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祝由术>心理健康

移情和反移情教资

时间: 2023-10-11 04:55:05

随着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教育的形式、内容和方法也不断变化。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们如何在教学中进行有效的情感教育已经成为了当今教育领域中的重要话题。而移情和反移情教资,则是情感教育的一种重要手段,具有深远的意义。

移情和反移情教资

移情教资,简单来说就是教师在教学中,特别是在与学生交流中,通过对学生的情绪状态和心理需求的感同身受,来产生一种共鸣的情感交流。这种情感交流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了解学生,更好地帮助学生解决困难,更好地促进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反移情教资,则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采取特定的方式和方法来引导学生产生对教学内容的情感共鸣,从而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这种方法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接受和消化新的知识,更好地发挥自己的学习潜能。

然而,移情和反移情教资虽然具有很大的效益,但也存在很多的困难和挑战,需要教师在实践中不断摸索和探索。

首先,移情和反移情教资需要教师具备一定的情感能力。教师需要能够清晰的了解自己的情感状态,掌握自己情感的表达和控制方式,才能更好地理解和引导学生的情感状态。此外,教师还需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才能更好地运用移情和反移情教资的理论和方法。

其次,移情和反移情教资需要教师将自己置于学生的立场上,理解学生的感受和需求。这种理解需要教师具有高度的同理心和关爱之心,才能更好地了解学生所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并帮助他们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最后,移情和反移情教资需要教师在教学中不断创新和改进。随着教育的不断变化,教师需要不断调整教学方式和方法,根据不同学生的需求而进行个性化的情感教育。

总之,移情和反移情教资是现代教育中非常重要的情感教育手段。教师需要具备情感能力和专业知识,将自己置于学生的立场上,并不断创新和改进教学方式和方法,才能更好地发挥移情和反移情教资的效益。

不懂自己或他人的心?想要进一步探索自我,建立更加成熟的关系,不妨做下文末的心理测试。平台现有近400个心理测试,定期上新,等你来测。如果内心苦闷,想要找人倾诉,可以选择平台的【心事倾诉】产品,通过写信自由表达心中的情绪,会有专业心理咨询师给予你支持和陪伴。

我与咨询师的移情、反移情、投射和认同

在我决定彻底离开我的第三位咨询师后,我从中弄明白了“移情,反移情,投射和认同”的心理现象,分析完后,我发现我被他“猎”了。

从第一次聊完后,我是过四天后因为一件小事询问他,而和他重新连接上的,然后引起了他的注意,他可能想要一种可能性,他向我示好,说认识我很高兴,希望多沟通。

第二次聊完后,他可能觉察到了一种可能性,他送了我一个礼物“心”,被我反弹了,我谢谢他的礼物,并请他以后不要再送我长得像“心”的礼物。

其实说实话,经过他两次示好(投射),我的潜意识真的接受了他。但我的意识警惕的,才有了对他示好行为的反弹。

之后的聊天就是我的移情开始了,我开始以探讨的名义与他辩论,且有质问的语气。当时我能隐约知道这是我潜意识的诡计,意在试探他的品性和态度。很不幸,每次都被他稳稳的接住了,且显得十分有耐心,我开始有了“被允许”的感觉,心中生起一些感动和一股暖流,开始对他有性幻想,并且在之后他提到“很多人的问题都和性生活有关”时,我有种被撩的感觉,从最初的抗拒谈性到后来的主动谈性,我过渡得非常快,也因此结束了两年的无性生活。

解除了生理需求的抑制后,我的人格开始松动,和性有关的人格阴影逐渐消散,我开始能够和性心理异常的人聊天了,不再害怕和恶心他们。这是一个意外收获,还是得感谢他不纯的动机。

之后因为一件小事,让我的存在感受挫,我暗自生他气了,准备结束和他的关系,并向他告别。他有些不安的说了一些话,包括质问,挽留和祝福。第二天又来向我示好。我两天没理他,最后又理他了,因为我觉得我还有所留恋。

直到昨晚发生的一件事,让我彻底的失望了,我感觉他一直那么稳,那么胸有成竹的和我互动,像是在悠然自得,饶有兴趣的把玩着他的藏品。

整个过程15天的故事脉络是——他投射我,我接受了他投射出的愿望,然后我把他的愿望自动生成一个剧本,按剧本导的时候,他非常配合,让我感觉我是关系的主导,是我征服了他,最后才发现,他才是真正的幕后导演。

总结,我对我的咨询师反移情了。然后我对生活中无处不在的投射,认同,移情,反移情开始感兴趣了。

粘贴资料如下:

咨询情境中移情和反移情是在无意识层面发生,并非有意的节制就可以阻断。

移情与反移情是来访者内心剧本的上演。来访者通过分裂、投射等方式迫使咨询师体会来访者的心理内容,认同来访者内部剧本中的角色任务,卷入来访的内部世界。

心理咨询移情处理方式

移情有两层含义:第一层含义是把关系/情感模式从过去转移到现在,过去的行为模式在现在被重复了。第二层含义是从内心世界向外部世界的转移,或者说从自己的幻想/想象到现实生活的一个转移。比如说一个来访者在成长的过程中,他的父亲不是很帮助他,他会理想化一个父亲,在心理咨询中,他会把自己理想化的父亲转移到心理咨询师的身上,这也是一种移情。他会表现出一个非常理想化的父亲的形象,换句话说,只是他内心的一个幻象而已,被转移到了现实之中。一部分是来访者过去模式部分转移到了现在,另一部分是他的幻想和想象被转移到了心理咨询场景中。在现实中还要再复杂些,移情不只是过去发生的事情在现在的重复,也不只是内心世界理想化的形象移植到了心理咨询师身上。心理咨询师对于来访者而言,是一个新的人,有一个新的体验在里面,还要再增加一个个人的新的经历。实际上的关系是两方面的,一方面是重复,另一方面又是一个新的经验和体验。比较一下CBT与精神分析,在CBT中,我们希望来访者改变的是思想和行为模式,但在精神分析中我们希望改变的是情感,我们认为来访者改变的最深层次的原因是情感,这是这两者的区别。我们总是捕捉咨询中情感的细节,正性的/负性的情感,情感上的冲突等,我们捕捉情感的话语和关键的时刻。如果在咨询里面干预情感或者和情感的线索工作,很重要的是,情感要在咨询室内活灵活现地呈现,而不只是诉说,如果他只是在说他情感的体验,是不足够的。我们要让来访者在现场将这些比如对父母愤恨的情感表现出来,这就是移情所讲的意思。情感不仅指的是内心的感觉,这两个是不一样的概念,情感必须是在人际关系中体现中来的表现,心理咨询师要能够体会到来访者的情感,心理咨询师所感受的情感必须要能够反映来访者的情感,情感不是静态的体验,是通过关系表达出来的感情。这就是移情的重要性,就是情感的重要性。我们不仅仅是和来访者“谈”情感的问题,我们必须要能够感觉到它,必须能够体验,然后来访者才能找到一个新的办法解决情感的冲突。心理咨询师本人的情感也是非常重要的,包括涉及到亲密的情感,他必须要和来访者以一种亲密的情感来工作,这个和CBT的工作方式是很不一样的。正是因为这一点,心理咨询师和来访者之间的情感距离是非常重要的,是两个人的,而非心理咨询师身处谈话之外,有经验的心理咨询师要保持一个恰当的距离,既不能太近又不能太远,要以恰当的距离去理解他,不能被来访者的情感所压倒,也不能远离来访者、控制或被控制。只有保持恰当的距离,才能够去工作。正是因为这样的原因,使得精神分析取向的心理咨询具有成就感和挑战性,通过这样一种情感工作的方式,可以认识这样的一个人,并知道这样的感受,有经验以后,你会知道这样的人会是什么样子的,而不是只是处理症状和模式,当然,这样的工作也是有挑战和难度的。情感和关系是联系在一起的,心理咨询师和来访者的情感也是个人的关系,来访者会把关系转移到咨询室内-移情,心理咨询师会产生反应-反移情,心理咨询室里的关系模式是有心理咨询师的一部分贡献的。在咨询过程中处理移情的方式,在精分导向的咨询中有了变化。在过去的心理咨询,重现来访者的过去,我们追溯年幼的创伤并挖掘、修复。现在更加注重来访者目前在现在的咨询室的经历和感觉,因为只有重视现在,才能使来访者更好地学习经验,适应现在。举例:一个来访者不容易相信别人,按照过去的模式,只是解释她为什么不相信别人,我们可以解释年幼的时候导致,但是这样的解释并不能解决来访者的问题。现在的工作是,来访者和心理咨询师真实的人际关系,要让来访者能够信任心理咨询师,才能够信任其他人,通过这种方式使他成长,所以我们利用心理咨询师和来访者的关系去解决这个问题。回到晨间演讲的例子,来访者妒忌别人,按照过去的模式,就是过去的人际关系在现在的重复,因为相比于弟弟她被父亲所忽略了,转移到心理咨询师身上,认为心理咨询师喜欢男病人而不是她。但这不是工作的重点,重点是我们要让来访者有勇气去承认她自己妒忌别人的情感。心理咨询师并不是用一种拒绝的态度面对妒忌的情感,而是接受的态度,他让她知道,妒忌的情感是很正常的。勇气是很重要的,心理咨询师要让来访者能够接受让她羞耻的情感,不是解释她,而是用两者现实的人际关系,促进来访者的成长。事情总是两方面的,这个例子来看,来访者本人感到妒忌的,感到很羞愧。她把和父亲的关系模式转移到了她跟心理咨询师和他人身上,这是一种重复,这个可以理解。我更看重这一点,就是新的人际模式的建立,就像在和心理咨询师的人际互动中,是一种新的人际体验。她过去是被父亲拒绝,内心充满了羞耻和妒忌,但在咨询室里,心理咨询师能够理解她的感受,并没有拒绝来访者,正是心理咨询师的理解,使得来访者有勇气敢于承认内心的妒忌。正是这个承认,使得来访者能够成长。事物的两个方面就在这里了。我们可以用另外的词语来形容移情,移情就是一种期待,来访者在脑海里有一种欲望,因为她过去的成长经历,她总觉得父亲喜欢弟弟比她多,心理咨询师喜欢男病人会比她多,她生活中的模式也是如此的。心理咨询师能够理解来访者的期待,给来访者一个动力,让她有能量和这个期待做对抗,使得她能够打破这个期待进入到新的关系模式中。看起来复杂,其实又很简单。我们需要把书本的概念翻译成自己的经验,你如果能够吸收消化,你就会发现你在日常生活中有这样的经历。弗洛伊德认为两个问题:移情是来访者犯的一个错误,来访者认为心理咨询师像她的父亲,父亲喜欢弟弟不喜欢她,弗洛伊德认为她犯了个错误,把心理咨询师当作父亲,来访者必须意识到心理咨询师是心理咨询师不是父亲;弗洛伊德还认为移情是一个阻抗,阻抗心理咨询师去理解来访者。但现在认为移情是一个非常好的机会,将情感带入现场,使得心理咨询师有一个介入的机会,移情是阻抗也是老的概念,不对的。按照过去对移情的理解,心理咨询师会说:你对我愤怒,是把我看做你的父亲,是错的。但按照现在,这样说是不对的,会这样说:是的,你体验到这个感情,就像你从你父亲中体验到的感情是一样的,你所经历的情感体验在现在重现了。心理咨询师理解来访者以后,让来访者可以接受过去的体验,让她能够成长。心理咨询师在这里是能够理解、承受,让来访者成长,而不是像过去那样,只是给一个解释,这是和过去理解和咨询方法上的不同。如果说心理咨询师只是和来访者说:你搞错了,我不是你的父亲。如果这么做,就真的像来访者的父亲过去对待来访者,这种行为模式再次重复,来访者感到被拒绝。如果心理咨询师能够让来访者体会到,她可以感觉嫉妒,是被允许的、可以的,可以更加促进来访者的成长,而不仅是重复。边缘、自恋和神经症移情的区别,不要搞得太深,今后有更多的机会去讨论。

神经症来访者不是深层次的问题,相对比较稳定,而边缘性人格障碍来访者的情感状态是更加原始性的、更加不稳定,他可能会认为心理咨询师是理想化的心理咨询师,然后到一个极端认为是非常差的心理咨询师。边缘性人格障碍对于别人的评价是非黑即白的,要么认为心理咨询师是非常完美的,不允许任何的错误,或者认为心理咨询师是一无是处的,没有任何优点。概念的混乱是很正常的,关键是要看什么是对你有用的部分,是不是有意义。反移情,两方面都对的:一方面是心理咨询师对来访者移情的反应,另一层次是心理咨询师的咨询态度使得来访者有一个新的机会,有勇气去理解自己的情感,正是因为心理咨询师开放的接受来访者的态度,使得来访者能够理解自己的情感,而不像以前那样只是简单的重复,这样的过程促进了来访者本人的成长。移情总是两方面的:过去的重复和新的经验的一面。在读精神分析的书经常会有这样的问题,二十篇文章有二十个观点,重要的是要发现哪些对你有用,结合你的经验和书,去选择对你有用的,如果读不懂,就不要去看了。去读一些对你有用的书,去形成自己的观点,这是最重要的。有很多的理论观点,有些是非常有经验的心理咨询师所写的,说出了自己的经验,很好。但这个领域,有很多抽象的理论,无助于你的理解和思考,要发现对你有用的书,要形成自己的观点。你可以通过阅读丰富自己的知识,还可以通过和同事的交流、从病人身上学习到,相互之间的交流,都可以使自己的知识深化,形成自己的理解、自己的概念,在精神分析里面,有些概念有用,但有些概念是没有用的。

保守的位置:心理咨询师作为观察者身处世外,不参与进去。激进的位置:心理咨询师和来访者之间是两人的关系模式,心理咨询师本人也参与到咨询发展之中,心理咨询师本人也会有移情在里面,会掺杂进去,心理咨询师需要自我体验也是因为如此,帮助他辨析是他自己的移情,而不是来自来访者。来访者扮演着心理咨询师的心理咨询师的角色。经典强调一个人的咨询,现代强调的是两个人的互动。自恋涉及到自尊和自我认同的问题。这样的来访者一方面显示无所不能、傲慢,让心理咨询师感觉到卑微,这些人自己感觉自己渺小、卑微,很敏感,很容易被伤害到。对于这样的人格来访者的咨询,方法是要不同的。心理咨询师要具有同情心,让这些来访者认识到,自己是可以不需要完美的,可以忍受自己的不完美。要有更多的同情心,要能够承受自己的不完美。对于心理咨询师最具挑战的是,她会在心理咨询师面前表现得非常强大,会让心理咨询师显得自己很卑微,心理咨询师必须要能够承受被来访者激起的卑微感,心理咨询师要让来访者能够调和这些分裂。他的内心世界是由两部分组成的,高傲的和卑微的,心理咨询师要去调和来访者的这方面,对于心理咨询师来说是具有挑战的。对于这样的来访者,当她能够承认,人不需要那么完美,就会更具有人性,这是咨询进步的表现。如果能够意识到,我的心理咨询师不一定要理解我说的每一句话,这是合理的。他不理解并不意味着心理咨询师是一个坏的心理咨询师,心理咨询师只要尽最大努力去理解就可以了。他能够意识到心理咨询师没有理解,我可以说得更清楚一些,帮助她理解,说明咨询是帮助她成长的成功的咨询。

移情,反移情,共情的区别,以及各技术的临床应用,谢谢

移情是指 患者或者求助者在咨询过程中对咨询师产生情感。比如,来访者讨厌他身边的人,而却不敢于表达,这个时侯咨询师介入,他很可能会把对于情以他人的厌恶和不满发泄在咨询师身上,当然这是一种情况,移情也有很多不同的情况。
反移情是指,咨询师失去客观性,对于来访者产生情感,这种情感也是具有多面性的,比如憎恨,厌恶,爱恋等等。
共情是指咨询师在咨询过程中,要充分的了解并且理解来访者的遭遇生活处境,并且可管理性的给与指导。说的简单点共情的意思差不多和共鸣相似,当来访者想咨询师讲述一件事情的时候,他最愿唤起的是情感共鸣,也就是共情。

猜你喜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