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祝由术>心理健康

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的阶段

时间: 2023-10-10 00:27:14

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是指瑞士心理学家让·皮亚杰从婴幼儿开始到成人的认知以及认知的发展规律的探究和总结,是儿童心理学研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皮亚杰将人类认知发展过程分为四个阶段:感知运动期、前运算思维期、具体运算思维期和形式运算思维期。本文将从多个角度分析这四个阶段的特征和规律。

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的阶段

感知运动期

感知运动期出现在出生后的头两年,此时婴儿处于非语言阶段,对世界的认知主要通过感官和运动手段进行,如吸吮、观察和抓取等。其认知特征主要表现为:

1. 婴儿对周围环境强烈反应,他会伸手去接触、抓取、拍打、观察、咬嚼等,不断地调整行为,探索周围世界;

2. 婴儿对周围环境的认知是简单的自我中心性的,即他关注的是自己和周围环境的直接联系,不懂得从他人的角度来观察问题,缺乏客观性和分析能力;

3. 婴儿的行为和认知相互制约,行为的结果反馈到婴儿的认知过程中,起到反馈作用,促进认知的发展。

前运算思维期

前运算思维期发生在2岁至7岁左右,在这个阶段儿童通过语言的学习和运用,开始有了一些简单的逻辑思维,但是他们还不能进行操作思维,不能灵活地通过操作来改变对象的属性和关系。其特征表现为:

1. 儿童学会了使用符号,如数字、字母、图片等,这些符号可以指代物体、人和事件,可以代替对事物的感官和运动的操作;

2. 儿童开始有了一些简单的逻辑思维,如将物体分类、比较大小等,但他们不能对物体进行添加、减少、移动等操作性思维;

3. 儿童的认知仍然是自我中心的,只能从自己的经验视角来理解和解释世界。

具体运算思维期

具体运算思维期发生在7岁至11岁左右,在这个阶段,儿童的认知能力得到了一定的提升,能够进行简单的数学加减乘除、排列组合等操作性思维。其特征表现为:

1. 儿童能采用具体的操作来推理和解决问题,如加减乘除等,但他们仍然不能做到抽象思维;

2. 儿童已经具备了比较强的客观和逻辑思维能力,他们能够从多个角度来观察和分析问题;

3. 随之而来的是儿童的自我中心性逐渐减小,能够从他人角度考虑问题。

形式运算思维期

形式运算思维期发生在11岁之后,随着儿童进入青少年期,他们的认知能力不断增强和发展,能够进行运算思维的最高层次,即抽象思维和形式思维。其特征表现为:

1. 儿童已经具备了比较强的形式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可以进行复杂的抽象思维活动;

2. 儿童的自我中心性已经消失,能够客观地对待各种问题和现象;

3. 儿童对语言、数学、几何等知识的理解更为深刻和全面,并能够将这些知识进行整合和应用,发挥出实际价值。

综上所述,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是从婴幼儿到成年人认知发展所经历的各个阶段,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教育儿童。了解每个阶段的规律和特征,有助于家长和教师更好地引导学生进行学习和发展,同时,也有助于我们的自我发展和提升。

不懂自己或他人的心?想要进一步探索自我,建立更加成熟的关系,不妨做下文末的心理测试。平台现有近400个心理测试,定期上新,等你来测。如果内心苦闷,想要找人倾诉,可以选择平台的【心事倾诉】产品,通过写信自由表达心中的情绪,会有专业心理咨询师给予你支持和陪伴。

皮亚杰道德认知发展的四个阶段

皮亚杰将儿童的道德发展划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自我中心阶段”或前道德阶段(2-5岁),该阶段儿童缺乏按规则来规范行为的自觉性,在亲子关系、同伴关系、价值判断等方面均表现出自我中心倾向;
第二阶段为“权威阶段”或他律道德阶段(6-7、8岁),该阶段儿童表现出对外在权威绝对尊重和顺从,把权威确定的规则看作是绝对的、不可更改的,在评价自己和他人的行为时完全以权威的态度为依据;
第三阶段为“可逆性阶段”或初步自律道德阶段(8-10岁),该阶段儿童的思维具有了守恒性和可逆性,他们已经不把规则看成是一成不变的东西,逐渐从他律转入自律;
第四阶段为“公正阶段”或自律道德阶段(10-12岁),该阶段的儿童继可逆性之后,公正观念或正义感得到发展,儿童的道德观念倾向于主持公正、平等。

简答皮亚杰将儿童的认知发展分为哪几个阶段

他把认知发展分为感觉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形式运算阶段4个大的阶段,四大阶段如下:

第一阶段为感觉运动阶段。从出生到约2岁。这一阶段的儿童只能依靠自己的肌肉动作和感觉应付外界事物。这一阶段又再分为6个小阶段:

①从出生到1个月。此时,婴儿尚不能觉察周围的东西,甚至不能觉察自己的存在,分不清物与我,缺乏自我意识。

②1~4个月。这时,婴儿的动作变得较协调了,但还不能摆弄外物。

③4~10个月。此时,婴儿视觉与抓握动作协调起来。开始会摆弄身旁的东西。9~10个月的婴儿知道东西离开了自己的视野仍然存在。

④10~12个月。此时,行为已有目的,开始能预料行为的效果。

⑤12~18个月。婴儿对不同的物体,会作略为不同的动作,看会出现什么结果。

⑥18~24个月。婴儿在行动之前,能在头脑中思考动作,寻找解决问题的新方法。

第二阶段为前运算阶段。约2~7岁。这一时期的幼儿只能以表象进行思维,他们的思维是表面的、原始的和混乱的。前运算阶段又可分为两个时期:

①前概念期,约2~4岁。此期以出现符号功能和模仿为特点。

②直觉思维期,约4~7岁。幼儿主要对事物的表面现象作出反映,只会从一特殊情况推到另一特殊情况,并将无关的事情说成有因果关系。自我中心思想是这一阶段的突出特点。

第三阶段为具体运算阶段。约7~11岁,在这一阶段,儿童形成了初步的运算结构,出现了逻辑思维。但思维还直接与具体事物相联系,离不开具体经验,还缺乏概括的能力,抽象推理尚未发展,不能进行命题运算。

这一阶段儿童发展了“去中心化”,即只站在自己角度看问题的自我中心思想逐渐消失。此时儿童不仅能集中注意情况或问题的一个方面,还能注意几个方面;不仅能注意事物的静止状态,还能看到动态的转变;还能逆转思维的方向。

第四阶段为形式运算阶段。约自11、12岁开始,到这一阶段,个体形成了完整的认知结构系统,能进行形式命题思维,智力发展趋于成熟。

皮亚杰起初认为形式运算的智力发展约在15岁完成。后来,1972年修正了原来的看法,认为正常的人不迟于15~20岁达到形式运算阶段。

皮亚杰是儿童心理学、发生认识论的开创者,被誉为心理学史上除了弗洛伊德以外的一位“巨人”,其提出的发生认识论不仅是日内瓦学派的理论基础,也是欧洲机能主义的重大发展。它开辟了心理学研究的一个新途径,对当代西方心理学的发展和教育改革具有重要影响。

简述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

皮亚杰根据儿童在认知过程中的不同特征将儿童心理的发展划分为四个年龄阶段:

第一阶段:感知运动阶段(0~2岁)。儿童只能协调感知觉和动作活动,在接触外界事物时能利用或形成某些低级行为图式。在这个阶段,幼儿还没有语言和思维,逐渐形成了客体永久性。

第二阶段:前运算阶段(2~7岁)。表象或内化了的感知或动作在儿童心理上起着重要作用,词的功能开始出现,使儿童能用表象和语言作为中介来描述外部世界,扩大了儿童生活和心理活动的范围。本阶段思维主要有三个特点:(1)自我中心,幼儿认识周围的事物只能站在自己的经验中心来理解事物,认识事物;(2)不可逆性,突出表现为没有守恒概念;(3)相对具体性,儿童开始依靠表象思维,但是还不能进行运算思维。

第三阶段:具体运算阶段(7~11岁)。这个阶段的标志是守恒概念的形成,儿童思维具有可逆性,开始独立组织各种方法进行正确的逻辑运算(如分类等),但还离不开具体事物或形象的支持。

第四阶段:形式运算阶段(11岁以后)。这时儿童根据假设对各种命题进行逻辑推理的能力不断发展,思维具有可逆性、补偿性和灵活性。

猜你喜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