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祝由术>心理健康

人际关系学说的观点

时间: 2023-10-04 01:55:02

人际关系学说是人类行为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旨在研究人际互动和沟通的规则,以便更好地理解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

人际关系学说的观点

从心理学角度看,人际关系学说指出,人类行为受其社会环境的影响较大。当人们面临信任、接受和帮助等积极因素时,他们会表现出更积极主动的行为,而当面对压力、拒绝和冷漠等消极情绪时,他们更容易表现出消极被动的行为。人际关系学说还指出,人类行为不是单纯出自个体心理的决定,它受到社会因素和文化环境、家庭教育背景、个人性格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从社会学角度看,人际关系学说也强调了人们的互动和沟通方式在社会背景中的地位。比如,当人们面对风险和压力时,有些人会转向社会网路和人际关系,去获取支持和帮助。此时,他们的社交能力和人群交往的能力越强,就越容易向人际网络中寻求支持。

从管理学角度看,人际关系学说强调了组织或企业的人际关系的重要性。一家企业的成功,不仅取决于其产品质量和市场占有率,还与员工之间的相互作用和人际关系有直接关系。组织内部的良好人际关系可以增强员工之间的信任、协作和信息交流,从而促进企业中的知识共享和创新发展。

总的来说,人际关系学说是为了更好地理解人之间的相互关系而产生的,在多个学科视角中产生了不同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无论是在个人生活中,还是在工作和组织管理中,人际关系学说都有很重要的作用。

不懂自己或他人的心?想要进一步探索自我,建立更加成熟的关系,不妨做下文末的心理测试。平台现有近400个心理测试,定期上新,等你来测。如果内心苦闷,想要找人倾诉,可以选择平台的【心事倾诉】产品,通过写信自由表达心中的情绪,会有专业心理咨询师给予你支持和陪伴。

梅奥的《人际关系学说》主要有哪些内容

主要内容如下:

1、工人是“社会人”,而不是单纯的“经济人”。

2、企业中存在非正式的组织,应给予重视。

3、工人的士气或情感是决定生产效率的一个重要因素。

4、企业管理人员必须具有处理人事管理的能力。

梅奥人际关系理论将组织视为一个包括个人,非正式群体,群体间关系和正式组织结构的社会系统,从而进一步将管理研究扩展到人际行为的新领域。在人际关系理论的推动下,越来越多的社会学家,心理学家和人类学家积极参与管理理论的研究。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梅奥在美国西方电器公司霍桑工厂进行了长达九年的实验研究——霍桑试验,真正揭开了作为组织中的人的行为研究的序幕。

从1924年到1932年,霍桑实验进行了四个阶段的实验。该实验的初衷是试图通过改善工作条件和环境等外部因素,来寻找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方法。

霍桑试验标志着《人际关系理论的诞生》?。同时,人们的热情对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影响和作用逐渐在生产实践中出现,并引起了许多企业管理学者和实业家的关注,但它已经进行了特殊和系统的研究,形成了一个相对较好的完整的新管理理论。

-人际关系理论

人际关系学说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梅奥(George Elton Mayo)人际关系理论的创始人,是行为科学理论阶段(20世纪30年代到60年代)中各种层出不穷的理论研究的奠基之人,原籍澳大利亚,后来移居美国,美国行为科学家,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进行了著名的霍桑试验,主要代表著作有《组织中的人》和《管理和士气》。梅奥的人际关系理论的重要贡献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发现了霍桑效应,即一切由“受注意了”引起的效应;二是创立了人际关系学说。 理论内容编辑
(1)否定了古典管理理论对人的假设,提出工人是“社会人”而不是“经济人”。工人不是被动的、孤立的个体,他们的行为并不单纯出自追求金钱的动机,。
(2)企业中存在着非正式。梅奥认为,企业中除了存在着古典管理理论所研究的为了实现企业目标而明确规定各成员相互关系和职责范围的正式组织外,还存在着非正式组织。正式组织以效率为其行为准则,它忽略工人的感情因素,因此容易引起冲突,影响企业生产率的提高和目标的实现。非正式组织以感情为其行为准则,其作用在于维护其成员的共同利益,使之免受内部个别成员的疏忽和外部人员的干涉所造成的损失。这些非正式组织有自己的核心人物和领袖,有大家共同遵循的观念、价值标准、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等。因此,管理者必须重视非正式组织的作用,注意在正式组织效率逻辑与非正式组织的感情逻辑之间保持平衡,以便管理者与工人之间能够充分协作。
(3)提高工人满意度是提高劳动生产率的首要条件,高满意度来源于物质和精神两种需求。梅奥认为,在决定劳动生产率的诸因素中,置于首位的因素是工人的满意度,而生产条件、工资薪酬只是第二位的。工人的满意度越高,其士气就越高,从而是生产效率就越高。

人际关系学说的主要思想是什么?霍桑试验产生了怎样的结论和影响

人际关系学说的诞生——霍桑试验 与此同时,人的积极性对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影响和作用逐渐在生产实践中显示出来,并引起了许多企业管理学者和实业家的重视,但是对其进行专门的、系统的研究,进而形成一种较为完整的全新的管理理论则始于20世纪2O年代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家梅奥等人所继续进行的著名的霍桑试验。 梅奥(George Elton Myao,1880-1949)原籍澳大利亚的美国行为科学家,人际关系理论的创始人,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进行了著名的霍桑试验,主要代表著作有《组织中的人》和《管理和士气》 在美国西方电器公司霍桑工厂进行的,长达九年的实验研究——霍桑试验,真正揭开了作为组织中的人的行为研究的序幕。 霍桑试验的初衷是试图通过改善工作条件与环境等外在因素,找到提高劳动生产率的途径,从1924年到1932年,先后进行了四个阶段的实验:照明试验、继电器装配工人小组试验、大规模访谈和对接线板接线工作室的研究。但试验结果却出乎意料:无论工作条件(照明度强弱、休息时间长短、工厂温度等)是改善还是取消改善,试验组和非试验组的产量都在不断上升;在试验计件工资对生产效率的影响时,发现生产小组内有一种默契,大部分工人有意限制自己的产量,否则就会受到小组的冷遇和排斥,奖励性工资并未象传统的管理理论认为的那样使工人最大限度的提高生产效率;而在历时两年的大规模的访谈试验中,职工由于可以不受拘束地谈自己的想法,发泄心中的闷气,从而态度有所改变,生产率相应的得到了提高。 对这种“传统假设与所观察到的行为之间神秘的不相符合”,梅奥做出了如下解释: 1、影响生产效率的根本因素不是工作条件;而是工人自身。参加试验的工人意识到自己“被注意”,是一个重要的存在,因而怀有归属感,这种意识助长了工人的整体观念、有所作为的观念和完成任务的观念,而这些是他在以往的工作中不曾得到的,正是这种人的因素导致了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2、在决定工人工作效率因素中,工人为团体所接受的融洽性和安全感较之奖励性工资有更为重要的作用。 人际关系学说 霍桑试验的研究结果否定了传统管理理论的对于人的假设,表明了工人不是被动的,孤立的个体,他们的行为不仅仅受工资的刺激,影响生产效率的最重要因素不是待遇和工作条件,而是工作中的人际关系。据此,梅奥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猜你喜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