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祝由术>心理健康

长期自残说明什么

时间: 2023-10-09 22:17:05

自残行为指的是一些人故意对自己造成身体上或者心理上的伤害。长期自残指的是这种行为长时间持续,甚至成为一种习惯性的行为。长期自残往往是受到负面情绪的影响,常见的原因包括焦虑、抑郁、自卑、失恋等。长期自残对身体和心理都会造成伤害,需要引起足够的关注。本文将从多个角度分析长期自残行为。

长期自残说明什么

第一,从心理学角度看长期自残行为。长期自残行为通常是为了缓解精神痛苦,以一种极端的方式来发泄情绪。长期自残行为常常伴随着焦虑、抑郁、自卑等情绪,这些情绪给患者的心理造成了很大的损伤。研究表明,自残者的自尊心和自我价值感往往比一般人低。因此,长期自残行为反映了内心存在的悲痛和心理创伤。

第二,从生理学角度看长期自残行为。长期自残行为对身体造成的影响很大。经常自残的人身体上会留下明显的痕迹,如刀痕、烟疤等。这些痕迹对身体健康造成了极大的威胁,尤其是感染和伤口愈合时的困难。并且长期自残还会导致人体失血过多,由此导致的缺血现象可能会导致晕厥、头晕等不适症状,甚至可能危及生命。

第三,从社会角度看长期自残行为。长期自残行为往往被视为一种稀奇古怪的行为,导致患者在社会上遭受到歧视,甚至遭到暴力打击等负面事件。同时,长期自残也会给自己的亲人朋友带来很大的心理负担。亲人朋友不知如何帮助患者,有时甚至会对患者的行为感到恐惧和愤怒,这样的情绪反过来也会加重患者的负面情绪。

总之,长期自残行为是一种较为严重的行为问题,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和关注。从心理学、生理学和社会学等多个角度对长期自残进行分析,可以更全面地认识长期自残行为产生的原因和影响。因此,我们应该尽可能地帮助和理解长期自残的患者,并对长期自残的问题保持高度敏感。

不懂自己或他人的心?想要进一步探索自我,建立更加成熟的关系,不妨做下文末的心理测试。平台现有近400个心理测试,定期上新,等你来测。如果内心苦闷,想要找人倾诉,可以选择平台的【心事倾诉】产品,通过写信自由表达心中的情绪,会有专业心理咨询师给予你支持和陪伴。

经常自残会怎样

从真正的医学角度来说,自残的人一般不会轻易自杀,因为他们的心理比较特殊,他们的意识停留在一个区分于行动与心理的空间隔阂上,那里在我们说来什么都不是,但是那里却会随着病患者情绪心理的高低欺负而变化个中的性质系统。 他们自残大多数都是由于小时候家长的忽略,或者是一些不良的习惯行为,或是心理曾经受过重大冲击而造成的一种逆反性病态。他们会一直的自残,甚至有些病例记录过,有一些病患者,他们会毫无目的地自残自己,并不是为了引起他人的注意力,也不是贪图一些什么奇特的生理上的一种舒服感觉,只是他们从生活的本能上已经改变了性质,他们自残仿佛已经成为一种人生的本能,与正常的吃饭、睡觉、上厕所,几乎没有什么两样。 但是……长期自残,最终还是会死掉,只不过,那些人不会真的一次性地把自己杀掉。他们好像当自己不是自己,他们的身体已经被精神力量占据,他们的脑里,只有精神上的需求,而忘记了肉身的需要,所以他们随时都可以把当自己的身体是一件发泄的玩具,开心就对自己好一些(如果患者严重,开心也是会自残自己的。),不开心,则开始自残的行为。

自残是什么意思

自残是指人对自身肢体和精神的伤害。

一般来说,对精神的伤害难以觉察,因此,如果不特别指明,自残仅仅是指对肢体的伤害。 自残的最极端情况就是自杀。 自残行为并不少见。每个人都可能产生过自残的念头,只是大多数人没有采取实际行动而已。

只要是有意识的,自我主动的,在自主控制下的对自我肉体和精神的(会产生疼痛感的)伤害,皆属于自残。

发展异化

每个人都存在着创造毁灭欲,GOPLA在解释自残行为的时候是通过发展需求这层面的。

发展受阻的结果就是另类改变。这是通过毁灭来实现精神能量的释放。

断绝期望

很多人都存在期望过高的现象。他们往往会比其他人感受到更多的挫折。

对于一些他们已经失去信心(可以说绝望)的事情,由于他们存在较好基础,不可避免还是有一些欲求或期望出现,自残往往也为了斩断这些来源。

焦虑转嫁

焦虑、紧张、不安、痛苦等得不到化解。自残是一种压力转移的方式。自残是一种不良的发泄方式。一些人会习惯于增加自身肉体的痛苦来减轻精神的痛苦。

策略

为了获取其他东西。比如敲诈、获取保险赔付等。

另一个明显做法就是为了逃避惩罚而进行的逃避性自残。罪犯往往可能自残。特别是小偷,往往这已经成为惯偷早就计划好的行业脱逃手段,甚至团伙规则。在帮派中,为逃避惩罚而自残的现象也比较明显。

逃避性自残也体现为为某些不作为或不成功找借口等。

自残是心理有病么?为什么会自残?

是指人对自身肢体和精神的伤害。一般来说,对精神的伤害难以觉察,因此,如果不特别指明,自残仅仅是指对肢体的伤害。
自残的最极端情况就是自杀。
自残行为并不少见。每个人都可能产生过自残的念头,只是大多数人没有采取实际行动而已。
自残的原因:
1、发展异化
每个人都存在着创造毁灭欲,GOPLA在解释自残行为的时候是通过发展需求这层面的。
发展受阻的结果就是另类改变。这是通过毁灭来实现精神能量的释放。
2、断绝期望
很多人都存在期望过高的现象。他们往往会比其他人感受到更多的挫折。(降低期望疗法>>)
对于一些他们已经失去信心(可以说绝望)的事情,由于他们存在较好基础,不可避免还是有一些欲求或期望出现,自残往往也为了斩断这些来源。
3、焦虑转嫁
焦虑、紧张、不安、痛苦等得不到化解。自残是一种压力转移的方式。自残是一种不良的发泄方式。一些人会习惯于增加自身肉体的痛苦来减轻精神的痛苦。
4、策略
为了获取其他东西。比如敲诈、获取保险赔付等。
另一个明显做法就是为了逃避惩罚而进行的逃避性自残。罪犯往往可能自残。特别是小偷,往往这已经成为惯偷早就计划好的行业脱逃手段,甚至团伙规则。在帮派中,为逃避惩罚而自残的现象也比较明显。
逃避性自残也体现为为某些不作为或不成功找借口等。
舍车保帅,以自残换取生命也是一种策略。
5、兴奋点短路
自虐的快感。一些人会从痛苦中感到放松、刺激或兴奋。他们会习惯性地自虐。自虐中对肉体的伤害就是自残。
其他痛苦的减轻,如毒瘾发作等。
6、自杀未遂
本意自杀,自杀未遂的肢体伤害现象被认为自残。
7、冲动
冲动时的极端想法也能导致自残。比如赌气,发誓,酒后无法控制自己等。
8、外界压力
许多外界压力会促成自残。这时,自残是被迫的,自残者并不愿意自残。伤害与否取决于外部意志。比如以肢体伤害为标的的赌博的履约等。再如被恶势力强迫自残等。校园暴力中自残现象也不少见。
9、无知
一些孩子并不知道自残的危害,有些是在不良的风气中受到误导。比如文身,看起来是在追求“酷”。他们都是在轻率决定后才出现后悔。
自残的其他表现形式:
1、头发
对于很多女性,长发也被认为是肢体的重要部分。对于感情重大打击,很可能就以头发作为突破口。
无论是哪种形式的自残,都会被人认为是心理不成熟或不健全的表现,因此难以被社会接受。
在自残者走入社会的时候,社会可能会因为担心自残者的脆弱或另类而在很多方面厌恶、限制或拒绝。
美国心理学家彼特认为:世界上大概有一半人具有自虐狂倾向,他们觉得自己浑身都是缺点,事事与愿望相违背,丧失自信心,心甘情愿让别人压在自己头上。
最近很流行“自虐”这个词,明星们动不动就拿出“自虐”这个招数,让更多的人
注意自己,就连旅行社也在他们的旅游线路中推出“自虐游”,来吸引顾客。还有一些人竟然上网发表一些自虐、施虐经验或是发表一些“自杀自虐自残”的图片,和更多的人进行交流,并成立自己专门的网站、俱乐部。长春市心理医院首席专家、长春市心理卫生研究所所长郑晓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这样滥用“自虐”进行炒作,不利于人们心理健康。
自虐的人不愿敞开自己的心扉
裴女士自从和丈夫离婚后,总觉得自己什么都干不了,认为离婚过错完全在于自己,终日郁郁寡欢。一次她在做针线活时,无意中用针扎了自己一下,当时她感到这种感觉很美妙,让她觉得很舒服。于是每隔几天,她就用针扎自己。时间长了,她感到光扎针也不过瘾了,于是她就尝试着把第一根针埋到体内,她感觉针在自己体内的感觉比针刺更好,就这样,每隔五六天,她就把一根针埋到自己的体内,直到最后一根针扎到她的坐骨神经上,不能让她正常走路,她才到医院进行治疗。当时她的体内已经埋下了30多根针了。
一些人是知道自己有自虐心理或倾向的,郑晓华教授告诉记者说,自虐的人从来都不会向他人透露自己的心声,有些人担心他人知道后,会笑话或是不理解他们的做法,遭到他人的异议。因此,他们总是在默默承受着自虐带来的快感。像裴女士这样的患者,要不是因为针影响了她的正常生活,她是不会向他人求救的。但作为家人或是朋友要在发现问题后,及时帮助患者走出这种不良的心理状态。
自律、自残不等于自虐
有些人在面临考试时,就会彻夜地学习,不按时休息或是吃饭;有的人为了减肥而控制自己的食欲,即使饿了也不吃;或是和恋人分手时,就会采取一些极端的方法,如:用烟头烫、不吃饭、不睡觉、用针扎,目的是想让对方自责,能够回心转意。郑教授说,其实这些做法都不是自虐的表现,只是一种自律和自残的表现。真正意义上的自虐和这些行为是有本质上的区别的,自虐有躯体自虐和精神自虐,是当心情郁闷时,自己加于自身的行为或方式,是一种非常态心理。自虐者多数对自己不认同,有对自己进行惩罚的意思,并且用其他的方法很难摆脱,他们获得的是精神上的快感,自虐者不敢说“不”或是“痛”。而自残和自律是带有一定的目的性的,是为了达到某种目的或是目标而暂时需要承受的痛苦。
千万不要模仿自虐
张先生无意中听到了朋友讨论自虐网站的事情,出于好奇他也浏览了自虐网站。当时看到一些自虐的照片和帖子他还觉得这样做的人,真是愚蠢、有病甚至是变态。过了很长一段时间,自己在工作上犯了个很大的错误,受到了单位领导严厉的指责,并且在全公司进行了点名批评,他无法排解自己心中的苦闷,忽然想到了在网上看到的用刀扎腿的照片。于是他就迅速找到自己的水果刀,狠狠心,扎了下去,第一次他觉得很疼,没有想象中的那样好,但是慢慢的,他觉得不再有刀痛的感觉,反而有刀滑过皮肤的凉意,很爽。后来每十天左右,他就迫不及待的感受一下那丝丝“凉意”。
郑教授说,很多自虐的人都是通过模仿学会自虐的,现在出现的这种网站、帖子,大家不要轻易地去看甚至模仿,容易使大家产生不好的心理暗示。另外,每个人对这种做法的感受是不一样的,照着做了,可能寻求不到你要的快感,更容易让你产生后悔的心理,自卑感进一步加重,从而进入一种恶性循环的怪圈当中。
倾诉会让你彻底摆脱自虐
一位经常自虐的网友在网上发表帖子说,“当精神自虐尚不能得以解脱当下的痛苦时,肉体就成了连自己也讨厌的行尸走肉。于是就折磨自己的身体,用酒精麻醉神经,用烟雾熏黑肺部,用饥饿折磨肠胃,用疯狂熬夜销蚀神形,除了吸毒,十八般酷刑无不用其极,只恨自己为什么还不死。”
郑教授说,有自虐心理的人是很痛苦的,都想及早摆脱这种自虐心理。但仅仅用砸东西、大喊大叫等方式来排解是不够的,能够彻底摆脱这种感受的方法是提高自己的自信心,凡事都不要苛求自己,要学会客观、全面地分析和看待问题,还有更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学会与人沟通,把自己心中的困惑、不满都向他人说出来,宣泄出来,就能够避免自虐心理和自虐倾向的发生。
郑教授说,有自虐倾向和自虐心理的人并不可怕,也不要封闭自己,当个人无法摆脱这种心理时,一定要及时就医,在医生的帮助下是完全可以摆脱这种不良的心理状态的,不要讳疾忌医

自残行为是什么原因

自残多由于内心的极度的痛苦,自己无法解决,无处释放,所以只能靠肉体的痛苦减轻心理上的痛苦,很理解你现在内心的压抑与无助。意见与建议锻炼个性。一般个性内向的人多容易归因于自己,常常自责,坦然的接纳自己,与自己和谐相处是良好人际的开始,良好的人际关系是理解与情感支持的基础。多与父母交流,必竟血浓于水,不说出来,会产生误解的,取得他们的理解,是你人生的成长关键。你需要有正确对待的人生观,价值观,有良好的消费观念,学生应该以学习为主,不要过于追求物质享受,这样压抑会减少些,再就是选择适合自己的放松运动,每天坚持操练相信会释放不少负性情绪。充实内心世界,让更多的精力与注意力放于学习上,会少却许多烦恼。人的最初是需要快乐,是的最终目的是需要实现自我,保持愉快的心情是实现自我的基础。
自残,单单只是为了满足感?如果是的话,你可以试试转移目标,试试别的满足感。但是别伤害自己的身体。你想呀,你伤害自己得到满足感,可是,带给爱的家人和朋友是伤害呀!

猜你喜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