情绪大象和理智骑象人主导的。
也像《思考,快与慢》中的假设,我们的大脑是由情绪快思维和理智慢思维主导的。
好的理论就是这样子,具有解释力和落地性,可以解释很多事情,同样可以借助理论调整自己的行为,这点已经非常棒了。
本我、自我、超我还有效吗?
我们人类的历史,更像是在不断提出假设,然后不断验证和扬弃。
19世纪四五十年代,欧美有一项关于畅销书的统计,其中最畅销的前四位是:《圣经》、《天路历程》、《鲁滨逊漂流记》、《人的构造》。排名第四的《人的构造》,并非表面看起来的解剖学或者正儿八经的医学书,它其实是一本“算命书”,介绍的是颅相学。
颅相学也算是一种假说,简单说是测量大脑某一区域上方头盖骨的面积,就能确定一个人的性格结构,比如头上有一块区域是掌控智慧的,你这一块大,就是个聪明的人;另一块是掌控贪婪的,你这一块大,肯定是个贪心的人。
可以看到,颅相学其实没有太多科学依据的假说(也限于当时的科技水平),这种解说绝不鲜见,而且能引起很大轰动和传播效应,包括在现在看来不可思议的“放血疗法”,也曾经名噪一时,但最终被历史淘汰。
颅相学的流行,并非仅仅源于人们对科学和医学的追求。更重要的是,人们希望有一种方式,能够解释人与人之间的不同:
为什么有人天生开朗,有人会得自闭症?为什么有人擅长数学,有人擅长画画?暴力犯罪分子有没有天生的特征?人的命运会不会在外表有迹可循?
追溯一下,星座、玛雅月亮历、塔罗、摸骨、颅相学、手相、紫微斗数、子平八字、九型人格、荣格八维、MBTI、DISC、大五人格,都是人们在试图解答这些问题。

如何理解本我自我超我

1、本我:是由一切与生俱来的本能冲动组成的,是人格的一个最难接近而又极其原始的部分。它包括人类本能的性的内驱力和被压抑的倾向,其中各种本能冲动都不懂什么逻辑、道德,只受快乐原则的支配,盲目追求满足;

2、自我:是人格中意识部分,是来自本我经外部世界影响而形成的知觉系统,是在现实的反复教训下,从本我中分化出来的一部分。这部分在事实原则指导下,既要获得满足,又要避免痛苦。自我负责与现实接触,是本我与超我的仲裁者,既能监督本我,又能满足超我;

3、超我:是道德化的自我,是人格中最后形成的而且是最文明的部分,它反映着儿童从中生长起来那个社会的道德要求和行为标准,它是从自我中分化出来的那个能够进行自我批判的道德控制的部分,与本我处在直接而尖锐的冲突中。

猜你喜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