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人对某些人的情感倾向非常强烈,甚至从心底对其反感。这种情感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的,而是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本文将从人格特征、表现行为、生理变化等角度分析为什么会对某些人从心底反感。
从心底反感一个人原因是什么
一、人格特征
人格特征是构成个体的基本因素,在构建一个人对他人的看法时是非常重要的。当看到一个人的时候,我们无法逃避对其人格特征的判断。如果觉得一个人的人格特征比较差,比如缺乏诚信、缺乏的责任感、自私等等,那么就很容易从心底反感他。而相反地,如果觉得一个人具有良好的人格特征,那么对他就会有好感。
二、表现行为
人的行为不仅能够反映出人格特征,还会影响到他人的感受。当人与人相处的时候,如果对方的行为给自己带来了不适或者伤害,那么就会对他从心底反感。比如,无礼的举止、嘈杂的声音、粗鲁的言辞等等都会让人感到不快。此外,一些卑劣的行为,如欺骗、虐待,更是会让人从心底反感。
三、生理变化
研究发现,人的情感反应和一些生理反应是相关联的。当人感到不快或紧张时,身体主要会出现两种反应:行为上的反应和自主神经系统的变化。行为上的反应包括肌肉痉挛、面部肌肉运动等等,这些变化使得人可以更好地应对当前的困境。而自主神经系统的变化则包括脉搏加快、血压升高等等。这些生理变化会加强人的情感反应,进而影响评价行为,导致从心底反感某个人。
综上所述,心底反感一个人是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而形成的,包括人格特征、表现行为、生理变化等等。了解这些因素,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应对从心底反感某个人的情况,同时也更好地调整我们自己的情感体验,提高人际交往质量。
不懂自己或他人的心?想要进一步探索自我,建立更加成熟的关系,不妨做下文末的心理测试。平台现有近400个心理测试,定期上新,等你来测。如果内心苦闷,想要找人倾诉,可以选择平台的【心事倾诉】产品,通过写信自由表达心中的情绪,会有专业心理咨询师给予你支持和陪伴。
从心理能量的角度来说,其实讨厌和喜欢的本质是一样的。讨厌一个人,做什么事都讨厌,出于什么心理?下面我们就来分析分析:
讨厌和喜欢的本质是一样的:
一个朋友对我说,我真的特别特别讨厌我的直属上司,每次看见她我都讨厌得不要不要的。听她说话,我甚至会不由自主地撇嘴嘲笑她,我觉得她德不配位,根本做不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对她充满了鄙夷的情绪。无论喜欢还是讨厌一个人,你都会发现你对这个人比对其他人敏感,你很容易觉察到Ta的一举一动,然后根据对方的行为而做出反应。你看,你对你讨厌的对象也真的是很上心很用心。当然,最终你做出的反应是不同的,但你投入的心力却是一样的。那么,从这个角度来讨论“讨厌”。
讨厌一个人从心理学的角度的原因:
讨厌一个人是我们自己建立的心理游戏。当看到Ta的时候,我感觉到强烈的愤怒厌恶,在这种强烈的感受里,我更清晰地感觉到我自己。于是,我的存在感得到满足了。当看到Ta的时候,我感受着Ta的愚蠢无能,我不自觉地嘲讽讥笑Ta,然后我感觉到了某种满足,我比Ta好得多,我比Ta有价值得多,这时候,我的价值感就得到满足了。所以,在这种情况下,也可以说讨厌一个人是我们自己建立的心理游戏,经由这样的心理游戏,我们才能感受到自己生命的意义。所以,这就是我们自己的需要投射出来的故事。它是我们惯用的方式,就好像是那个钉在墙上的挂住自我的钉子,我们不能离开它,除非我们找到了新的方式让自我有所依托。
你在对方身上投射了一些你早年隐藏的对他人的情绪 。我们观察他的成长经历,很可能会发现,他的父亲或者母亲就常常是夸夸其谈的,可是事实上当他需要帮助需要照顾需要保护的时候,父母却常常不能够给到他足够的实实在在的爱和安全。然而,他不敢表现出愤怒,也不敢表现出不满,因为他只是个孩子。他知道如果自己对父母的这种习气表达出不满,那么境遇可能更糟糕。而长大之后,当这样的人在自己的生活中出现的时候,就是以前压抑的情绪终于找到出口的时刻。所以,所有的压抑不满就都一股脑的丢出去了。而对方也可能感受到这种巨大的能量,下意识地自我保护和防御,甚至进而产生投射认同,也开始针对或者讨厌你,这时候很可能那个尴尬的局面就已经形成了。
总结:
当你不再把对他人的厌恶仅仅归咎于他人的不够好的时候,当你真的下定决心愿意面对自己的内心的时候,你也就又找到了前进路上的一把钥匙。那么,你前方可能打开的,就不只是一扇小窗,也可能是一条宽敞的大路。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