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为主义是心理学中的一种重要理论派别,产生于20世纪初期。其核心主张是:人的行为是从环境刺激和反应之间的相互作用中产生的,行为是可以被改变和调节的,学习是一种行为改变的过程。本文将从定义、历史、发展、原理、影响等角度进行分析。
行为主义学派理论观点
一、定义
行为主义及其派生学派的研究方法与任务是探求刺激与反应间的关系,控制行为的一些规律,以便预测和操纵行为。行为主义学派要求用直接可观察到的行为、反应和环境之间的关系作为研究对象,而要摒弃所有对内部心理过程的关注。
二、历史
行为主义思潮最早产生于20世纪初期,其代表人物包括美国心理学家华生、斯金纳等。行为主义的兴盛与发展与实验心理学的兴起有密切关系。行为主义重新定义了心理学的研究领域,对整个心理学的发展和认识论的变革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三、发展
行为主义经历了经典行为主义、新行为主义和社会认知行为主义三个阶段。其中,经典行为主义强调外部刺激和行为之间的关系,新行为主义强调人内部的思维和推断,而社会认知行为学则强调对他人的行为模拟和模仿的重要性。
四、原理
行为主义理论认为,人的行为是由环境中的刺激所引发的反应所决定的,如果能够控制环境因素,就能够影响人们的行为。行为主义认为,人类智慧都是通过学习取得的,而不是与生俱来的。
五、影响
行为主义对管理学、教育学、社会学等多个学科领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在管理学中,行为主义为组织行为研究和管理科学的发展提供了思路和方法论;在教育学中,行为主义强调了教育目标的明确性和教育的量化管理;在社会学中,行为主义为社会行为的探究和变革提供了基础理论。
综上所述,行为主义学派理论观点是一种重要的心理学理论派别,其主张通过改变环境刺激和反应之间的相互作用来改变和调节行为。本文从多个角度分析了行为主义的定义、历史、发展、原理和影响,并指出行为主义对于管理学、教育学、社会学等多个学科领域产生的影响。
不懂自己或他人的心?想要进一步探索自我,建立更加成熟的关系,不妨做下文末的心理测试。平台现有近400个心理测试,定期上新,等你来测。如果内心苦闷,想要找人倾诉,可以选择平台的【心事倾诉】产品,通过写信自由表达心中的情绪,会有专业心理咨询师给予你支持和陪伴。
行为主义理论是由美国心理学家华生在巴甫洛夫条件反射学说的基础上创立的心理学理论,他主张心理学应该摒弃意识、意象等太多主观的东西,只研究所观察到的并能客观地加以测量的刺激和反应。
毋须理会其中的中间环节,华生称之为“黑箱作业行为还是病态的行为都是经过学习而获得的,也可以通过学习而更改、增加或消除,认为查明了环境刺激与行为反应之间的规律性关系,就能根据刺激预知反应,或根据反应推断刺激,达到预测并控制动物和人的行为的目的。
他认为,行为就是有机体用以适应环境刺激的各种躯体反应的组合,有的表现在外表,有的隐藏在内部,在他眼里人和动物没什么差异,都遵循同样的规律。
行为主义的客观法四种:
第一、不借助仪器的自然观察法和借助于仪器的实验观察法;
第二、口头报告法;
第三、条件反射法;
第四、测验法。
斯金纳则属于新行为主义心理学,他只研究可观察的行为,试图在刺激与反应之间建立函数关系,认为刺激与反应之间的事件不是客观的东西,应予以排斥。斯金纳认为,可以在不放弃行为主义立场的前提下说明意识问题。
行为主义不愧为现代心理学中的一个有重大贡献的学派。它存在发展的时间长达半个多世纪,从20世纪20年代开始到50年代在美国心理学界占据主导地位。它使心理学真正摆脱哲学,成为一门客观的实验心理学,推动心理学向成熟的科学方向发展迈出重要的一步。行为主义在应用心理学上更作出了前无古人的创造性业绩和贡献。
行为主义产生于20世纪初的美国。代表人物是华生和斯金纳。这是针对冯特学派理论的不足而在美国进行的一场心理学革命。它一反传统心理学,而主张对人的行为进行研究的观点,主张心理学不应只是研究人脑中的那种无形的像"鬼火"一样不可捉摸的东西--意识,而应去研究那种从人的意识中折射出来的看得见,摸得着的客观东西,即人的行为。他们认为,行为就是有机体用以适应环境变化的各种身体反应的组合,这些反应不外乎是肌肉的收缩和腺体的分泌。它们有的表现在身体外部,有的隐藏在身体内部,其强度有大有小。他们认为,具体的行为反应取决于具体的刺激强度,因此,他们把"S--R"(刺激一反应)作为解释人的一切行为的公式。行为主义理论认为,心理学的任务就在于发现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规律性联系,这样就能根据刺激而推知反应,反过来又可通过反应推知刺激,从而达到预测和控制行为的目的。
行为主义学派的主体思想是对19世纪末美国的另一个土生土长的心理学派--詹姆斯的机能主义学派的心理理论观点的进一步发展。行为主义心理学在20世纪20年代发展到高峰,成为从20年代到50年代整整30年在美国心理学研究中一直处于统治位置的美国心理学史甚至世界心理学史上都绝无仅有的一大学派。
行为主义者的主要人物(依据时间先后粗略的排列):
罗意德·摩根(C. Lloyd Morgan)
伊万·巴甫洛夫
爱德华·桑代克
约翰·华生
爱德华·C·托尔曼(Edward C. Tolman)
克拉克·L·赫尔(Clark L. Hull)
J·R·坎特(J. R. Kantor)
吉伯特·赖尔(Gilbert Ryle)
伯尔赫斯·弗雷德里克·斯金纳
行为主义观点认为,心理学不应该研究意识,只应该研究行为。所谓行为就是有机体用以适应环境变化的各种身体反应的组合。这些反应不外是肌肉收缩和腺体分泌,它们有的表现在身体外部,有的隐藏在身体内部,强度有大有小。
介绍行为主义心理学
行为主义心理学(behavioral psychology)是美国现代心理学的主要流派之一,也是对西方心理学影响最大的流派之一,其创始人是美国的心理学家华生。行为主义心理学主张以客观的方法研究人类的行为,从而预测和控制有机体的行为。它可区分为古典行为主义学派和新行为主义学派。古典行为主义的代表人物以华生为首,其次则有霍尔特、亨特、拉什里和魏斯。新行为主义的主要代表则为托尔曼、赫尔、斯金纳、班杜拉等。
行为主义心理学的社会背景
行为主义心理学有美国心理学家华生所创立。行为主义心理学之所以能够产生于美国,主要与当时美国的社会生活、生产实践和社会改良的需要有关。首先,行为主义的产生是对当时美国社会生活和生产实践需要的反映。美国于19世纪后半期完成了工业革命,开始了城市化进程,大量农村人口进入城市,国家政府需要对他们进行培训。这一需求促使心理学家从对意识的研究转向对适应性行为的研究。同时,为了提高工业生产的效率,还需要对工人的活动效果进行研究。其次,行为主义是美国政治生活中进步主义运动的产物。19世纪90年代美国的政治革新运动要求撤换政治机构中的老成员,启用能够科学管理社会的人对社会进行控制。
发展历程
早期行为主义
1913年,华生在美国《心理学评论》杂志上发表了题为《一个行为主义者所认为的心理学》的论文,阐明了他的行为主义观点,这篇论文一般被认为是行为主义心理学正式成立的宣言。1914年,他又发表了《行为--比较心理学导论》一书。他的这部书是他根据1913年冬在哥伦比亚大学所作的八次讲演编纂而成的。在这部书内,他的行为主义心理学理论体系已初具规模。华生的行为主义观点很快被年轻的心理学家们所接受。1915年华生当选为美国心理学会主席。1918年,华生开始对幼儿进行研究,这是以人类婴儿为被试的最早尝试。1919年,他的代表作《行为主义观点的心理学》一书出版问世。他在这部书内采用了巴甫洛夫的条件反射的概念,系统地表述了他的行为主义心理学理论体系。1925年,他发表了《行为主义》一书。这部著作明显地表达了他的极端环境论观点。
新行为主义
20世纪30年代后,一些心理学家对早期行为主义无视有机体内部因素、把复杂问题简单化的极端观点感到不满。他们开始尝试对早期行为主义进行改造,这就是所谓的新行为主义。托尔曼提出目的行为主义理论。赫尔提出逻辑行为主义理论。斯金纳提出了操作性行为主义理论,即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
新的新行为主义
行为主义在美国乃至世界心理学界处于主导和支配地位长达五十多年,但也暴露出严重的缺陷和不足。许多心理学家开始放弃行为主义的立场转而研究人的内部心理过程。此时认知心理学正迅速崛起。被早期行为主义拒绝的心理概念,如意识、思维、表象、记忆等,再次成为心理学合法的研究对象。在这种历史条件下,一部分新行为主义者试图在行为主义和认知心理学之间开辟一条折中的道路,从而导致了新的新行为主义(new neo-behaviorism)的诞生。古斯里提出条件作用是人类一切行为的基础,而刺激与反应的接近则是条件作用发生的普遍原则。斯彭斯对赫尔的理论和体系做出了修正和发展,提出了诱因动机理论(theory of incentive motivation),兼顾了诱因动机和接近原理。托尔曼的追随者试图表述新托尔曼派的理论,综合了联结主义和认知理论,把联结主义纳入了认知的轨道上去。
学派式微
行为主义历经几代学者的发展,从开始的极端排斥研究意识,到新行为主义对其进行改造,再到面对认知主义潮流的再次改造和发展,到了20世纪中叶,行为主义研究陷入了泥潭,影响越来越小,心理学的发展开始朝着多种理论综合的方向发展。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