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祝由术>心理健康

意识层次包括

时间: 2023-10-11 06:41:56

意识是人类思考、思考、情感和行为的核心。它是人类对外部和内部世界的感知和解释的总和。但是,意识并不是一个单一的概念,而是由多个层次组成的复杂构建。在本文中,我们将从多个角度分析意识层次的不同方面。

意识层次包括

神经科学角度

神经科学已经发现,意识是由大脑活动引起的。大脑皮层的不同区域参与了不同层次的意识过程。鉴别意识水平的区域被称为意识神经网络。对于低级的感知和认知处理,比如视觉、听觉和触觉,激活的区域主要在大脑皮层的低层次。而对于高级的思维和情感处理,比如自我意识和社会情感,激活的区域主要在大脑皮层的高层次。这些不同的意识层次通过神经连接和交互组成一个整体,成为我们的完整意识体验。

心理学角度

在心理学中,意识被划分为不同的层次,比如感知、注意、记忆、思考和情感。这些层次通常是由底层向上构建的:

- 感觉:感知有关外部世界的信息,如声音、视觉、味觉、嗅觉和触觉。

- 注意:选择性地关注某些感知信息并忽略其他信息。

- 记忆:存储和检索过去经验的能力。

- 思考:利用前面三个层次的信息进行推断、决策和问题求解。

- 情感:涉及对自己和他人情感状态的察觉和评估。

在心理学中,这些层次通常与意识水平和内容紧密相关,也可以互相影响。

哲学角度

在哲学中,意识层次也有不同的解释。一种广为流传的哲学观点是,意识水平可以分为三个层次:

- 一阶意识:简单的知觉、感觉和心理过程,缺乏自我反省和关注。

- 二阶意识:意识到自己正在经历一个特定经验,具有自我认知和反思的能力。

- 三阶意识:意识到自己意识到自己正在经验,即意识到自己的自我认知和反思。

这些意识层次的不同,导致个体有不同的自我认知和对世界的理解。

不懂自己或他人的心?想要进一步探索自我,建立更加成熟的关系,不妨做下文末的心理测试。平台现有近400个心理测试,定期上新,等你来测。如果内心苦闷,想要找人倾诉,可以选择平台的【心事倾诉】产品,通过写信自由表达心中的情绪,会有专业心理咨询师给予你支持和陪伴。

意识的三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是低能者的意识。低能者常遭受欲望和挫折的支配而毫无控制激情的能力。他经常是挑衅性的,有时甚至是粗暴的,他往往受冲动所驱使,而后却为出现在他周围的后果而悲痛伤心,因为大部分时间,他的言论行为都超越了他的思想。

那个人这样做是由于他痛楚难堪,他忍受痛楚是由于从来看不到自己的欲望得到满足,他越是将他的幸福取决于身外之物、越是等待别人给他带来所需要的刺激,以提高自己的价值,给自己一个自身的重要性的印象,他就越是停留在失望受挫的境界里。

对于这些人我们应有同情、怜悯之心,并付出我们的爱,因为他们并没有觉悟到他们的所作所为,这就是他们之所以忍受痛苦的根源。

第二个层次是对万事漠不关心。这是对欢乐的拒绝,是对身体与大脑所作反应的拒绝,也是拒绝由于应付人生所给予的各种欢乐而发生的不满的可能性。

这是一种贪图方便的态度,如果我们没有欢乐的感受,我们就不会有任何失望挫败,由于不去面对他自己,也就不会有诱惑……

在自我克制的状态下,人们不会采取冒险的举措,因此,我们始终保持宁静。自以为自己所持的态度是智慧的证明,就觉得心满意足了……其实,这是明显的错误逻辑,因为真正的智慧来自经验,犯错误,纠正错误,继续前进,每修正一个错误就是一次胜利,就是向“觉醒”更靠近了一步。

这第二个层次就是走节制的道路,这是大部分宗教团体所教导的:拒绝感官的享受就像有的人到山上去隐修,到一个与世隔绝的修道院里,远离一切诱惑。当人们从来也不冒弄脏自己的风险时,留住自身的干净是容易做到的,也许这种情景是很美的……在这段时间里,生命带着它的“欢快与痛楚”的行列在我们身边经过。

最后一个层次,是觉醒地享受生命的最高层次。这种人处身于低能者与诱惑物的社会中不断地发展自己,保持着微笑、和谐的同时,很好地运用所有的感官、所有我们内心的音乐及我们 尽情享受自我和他人的能力,就算别人不给自己带来所希望得到的东西,也不会失望。

有非常好的玩曲棍球的能力却 不成为当地城里的崇拜者,有参加比赛的能力而又认真训练以争取第一,却不是为了控制别人,而是为了超越自我 。是热恋中的情人,但不沉迷其中,在爱情中保持了超脱的境界,啊,这是多么微妙的平衡啊!完全有能力沉浸于愿望之中,心花怒放地欢乐,但同时也拿得起,放得下。

一旦我们对于我们的世界是完全开放的,那么我们就敢于去品尝生命呈献给我们的直接快乐,整个宇宙本来就是为了我们的欢乐而存在的,用不着去等待来自外界的欢乐来使得我们快乐,相反,我们具有从我们自身内部激起欢乐的能力。

“我的欢乐是我自己创造的,因此如果别人拒绝了我曾经要求的欢乐,那我也不会感到受挫、失望”。

来自我们身体内部的欢乐是由我们的想象力所驱使的,这种欢乐从来也不会使我们失望,因为它是按照我们的意愿去创造的,并且是十全十美,完美无缺。

这种平衡是非常微妙的,但也是非常美好的!我感觉到花儿的芬芳,我闻到了花儿的香味,但花儿离开了我,我也不会觉得失去了什么而感到痛苦不幸。

超脱,它意味着懂得地球所有的欢乐都是美妙的,但并不是必不可少的:这些都是“欢乐”,但不是“需要”,事实上,我们只有少许的基本需要(吃,喝,住),其余的都是“欲望”。

把我们欢乐的源泉转向“无限”吧!不要把他们只局限在某一事物或某一个人上,局限在某一种单独的爱好和快乐上,请尝试各种欢乐,尽其所能地品尝最大量的欢乐,如果其中一个放弃了我们,那我们还有其余的一切,甚至当只有留下最后一个的时候,我们也能和这仅剩的一个幸福地在一起,甚至没有了这个,我们仍然是幸福的。

意识的七个层次,你在哪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是指沉溺型的人(indulgingbeing )。

处在这个意识状态的人,对自己的行为毫无控制力,对自己的言行采取完全放纵的方式。当他生气了时候,他就会大发脾气;他想要什么东西,他也不管不顾就一定要拿到手,他的关注点永远只在自己个人身上,完全不顾及他人及周围的环境,等等。处在这种意识状态的人对自己的思想行为没有一点自制力。

第二个层次是指控制型的人(controlling being )。

处在这个意识状态的人,对自己的情绪或行为有所控制,但往往也表现为过度的压抑,或过度在乎别人对自己的看法。极度自律,控制自己的欲望。

第三个层次的人是有意识的人(consciousnessbeing )。

处在这个意识状态中的人,他们已经对自己的言行有意识,但是,他们还没有对自己的痛苦有觉知。很多的人都是处在这个意识状态中。尤其是有些人在参加了一些身心灵的成长课程或者学习了一些知识之后,都处在这个状态中。他们开始意识到自己的行为,但是,却往往对自己的行为会有一些批判或解释。比如,当他生气了,过后,他意识到自己生气,他要么就是落入到对自己的批判当中,觉得自己不应该生气,对自己的生气有一份生气,要么就是开始对自己的生气产生出很多合理化的解释。

以上三种意识状态,是大多数人的意识状态,也就是一种未觉醒的状态。

第四个层次的人是指有觉知的人(awarebeing)。

事实上,有觉知的人与有意识的人之间有着非常细微的差别,也正是这个差别,让很多人误以为有意识就是有了觉知。事实上,觉知(awareness)是指一种不带任何头脑的评判、指责、分析和比较等的纯粹的观看。

当头脑不掺杂进来时,觉知才真正的发生了。用合一的教导来说,“在你的行动与你的意识之间没有间隙时,那就是觉知。”举个简单的例子,你被一个朋友蒙上眼睛,带到一座美丽的大山前,在他拿下你的眼罩,你睁开眼睛看到大山的那一刻,你不由自主的“啊”了一声,那个看见,不带任何头脑的主观判断的看见,就是觉知;而当你一开始问:“这是什么山?叫什么名字?”的时候,你的头脑介入了,那就只是意识。

觉知就是纯粹的体验,觉知本身就是一个终结,它不是用于达到某个终点的方法。在觉知里,没有什么是需要被改变的,一切都只是经验,一切都是被接纳的,无论那个经验是仇恨、嫉妒还是悲伤、痛苦等等,在觉知里,就只是纯粹的经验。

觉知并不是可以被练习的,虽然它看起来好像是可以被练习似的。但是,真正的觉知是一个发生,它是一个礼物。在第四个层次的意识状态里,觉知来了又去,它不是24小时持续不断的。巴关说,当一个事情发生时,你能够在30分钟之内就对它产生觉知,那么,你就是一个觉醒的人。

对于一个觉醒的人来说,这个觉醒的过程仍然是不断的加深的,慢慢的,你会从30分钟一直下降到15分钟、10分钟、5分钟,甚至到1分钟。但是,只要你的转化速度不是发生在瞬间,你内在还有哪怕10秒钟的痛苦发生,你都还不能算是一个完全觉醒的人(fully awakenedbeing)。

第五个层次是指完全觉醒的人(fullyawakened being)。

一个完全觉醒的人,他的痛苦是零,而痛苦从1分钟减低为零的过程也是最最艰难的过程。觉醒是一个过程。说它是一个过程,是因为外在的事情依然在不断的发生,而对于一个觉醒的人来说,在他的内在会不断的经验那个由外而内的转化,并以越来越快的速度去转化的过程。对于一个觉醒的人来说,这个过程是一个一直持续不断的过程,永不停歇。由此,我们也可以说,意识的提升是永无止境的。

只有到达了完全觉醒的状态的人,他的觉醒才是永不退转的。比如说当年的佛陀,他就是到达了完全的觉醒状态。

第六个层次是指与神合一(神的实现,GodRealized being)的人。

有的人完全觉醒了,但他们没有意识到神的存在,或者他们认不出无处不在的神的手,那他们就不是与神合一的人。在印度,还有像西藏等地方,有很多与神合一的人。他们通过奉爱(Bhakti)的道路,达到完全的与神合一。

印度这样高度的与神合一的人有很多,生活在19世纪印度的大师拉玛林伽(Ramalinga),就是一位高度的与神合一的存在。他从小就能够完全的与神联结,以至于他的整个存在都充满了光明,没有人能够为他拍下来一张照片,因为他的全身都是光,现存的所有形象全部都来自于画相。而在他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他是带着他的肉身一起升天并消失得无影无踪的。

巴关说,一个完全觉醒的人,就像是一个已经到达了一个美丽的王国的人,他参观了这个王国的所有精彩,但他却不认识国王;而一个与神合一的人,就像是一个认识国王的人,他跟国王建立了无比亲密的关系,并且全心全意的爱着这个国王,也为国王所爱,以至于他根本就不在意这个国度到底如何。

在意识进化的过程中,有些人是会经验到完全的觉醒,有些人会证悟到与神合一,有的人可能两者都是。在印度的历史中,这样的大师也有不少。

而与神合一的过程也不是一蹴而就的。你首先是认识到这个国王(注:这里的神或者国王是一种说法或隐喻,是指那个至高无上无形无相的宇宙意识)的存在,然后,你要慢慢的熟悉这个国王,再进一步,你会进入到这个国王的里面,最后,你就会完全地变成这个国王。

而当你完完全全变成这个国王时,你就已经走到了第七步——

第七个层次,是神的存在(God Being,在印度也叫Sadguru)。

而到达这个层次的人,他如果要再来人世间转世的话,他就是阿凡达(avatar)——带着神圣的使命来到人间的人,神的化身。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aokedao3713@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猜你喜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