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祝由术>心理健康

跳蚤效应对你有什么启示

时间: 2023-10-09 11:49:33

跳蚤效应,是指在局部积累小的事项达到某一临界点后,因为小事项的改变而引起系统级别的大的变化。这个概念原本是由物理学家 Per Bak 提出的,但现已被广泛地运用在社会科学领域。从曼哈顿黑色星期一的股市崩盘到病毒性的信息的扩散,跳蚤效应已被证明是一种突发行为或社会现象,在当今社会中,它对我们的各个领域都具有一定的启示。

跳蚤效应对你有什么启示

从斯诺登事件到 Facebook 的数据泄露,跳蚤效应经常被用来描述恶劣事件扩散的过程。从个人角度来看,这种效应表明了某些看似微不足道的事情也可能在个人隐私和安全上带来影响,我们应时刻保持警惕,注意个人信息和隐私的保护。

从经济学的角度,跳蚤效应表明了任何一个市场都是由许多小决策形成的,这些小决策最终集合起来才形成了市场总体趋势。这也意味着我们无法预测市场的发展方向,需要及时反应和调整自己的策略以跟随市场变化。

在个人发展方面,跳蚤效应提醒我们要将眼光放长远,注重积累和着力点的选择。看似无关紧要的努力和积累,在某一时刻可能会引发事业的爆发性发展,因此不应忽略一个看似微不足道的机会,也不能过分强求快速收效。

总之,跳蚤效应告诉我们,微不足道的事情也可能对我们生活和工作产生深远的影响,我们需要保持敏锐的方向感和意识,将注意力放在合适的地方,并随时准备应对可能的系统级别的变化。

不懂自己或他人的心?想要进一步探索自我,建立更加成熟的关系,不妨做下文末的心理测试。平台现有近400个心理测试,定期上新,等你来测。如果内心苦闷,想要找人倾诉,可以选择平台的【心事倾诉】产品,通过写信自由表达心中的情绪,会有专业心理咨询师给予你支持和陪伴。

墨菲定律效应合集

?1、自我认识

【苏东坡效应:若想驾驭人生,先认清自己】

【暗示效应:当心被催眠成“不行”的人】

【木桶理论:找出自己的短板,变劣势为优势】

【隧道视野效应:站得高看得远,瞄得准走得稳】

【定型化效应:不做刻板、偏见的人】

【锚定效应:不让额外信息影响个人生活】

【布里丹毛驴效应:不要让自己变成一头“蠢驴”】

【从众心理:随大流难以坚持己见】

【道德许可效应:提高自控力,才不会纵容自己】

【破窗效应:千万不要捅破第一个窗户】

【去他的效应:面对诱惑,一定要守住底线】

【权威效应:不被权威所左右】

2、强化内心

【杜根定律:自信比什么都重要】

【特里法则:正视错误,内心才能更强大】

【绝境定律:让潜能爆发出来】

【冰激凌哲学:在逆境中绽放崭新的自己】

【跨栏定律:把挑战困境看成一种享受】

【韦奇定律:培养意志力,让内心更加强悍】

【鲇鱼效应:在危机中激发自己的斗志】

【海格力斯效应:宽容是一种发自内心的力量】

【酸葡萄效应:拥有乐观,人生才会快意】

【思维定势效应:摆脱传统思维,彻底解放内心】

【曼狄诺定律:再苦再累也要面带微笑】

【坚定定律:激发自我的驱动力】

3、励志成功

【手表效应:给自己一个明确的目标】

? ? 【马太效应:一次成功决定一生的命运】

【蘑菇定律:忍受平庸,才能拥抱成功】

【不值得定律:不值得做的事情不要做】

? ? 【墨菲定律:在错误中成长,直到走向成功】

【临界点效应:成功就是再坚持那么一点点】

【罗伯特定理:放弃什么都可以,但不能放弃梦想】

? ? 【蜕皮效应:不断超越自己】

【跳蚤效应:不要为自己的人生设限】

? ? 【普瑞马克定律:行事果断绝不拖延】

【蝴蝶效应:最有效的防御是未雨绸缪】

【青蛙法则:经历的挫折越多,距离成功就越近】

4、生存博弈

【路西法效应:失控的角色扮演】

【皮格马利翁效应:要想使唤人就得学这个】

【群体效应:唤醒心中的怪兽】

【肥皂水效应:这样批评不会得罪人】

【登门槛效应:你是受害者,也是同谋】

【录音带效应:因为看不见,所以残忍】

【贝勃定律:在优厚条件下,让对方接受剩余部分】

【鸟笼效应:用给予对方的方式让对方就范】

? ? 【启动效应:周围的信息能控制你的行动】

5、和谐人际

? ? 【首因效应:第一印象很重要】

? ? 【晕轮效应:克服人际交往中的认知障碍】

? ? 【冷热水效应:把握对方心目中的那杆秤】

? ? 【情绪定律:用好心情感染身边人】

? ? 【囚徒困境:不做愚蠢的人】

? ? 【名片效应:把对方变成“自己人”】

【邻里效应:有事没事多走动】

? ? 【阿伦森效应:有点小缺点比完美更可爱】

【刺猬法则:人与人之间保持适当的距离】

? ? 【投射效应:任何时候都不要以己度人】

? ? 【互惠原理:使其回报人情】

? ? 【反射法则:你想要人怎样对你,就怎样对人】

【瀑布心理效应:说话要有分寸】

【人际相似效应:教你如何跟别人套近乎】

【近因效应:前功一朝化烟云】

【亲和效应:广结人缘的最佳途径】

6、管控情绪

【猫踢效应:时刻控制好自己的情绪】

【道森定律:焦虑程度影响活动效率】

【空虚效应:努力的人,内心永远不会空虚】

【心理摆效应:做情绪的主人】

【齐加尼克效应:让行动有条不紊的智慧】

【野马效应:不被愤怒牵着鼻子走】

【延迟满足效应:惊奇过度,人容易冲动和失控】

【漏斗效应:嫉妒是心灵的杂草,一定要根除】

【恐惧效应:认识根本,从此不再害怕】

7、职场启示

【布利斯定律:计划使工作高效推进】

【结伴效应:让你不自觉提高工作效率的原因】

【热炉效应:上司的面子,员工伤不起】

【雷斯托夫效应:角落里变成“焦点”】

【猎鹿效应:合作才能双赢】

【天花板现象:为什么女高层总是那么少】

【费斯诺定理:少一些夸夸其谈,多一些踏实行动】

【250定律:每一位顾客身后站着250名新顾客】

【犬獒效应:不要逃避竞争】

【帕金森定律:时间是奢侈品,每一秒钟都要珍惜】

【竞争优势效应:发现和利用自身优势】

8、企业管理

【艾奇布恩定理:企业并非做得越大越好】

【普希尔定律:正确决策,速度是关键】

【奥卡姆剃刀定律:顺其自然,不把事情复杂化】

? ? 【麦克莱兰定律:权力分享,创造价值】

【蓝斯登定律:给员工创造快乐的工作环境】

【洛伯定理:善于利用每一位员工的优点】

? ? 【彼得定律:给予优秀员工晋升的机会】

【蓝伯格定理:在压力中提高自己,才能不断发展壮大】

? ? 【吉宁定理:真正的错误是怕犯错误】

? ? 【路径思维定律:避免路径依赖产生的负面影响】

【巴菲特定律:创新才能获得更多的机遇】

? ? 【卡贝定律:该放弃的一定要放弃】

【哈默定律:世上没有坏买卖】

? ? 【酒与污水定律:对待“害群之马”绝不手软】

? ? 【特雷默定律:企业中没有无用的人才】

9、人生智慧

? ? 【狄德罗效应:高级睡袍绑架了谁】

? ? 【瓦伦达效应:为什么不祥的预感很容易成真】

? ? 【顺序效应:顺序不同,感受不同】

【黑暗效应:为什么酒吧里的灯光都很昏暗】

? ? 【安慰剂效应:安慰不只是安慰】

【维特效应:揭秘自杀岛的传说】

【责任分散效应:对着一群人求救,得不到救援】

? ? 【凡勃伦效应:每个人都无法逃脱名牌情结】

? ? 【鸵鸟效应:一味逃避真能带来安全吗】

? ? 【角色效应:正确进行角色定位】

? ? 【蔡氏效应:实现目标的好帮手】

? ? 【卢维斯定理:谦虚的人更受欢迎】

【塔西罗效应:诚信乃立身之本】

【适者生存法则:善变,才能应万变】

10、幸福法则

? ? 【博萨德法则:距离越远,爱情越浅】

? ? 【罗密欧与朱丽叶效应:爱情有一张伪面具】

【毛毛虫效应:让你的梦中情人变成你的毛毛虫】

【示弱效应:爱情里没有对错输赢】

? ? 【“皮肤饥饿”现象:别让爱人太“饥渴”】

? ? 【马斯洛理论:夫妻双方也需彼此尊重】

【互补定律:找爱人,就要找个“互补”的】

? ? 【彼得·潘综合征:丈夫为什么长不大】

? ? 【磨合效应:通过磨合才能更加协调契合】

【榜样效应:孝顺父母等于给自己存了份“养老保险”】

? ? 【禁果效应:打破神秘感,合理引导才有效】

? ? 【超限效应:批评一次就好,唠唠叨叨只会过犹不及】

? ? 【幸福递减定律:财富越多,幸福越少吗】

最神奇的心理学定律的目录

第一章 “对于我自己,我就是一切”
——走进奇妙的自我世界
第一节 我们心中都有一顶“光环”——晕轮效应
从“爱屋及鸟”说起
理性人生,辩证对待心中的“光环”
心灵魔法屋:测一测属于你的“光环?是什么
第二节 为什么我们会“自信地犯错”——控制错觉定律
挑选彩票引发的思考
控制错觉
心灵魔法屋:测试你的错觉
第三节 一种心态,一种选择——不值得定律
“值得”与“不值得”的距离有多远
智者:理性选择,积极面对
心灵魔法屋:选择你所爱的,爱你所选择的
第四节 心有多大,人生舞台就有多大——跳蚤效应
目标在,路才不会消失
用心唱响人生: “我要飞得更高”
心灵魔法屋:测一测你的野心有多大
第五节 我们为何会不自觉地被权威牵引——权威效应
揭开“机长综合征”的心理学面纱
自信,突围负面权威效应的利器
心灵魔法屋:指挥家小泽征尔突破“权威陷阱”的故事
第二章 心,让一切皆有可能
——情绪的惊人力量
第一节 情绪影响一切——情绪定律
一 情绪改变挽回一个诺贝尔奖带来的启示
不做情绪的奴隶,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
心灵魔法屋:测一测你的情绪是否稳定
第二节 情感,需要一个宣泄的窗口——情感宣泄定律
从祥林嫂说起
理顺情绪,疏导为本
心灵魔法屋:测一测你缓解压力的能力
第三节 越“禁”越“禁不掉”的心——禁果效应
“禁果”真的格外甜吗
巧妙播种“禁果”,品其甜、避其苦
心灵魔法屋:测试你的好奇心
第四节 坏情绪,心灵的“流感”——情绪转移定律
一场坏心情的“流感”
掌控你自己,别把坏心情传染给别人
心灵魔法屋:测试你的克制力
第五节 心如钟摆,祸福相随——心理摆效应
解惑“乐极生悲”
顺其自然,让心不再摇摆
心灵魔法屋:测试你是不是拆解情绪地雷的高手
第三章 人生最大的幸福是放得下——幸福,只要你想要就会有
第四章 找到了窍门,路就会短——方法是事半功倍的关键
第五章 有志者事竟成——成功要从“心”开始
第六章 与人相处是一种艺术——把握交际心理,人生才能左右逢源
第七章 工作是一种人生哲学——心灯有多闪亮,职场舞台就有多辉煌
第八章 爱,没有永恒的定义——用心叩开情感世界的奇异之门
第九章 进行一场“家长的革命”——教出好孩子,重在天下父母“心”
第十章 企业最大的资产是人——洞悉内心,卓越管理的金钥匙
第十一章 钱投于智而获于实——投资,用心智积累财富
第十二章 “一切为了顾客”VS“一切为了赚钱”
第十三章 那一场叫做竞争的心理游戏——竞争与冲突下选择最佳心理策略

孩子面对问题总想逃避,面对这种情况该怎么做?











涛涛是个二年级的大男孩,长得又高又壮,成绩也很不错。但是在期末家长会上,涛涛妈妈找到老师,聊了聊对孩子的担忧。

原来,虽然涛涛看着高高大大的,但是遇到任何事情总是往后躲,不爱说话,有些胆小,带去游乐场玩,看到一些有困难的游戏,就不愿意尝试,无论怎么劝说、鼓励,都没有用。

其实很多孩子都有着类似的心理,遇到困难习惯逃避、拒绝。为什么会这样呢?很多时候,这和父母的教育方式有着密切关系。

一、孩子遇到困难就逃避畏缩的原因1.父母对孩子过度保护,孩子独立性缺失

现在独生子女较多,在日常生活中,也经常是四个大人带一个孩子,恨不得所有的事情都帮孩子做了,对孩子力所能及的事包办过多,对生活照顾的过于“无微不至”。

比如两三岁了还在喂饭,放学接孩子的第一件事就是帮孩子背书包,害怕孩子受伤而过于局限孩子的活动等。这样不但妨碍了孩子的自我探索意识,还容易让孩子产生一种“我不行”,“我需要别人保护和帮助”的消极意识。

2.父母与孩子不恰当的互动方式

有一位生物学家做过这样一个实验,把一只跳蚤放到桌子上,让他自由活动。跳蚤可以轻松的跳达高出它身高好几倍的高度。然后,生物学家将这只跳蚤移到玻璃罩里,跳蚤每每高高跃起,都被玻璃罩顶了回来。随后,生物学家又逐渐降低了玻璃罩的高度,敏锐的跳蚤也慢慢降低了自己跳高的幅度,以免被碰疼头顶。最后,当玻璃罩接近桌面时,跳蚤已经不再跳跃。生物学家拿走玻璃罩。期待跳蚤还可以像以前一样充满生机,但是这只跳蚤已经失去跳跃的意愿,只愿意伏地爬行。生物学家把这种现象称为“自我设限”,也叫作“跳蚤效应”。

这像不像有些时候,你和孩子的互动方式?在语言中给孩子施加种种压力,期待他知耻而后勇,在压力中成长。但事与愿违,孩子为了适应环境,顺应大人的意志,可能会主动降低跳跃的高度,减少自己尝试的勇气,因为一次次的打击和挫败渐渐地削弱了他们的自信心。

3.孩子成功经验太少,自信心不足

父母包办、过度保护的结果就是孩子成功经验太少,如果孩子在日常生活中对成功的体验太少,失败的体验远多于成功的体验,也会让他因挫败的经验积累太多而失去自信,导致遇到困难就想逃避,不相信自己,以免再次产生挫败感。











二、孩子遇到问题就退缩、逃避的危害1.孩子遇到困难就退缩逃避,直接选择放弃,久而久之就会成为一种惯性意识,在以后的生活中,只要遇到问题,他就会不假思索的直接放弃。

比如经常换工作的一些大学生,很多是因为他在工作中遇到了自己觉得解决不了的问题,而选择用辞职的方式逃避现实问题。

2.孩子遇到问题只会逃避,那么面对一些负面影响,也不会调解压力,当孩子心理承受不了,就会产生严重的抵触反抗情绪。

3.孩子在离开父母后,缺乏独立性,不能自我独立生活,有问题解决不了,就像如今别人经常说的“妈宝男”一样。











三、帮助孩子战胜退缩心理,家长需要具备三种能力当孩子拥有足够强的“我本来就很好”的信念时,他才可能拥有面对困难、挫折的勇气。但如何从生活中让孩子获得能量,去面对困难呢?《亲子沟通密码》一书中告诉了我们家长需要具备的三种能力。

1.反转力:让孩子反复确认“我能行

如何让孩子在困难挫折面前拥有自信和勇气呢?家长首先要具备反转力。在孩子面对任何事情时,去肯定他、鼓励他,带领他发现自己的潜力,将否定语言转化为肯定语言。比如下面两种语言模式,你愿意选择哪一种?











那么如何具备反转力,帮助孩子克服畏难心理,帮助孩子将否定句反转为肯定句呢?《亲子沟通密码》一书中,给我们介绍了两种方法:

1.1如果法

假设孩子说:“我不想和同桌玩,他总是欺负我。”

你可以回答说:“如果你愿意和他玩,你想玩什么游戏呢?”

运用“如果法”,帮助孩子将否定语言反转为肯定语言,同时引导孩子想象出正面的,可能发生的美好场景。

1.2小步法

假设孩子说:“妈妈,老师说期末我可以考到全班前十名,我担心我做不到。”

你可以回答说:“那我们今天就努力一小步,可以做些什么呢?”

把目标分解,带领孩子朝向一个积极正向的方向。

2.接纳力:父母要学会管理期待和现实的差距

每个父母都对孩子有着很高的期待,中国自古就“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但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孩子总有与父母的期待背道而驰的时候,这个时候怎么办呢?作为父母,一定要学会管理期待与现实的差距,重在保护孩子的尊严。

当孩子让你失望时,你是不是会在不经意间说出这样的话:

你太让人失望了,早知道我就不该同意你......

我这么辛苦,你怎么就这么不懂事呢?

这样的抱怨和指责,通常会让孩子的内心因为你的否定而愤怒反抗,特别是青春期的孩子,尊严是他们坚守的底线。

所以,当孩子的行为或结果令你失望,与你的期待有落差时,不要急着指责,要用心去捕捉孩子的优点,不要和孩子站在对立面。

我们可以运用一种游戏,来发展自己的接纳力,尽可能的减少“不行”、“不能”、“不可以”。这个游戏就是即兴戏剧里的“Yes,and”

这个游戏怎么玩呢?在即兴戏剧里,无论对手出现了怎样的意外情况,让我们多么不能接受,我们都要先说“Yes”,去接受现状,再加上一个“and”,去合力地积极地推动剧情。利用这个游戏,把拒绝孩子的心态转变为一个接纳的心态。

举个例子:

下班回到家,你看到孩子脸上画满了颜料,这时候,你的大脑第一反应是不是很生气?想要狠狠地训斥他?别急,运用“Yes,and”来接纳孩子。

这时候你可以说“哇,很好啊。”(先用一个Yes来接受现状)

然后继续说“你可以告诉我你在扮演京剧里的谁吗?”(用一个表达and的问题将这件事推动下去)

这时候,孩子会告诉你为什么画成这样,可能他还会对京剧产生疑问,和你一起探讨京剧是什么,带来一定的思维拓展和意想不到的收获。

3.强制力:宝贝,我爱你,同时我不能答应你

太过自由的教育容易让孩子野蛮生长,缺少必要的刻意练习;太过专制的教育,又容易让孩子失去自我,唯唯诺诺。那如何在沟通中培养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呢?我们可以实施有爱的强制力。

3.1一个默契

和孩子之间约定一个默契,可以是一个动作、一个表情或者一个词。

举个例子:孩子总是不由自主的驼背,我们可以和孩子约定一个词:背。用它来代替“你怎么总是站不直”,“再这样下去就成驼背,矫正不过来了。”,“你能不能坐直写作业”诸如此类的唠叨。

3.2一份坚定

当孩子面临挑战时,他会因为关注困难,暂时性地忘记自己具有的能力,这时候家长要坚持自己的决定,同时给予孩子包含理解和支持的鼓励,唤醒他内在的冒险天性和勇气。

孩子不敢去参加夏令营,这时候作为家长,既要坚定的要求孩子去参加,也要给予恰当的鼓励,给他勇气:“你一定得离开家,独自参加夏令营。虽然第一次离开爸爸妈妈,你会舍不得,其实,妈妈更舍不得。但是,我得放手,因为,很多事情,你要自己去经历,妈妈会在家里想你的。”

3.3一个游戏

运用自我强制力游戏,让孩子将强制的被动化为自我强制的主动,将对强制的反感和抵触,转化为带着冒险和好奇的尝试。

举个例子:和孩子制定好一个固定的强制力游戏时光,每个人给自己设立一个强制力项目,同时需要得到其他人的认可,可以是读故事20分钟、背20个英文单词等等。

需要注意的是,在游戏过程中,要保护孩子的安全感和价值感,项目完成后,要进行反馈。











美国作家科里·帕特森说过:“尊重感就像空气,当它存在时,没人会想到它,但是,当你把它拿走,人们的脑袋里面想的就只有尊重。”

所以,无论什么办法,首先要给予孩子的,都是理解与尊重。

合理的目标才是合适的目标

围绕着上一篇文章 “不要轻易给自己的人生设限制” ,我们再来展开下一个话题。

这一章我们要讲的是“洛克定律”,它指的是:

当目标既是未来指向的,又是富有挑战性的时候,它便是最有效的。

这一定律是埃德温·洛克美国马里兰大学的心理学教授提出的目标设置理论,同时也被称为“洛克定律”。

洛克以篮球架为例,篮球运动能吸引那么多人参与,其中一个原因就是篮球架的高度设置合理。

要是把篮球架设计的像两层楼那样高,就根本不可能进球了;反过来,要是篮球架只有一个普通人那么高,进球就太容易了。

正是因为篮球架有着一般人跳一跳就能够的着的高度,挑战性跟合理性达到了完美平衡,才使篮球运动能如此吸引人。

所以,“洛克定律”认为,目标并不是越高越好,更不应该不切实际。一个像篮球架一样“跳一跳能够的着”的目标,才是最能激发人们积极性的。因此“洛克定律”又被叫做篮球架原理。

“洛克定律”和“跳蚤效应”是一种相互补充的存在。“跳蚤效应”认为,设置低目标会导致人的能动性下降;而“洛克定律”则表示,目标的设置同样不应该过高,不切合实际的目标会失去激励价值。

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目标很重要。但是定目标的作用是激发出自己的全部潜能。

若是这个目标本身超越了潜能的极限,那么它的激励作用也就无从谈起了。

所以,这“洛克定律”带给我们最大的启示就是:目标要高,但是同样要合理。

猜你喜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