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祝由术>心理健康

形式美举例说明

时间: 2023-10-05 14:51:16

美,是一种极具吸引力和感染力的情感。而形式美,则是指在视觉上,一种呈现方式、布局、结构等行为所产生的美感,是一种能够引起人们视觉和审美感受的形态之美。形式美不仅应用于艺术领域,也是各个行业的关键要素。本文将从多个角度分析形式美,并结合实例进行说明。

形式美举例说明

一、视觉协调与平衡

视觉协调与平衡是形式美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组元素之间的协调与平衡可以让人们感受到视觉上的和谐与舒适。例如,在网页设计中,建议使用统一的色调、字体、按钮样式等来增强网页的整体感和协调性,让用户能够更好地感受到网页的美感。

二、形态的对称与美感

对称被认为是一种视觉平衡,也是形式美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在建筑领域,建筑师们经常使用对称来创造所谓的“典雅”和“高贵”的感觉。例如,“凯旋门”和“新罗马艺术博物馆”都充分利用了对称的原理,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

三、线条流畅

线条流畅是形式美的另一个重要特征。在工业设计和家居装饰领域,线条的流畅性不仅被认为是一种美感,也是人们感受到产品质量的关键指标。例如,苹果公司的设计风格一直注重线条的流畅性,让人们感受到产品的简洁、高质感和值得信赖。

四、光影对比

光影对比是形式美的一个常见特征,可以产生强烈的视觉效果,例如明暗度的变化和颜色之间的对比。在摄影领域,巧妙地利用光影对比可以突出照片中的焦点,让人们更好地理解照片的主题和情感。例如,“班级合照”和“雄鹰”这两张照片,巧妙地利用光影对比的原理,各自展现出不同的视觉效果和感受。

总的来说,形式美是各个领域的核心要素,可以产生强烈的视觉效果,呈现出吸引人的美感。无论是在建筑、设计、摄影、电影等领域,利用形式美原则,都可以让产品或作品感受到更高的美感和价值。

不懂自己或他人的心?想要进一步探索自我,建立更加成熟的关系,不妨做下文末的心理测试。平台现有近400个心理测试,定期上新,等你来测。如果内心苦闷,想要找人倾诉,可以选择平台的【心事倾诉】产品,通过写信自由表达心中的情绪,会有专业心理咨询师给予你支持和陪伴。

形式美的规律

形式美基本法则包括:节奏、韵律、对称、均衡、对比、调和、比例、虚实。

对称是一种等量等形的平衡,两个同一形状的并列就是最基本的对称,对称的形式主要有以垂线为轴线的左右对称、以水平线为轴线的上下对称、以对称点为源点的放射对称。对称的特点就是表现平面构图的稳定、平衡和完整。

均衡表现的不是物理量上的平衡,而是感觉上的平衡。在平面设计中,图形与文字、图形与图形、色彩的度与纯度、人与动植物、物体的运动与静止均可以表现一种均衡。

均衡形式的运用其灵巧、生动的表现特点是创造力的一种体现。

节奏源自于音乐的术语,是指按照一定的规律重复连续的律动形式,而平面设计中也有节奏感,它是通过平面构成中的各要素按照连续、大小、长短、明暗、形状、高低等所做的规则排列形式来表现的。

韵律是一种节奏起伏变化的表现形式。在平面的编排中可以通过各要素的轻重大小、明暗来体现节奏的变化,以表现不同的设计韵律,通过对某种规律的变化所创造出的韵律就是一种新的形式美。

对比的因素产生于相同或相异的事物之间,在设计中把任意两个要素相互比较时,就会产生大小、明暗、疏密、远近、硬软、浓淡、动静的对比因素,将这些对比因素编排在同一平面作品之中,就能够创造出简单明快的对比关系。

调和就是强调事物之间的近似性。平面设计中的调和就是在视觉上创造对比的和谐,按照相互协调的原则在平面中编排各要素,以形成作品的基调。调和的处理就是将对比要素挑选出来,有所取舍、突出重点。

比例是指平面构成中整体与部分、部分与部分之间的一种比率关系。优秀的平面构成作品,首先要具有符合审美规律的比例感,这并不需要精确的几何计算,只是直观判断平面构成在视觉上是不是让人感到舒服。

虚实是平面空间的一对矛盾统一体。虚就是指虚形,是对版面心理空白的比喻,虚并非空洞无物,只是它的存在被实给弱化了。而实就是指实形,它是平面中看得到的图形、文字和颜色等。

什么是艺术美和形式美?举例说明你的理解。

艺术美指艺术作品的美。艺术美来源与客观现实生活,但不等同于生活,他是艺术家创造性劳动的产物。1.艺术美是艺术的一种重要特征。艺术和其他劳动产品有一个区别,其他产品是在实用基础上讲求美。艺术则不是直接为了满足实用的需要,而是在满足人们的审美需要中,给人以精神的影响。2.艺术美源于生活,生活是艺术家进行创造的前提、基础。艺术家的创作激情、创作素材都来源于现实生活。艺术美是现实生活的能动体现。3.艺术美是艺术家创造性劳动产物。艺术美虽然来自生活,但却不等同于生活。现实美虽然生动、丰富,却代替不了艺术美,以为从本质上看艺术家是艺术家按照“美的规律”惊醒创造性的劳动的产物。当人们面对艺术美而发出惊叹的时候,这引起惊叹的原因,主要是由于艺术形象体现了艺术家的创造、智慧和才能。

【原创】无用小课堂_形式美的法则

每次高二新生上鉴赏课都要问一个问题,什么是美?美有没有一个标准?对于一群17、18岁的孩子来说,怎么简单又明了的回答他们?

一般都是先讨论,让他们说出自己对美得看法,学生讨论的结果都是看着舒服的、看着可爱的,心里喜欢的,让人愉悦的,善良聪明又智慧的都是美的……可以看出所有的结论都是感性的。提问:你看着是美的,我看着也是美的,他看着也是美的,大众公认的都认为是美的,一定有个标准,这个标准是什么?回答:是人民币其实这也许也是一个标准,那我们艺术中常说的美的法则到底是什么?

请同学看教室里倾斜的小黑板,有个学生主动走上来把它放平,为他为什么要这么做,他说他是强迫症,最后,班级98%的同学认为小黑板放平后看起来让人舒服。说明视觉平衡是让人舒服的,因视觉平衡后产生的心理效果是心理及情绪的稳定。

回忆一下从小到大教室里桌椅的排列,是不是以讲台为中心,对称排列,是谁让你们这么做的,为什么这么做?学生说没有谁让这么排列,很自然地就这么排的。最后得出结论:对称是美的。

从远古时代的陶器我们也能发现美的发展规律

白陶鬶(三足,最稳定)?

其实美的标准也好法则也好,不是凭空产生的,它是人们长期实践的结果,上面两张陶器图片都是原始时期的产物,从两张图片中不难看出,最早的彩陶的陶器双耳对称但不能平放,到仿生的白陶鬶不仅造型美观且视觉稳定平衡,而且实非常实用。所以”美“并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源于人们的生活实践,同时”美“的观念与相应的形式法则的产生也是长期历史积淀的结果。

形式美的法则:

1、对称与均衡(平衡的两种表现形式)

(1)对称

自然界中对称的例子枚不胜举,人类创造的文化遗产中对称的例子也随手可得,中轴对称的如:中国故宫,印度泰姬陵……

东方人最喜欢的一种审美形式就是对称。对称最容易做到视觉平衡,但是对称的表现手法如果运用的不恰当容易造成呆板的视觉效果。

(2)均衡

均衡是平衡的另一种表达形式,相对对称来说比较活泼。但是想做好它需要长期的训练。

这个平衡是通过力矩达到的,我们美术上可以通过其他手法获得,如下图

可以看到都是不是绝对意义上的对称,但是都通过了各种手法使人的视觉达到一种平衡。

2、节奏与韵律

这个比较好理解,如我们喜欢音乐的原因是因它有节奏与韵律,在视觉艺术中,节奏与韵律同样存在。

在视觉艺术中节奏是按一定的条理、秩序、连续地排列,形成一种律动的形式,而韵律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比节奏更高一级的律动,在节奏的基础上更超于线形的起伏流畅。

画面中的节奏与韵律

3、比例与尺度

(1)比例(黄金分割)

美的比例高中生都知道,那就是数学中常用的“黄金分割” 1:0.618,比例就是物与物的相比,表明各种相对物体间的相对数量关系,而尺度是不需要具体尺寸,完全凭感觉印象把握的。

米罗的维纳斯(身体黄金比)

通常学生都会说维纳斯之美是残缺美,其实这是一种误导,中学生正是价值观和人生观的形成期,必须有正确的引导,艺术中的残缺是可以理解的,因为年代久远,无法复制,我们只是站在一个欣赏者或者是旁观者的角度,而生活中绝对不能提倡残缺美,尤其是与我生活息息相关的身体!可以说维纳斯通身比例都接近黄金分割,尤其是它的肚脐到脚底的距离和她整个身体的长度比,简直就是黄金比例的最佳典范。

(2)尺度

尺度是不需要涉及具体尺寸,完全凭感觉印象把握的东西。

如生活中,我们都喜欢大眼睛的姑娘,可是如果这个姑娘的眼睛大过了她的嘴巴,这就出现了比例失调,比例适度是需要长期的生活积累去感知和把握。其实在生活中我们做任何事情也要把握好度。

4、对比与调和

对比就是把反差很大的两个视觉要素放在一起,对立特征特别明显、特别强烈,而调和是降低各要素之间对比及反差,使之更加协调。

我常举例:雪中送炭(强对比,从色彩来说是黑白两极对比,从情感来说也是冷暖两极对比。锦上添花(弱对比,在织锦缎上再放一朵花几乎看不见)

对比与调和在美术上运用的最为广泛,在色彩家族中,常用的有色相对比、明度对比、纯度对比等,这些需要花很多时间去学习和研究,不是一句话一两节课大家就能掌握的。

5、多样与统一?

多样与统一是形式美法则的最高法则,多样是指构成整体的各部分要有变化;统一是指各种变化之间要有一致的方面,多样统一就是在丰富多彩的变化中保持一致性。多样统一有时也称对立统一。对立与统一规律揭示了一切事物都是对立的统一体,都包含着矛盾,矛盾双方又对立又统一,充满着斗争,从而推动事物的发展。多样统一是矛盾的统一体,用在画面构图中,指画面既要多样有变化,又要统一有规律,不能杂乱。只多样不统一就会杂乱无章,只统一不多样,就会单调、死板、无生气。简而言之,就是繁而不乱,统而不死。

在我们的生活中美是无处不在的,形式美同时也可以概括为规律美,因为美学是人类物种的概念,并且需要对自然和逻辑有足够的认知,总而言之,这是一个后天启发才能得到的技能。因此我们应不断的去创造和发现美!

猜你喜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