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祝由术>心理健康

谁提出了爱情三角理论

时间: 2023-10-07 00:17:59

爱情三角理论是心理学中一个关于人际关系的理论,描述了爱情关系中存在的三个基本要素:亲密度、激情和承诺。这个理论的提出者是心理学家罗伯特·斯特恩伯格(Robert Sternberg)。斯特恩伯格是一位在人类关系和爱情心理学领域有重要贡献的学者,他的爱情三角理论为我们理解和研究爱情关系提供了有益的视角。本文将从斯特恩伯格个人背景、爱情三角理论的内容和应用以及理论的研究进展等多个角度来分析和探讨。

谁提出了爱情三角理论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斯特恩伯格的背景。罗伯特·斯特恩伯格出生于1949年,是美国心理学家和学术家,他的专业领域包括个人关系、爱情心理学和人类智力等。他在普林斯顿大学取得了心理学博士学位,并在并在耶鲁大学担任心理学教授。斯特恩伯格在爱情和人类关系领域的研究成果使他获得了各种奖项和荣誉,成为了该领域最有影响力和声誉的学者之一。

接下来,我们来详细了解一下爱情三角理论的内容。斯特恩伯格提出的爱情三角理论由三个基本要素组成:亲密度、激情和承诺。亲密度指的是人们感情上的亲密程度,包括分享和信任;激情则是指激情和欲望的成分;而承诺则是指对维持和维护爱情关系的决心和长久的承诺。根据这三个要素的不同组合,爱情关系可以进一步细分为七种类型,例如只有亲密度的爱情被称为亲密性恋爱,只有激情的爱情被称为激情性恋爱。

爱情三角理论不仅有助于我们理解爱情关系,还能在实际生活中得到应用。首先,该理论可以用于分析和预测爱情关系的稳定性和满意度。对于情侣或夫妻关系,通过评估亲密度、激情和承诺的程度,我们可以较为准确地判断这段关系的发展和相互关系的情况。此外,该理论还可以作为一种指导工具,帮助人们在恋爱、婚姻和亲密关系中更好地经营和维护。

此外,在斯特恩伯格的爱情三角理论的基础上,还有许多相关研究在进行中。一些研究者对爱情三角理论进行修正和发展,以更好地解释不同类型的爱情关系。例如,一些研究指出,亲密度和承诺对于爱情关系的发展和稳定性至关重要,而激情可能在一段关系中起到更短暂和表面的作用。

综上所述,心理学家罗伯特·斯特恩伯格提出了爱情三角理论,这个理论从亲密度、激情和承诺三个维度来解释和分析爱情关系。该理论在实际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可以帮助我们预测和评估爱情关系的稳定性和满意度。同时,该理论也为研究者提供了一个有益的框架,可以进一步深入研究和理解爱情心理学。

不懂自己或他人的心?想要进一步探索自我,建立更加成熟的关系,不妨做下文末的心理测试。平台现有近400个心理测试,定期上新,等你来测。如果内心苦闷,想要找人倾诉,可以选择平台的【心事倾诉】产品,通过写信自由表达心中的情绪,会有专业心理咨询师给予你支持和陪伴。

爱情的三个成分分别可以产生哪些爱情组合

心理学家斯滕伯格(Sternberg)提出了“爱情三元素”理论: *亲情intimacy:两人之间同甘共苦、相互沟通和相互支持的情感。 *恋情passion:激发人的生理唤起的情感,可能是性的唤起,也可能出自其他需要。 *承诺commitment:所作出的与另外一个人相爱或相伴的决定,以及信守这一承诺的程度。以上三种元素组成一个三角形,不同结构的三角形反映着不同的爱情组合关系: 1、无爱型组合nonlove:三元素皆不具备,不是爱情组合。 2、浪漫型组合romantic love:亲情+恋情。彼此亲近和分享一切,同时有着生理上的相互吸引,在开始时并不需要很多承诺,可能好合好散。 3、亲情型组合liking:只有亲情。相互之间很亲近,能很好的沟通,但没有恋爱的感觉。 4、虚幻型组合fatuous love:恋情+承诺。基于性的吸引力和不现实的想象,典型如一见钟情,海誓山盟,闪电结婚。 5、热恋型组合infatuation:只有恋情。爱似一团火,但相互之间既无亲情又无承诺。 6、伴侣型组合companionate love:亲情+承诺。建立在相互尊重、共同兴趣和牢固友谊基础上的感情,有深厚的依恋关系,相互之间可能恋情可能不很强烈,但感情较为稳定和长久,相濡以沫、生死相依的伴侣感情。 7、承诺型组合empty love:只有承诺。夫妻之间已不再有什么恋情和亲情,但他们由于信守自己的承诺或习惯仍旧生活在一起。 8、完满型组合consummate love:亲情+恋情+承诺。斯滕伯格较为强调恋情,只是热恋得如胶似漆的阶段保持的时间是有限的,长不过30个月,短则不到6个月,李敖则认为只有3个月 另一则: Sternberg大师曾经为爱情建立了一个数学模型----“爱情三角形理论”。为了有一个更感性和清晰的认识,先阐述一下这个理论的基本概念。在爱情模型中,三角形的三个角分别代表:亲密感、激情、决定和义务。亲密感是爱的感情成分,内容包括分享自己、关注对方、亲密交流以及尊重对方的价值观等,也就是精神上的交流,灵魂的相依。根据Erikson对亲密感的定义:“形成具体的友好关系和伙伴关系的能力,并且发展道德的力量去遵循彼此间义务的能力”,说明亲密感不一定需要身体或性方面的接触。这是和激情的本质区别。激情代表的是动机和激发的成分,内容包括对浪漫的渴望、身体的吸引以及性要求的满足,也就是本体的向往。决定和义务则是对爱的认知成分,即一个人爱另一个人的最初决定以及维持这种爱情的长期义务,也就是我们通常意义上的爱情产生的前提与爱情中的责任和义务。根据三角形的几个基本形态,我们可以大致得出爱情学三角理论的几个表现形式。具体为:平衡的三角形:即三个角都成60度的等边三角形,也就是亲密感、激情、决定和义务的分配在爱情中大致相匹配,呈平衡关系。不平衡的三角形:即三者分配有侧重,其中一个占主导地位,呈现不平衡的形态,除等边三角形外的其他几种三角图形都属于这一种,只有所占比重不同的区别而已,其基本形式也分三种,具体如下:一、亲密感占重要角色的三角形---即爱人关系可能更象好朋友,肉体吸引和对未来的约束则比较次要,例如兄妹式的爱情关系;二、激情占大部分的三角形---即更多的表现出对身体的接触和性的吸引,例如:一夜情、二奶显然属于比较典型的案例;三、决定和义务为核心的三角形---即表现为对未来高度的约束关系,而激情和亲密感则相对虚弱无力,例如我国古代的媒妁婚姻,更多的就表现了夫妻间的权利义务关系。三角形在几何学中被认为是最牢固的图形,那么它在爱情学中又是如何呢?爱情三角形是不是意味着爱情是坚固的呢?事实上,现实已经很早就证明了爱情是这个世界上最不牢靠的东西?原因基本可以归纳如下:首先,爱情关系并不是由一个三角形构成,而是有两个三角形构成。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爱情三角形,对爱情的关注点不同,有人喜欢亲密感的爱情,有人更注重激情,有人看中爱情中的责任。只有两个三角形能够相合或者相补,爱情的产生才有其可能性。这也就是为什么有些人在一起怎么都不能来电的根本原因。其次,根据心理学著名的“本我、自我和超我”的理论,每个人心中还有一个理想化的爱情三角形,这个理想化的概念可能与现实中的概念不同,比方说有人现实中把物质条件作为爱情产生的前提,理想中更渴望有亲密感的爱情。这种隐性的差异也是爱情不一定能够产生,或者爱情产生后变质的可能原因。戴安娜王妃与查尔斯王子的爱情悲剧足以证明。再次,就是爱情三角形的“活动性”,即这三种成分的重要性和力量在不同的爱情关系,不同的时间,不同的性别中间会有不同的变化。爱情初期,对激情的要求可能是核心,但随着激情渐退后,亲密感以及义务的比例则可能会上升。也就是说,即使是一开始两个人的爱情三角形是相合的,也有可能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引起变化,一旦双方各自的三角形变化差异过大,甚至出现严重的冲突,爱情的消亡则就变得不可遏止。爱情中的“三年之期”,婚姻中的“七年之痒”就是典型表现。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aokedao3713@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猜你喜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