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祝由术>心理健康

大器晚成是真的吗

时间: 2023-10-05 15:27:09

许多人相信,大器晚成是一种真正存在的现象。这个说法是指很多人在年轻的时候没什么作为,但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变得更加成功。但有些人则认为这只是一个流行语,不足以代表实际情况。为了弄清楚这个问题,让我们从多个角度去探讨这个问题。

大器晚成是真的吗

角度一:人的智力、技能、经验

年纪大的人相对于年轻人来说,在智力、技能和经验方面更加成熟、稳定。经验和技能可以通过长时间的努力积累和学习来获得,而智力则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成熟和稳定的。因此,随着年龄的增长,一个人也越来越具有行业竞争力,更加容易实现成功。

角度二:人的格局和心态

正如谚语所说,“懂事的孩子有好报”,年轻人如果能够提前明确自己的人生目标,并在这个目标上持续努力,那么成功的可能性很大。然而,由于年轻人的格局和心态尚未完全成熟,他们在面对挫折时可能会容易受到打击。相比之下,年长的人可能已经经历了许多挫折,对人生有了更多的认识和理解,对于失败能够更加淡定应对。

角度三:社会资源和经济现状

年龄大的人相对于年轻人来说,利用社会资源、经济状况等方面的优势更大。年轻人很难获得更多的资源和财富,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可能会累积更高层次的社会资源,因此,他们更容易成为社会的领袖或者成功人士。

结论:大器晚成是可能存在的

综上所述,大器晚成是有可能存在的,但是并不是所有人都会在年龄大了之后获得成功。其实,无论是年轻人还是年长人,如果能够开阔心胸,踏实刻苦,具有追求卓越的精神,那么都有可能获得成功。无论是年轻还是年老,在面对困难的时候都应该积极面对,坚定信念,并持续不断地提高自己。

不懂自己或他人的心?想要进一步探索自我,建立更加成熟的关系,不妨做下文末的心理测试。平台现有近400个心理测试,定期上新,等你来测。如果内心苦闷,想要找人倾诉,可以选择平台的【心事倾诉】产品,通过写信自由表达心中的情绪,会有专业心理咨询师给予你支持和陪伴。

算命的说我是大器晚成?真的假的?

怎么可能,如果真的能够看出一个人的命运,他早就看出自己的命运了,哪里用得着给你算命,肯定在一个深山老林当中修行了。所以我从来都是不相信街摊儿算命的,如果是到哪个寺庙当中,有个什么高人,偶尔看见你,跟你聊几句的,我还是信的。

现在算命的样式层出不穷,老一辈的基本上就是面相跟手相。现在又新出了什么大数据算命。从我个人的角度来看,大数据的更加的准确一些。大数据更偏向于你的性格,或者是做事习惯,而面相手相主要看的就是你以后的发展。

我家这里就有一个算命集中的地方,还有中年妇女在那里给别人算命,我也是醉了。我对于玄学其实还有些相信的,但是只针对于那些不收钱的,像这些我是绝对不会信的。记得我跟同学一起到泰山旅游的时候,我们从泰山底下往上爬,有一个老道士,从山上往下走,我们都是在一个地方坐下来休息。那个道士满嘴的黄牙,长得特别的瘦小,而且头发乱乱的盘了起来,上面弄了一根木簪插着。然后就找我们闲聊。也是奇怪的很,他好像看出来我们当中我是带头的一样,就跟我说,还问了我几点钟。反正就是闲聊嘛。然后我们都出发走了的时候,他回头跟我说了一句,你小伙子有福气,还指了指我脸上的一颗痣。之后我们到山上有个砸硬币的游戏。福禄寿,我想砸寿,结果钱不听指挥的砸到了福,我那些同学什么都没砸中。我就越发的感觉老道士是个神人了。

反正算命这个东西,信不信都看你自己,玄学这个东西还真说不好。

大器免成和大器晚成的区别

我们日常生活中说一个人晚成功,就用老子的“大器晚成”来形容他。但“大器晚成”在老子的《道德经》其他版本中还有“大器免成”的说法。那么到底是“大器晚成”,还是“大器免成”呢?意思有什么不同吗?下面一起来了解以下吧~

1、大器晚成

大器晚成是一个成语,最早出自晋时王弼本的《道德经》第四十一章。

原文: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故建言有之: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纇;上德若谷;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质真若渝;大白若辱;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夫唯道,善贷且成。

“大器晚成”原指大的材料需要长时间才能做成器具,后来用来比喻能担当大事或作出大事业的人成就比较晚。

王弼的《老子道德经注》中记载的为:“大器晚成”。

2、大器免成

“大器免成”则出自帛书本的《老子》中。

“大器免成”讲真正的大器是浑然天成,自然的,是不需要人为合成,而人为合成的,就是再大也是小器。

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老子》帛书甲、乙本,被人们简称“帛书本”。帛书本中记载的是“大器免成”。

其实,如果真正理解了“免”和“晚”的本义,我们就会发现“大器免成”和“大器晚成”在本质上是一样的。

关于“免”和“大器免成”

“免”的本义其实是“女人生孩子”,后来另造了“娩”专门表达此义。故古籍中常有“免”通假“娩”的用法一一“娩”源于“免”。

因为“免”本是分娩,也就是孕妇要“卸货”,故引申出“去掉、除掉”之义一一免除。

因为“免”本是分娩,也就是要将胎儿“排出”体外,故引申出“排斥、拒绝”或“不可、不要”之义一一闲人免进。

“勉”是“力免”,本义是“用力分娩”或“分娩时在旁鼓励”一一勉强、勉励。

“挽”是“手免”,本义是“接生”,故引申出“拉、牵引”之义一一挽弓;古代生孩子如走鬼门关,难产时稳婆就要负责救命,同时胎儿娩出后产妇逐渐恢复原来样子,故引申出“设法使局势好转或恢复原状”一一挽救、力挽狂澜。

“大器免成”不是“大器不成”,而是借喻用法,是说“大器”之“成”就如同女人“十月怀胎一朝分娩”,需要经过漫长的孕育积累和艰辛的身心磨砺,最终才能获得成功。

关于“晚”和“大器晚成”

关于“晚”,许慎在《说文》中释“晚,莫也”(“莫”通“暮”);《广韵》中也释“晚,暮也”。

其实,这种解读是完全错误的。

许慎将汉字构成归纳总结为“六书”(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凡是他解释不清的都简单粗暴地归为“形声”。汉字“晚”就被许慎认为是形声字一一“从日免声”。其实,先秦以前出现的汉字几乎没有纯粹的形声字,其首先是会意字。

什么是“暮”?暮,日莫也,意为“太阳没了”一一日落。

什么是“晚”?晚,日免也,意为“太阳娩出”一一日出。

可见,“暮”是黑夜之始,“晚”是黑夜之终。

所以,“晚”的本义实为“日出”,是“黎明时刻”,是“黑夜之终”。

对整个黑夜来说,“暮”和“晚”是黑夜的两端,“晚”在“暮”之后,故引申出“在时间上较迟”、“在…之后”等。

“暮”和“晚”本是黑夜的两端,许慎却误认为“晚”即“暮”,给后人在理解古籍时造成了误导。

“大器晚成”不能简单理解为“大器迟成”,而要关注“晚”的内涵一一“大器”之“成”如同“日出”,是在漫长的黑夜中慢慢改变积累,最终喷薄而出。

“大器免成”和“大器晚成”

“大器免成”和“大器晚成”都是借喻用法:

“大器免成”是借喻“分娩婴儿”,分娩前有个漫长的怀孕期。

“大器晚成”是借喻“分娩太阳”(日出),日出前有个漫长的黑夜期。

二者实质上讲的都是需要“量变”过程才能迎来“质变”,即“厚积薄发”。

这让我想起了孟子曰:“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

所以,不必纠结,古人写“大器晚成”和“大器免成”都是一个意思,只不过我们用现在的汉语认知是无法正确理解它们罢了。

刘邦为何五十岁后称帝?是大器晚成,还是时势造英雄?

刘邦作为汉朝的开国皇帝,功劳数不胜数。我们现在所说的汉族,源头就是这里。而刘邦作为一个传奇人物,能够建立汉朝是非常不容易的,因为刘邦参加起义时已经48岁了,登基称帝也是50岁以后的事情了。能够推翻秦朝登基称帝,刘邦的能力自然不用多提,但为什么他在年近半百才做成大事,是真的大器晚成,还是靠着时势登上历史宝座呢?

刘邦的出身非常的不好,就是我们常说的市井民众,而且还是市井民众中的“无赖流氓”。刘邦出生在战国末期的楚国,而楚国的国情就是以学识和门第为选拔做官的标准。而刘邦不仅出身不好,也没啥文化可言,还不像一般出身不好想有出头之日的人那样,努力读书,考取功名,有了才华就能在朝廷中谋取一席之地,发展自己的抱负。可他没有,从小不爱读书,不仅读书不行,还不爱干活,每天都在混日子,简直看不出来跟未来的西汉皇帝有什么联系。

后来,秦始皇一统六国,出现了新的选官制度。但是跟他还是没什么关系,因为秦朝当时选拔官员的制度也是有很大弊端的,他们只采用跟皇上打天下的能人志士还有一些旧氏族和官僚,刘邦的创业路还是非常艰难。而且刘邦在性格上也有一些缺陷,他犹豫不决的性格,在早起也影响他成事,从他在和项羽争夺谁先入关的问题上就能够知道。

那么这样一个人是怎么才能当上皇帝的呢?原因有以下几点:

首先刘邦虽然没有文化,但是他非常的善于交友,在早年做沛县亭长时,结交了一大帮朋友,而这些朋友对他未来创业的影响也是相当巨大的,而且一个交友广泛的人也是很容易成事的。

再就是刘邦妻子家的帮助,因为长着一个所谓的帝王相,被门阀吕公一眼看中,将女儿吕雉嫁给了他。而吕雉也是一个非常有能力有手段的女人,在刘邦称霸的路上,也给予了非常多的帮助,而且自始至终,吕雉家都是坚定不移追随刘邦的脚步,哪怕是刘邦变成了通缉犯,也还是不离不弃。

而且刘邦很善于用人,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在他身上体现的淋漓尽致。也正是这一点,让韩信萧何等大将俯首称臣,尽心尽力的辅佐他,帮他成就一番霸业。

综上所述,刘邦大器晚成,不是因为没有才能,而是当时的时代限制了他的发展,在给他机会的时候,他抓住了,并有了一大批人的帮助,这才得以登基称帝,一步成龙。

猜你喜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