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祝由术>心理健康

心理偏差效应

时间: 2023-10-11 00:10:21

通常是指人类在决策或判断时倾向产生的偏见,这种效应并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而是大多数人在某种情形下容易出现的心理反应。心理偏差效应可能会降低个人决策的准确性或公正性,甚至会对个人产生负面影响。本文将从多个角度分析心理偏差效应。

心理偏差效应

一、心理偏差效应的种类与描述:

1. 确认偏差。这是指人们在决策过程中,往往更容易寻找符合自己想法的证据,而忽略那些不符合自己想法的证据,最终影响决策的准确性。

2. 投射偏差。这一心理偏差是指我们评价他人时,倾向把自己的观点和情感投射到对方身上,最终失去客观性。

3. 对比效应。当我们在考虑一个选择时,我们通常会将其和其他选择进行比较。这种比较可能导致我们高估或低估一个选项的价值。

二、心理偏差效应在生活中的体现:

1. 购物决策。我们经常会受到广告和折扣的影响,因而在购物时会产生对比效应和确认偏差。

2. 投资决策。投资不仅仅影响我们的经济,还会影响我们的情感。对于市场上的投资风险和机会,我们可能会出现投射偏差。

3. 公共政策。决策者也会受到心理偏差效应的影响,特别是在政策讨论中,他们可能会高估或低估某项政策的影响。

三、如何避免心理偏差效应:

1. 积极寻求反驳证据。寻找合适的反驳证据是减少确认偏差的重要方法。

2. 增强客观判断。人们可以通过增强观察力来减少投射偏差并提高分析能力,以消除心理偏差带来的影响。

3. 设定标准。在拿出决策之前,在人们思考答案之前,设定自己的标准和原则。

综上所述,心理偏差效应在我们生活中无处不在,但是我们可以通过了解并采取一些策略来避免它的影响。加强自我认知和反思,积极取得更多信息和证据,设定自己的标准和原则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

不懂自己或他人的心?想要进一步探索自我,建立更加成熟的关系,不妨做下文末的心理测试。平台现有近400个心理测试,定期上新,等你来测。如果内心苦闷,想要找人倾诉,可以选择平台的【心事倾诉】产品,通过写信自由表达心中的情绪,会有专业心理咨询师给予你支持和陪伴。

心理学上的十大效应

了解心理学知识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对习以为常的现象进行解释,同时可以更好的了解自己了解他人,一起来看看心理学中十大效应吧

1.鸟笼逻辑

2.破窗效应

3.责任分散效应

4.帕金森定律

5.晕轮效应

6.霍桑效应

7.习得性无助实验

8.证人的记忆

9.罗森塔尔效应

10.虚假同感偏差

破窗效应

也有学者认为是

1.鸟笼效应

2.霍桑效应

3.罗森塔尔效应

4.剧场效应

5.破窗效应

6.曝光效应

7.马太效应

8.晕轮效应

9.飞轮效应

10.登门槛效应

马太效应

希望可以帮助到你!

幸存者偏差效应

幸存者偏差效应,百度上搜索这个概念,指的是当取得资讯的渠道,仅来自于幸存者时,此资讯可能会与实际情况存在偏差。

通俗一点的说,就是那些没有幸存的人,因为已经无法发声了,所以,那个过程就被忽略了,而人们只能听到幸存下来的人所说的话。

这种被筛选后得到的结果,难免有所偏颇,一些关键的信息也可能遗失掉了。而事实上,看不见的,才是最致命的。

幸存者偏差理论,其实就是一个点与面关注点不同的思维方式。有幸存者偏差思维方式的人,会习惯性的关注某一个点,而不会想着从点开始,辐射开去,扩大到面的范围去看待问题。

在网上看到过这样一个故事:有一只狐狸为了吃到鸡,在悬崖边上立了一个牌子:不展翅高飞,你怎么知道自己不是雄鹰?

有些鸡被高飞的梦想所蛊惑,从悬崖上跳了下去。终于有一天,有一只鸡成功的飞了起来,狐狸立马到处宣传,于是,有很多鸡都来尝试,想要成为一只会飞的鸡,狐狸因此吃到了更多的鸡。

而事实是什么样的呢?事实上,那一只成功起飞的鸡,本身就是一只隐藏的雄鹰。

那一只飞起来的雄鹰,就是这里面的“幸存者”,而后来那些为了飞起来的梦想而死去的鸡,就是被“幸存者偏差效应”所蛊惑了。

现实当中,也有不少这样的例子。比如说做生意开店,很多人都只看到现在还在营业的门店,但却不会去统计在这一个过程中,被关掉的门店有多少?也不会统计存活下来的门店有些什么资源或优势,再对比自己是否具备相应的条件。这一点淘宝网店和微商就是最为突出的代表。

还有,曾经听到过一种说法“读书无用论”。说这种话的人,就是以其中一小部分,没读什么书,最后却成为了“大老板”,看上去混得比较好的人为例子,却不会提及,比这部分人多了无数倍的是书读得少,做着最辛苦的事,拿着最少的钱的那些人。

再比如说,昨天所说的“庞氏骗局”,其实也是“幸存者偏差效应”的一种体现,每个被骗的人,都只看到在这个骗局中赚取了收益的人,而自动忽略了更为庞大的,被骗得血本无归的人群。设立骗局的人,利用的也就是人们的贪婪,和“幸存者偏差”的心理效应。

而在工作和生活中,有时候幸存者偏差的心理效应我们也是可以去运用的,比如当我们想要去鼓励他人或说服他人时,也可以运用此心理学效应,有意识的只引用对所说的论点,有益的数据和事实做论据。

包括很多的“心灵鸡汤”,其实也隐含了“幸存者偏差效应”的原理在内。

无论是什么类型的效应,本身其实是没有好与坏的区别的,区别在于我们怎么联系到实际,去运用到生活和工作当中。很多时候,当我们学习的知识,理论是理论、生活是生活,根本无法联系到一块去。

因此,一定要让所学的知识,学以致用,知识才能变成智慧,产生有效的价值。

猜你喜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