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期是人类的重要发展阶段,也是个性和心理发展的关键期。依恋是幼儿心理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的依恋关系是幼儿发展的重要保障。那么,如何培养幼儿良好的依恋关系呢?本文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
简述幼儿良好依恋的培养
1. 父母在幼儿成长中的作用
父母是幼儿第一位、最亲密的交往对象,对幼儿的依恋关系有着重要的影响。父母应该尽可能地提供支持、安全感和爱,避免过度控制、过度保护或者虐待。父母的参与和陪伴可以使幼儿感受到来自父母的爱和安全感,从而培养良好的依恋关系。
2. 幼儿教育中的依恋培养
幼儿教育应该注重建立积极的、支持性的关系。教育者应该关注和尊重幼儿的感受,给予关爱和鼓励,同时提供安全感和支持,建立友好、信任的关系。通过这些措施,幼儿可以在教育中培养良好的依恋关系。
3. 社会环境中的依恋培养
社会环境也对幼儿依恋关系的培养有重要作用。良好的社会环境可以提供积极的、亲密的社会支持,改善家庭、园所和教育系统的问题,为幼儿的依恋关系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
4. 科学育儿中的依恋培养
科学育儿是现代育儿的一种趋势,特别是在幼儿期,家长需要针对情感教育进行针对性的育儿。科学育儿注重通过科学的方法建立亲子关系和教育关系,培养幼儿的情感能力和依恋关系。
不懂自己或他人的心?想要进一步探索自我,建立更加成熟的关系,不妨做下文末的心理测试。平台现有近400个心理测试,定期上新,等你来测。如果内心苦闷,想要找人倾诉,可以选择平台的【心事倾诉】产品,通过写信自由表达心中的情绪,会有专业心理咨询师给予你支持和陪伴。
良好亲子依恋关系是有关键期的。一般来说:
一岁以内,妈妈的角色很关键。孩子饿、尿、拉、痒痒、、、、、、都会哭闹,细心的妈妈及时正确地予以处理,满足其需要,能够是孩子建立良好的安全感和亲子依恋关系。
一岁至三岁,爸爸的角色很关键。爸爸带孩子胆子大,放得开,善于发散思维,孩子智力发展的第一个关键期,爸爸经常和孩子互动,对孩子的智力发育、性格培养有很好的促进作用,也有助于良好的亲子依恋关系形成。
这些不是绝对的,而且,到了四岁左右孩子开始出现自我中心意识或倾向时,上述方式就要有所调整。那就进入“延迟满足”的问题了。
如果您的孩子已经超出了这个年龄,那就得用别的方式方法了。
如何改善小班孩子过度依恋情绪
如何改善小班孩子过度依恋情绪?一起来学习吧?
孩子与家庭成员之间有着一种天然的依恋之情,这本是件好事,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这种依恋行为会因为独立性的增强而逐渐减弱。但有的孩子表现出了与其年龄不相称的过分依恋行为。如:孩子极不情愿到幼儿园去,回家后就缠着父母和他玩,甚至还让父母抱,否则就闷闷不乐或者大哭大闹??有的父母为此很着急,但又没有办法;有的父母认为孩子对自己亲热是好事,虽有些烦,但也只好听之任之。孩子这种过分的依恋行为是不正常的,需要分析原因,及时加以矫正。
一种情况是孩子对周围的环境产生不安或不舒服的感觉,从而表现出对父母反常的依恋行为,以求得一种安全感和心理上的安慰。只要家长留心观察,并采取措施消除使孩子感到不安或不舒服的因素,就可达到目的了。记得沛衡刚来科技幼儿园后不久,整天缠着我,有时候情绪不太稳定,动不动爱哭,我感觉可能哪里出了问题,但一时又想不出来。跟几个朋友聊天时谈到了这个问题,他们提醒我说,可能是刚换了幼儿园的缘故吧。对啊,我恍然大悟,怪不得这一段时间好几次都说不愿意去幼儿园了,要去黎安幼儿园(这是他以前的幼儿园),还提到了黎安幼儿园的好朋友和老师。很可能是换了环境还不适应的缘故啊,我之前忽视了这些,和他沟通的也比较少,看来得想个办法让他尽快适应这个环境,尽早融入幼儿园这个集体。于是,在家的时候经常打开他们班级的主页,和他一起看班级小朋友的照片,让他说小朋友的名字;放学后带他到田林绿化中心玩,如果看到他班的小朋友,鼓励他和他们一起玩;回家的路上还常和宝宝聊天:?沛衡,你今天跟你班上**小朋友玩了,玩得开心吗开心。??那以后你们经常在一起玩,好吗?这样你们就会成为好朋友了。??好的。?回到家后,还鼓励他把发生的事情向爸爸陈述,久而久之,他就会把和他在一起玩的小朋友作为自己的好朋友了。等他情绪稳定以后,我还会询问一些幼儿园的事情,有时候他会跟我讲今天在幼儿园学到了什么东西,有时候会说,?妈妈,今天**没来上学。??啊?他没来上学?是不是生病了?明天上学的时候问问老师啊,要不就向老师要他的电话号码,我们打电话问一问。?通过一段时间和他较多地交流沟通后,我发现他渐渐融入这个班级了,现在,再也听不到他说想去黎安幼儿园的话了,有时候还会跟我说:?妈妈,我喜欢陶老师、沈老师和郭老师。??是啊,你们幼儿园的老师都很好。? ?妈妈,今天陶老师没有来。??她为什么没有来呢因为她今天到小二班去了(也不知道是真是假,呵呵)。??那可能是小二班的老师忙不过来,陶老师去帮忙了。?过了几天,他说:?妈妈。陶老师今天来学校了。小朋友们都围到陶老师身边了。妈妈,我喜欢陶老师穿绿色的衣服。??是嘛。那你有没有围过去啊没有。??为什么啊因为太挤了。??那你应该过一会等小朋友走了后,再去跟陶老师说话啊。否则陶老师怎么知道你喜欢她呢?要把自己的情感表达出来啊,否则别人不知道你在想什么,知道吗?(我知道儿子是那种性格比较内向,不太善于表达情感的'孩子,所以,想鼓励他,锻炼他)??嗯。知道了,妈妈。?
另外,最多的一种情况则是成人过度保护导致孩子出现过分的依恋行为。父母对孩子的过度保护是多方面的:在生活方面,父母惟恐孩子营养不足,一味地给孩子增加营养,买补品。稍稍刮风或下点雨就不让出门,还怕太阳晒坏了身体;在教养方面,孩子受到全家人的宠爱,成了家庭的核心,全家人都关心他,服从他,有求必应;在行为方面,因为家长怕孩子出危险,使孩子爱动的天性受到压抑,想跑、想跳等愿望不能得到满足。孩子什么事都不用做,全由家长包办代替了;在心理方面,家长怕孩子生气,从不在孩子面前表露自己的不满、不快与忧愁。时间长了,孩子得不到充分的精神意志锻炼,使孩子出现心理偏差?? 以上这些因素使孩子的独立性没有发展起来,适应外界的能力很差,离不开父母的帮助,就导致孩子依恋行为的发生。要改变这种情况,应从培养孩子独立性入手。父母要想通过自己的教导和自身的行为去影响、教育孩子,使孩子树立起独立意识;要从小培养孩子的独立能力。对于我家沛衡从很小的时候,我就把简单的事让他自己去做,比如穿衣服,就让他自己穿,有时他不愿意自己穿,我就和他爸爸唱?双簧?:?哎呀,沛衡都两岁了,还不会穿衣服啊??我故意这么说。?谁说的,我们沛衡会自己穿,我上次就看到过。可能妈妈没有看过,沛衡表演给妈妈看,好吗??爸爸说。在我们大人一唱一和的?计谋?中,小孩子便会?上当?了,接下来的事情就好办了,一会儿功夫,他就会把衣服穿好(不过,有时候还是需要大人一点点的帮忙哦)。当然,表扬的话别忘记了,?啊,沛衡真的会自己穿衣服啊??我会夸大表情地说,并且还会竖起大拇指,?你真棒啊。?其实,很多事情,小孩子自己做不会累着,只是大人要注意方法和手段,最重要的是要给孩子一个机会,让他学会自己寻找乐趣,同时也尝试自己解决问题。久而久之,孩子的独立性得到培养,就可以弱化孩子对母亲和看护者的过分依恋。
以上是我个人的一点体会和感想,写出来与大家一起交流分享。希望有过度依恋情绪的孩子早日自立起来。请记住:当你的孩子不再过分依恋你,那说明你的宝贝能逐渐自立了。在不久的将来,你的孩子将如雏鹰展翅,翱翔于长空。
;
我会对每日照顾自己生活起居、每天陪伴关爱我的人产生一种依恋心理。好像一时一刻也不能与这个人分开,这种依恋程度有时会超过我对父母的需要。其实这是我一种正常的心理需求与人际关系智能发展的表现。
心理关键词:依恋感
行为描述
吴女士是做外事工作的,在全国各地奔波。宝贝3个月大的时候,她又重返职场了。虽然业务很忙,她还是平均一两个月回家住上几天陪陪宝贝。可是宝贝半岁以后,她发现他与自己渐渐不亲了,整天都跟阿姨腻在一起,她招呼他,他却不要她,有时还烦躁地推她。吴女士特别伤心,要是宝贝长大了不认她怎么办?
心理分析
吴女士的烦恼来自对宝贝依恋这种心理需求与发展特点的不了解。依恋是宝贝与特定对象之间的感情联结,依恋的发展可以分为以下4个阶段——
* 0-3个月宝贝处于无差别的依恋阶段
他还不认人,对谁的反应都一样,没有明显的偏爱。
* 3-6个月宝贝处于有差别的依恋阶段
他能够区别出熟人和生人,对熟人的反应比较积极,排斥陌生人,对妈妈、爸爸、爷爷、奶奶、阿姨等熟悉的看护者都有依恋感。
* 6个月-2岁的宝贝处于依恋对象单一化阶段
他能够把自己的主要看护者从熟人中辨别出来,并表现出强烈的依恋,当他们一离开就焦虑哭喊,这个依恋对象既有可能是父母,也可能是爷爷、奶奶、阿姨,谁与他朝朝暮暮在一起,他就依恋谁,并对陌生人开始防备、怯生。这就是吴女士疑惑的原因,宝贝的依恋对象开始出现单一化了!
* 2岁以后的宝贝处于依恋对象伙伴化阶段
他发现自己的依恋对象只是暂时离开,不会抛弃自己,还把依恋对象变成自己的交往伙伴。同样道理,这个“伙伴”就是自己朝夕相处的看护者,可能是父母,也可能是其他人。
心理疏导策略
1.摆正心态,不过分担心宝贝的冷淡
如果宝贝很小就被其他人养育,他就可能对父母以外的其他看护者产生依恋心理,对亲生父母反而陌生了,这种情况现在越来越普遍。其实这是宝贝人际关系智能发展的表现,只要父母一如既往地关爱宝贝,随着宝贝依恋水平的继续发展,他会认识并爱恋父母的。如果强迫宝贝亲近自己,可能适得其反,父母要摆正心态,尊重宝贝已经形成的情感。
2.用积极的态度接纳宝贝天生的依恋类型
反抗型依恋的宝贝——适应新人新环境的变化速度比较缓慢,焦虑情绪反应激烈,不能马上接受别人的抚慰而安静下来,消极情绪持续的时间比较长。这样的宝贝不易转移依恋对象,特别需要家长有较好的耐心接受这一特点,慢慢等待和帮助逐渐适应新人新环境。
安全型依恋的宝贝——也会产生分离焦虑,但是他很容易被劝好,只要得到大人的温暖和帮助,家长有积极的态度和良好的抚慰策略,他们很快就恢复了平静。
回避型依恋的宝贝——比较腼腆,新人新环境的'变化不会引起他们太大的情绪波动,照看起来比较省心,父母要在此基础上培养他们对事物的积极主动态度和敏锐的发现能力。
3.妈咪不要过分霸占宝贝对自己的依恋
对于0-2岁处于依恋期的宝贝,妈咪要积极回应宝贝的各种需求,2岁以后,妈咪要舍得放手宝贝,不要过分霸占宝贝对自己的依恋,开始循序渐进地培养他的独立性,除了跟依恋对象玩以外,还要乐意并学习跟其他成人玩,尤其是幼儿园老师,这样宝贝的社会性才能发展得更好。
4.帮助宝贝把依恋对象从成人转向同龄伙伴
成人是宝贝早期发展最重要的人ψ试矗?岁左右家长要积极帮助宝贝寻求和建立良好的同龄伙伴关系,发展宝贝另一个重要的人力资源。最初宝贝还没有掌握熟练的同伴交往技巧,妈咪要一点一滴地教宝贝,例如跟人礼貌地打招呼,学会轮流、等待和与人分享,有需求要用语言向他人陈述和求助而不是动手打和抢等等。如果宝贝学会了从家庭这个狭隘的圈子走向社会这个广阔的舞台,他的各方面能力都将同步增长。
自主性培养从小起
独立自主是健康人格的表现之一,它对孩子的生活、学习质量以及孩子成年后事业的成功和家庭生活的美满都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力。
独立自主一岁始
孩子一岁左右就可以进行自主性的培养。让孩子从小学会独立自主,应做到如下几个方面:
一、正确认识和理解孩子
你要了解孩子在各个年龄阶段所普遍具备的各种能力。知道在什么年龄,孩子应该会做什么事情了,那么就可以放手让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而不依赖别人。
你还要了解你孩子的“特别性“。知道你的孩子有哪些与其他孩子不同的地方,对这些特别之处,你要相应地采取特别的教育。如有的能力是你孩子的强项,那么你可以用更高的标准来要求他;若你的孩子生性敏感、胆小,那么你应该多鼓励他大胆尝试。
二、给予充分的活动自由
孩子的独立自主性是在独立活动中产生和发展的,要培养独立自主的孩子,就应该为他提供独立思考和独立解决问题的机会。
三、与孩子建立亲密的亲子关系
让孩子充分感受到你的爱。与他建立亲密的亲子关系,从而使他对你和周围事物都具有信任感。因为独立自主性的培养,需要以孩子的信任感和安全感为基础。只有当孩子相信,在他遇到困难时一定会得到帮助,他才有可能放心大胆地去探索外界和尝试活动。因此,在孩子活动时,你应该陪伴在他身边,给他鼓励。
四、循序渐进,不随便批评
独立自主性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循序渐进地进行。切不可急于求成,对孩子的发展作出过高的、不合理的要求。也不能因为孩子一时没有达到要求,就横加斥责。请先冷静地分析一下孩子没有达到要求的原因,以科学的准则来衡量,然后再做出相应的调整策略。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aokedao3713@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