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祝由术>心理健康

精致利己主义有什么不好

时间: 2023-10-04 06:52:41

精致利己主义是指追求个人利益的一种行为方式,追求自身最大的收益,不顾及他人。它在描述一种无止境的自我追求,给社会带来的负面影响也是不可低估的。从个人、社会和道德层面来分析,我们可以看到精致利己主义导致的问题。

精致利己主义有什么不好

首先,从个人的角度看,精致利己主义会让人迷失方向,追求自己的利益最大化,道德观念变得降低。这种行为会把人置于一个孤独无援的状态中,会导致人们失去自我约束和社会责任感。在社会上,这种无节制的个人主义会导致精神上的疏离感,并且会影响到与人相处的能力。社会上存在的问题越多,人们将越容易把重心放在自己的兴趣和奖励上,而不是关注他人的困扰和需要。这将导致社会的团结和价值观受到损害。

其次,从社会层面看,精致利己主义会导致人们失去社会责任感,不再为了社会的和谐发展而努力。如果社会的核心价值观是个人利益,那么社会就会演变成一个相互对立和不平衡的系统。例如,如今很多社会问题的出现,可以归结为精致利己主义提高的犯罪率和不道德行为。这样的社会环境会导致个人的良心消退,行为变得越发自私,不利于社会的和谐和稳定。

最后,从道德层面看,精致利己主义是对“社会责任”的一种放弃,“世俗功利主义”的标志之一。这种行为是不道德和破坏宏大理想的基础,而道德本身是人类社会的基石和指南。如果每个人都追求自己的最大利益,只顾及自己的便利,那么道德观念的消失就变成了趋势,并最终导致人类社会的崩坏。

综上所述,精致利己主义虽有其合理性,但也带来了许多负面影响。从个人、社会和道德层面看,它都意味着一种寻求短期最大利益的行为方式。并且,它通常与长远利益的损失和社会责任的失落相伴。因此,我们应该反思自己的行为,回归真正有益社会、有贡献的人生方向。

不懂自己或他人的心?想要进一步探索自我,建立更加成熟的关系,不妨做下文末的心理测试。平台现有近400个心理测试,定期上新,等你来测。如果内心苦闷,想要找人倾诉,可以选择平台的【心事倾诉】产品,通过写信自由表达心中的情绪,会有专业心理咨询师给予你支持和陪伴。

利己主义和精致利己主义的区别是什么?

利己主义和精致利己主义的区别如下:

利我主义,只顾自己利益,不顾别人,为了自己的利益可以不择手段,精致的利我主义和利我主义的主要区别是精致的利我主义者普遍智商很高。

且不光追求物质享受,有自己的思想和生活品味,精致的利我主义者甚至会假扮普通利我主义者,比利我主义者更危险。

合理利己

一种从个人利益出发,企图把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结合起来的资产阶级利己主义伦理学说。产生于18、19世纪欧洲资产阶级革命时期,主要代表是法国的C.A.爱尔维修和德国的L.费尔巴哈。合理利己主义从抽象人性论出发,认为趋乐避苦、自爱自保是人的本性,利己心不仅是合理的而且是合乎道德的。

人在自己的行为中,能够遵循的只是自己的利益。因此,不能放弃利己主义,而是要使人们“合理地”理解自己的利益。合理利己主义反对把个人利益与公共利益对立起来,认为追求自己的利益本身就包含着社会的利益和他人的利益,而任何为他人利益的活动,实际上也是从利己出发的。

人们只要按照这种“合理”理解的自己利益去组织社会,个人利益就可以和社会公共利益协调起来。照合理利己主义的观点,现实生活中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的不协调,是不良的封建制度造成的,新的资本主义制度将使两者统一起来,人人可以合乎道德地追求个人利益。

也来谈谈精致的利己主义者

一从领导位上退休下来的兄长,博识多闻,对事对物拥有敏锐洞察力,机缘际会让自己一些小文常得到兄长点评,受益匪浅。内心深处始终存有一份对兄长的感念与尊重!

几月前,与兄长微信交流,想是兄长对现今社会那些生活优渥、身处社会高层的人,对权钱的追求,却仍像一条条贪婪的饿狼一样,有着强烈的鄙视与不满,建议写一篇批判“精致利己主义者”的文章。

坦率说,对所谓的利己主义自己关注不多。直观感觉,利己并没有什么不对不好,利己应该是人性的真实。

因为自己敬重的兄长提及了精致利己主义者这么个话题,也就下意识查了些资料,做了些功课,自觉可以谈谈精致的利己主义了。

据考,精致利己主义者最早出自北京大学教授钱理群先生说过的一段话:我们的一些大学,包括北大,正在培养一批“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他们高智商、世俗、老道、善于表演、懂得配合,更擅长利用体制达到自己的目的。这种人一旦掌握了权力,比一般贪官污吏危害更大……

普罗大众对精致的利己主义者的理解、接受,倒不一定是因为知道钱教授曾说过的这段话。更多的可能是因为电视剧《人民的名义》的热播,有剧中有人物对白指出,那些身处高位,生活优渥的上层人士,生活工作的方方面面都已经极其精致了,确仍旧不管不顾拼命捞取好处的人,就是“精致的利己主人者”。

身处高位、生活优渥、不讲规则、拼命利己几个因素叠加起来,形成了某种情境意识;在反腐倡廉,普通百姓都痛狠腐败的语境之下,将利己者定格为在精致的包装下、实则是虚伪的不道德者或者说伪君子,就是是精致的利己主义者。

利己主义本是一个哲学概念。简单说,就是强调以自我为中心的一种主义。

学界将利己主义分心理利己主义、伦理利己主义和理性利己主义,从来没有精致利己主义一说。

所谓的心理利己主义,按照西方社会学家费因博格的定义解释就是:任何人最终所能寻求的东西,只能是他自己个人的利益。

也就是说,人类的所有行为都是缘于获取个人利益,即自私。包括那些看上去属于利他的言行,其本质也是希望从自己的利他行为当中,直接或间接的获利,这完全是基于人的一种生物性本能的驱动。

伦理利己主义是对心理利己主义的一种人的本能自私论的一种修正。伦理利己主义主张:人在考虑个人自身利益的同时,也应该考虑到自己对他人的利益影响是有利的、有害的、还是中性的。因为,对他人的影响,将来也会与自己有关。比如一个短期对自己有利,对他人有害的行为,很可能对自身的长远利益有害。

伦理利己主义赞成自私,但不赞成愚蠢的极端自私。基于对人性的深刻了解,伦理利己主义认为自私是有选择的,且这种选择是单向的,一定不是不管不顾他人利益的极端自私,而是本能的趋利避害的理性选择。由此,又延生出理性利己主义这一概念。

理性利己主义也可以叫理性自私。认为,只有使个人利益最大化,才能称之为理性。所以,理性利己主义主张,个人有绝对的权利只为他自己的利益而活,无需为他人牺牲自己的利益。但是,也不能强迫他人为自己的利益去牺牲。因为,他人也有他个人利益最大化的理性。

不论是心理利己主义,伦理利己主义,还是理性利己主义,放在利己主义前面的心理、伦理、理性二字,都是人们对利己主义表现形式的定义和解释。是从人性的角度说明,利己主义的本真,就是利己与自私。人为了达成自我利益的最大化,在其利己行为过程中,也会选择妥协与交易,趋利避害,牺牲小利获大利,亦是人性的必然。

既然人的自私都是理性的自私,那么,按这个逻辑说,利己主义本身就是理性的、精致的,是本性,是本能;不存在不理性,不精致。如此说,人们对“精致的利己主义者”的定义是缺乏逻辑严谨性的,对它的理解更多是仇官仇富的情感惯性使然。

在中国人的传统语境里,利己等于自私,而自私似乎又有带一种天然的不道德标笺。这种根深蒂固的观念固然是农耕文化过份强调集体主义的基因使然,也与几千年来集权统治的教化有关。让国人不敢承认人性中自私的正常性、正当性,事实上是在强调道德的口号下,让人人都自觉或不自觉地在迎合虚假,人人都变得虚伪!

利己主义作为一种思想本身,是对人性某种揭示与描述。它承认自私的正常性、正当性与合法性,其本身是中性的,无所谓善恶或者对错。

利己与精致本无任何实质关联,钱理群先生对精致利己主义者的定义,从其用词:世俗、老道、善于表演、懂得配合这些语境上看,他所批判的应该是人性中的虚伪,也就是伪君子,而不是利己本身。

所谓的“精致利己主义者”这一概念的提出,并没有拓展丰富利己主义本已有的内涵,混淆了虚伪、伪善与利己主义的概念,将人性的本真——利己,贴上不道德的标笺倒是显见的。如果是某些既得利益阶层,因为意识形态教化的需要,故意制造一些似是而非的概念,以达到教愚的目的,倒是值得我们每个人警惕!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aokedao3713@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猜你喜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