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自古以来,一直在探索内心深处的需求,而马斯洛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了“人类需求的层次结构”,它包括七个层次: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实现需求、认知需求和审美需求。这七个层次贯穿人的生命,是指导个人行动的内在动力。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来分析这七个层次的要素。
马斯洛需求7个层次要素
从心理学角度来看,这七个层次的要素都是基于人的内心需求所构建的。首先,生理需求是每个人都具备的基本需求,包括食物、水和庇护所等。如果这些需求无法被满足,人的生存稳定性将会受到威胁。其次,安全需求是指寻求安全和稳定的需求,包括工作、家庭和健康等。社交需求是人类社交联系的快乐和幸福感。尊重需求是一种内在的需要,渴望我们作为个人得到尊重和重视,同时也渴望成为他人的认可和接纳。这些层次逐步上升,反映出人们不断升华的需求,表现出对自我实现的渴望。自我实现需求是指被认为是最高的需求层次,个人需要在学习、创造和实现自我中得到满足。认知需求是在人类寻求新的知识和更好的理解世界的方式时产生的一个需求,而美的需求则是根据个人个性而产生的。这些需求构成了一个框架,支配着人类行为。
从生物学的角度来看,这七个层次的需求呈现出层级结构的特点。在满足低级需求层次之前,其他层次不一定重要。因此,当人处于基本的生理需求层次时,社交和美学需求可能会被忽略,因为它们不是人们的生存的优先需求。此外,某些行为会影响某些需求,例如沉迷于工作可能会导致社交生活的不足,因为个人会牺牲掉更低层次的需求以满足更高级别的需求。
从管理学角度来看,这七个层次的需求也可以应用于组织或组织员工的管理。组织可以结合马斯洛需求的理论来设计工作环境和激励计划。以生理需求为例,组织可以为员工提供饮用水和让员工在办公室内设备新的空气过滤器等,以确保员工的舒适度。管理人员应该鼓励员工进一步探索自我,并为实现自我潜力提供支持和培训机会,以逐渐地刺激自我实现需求。在组织中,了解员工的需求和内在动力,有助于提高整体员工的效率和满意度。
综上所述,马斯洛需求的七个层次的要素,无论是从心理学、生物学还是管理学的角度,都是对人类行为的准确描述。了解这些需求的本质和差别,有助于管理人员更好地了解组织内员工的需求,有助于个人更好地了解自己的需求,以及更好地实现个人潜力。
不懂自己或他人的心?想要进一步探索自我,建立更加成熟的关系,不妨做下文末的心理测试。平台现有近400个心理测试,定期上新,等你来测。如果内心苦闷,想要找人倾诉,可以选择平台的【心事倾诉】产品,通过写信自由表达心中的情绪,会有专业心理咨询师给予你支持和陪伴。
没有变成七个层次。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只有五个层次。分别是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会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在这个理论中,马斯洛将人的需要划分为五个层级,从下到上,一层叠一层,呈现金字塔形,塔下面的需要容易满足,越往上越难满足。当下面的层次满足后,人们就会追求上面层次的满足。
七个层次的说法:
美国E.R.希尔加德等著的《心理学导论》(1982),是讲七个层次,但是把认知需要和审美需要排在自我实现之前,即生理、安全、归属、自尊、认知、审美、自我实现。
认为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是五个层次的文献,忽略了马斯洛对于认知需要和审美需要的论述;认为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是七个层次的,则是简单地把认知需要和审美需要也各看成是一个层次。
1、生理需求
生理上的需要是人们最原始、最基本的需要,如吃饭、穿衣、住宅、医疗等等。若不满足,则有生命危险。这就是说,它是最强烈的不可避免的最底层需要,也是推动人们行动的强大动力。当一个人为生理需要所控制时,其他一切需要均退居次要地位。
2、安全需求
安全的需要要求劳动安全、职业安全、生活稳定、希望免于灾难、希望未来有保障等。安全需要比生理需要较高一级,当生理需要得到满足以后就要保障这种需要。每一个在现实中生活的人,都会产生安全感的欲望、自由的欲望、防御的实力的欲望。
3、社交需求
社交需要包括对友谊、爱情以及隶属关系的需要。当生理上的需要和安全需要得到满足后,社交需要就会突显出来,进而产生激励作用。在马斯洛需求层次中,这一层级是与前二层级截然不同的另一层级。这些需要如果得不到满足,就会影响人员的精神,导致高缺勤率、低生产率、对工作不满及情绪低落。
4、尊重需求
尊重的需要可分为自尊、他尊和权力欲三类,包括自我尊重、自我评价以及尊重别人。尊重的需要很少能够得到完全的满足,但基本上的满足就可产生推动力。
5、认知需要
又称认知与理解的需要,是指个人对自身和周围世界的探索、理解及解决疑难问题的需要。马斯洛将其看成克服阻碍的工具,当认知需要受挫时,其他需要的能否得到满足也会受到威胁。
6、审美需要
审美需要是指人对美的生理、心理、精神的需求、欲望。是人的生命需求的一种表现方式,人所独有的自由自觉生生命活动的本质特征和人的生存、发展的内在机制。人们对于美的需要也是一种基本的需要,比如希望行动的完美,对于事物对称性、秩序性、闭合性等美的形式的欣赏,对于美的结构和规律性的需要等,都是审美需要的表现方式。
7、自我实现
自我实现的需要是最高等级的需要,是一种创造的需要。有自我实现需要的人,往往会竭尽所能,使自己趋于完美,实现自己的理想和目标,获得成就感。马斯洛认为,在人自我实现的创造过程中,产生出一种所谓的“高峰体验”的情感,这个时候的人处于最高、最完美、最和谐的状态,具有一种欣喜若狂、如醉如痴的感觉。
扩展资料:
需求层次理论是人本主义心理学的理论之一,人本学派强调人的尊严、价值、创造力和自我实现,把人的本性的自我实现归结为潜能的发挥,而潜能是一种类似本能的性质。人本主义最大的贡献是看到了人的心理与人的本质的一致性,主张心理学必须从人的本性出发研究人的心理。
该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是马斯洛(1908~1970)和罗杰斯(1902~1987)。
马斯洛的主要观点:对人类的基本需要进行了研究和分类,将之与动物的本能加以区别,提出人的需要是分层次发展的;他按照追求目标和满足对象的不同把人的各种需要从低到高安排在一个层次序列的系统中,最低级的需要是生理的需要,这是人所感到要优先满足的需要。
罗杰斯的主要观点:在心理治疗实践和心理学理论研究中发展出人格的“自我理论”,并倡导了“患者中心疗法”的心理治疗方法。人类有一种天生的“自我实现”的动机,即一个人发展、扩充和成熟的趋力,它是一个人最大限度地实现自身各种潜能的趋向。
参考资料: 马斯洛
参考资料: 人本主义心理学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