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祝由术>心理健康

依恋及其类型

时间: 2023-10-05 08:30:59

依恋是指人际关系中表现的亲密程度和情感纽带的强度。在婴儿期,依恋关系给予孩子安全感和支持;而在成年期,依恋则成为建立健康的、持久的感情关系的基础。本文将从依恋的定义、理论、类型及影响等方面来探讨该主题。

依恋及其类型

一、依恋的定义和理论

依恋理论是指个体与重要人物之间的情感联系以及依恋关系与心理发展之间的关系。依恋理论由美国儿童心理学家John Bowlby提出,认为依恋是个体始终需要依附和寻求接近的基本需要。根据该理论,依恋行为是出于生存本能,是一种自我保护的措施。

二、依恋类型

1. 安全依恋型

拥有安全依恋类型的个体具有很好的自尊心,能在新环境中与人建立良好关系,能接受父母等依恋对象的支持和协助。

2. 焦虑依恋型

焦虑依恋型倾向于担心自己不被依恋对象所接受和关爱。在人际关系中较为依赖,对爱情和亲密关系感到不安。

3. 抵抗依恋型

抵抗依恋型常常表现出抗拒接受依赖和支持,对爱情和亲密关系持有较为负面的态度。

三、依恋的影响

1.精神健康

安全依恋能够增强心理健康和建立适应能力;焦虑依恋则增加了忧虑和抑郁等负面情感;抵抗依恋则难以保持长期的、健康的人际关系。

2.行为行动

安全依恋的人行为行动更端正,更有策略,自我效能感较高;焦虑依恋者常常表现出控制欲和过度依赖;抵抗依恋者则大多数表现出行为冒险和反社会倾向,有较强的破坏性。

3.家庭亲密关系

依恋类型能够影响家庭亲密关系的发展和维护。安全依恋者更容易建立亲密关系,而其他两种依恋类型则较难维持健康的家庭亲密关系。

综上所述,依恋是人际关系中不可或缺的元素,对感情关系、精神和行为方面均有着深刻的影响。希望人们能够从理论和实践中学习如何建立健康的依恋关系,从而获得长期的幸福。

不懂自己或他人的心?想要进一步探索自我,建立更加成熟的关系,不妨做下文末的心理测试。平台现有近400个心理测试,定期上新,等你来测。如果内心苦闷,想要找人倾诉,可以选择平台的【心事倾诉】产品,通过写信自由表达心中的情绪,会有专业心理咨询师给予你支持和陪伴。

简述儿童依恋的主要类型。

【答案】:婴儿依恋类型:婴儿对母亲依恋的性质并非相同。安斯沃斯等通过陌生情境研究法,根据婴儿在陌生情境中的不同反应,认为婴儿依恋存在三种类型。(1)安全型依恋。这类婴儿与母亲在一起时,能安逸地操作玩具,并不总是依偎在母亲身旁,只是偶尔需要靠近或接近母亲,更多的是用眼睛看母亲、对母亲微笑或与母亲有距离的交谈。母亲在场使婴儿感到足够的安全,能在陌生的环境中进行积极的探索和操作,对陌生人的反应也比较积极。(2)回避型依恋。这类婴儿对母亲在不在场都无所谓。母亲离开时,他们并不表示反抗,很少有紧张、不安的表现;当母亲回来时,也往往不予理会,表示忽略而不是高兴,自己玩自己的。(3)反抗型依恋。这类婴儿在母亲要离开前就显得很警惕,当母亲离开时表现得非常苦恼、极度反抗,任何一次短暂的分离都会引起大喊大叫。但是当母亲回来时,其对母亲的态度又是矛盾的,既寻求母亲的接触,但同时又反抗与母亲的接触。其中,安全型依恋为良好、积极的依恋,而回避型和反抗型依恋又被称为不安全型的依恋,是消极、不良的依恋。影响依恋的因素主要是依恋的机会、抚育的质量、婴儿的心理特点及家庭环境和文化环境。

依恋关系有哪四种类型

按照感情的稳定性进行排序,依恋关系的四种类型分别是:安全型(低回避低焦虑)、痴迷型(低回避高焦虑)、疏离型(高回避低焦虑)、恐惧型(高回避高焦虑)。在安全型依恋关系中,双方能够与彼此舒适而放松地相处,不会对对方猜忌。

在痴迷型关系里,有一方会对另一方有热烈企盼,但不一定能够得到热烈地回应,因此会时不时感到焦虑,生怕对方有一天会抛弃自己。疏离型的情侣会与对方保持距离,不希望对方知道得太多,更喜欢拥有自己的空间。最不稳定得恐惧型即消极对待感情,虽然期望得到爱但几乎不报有希望,心理纠葛较大。

猜你喜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