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祝由术>心理健康

多巴胺和内啡肽的区别和作用

时间: 2023-10-09 04:51:38
道家文始派传承人收徒声明

多巴胺和内啡肽是两种常见的神经递质,它们对于人体的生理和心理机能调节都有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将从多个角度分析多巴胺和内啡肽的区别和作用。

多巴胺和内啡肽的区别和作用

一、多巴胺和内啡肽的基本概念

多巴胺是一种神经递质,它主要分布于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中。在中枢神经系统中,多巴胺主要分布于黑质、红核和腹侧被盖核等区域,它的主要作用是参与运动、情绪、学习和记忆等方面的调节。在周围神经系统中,多巴胺主要分布于肾上腺髓质中,它的主要作用是促进心脏收缩力的增强,同时也是黑色素的合成和分泌的重要物质。

内啡肽是一种内源性阿片样物质,它是一种肽类分子,主要由三个氨基酸组成。内啡肽分布广泛,主要分布于大脑皮层、下丘脑、脑干和脊髓以及消化系统等组织和器官中。内啡肽是一种天然的止痛物质,它能够通过与脑内阿片受体的结合来减轻疼痛,并且还具有镇静、抗抑郁和抗焦虑等作用。

二、多巴胺和内啡肽的区别

1. 基本结构不同

多巴胺和内啡肽的基本结构不同。多巴胺是单胺类神经递质,它的分子结构是单独的,由苯丙氨酸转化而来。而内啡肽则是由三个氨基酸组成的肽类分子。

2. 分布范围不同

多巴胺和内啡肽在人体中的分布范围也不同。多巴胺主要分布于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中,而内啡肽则广泛分布于大脑和消化系统。

3. 作用机制不同

多巴胺和内啡肽的作用机制也不同。多巴胺的主要作用是通过血管收缩、代谢和心血管等方面的调节来维持机体的正常功能。而内啡肽则通过阿片受体的结合减轻疼痛、减压和镇静等作用,从而提高人体的免疫力和生活质量。

三、多巴胺和内啡肽的作用

1. 多巴胺的作用

(1)调节心血管系统:多巴胺能够通过扩张血管、稳定血流和增强心肌收缩力等方面的调节来维持心脏正常的功能。

(2)调节运动和感知:多巴胺参与运动和感知等方面的调节,通过调节运动神经元的活动来调控肌肉的收缩和松弛等活动,从而维持正常的动作。

(3)调节情绪和内分泌:多巴胺参与情绪和内分泌等方面的调节,通过影响垂体和下丘脑的激素分泌来调节代谢和免疫功能。

2. 内啡肽的作用

(1)减轻疼痛:内啡肽是一种天然的止痛物质,它能够通过与脑内阿片受体的结合减轻疼痛。

(2)减压镇静:内啡肽具有镇静和减压作用,它能够通过中枢神经系统的抑制作用来减轻疼痛、恐惧和焦虑等情绪。

(3)调节消化系统:内啡肽还能够通过调节消化系统的功能来缓解胃肠道功能紊乱等问题。

四、结论

多巴胺和内啡肽是两种常见的神经递质,它们在人体的生理和心理机能调节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多巴胺通过调节运动、情绪和内分泌等方面的功能来维持机体正常的活动,而内啡肽则通过减轻疼痛、减压和调节消化系统等方式来提高人体的生活质量。

不懂自己或他人的心?想要进一步探索自我,建立更加成熟的关系,不妨做下文末的心理测试。平台现有近400个心理测试,定期上新,等你来测。如果内心苦闷,想要找人倾诉,可以选择平台的【心事倾诉】产品,通过写信自由表达心中的情绪,会有专业心理咨询师给予你支持和陪伴。

多巴胺和内啡肽究竟有什么区别?

用最简单的比喻就可以知道两者的区别了:

你忙了一天的工作,很累,终于下班了,感觉到很高兴,这样的感觉就是内啡肽造成的。
你玩了一天,非常开心,到了该睡觉的时间,你却意犹未尽,这样感觉就是多巴胺造成的。

所以长距离运动时,产生新快感的东西是内啡肽。

扩展资料:

1、多巴胺:是一种神经传导物质,用来帮助细胞传送脉冲的化学物质。这种脑内分泌物和人的情欲、感觉有关,它传递兴奋及开心的信息。

2、内酚酞:是一种内成性(脑下垂体分泌)的类吗啡生物化学合成物激素。它是由脑下垂体和脊椎动物的丘脑下部所分泌的氨基化合物(肽)。它能与吗啡受体结合,产生跟吗啡、鸦片剂一样的止痛效果和欣快感。等同天然的镇痛剂。利用药物可增加脑内啡的分泌效果。

参考资料:

百科百科_多巴胺?_内啡肽

请教生理学达人,脑内啡和多巴胺的区别和联系

脑内啡和多巴胺的区别:

一、成分不同。

脑内啡亦称安多芬或内啡肽,是一种内成性(脑下垂体分泌)的类吗啡生物化学合成物激素。它是由脑下垂体和脊椎动物的丘脑下部所分泌的氨基化合物(肽)。

多巴胺是一种神经传导物质,用来帮助细胞传送脉冲的化学物质。

二、作用不同。

当机体有伤痛刺激时,内源性阿片肽被释放出来以对抗疼痛。在内啡肽的激发下,人的身心处于轻松愉悦的状态中,免疫系统实力得以强化,并能顺利入梦,消除失眠症。

多巴胺为多巴胺受体激动药。在体内为合成去甲肾上腺素及肾上腺素的前体物,存在于外周交感神经、神经节和中枢神经系统,为中枢神经递质之一,但因不易透过血-脑脊液屏障,主要表现为外周作用。

具有兴奋肾上腺素α、β受体的作用,但对β2受体作用较弱;同时也作用于肾脏和肠系膜血管、冠状动脉的多巴胺受体,为较理想的抗休克药物,其末梢作用较复杂。

三、药物代谢动力学不同。

在离体突触阿片结合测定中,脑啡肽、α内啡肽和γ内啡肽具有同吗啡一样的活性,而β内啡肽的活性则5~10倍于吗啡。内啡肽的镇痛作用只在大脑内给予时方能见到,但尚未证实外周给药是否有镇痛活性。

多巴胺口服无效。静脉滴注时在肝、肾及血浆中单胺氧化化酶和儿茶酚氧位甲基转移酶迅速降解为无活性化合物,作用时间短暂。约25%剂量可在肾上腺素神经末梢代谢为去甲肾上腺上腺上腺素,但大部分转化为多巴胺相关性代谢物,经肾脏排泄。半衰期为1~2min。

联系:

多巴胺和内啡肽是脑垂体和它旁边的下丘脑(间脑一般被分成背侧丘脑、后丘脑、上丘脑、底丘脑和下丘脑五个部分)分泌。

-内啡肽

-多巴胺

从快感到成就感:多巴胺vs内啡肽

努力不一定成功,但不努力一定很焦虑。

对我这种渴望进步的人来说,这句话简直刻画得入木三分。我们从这句话开始,但不止步于感受的层面,一起探究这句话背后的生理和心理原因是什么。

一、多巴胺与快感

1、多巴胺是什么?不是什么?

多巴胺是一种神经传导物。它将兴奋及开心的信息传递,也与上瘾有关。阿尔维德—卡尔森等三人研究多巴胺而获得诺贝尔奖。

多巴胺代表快乐吗?并非如此。

有研究表明多巴胺奖赏通路的本质是奖赏,而不是快乐。动物饲养员邓师傅的回答:

奖赏是什么?奖赏就是你做了一次后,你会想做第二次。一般来说,我们获得奖赏都是有实质性的反馈的,比如一个苹果,那么这个苹果的味道和触感等等物理性质信息在转换为神经信息后与奖赏系统相勾连,产生了突触可塑性的变化,你就知道苹果是好吃的而去吃苹果。

快感真是来自快乐的时刻吗?更多研究发现,多巴胺的效用产生于期待奖赏,而不是获得奖赏。多巴胺≈ want,所带来的是渴望和幻想。

苏小蛇Arrogance的答案:

在给猴子糖水的实验中,多巴胺细胞的放电活动 (spiking activity),在猴子获得糖水奖励(R)时显著增加。

接下来,Schultz 使用经典的巴普洛夫条件反射实验,在给猴子糖水前1秒钟播放一个声音来提示猴子。在猴子习惯了这一关联后,他一听到提示音就会期待糖水。而多巴胺细胞的活动变成了在听到提示音(CS)后增强,因为这一提示预测未来的奖励。注意,在实际获得糖水时,多巴胺活动不再增强,因为糖水奖励已经被预测到了。

2、多巴胺的副作用:成瘾的痛苦

可以对比一下现在的手机上瘾,我们很多时候只是在不停的点开“下一条”,即使很累也舍不得放开。这就是多巴胺的奖励机制在告诉你,“下一条会很爽”,当你强迫自己放下手机,你会觉得很焦虑,多巴胺只是让我们对下一个充满期待而已。

关于成瘾痛苦的生理心理原因,苏小蛇Arrogance提到:

成瘾(英语:Addiction)是指一种重复性的强迫行为,即使这些行为已知可能造成不良后果的情形下,仍然被持续重复。这种行为可能因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调造成,重复这些行为也可以反过来造成神经功能受损——Wikipedia

在奖励机制中,内啡肽,脑啡肽,内源性大麻素等属于“胡萝卜”型,而多巴胺则属于“大棒”型。前三者给人们带来的是获得后的满足感,而多巴胺给人带来的则是获得前的饥渴感。动物其实都很懒得,“大棒”让动物保持想要吃到胡萝卜应该有的高度兴奋的精神状态(别以为兴奋就是快乐!你被食肉动物追杀的时候就非常兴奋)。

而“成瘾”则是完全另一回事。即使是在使用成瘾源时,它也只给你饥渴感,却不给你满足感。或者说,它让你产生的饥渴感远大于满足感。即误导你的大脑做出错误的判断。以赌博为例,赌博的成瘾机制就在于让人误以为“下一把我一定能赢钱”,然而并不,从长期来看,赌博的目的就是让赌徒输得精光。

更重要的是,在成瘾性行为中,我们虽然兴奋、想不断要更多的刺激,但是我们那时候并非快乐着。在一个用电刺激快感区域来“治疗”同性恋的实验中,尽管在类似的实验中人类被试报告“想要更多的刺激”和“引起性欲”,

但Kent Berridge 阅读“治疗”过程中的采访记录却发现,却从未有被试说过“电击的感觉很好”或“按下按钮会觉得舒服”这样的话来直接表达快感。

另一种情况下,例如强迫症患者在做重复动作的时候,多巴胺系统保持兴奋,并产生奖赏。结果显然是痛苦的。

一遍遍地刷微博、知乎的过程中,我们真的很开心吗?显然不是。我们只是在寻求奖赏,我们只是被兴奋着的奖励系统奴役驱使而已。如同沙中觅水,在干燥无比无穷无尽的沙砾中苦苦汲取那并不存在的水分。那种对快感的追求是一种“渴”,在沙漠中不断翻寻水分,反而越来越渴。

每次上网找刺激的电影看,玩刺激的动作游戏,过后都有相同体验。

二、内啡肽与成就感

内啡肽(endorphin)亦称安多芬或脑内啡,是一种内成性(脑下垂体分泌)的类吗啡生物化学合成物激素。它能与吗啡受体结合,产生跟吗啡、鸦片剂一样有止痛和欣快感。等同天然的镇痛剂。利用药物可增加脑内啡的分泌效果。内啡肽类似于是成就感,内心宁静。

内腓肽可以帮助人保持年轻快乐的状态,所以内腓肽也被称之为“快感荷尔蒙”或者“年轻荷尔蒙”。

诺贝尔奖金获得者罗杰.吉尔曼发现,人体产生内啡肽最多的区域以及内啡肽受体最集中的区域,居然就是学习和记忆的相关区域,因此内啡肽可以提高学习成绩,加深记忆。腓肽能够调整不良情绪,调动神经内分泌系统,提高免疫力,缓解疼痛。内腓肽的激发下,人能顺利入梦,消除失眠症,并使人的身心处于轻松愉悦的状态中,让免疫系统实力得以强化。

内腓肽可以对抗疼痛、振奋精神、缓解抑郁;还能让我们可以抵抗哀伤,创造力勃发,提高工作效率等等; 充满爱心和光明感,积极向上,愿意和周围的人交流勾通。

通过上述描述,大家是否感受到,这些内啡肽的功效与我们在做完了一天该做的事情时心情和感受相似呢?此时的我们,内心充实,平静,对自己认可,对未来充满信心。

三、逃离快感陷阱,迎接内啡肽的世界

在上瘾行为中,最常见的副作用是耐受性阈值的提高。所以吸毒的人需要持续提高剂量,才能获得与之前相同的感受。

与之相反,禁欲反而能让人快乐的。其根本原理是耐受性阈值的降低。禁食一天,味觉变得更灵敏,吃到嘴里的食物味道可被放大。

修行、持戒的部分意义是减少大脑中过多的多巴胺受体,以减少被大脑奖赏机制的控制而做出身不由己的上瘾行为。许多人觉得修行者是自讨苦吃,不理解耐受性阈值降低的意义。

多巴胺和内啡肽在爱情中的作用有何不同?多巴胺是瞬间的心动,内啡肽才最长久。在轰轰烈烈地爱过之后,我们需要另外一种爱情物质endorphin(内啡呔)来填补激情。内啡呔的效果非常接近于另外一种毒品——吗啡,是一种镇静剂。可以降低焦虑感,让人体会到一种安逸的、温暖的、亲密的、平静的感觉。虽然这并不能让人激动和兴奋,但这种温馨的感觉一样能使人上瘾。一般来说当一个婚姻存在的时间越长久,这种状态也就会越牢固。这里面很大的一个原因就在于夫妻双方已经习惯了内啡呔所带来的宁静。

看来让爱情历久长新的关键就在于在激情物质消退之前,分泌出足够多的内啡呔。

如何获得内啡肽呢?关于运动有这样的研究(豆瓣:《促进内啡肽分泌的方法》)

内啡肽因此也被称为“快乐激素”或者“年轻激素”,它能让人感到欢愉和满足,甚至可以帮助人排遣压力和不快。专家提示:并非所有的运动都可以产生这种效果。内啡肽的分泌需要一定的运动强度和一定的运动时间,才能使它分泌出来。现在一般认为,中等偏上强度的运动,比如健身操、跑步、登山、羽毛球等,运动30分钟以上才能刺激内啡肽的分泌。长期坚持体育运动的人常在运动后感到心情舒畅,就是由于运动促进内啡肽分泌的缘故。如果有一天不去运动,内啡肽分泌减少,人会变得无精打采。

原因是在长跑的过程中,有一个奇妙的“极点”。在那个点之前,人会感到非常疲惫;一旦越过了那个点,身体就又会充满了活力,就又会感到振奋。这是因为当运动量超过某一阶段时,体内便会分泌脑内啡。这时,继续跑步就变得轻松了。

不旦跑步、爬山、打太极拳等运动会提高内啡肽的分泌量,冥想、静坐、瑜珈等修行也会提高内啡肽的分泌量。有些人干脆把这些“修行者”叫做内啡肽体验者。

在这种锻炼方式中,内在的欣快感是他们的“高峰体验”。另外,深呼吸也是分泌脑内啡的条件。我们在紧张的时候,做一下深呼吸,就可以放松我们的紧张情绪。气功运动中,也可以通过长时间的深呼吸,让我们入静。

内啡肽的产生是很吝啬的。需要付出心血和汗水。寒窗12年的学子考上理想的大学,接到通知书的那一刻,抽取血样,内啡肽的含量一定超标。辛苦了一年的农夫,看到硕果累累的果树丰收在望的景象,历经磨难久别重逢的情侣,当见到心爱的人的那一刻,内啡肽一定汹涌澎湃。内啡肽的产生是体力和精神双重努力的结果,它带给我们的欢愉,宝贵而稀少。

我相信大家都有过在成瘾快感(玩游戏、沉迷上网、通宵看刺激的电影等)过后巨大的后悔,空虚感,失落感。觉得自己浪费了时间,没有做正事。

对和我一样“对未来有所期许”的人来说,不努力一定很焦虑。多巴胺并不会带来快感,只是大脑“再来一次”的奖励机制在驱使奴役着你。它带来的是焦虑,而不是快乐。

我们都曾经渴望成为万众瞩目的天之骄子,最好不用付出努力,如小说主人公一般通过奇遇获得一切,然后享受生活。然而,一步到位获得无穷快感之后,会怎样呢?《美丽的新世界》主人公说:

“成为人类,必须要有值得奋斗,抵抗,去努力争取的东西。但是现在我们拥有了一切,唯一能做的,仅仅是等待时光的流逝。”

如果一件事开始就很痛苦,人本能就会逃离。真正可怕的是那舒适欢愉表象下的危险。

内啡肽是神奇的,真正的幸福是要付出艰苦的努力。

而且,更重要的一点是,我们人类在基因层面决定了就只对感受的变化敏感,对绝对水平值很容易适应。所以,要获得长期的幸福,我们所追求的不是一次性的巨大成功,而是持续的进步。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aokedao3713@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猜你喜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