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幼师,对于小班入园哭闹的现象并不陌生。在孩子们面对离开家长、来到陌生环境时,哭泣是一种典型的行为表现。本文将从多个角度对小班入园哭闹的观察记录进行分析。
小班入园哭闹的观察记录
心理角度:小班儿童面临离别困境
小班儿童经历着分离和归属的心理阶段,来到幼儿园是他们面临的重要挑战。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必须应对离开亲人和面对新环境的双重挑战。父母的离开让小班儿童感到不安和孤独,这是他们面临的第一个挑战。他们还必须适应新环境、结交新朋友,同时也要学会遵守规则和生活习惯。所有这些变化和挑战使小班孩子们感到不确定和恐惧,从而产生哭闹的情绪反应。
生理角度:哭闹是孩子需求的表达方式
哭闹是幼儿表达情感和需求的自然反应。这是因为哭泣可以释放、调节和转移幼儿压力,舒缓负面情绪,同时也可以呼唤他们的父母以满足生理需求和情感需求。当需要填饱肚子或更换尿布时,哭泣可以吸引成年人的注意。在这个时候,孩子们会自然地寻求父母或教师的关注和回应。
教育角度:如何适应小班儿童的情绪和需求
班级组织和保育人员应该针对每个小班儿童的需求制定不同的照顾计划。对于那些初次入园的小班儿童,应该分阶段适应。在幼儿未完全适应新环境之前,可以为他们提供更多的关注和安全感。给予他们完整的转换时间,鼓励他们表达情感和需求,以减轻他们的不安。除此之外,保育人员也需要适当地制定照顾计划,如分配睡眠时间、提供丰富多样的游戏活动等,以满足每个孩子的不同需求。
家长角度:如何应对小班儿童的情绪表现
对于面临进入幼儿园的小班儿童,父母可以在入园前做一些准备工作,如多次带着孩子走访幼儿园、向孩子讲解幼儿园的生活规律和活动内容等,帮助孩子更好地适应圆班生活。此外,父母可以选择适当的说话方式安慰孩子,给予他们足够的关注和理解。在孩子表现出哭闹行为的时候,家长可以采用积极的方法进行引导和处理,如缓解情绪、哄孩子、安慰孩子等。
不懂自己或他人的心?想要进一步探索自我,建立更加成熟的关系,不妨做下文末的心理测试。平台现有近400个心理测试,定期上新,等你来测。如果内心苦闷,想要找人倾诉,可以选择平台的【心事倾诉】产品,通过写信自由表达心中的情绪,会有专业心理咨询师给予你支持和陪伴。
小班幼儿入园哭闹现象分析及处理如下:
一、幼儿入园哭闹的原因。
1、新入园的幼儿,由于环境的变化,易产生分离焦虑。
2、感觉在家里比在幼儿园更有趣。
3、由于生活自理能力差,幼儿易产生挫折感。
4、幼儿缺乏同伴交往的能力,易产生孤独和不安。
二、幼儿入园哭闹的策略。
1、和幼儿简单告别。老师跟孩子说:“牛牛跟妈妈说再见!” 妈妈:“牛牛再见!妈妈四点半来接你。”?
2、家长要克服自己的焦虑。入园焦虑很大程度决定于妈妈的态度。孩子交到老师手里后家长最好离开幼儿园,不要中间探望。? ? ??
3、态度一致且坚决。送的时候态度一定要坚决,不要让孩子感觉到通过哭闹可以达到不去幼儿园的目的。
4、积极暗示和引导。接孩子回家时,家长应多给孩子正强化的暗示,比如说“宝宝真乖,宝宝长大了,在班里吃饭、喝水、睡觉,老师和小朋友可喜欢你了,老师还表扬宝宝懂事。”
拓展:
这是一种情绪的宣泄,是一种很正常的现象,说明孩子和父母的亲子关系比较好,孩子认为父母比老师好,在家比去幼儿园好。
我认为应该有很多小孩都不是特别喜欢上幼儿园,虽然幼儿园有小朋友可以在一起玩耍,但是同样有许多的规矩限制,孩子都不喜欢受限制,而在家一般比较自由,大人也常常围着孩子转,孩子受关注比较多。那为什么大部分孩子都会每天按时上幼儿园呢?那是因为孩子把上幼儿园也当成生活的一部分而已。认为白天上幼儿园,晚上回家,这是一种正常的生活方式。
处理方法就是分离焦虑,在孩子哭的时候,大人应该表现出镇定、平和、沉稳的态度,因为孩子在哭的时候会偷瞄大人,会根据大人的反应作出反应。
拓展资料:
在去幼儿园之前,家长应该事先在家中进行规则练习、讲故事,为适应幼儿园的生活做准备。
小班幼儿的入园适应工作一直幼儿园小班工作的重中之重。由于家庭背景、个性等的差别,小班幼儿入园不适应状况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而哭闹是小班幼儿入园最常见的外显现象之一。我们要从小班幼儿初入园的哭闹现象入手,分析了解了哭闹的原因,就能从中解决、缓解幼儿哭闹现象的策略,在老师的引导下实现从家庭到幼儿园生活的顺利过渡。
小班新生入园是其从家庭生活走向集体生活的第一步。物化环境的改变会给他们带来诸多的不适应。其外在最突出的表现就是幼儿的哭闹现象。
1.持续型哭闹
有的妈妈早上送来宝宝园后即偷偷走掉了。宝宝在发现妈妈离开后立即开始哭闹,要找妈妈。教师百般哄劝均无效。午睡时宝宝在床上哭着睡着了,醒来后继续哭,直到晚上妈妈来接才停止哭闹。
2.间歇型哭闹
有的宝宝来到幼儿园很乖,一直安静地坐在椅子上。午餐时,宝宝突然哭着要妈妈。老师去哄他,宝宝不哭了。到了睡觉的时间,宝宝又坐在自己的床上哭了起来,怎么都不睡觉。老师把他带出来,他不哭了。下午吃点心时,宝宝又看着点心哭着要妈妈。
3.感染型哭闹
有的宝宝早上来园后很平静地跟妈妈说再见,后来一直安静地坐在椅子上跟着老师做游戏。旁边的小小一直在哭。一开始宝宝看着小小脸上的神情也变了样。不一会他也张开嘴巴哭着要妈妈了。
4.分离型哭闹
有的宝宝来到教室后,发现家长有要走的趋势,立刻大哭向门口跑去,被老师拦住了。所以宝宝就一直在教室里哭着跳着。这时教师播放了孩子们接触过的亲子音乐,宝宝的哭声也随之变小了。不一会他就跟着音乐动了起来,后来一直都没哭。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