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进化心理学是研究人类进化过程中心理机制及其适应性的学科。它探讨人类大脑与行为的演化历程,从进化的角度解释人类在特定环境中产生的行为。本文将从多个角度分析人类进化心理学的观点。
人类进化心理学观点
首先,在人类进化心理学观点中,人类行为的主要原因是生存和繁殖,这是人类生存和演化的基本需求。人类的行为方式已经在进化中得到了塑造,使得他们更适应并繁殖成功地生活在不同的环境中。
其次,在人类进化心理学中,性别和性选择也是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性别的差异和生育行为因环境和生育成功率而异,进一步影响到了适应性。因此,性别和性选择是基于进化的理论的核心。
第三,在人类进化心理学中,人类的感知和记忆能力也受到广泛关注。进化过程已经塑造了人类记忆和感知能力,以更好地适应环境。例如,人类在选择同伴时倾向于选取那些共享相似经历和操控能力的个体,这种行为模式则源自于进化过程中领地争夺和集体生活的需求。
最后,社会和文化因素也是进化心理学重要研究领域之一。人类进化的速度非常缓慢,而文化的传承则明显受到加速。这一过程有可能产生进化不适应的情况,例如人类对现代食物的反应退化。因此,人类要考虑适应性与文化因素之间的平衡,以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
综上所述,人类进化心理学观点是人类行为的进化历史所塑造的结果,其考虑因素包括生存和繁殖,研究方向涉及性别和性选择、感知和记忆以及社会和文化等。如果我们能够理解人类进化心理学的观点,那么我们将能够更好地适应和理解人类行为。
不懂自己或他人的心?想要进一步探索自我,建立更加成熟的关系,不妨做下文末的心理测试。平台现有近400个心理测试,定期上新,等你来测。如果内心苦闷,想要找人倾诉,可以选择平台的【心事倾诉】产品,通过写信自由表达心中的情绪,会有专业心理咨询师给予你支持和陪伴。
这个打油诗在网上传得很广,我把它拿给媳妇和岳母看,全家哈哈大笑。
这和进化心理学有什么关系?
不急,咱们一会儿再说它。
进化心理学认为, 人类的心理就是一整套信息处理的装置,这些装置是由自然选择而形成的,其目的是处理我们祖先在狩猎等生存过程中所遇到的适应问题。
以上,我用大白话再翻译一下。进化心理学,就是以进化论为基础,把人类的心理看成是一种经过自然选择而留下来的动物形状。进化论的基本观点,核心就八个字: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进化心理学认为,人类之所以拥有如今的心理特性,是因为这些心理特性有利于人类生存繁衍,所以被遗传下来,成为了人的「本能」心理。
从进化心理学的定义你就可以看出来,进化心理学一定是这样的学科:
基本上,这三点就把进化心理学的局限性全讲出来了。
首先,人的心理问题是多元的,只研究「生物性」,显然不够。也就是说,进化心理学解决不了人类的全部心理问题,它只是努力地想解决人类生物本能的那部分心理。
第二,文化演化引发的偶发心理现象(也经常是大面积的),对不起,进化心理学一般解释不了。
第三,在分析个体行为的时候,进化与基因都帮不上忙,而性格、动机、态度、情感等才是主要因素。意即,进化心理学也解释不了个体的行为模式。
除此之外,进化论这把武器也有局限性。进化论对其他生物的解释已经越趋合理,但对于人类自身的解释,仍然是前路漫漫。
人类进化的四大疑点是:
进化论者怎样解答这些问题?
进化论者伊莱恩·摩根说,
这些问题的标准答案是:
前几天我把本系列第一篇笔记《进化论与心理学 | 绝妙的进化论,不安的心理学》在头条号上发布,其中采用进化论的「生殖选择说」来解释人类体毛退化的问题,引起了网友激烈的争论。的确,对于上述四个问题,观点非常之多,进化论并不是唯一合理的解释。
一般我的习惯是把局限性放在最后说,这次放到了前面,是因为要——欲扬先抑。
虽然有这些局限性,但不妨碍进化心理学来势汹汹,在心理学领域异军突起。用进化论为理论武器,专注于解决人类「生物性」心理问题,提出假设,通过调查、实验研究来证明或证伪——这是科学的视角呀。
这里插一句,心理学并不全是科学,只依靠科学也解决不了全部的心理学问题。
而但作为心理学的一个新兴分支——进化心理学,它的研究方法决定了其科学的属性。
进化心理学不只是一套观点有趣的理论,它更是一套具体的研究方法。进化心理学家们提出任何一个理论,都是非常谨慎的,然后经过大量调查、实验来检验理论是否成立。既然是科学,那就是要靠证据说话的。
进化心理学这些年火没火我不知道,但是我知道很多真正懂心理学的人(不是那些整体谈占卜聊星座的伪心理学家),对进化心理学的研究方法非常认可,甚至有一些人把进化心理学作为心理研究中的一块科学圣地。
进化心理学的厉害之处在于,它以科学为立足点,能解释许多普通人感兴趣的心理话题。这使得人类爱情、亲情、友情、道德、信仰、情绪中的共性问题,都找到了从自然科学角度进行解释的可能性。
我们来看一个进化心理学研究的例子,就是开头提到的那首打油诗。
问题 : 爷爷、奶奶、姥姥、老爷,你跟哪个最亲?
有一个知乎网友是这么「神回复」的:
大家认为姥姥更亲还是奶奶更亲?进化心理学是不是和中国传统文化矛盾? - 李江华的回答 - 知乎
话是有点玩笑,但“ 姥姥 >奶奶 > 姥爷 > 爷爷 ”的亲疏程度结论,竟然和国内外的调查结果高度一致。实际上,这是一个进化心理学研究的标准问题。当然本文开头也说了,进化心理学研究的是整体心理问题,亲疏排序是根据投票率和重复性试验的,并非基于单独的个体。以下引用知乎用户“饱醉豚”的回答(节选),从进化心理学的视角解读一下这个问题。原答案链接(非常棒的进化心理学解读,强烈推荐完整阅读原答案): 进化心理学有哪些缺陷? - 饱醉豚的回答 - 知乎
展示这个例子的探究过程,是想说明一点:真正进化心理学的结论,绝不是信口胡诌的,背后需要大量的子问题、子假设、反复而广泛地调研和取证做支撑。
但是你也看到了,进化心理学解释的问题很有趣,而且单纯提出一个理论假设也并不难——这就导致,大量信口开河的人出现了。这些人不取证,不调查,张口就来。进化心理学在这些人手里沦为了和星座、占星一样的泡妞利器,而且还给自己冠上了科学的帽子,怎么看都有点“科学算命”的味道。举两个“伪进化心理学”的例子:
和男人相比,女人为什么情绪更不稳定?
男人打猎需要冷静,为了追逐猎物,有时候需要克制伤痛、流泪等,而传播后代的女人无需克制自己的情绪宣泄,所以女人情绪不稳定是这么遗传下来的。男人为啥情绪更稳定?不懂克制情绪的男人打不着猎物都死了啊,所以这些基因都没遗传下来。
为什么小女生大多喜欢粉红色?
母系氏族时期,女性主要负责收获食物,如各种瓜果之类的,粉红色代表食物成熟,所以喜欢。男性负责打猎,所以大多数男性喜欢蓝色,因为蓝色代表,晴朗的好天气。
听上去都好有道理,实际上从结论到理论都是缺乏调研和实证支撑,合着一拍大腿就敢往出说啊。
我们再多举几个进化心理学研究的问题,但不再赘述调研论证过程。
进化心理学如何解释大多数男人都爱年轻女人?而女人却不一定爱年轻男人?
父亲只要交配一次就可能留下孩子,因此父亲的最佳策略是多交配。而母亲不管一年交配多少次,最多也就有一个(组)孩子,因此女人的最佳繁殖策略,是保证每个孩子的成活率。这就导致男女的性爱选择上的不同策略。
对男人来说,一个女人皮肤好,腰部不太粗,年龄小,容貌好,这些其实是性繁殖力强的表征。而对女人来说,她需要保证孩子的成活率,所以女人找男人更关注的是:好的基因,好的资源(能力、金钱、权力、潜力等),高的忠诚度(是否能把尽可能多的资源奉给她)。
为什么怀孕的女性在怀孕的早期通常会有恶心、呕吐等早孕反应?
玛姬·普罗费的理论是,早孕反应是有生物目的性的。具体来说,婴儿在子宫内发育的时候,对各种有害或致畸物质没有什么抵抗力。怀孕期间不良反应的开始和结束时间,应该和受精卵或胎儿在发育过程中最脆弱的时期吻合,也就是孕早期。并且孕妇不吃的这些食物,通常也就是对婴儿伤害最大的食物。而妇女在怀孕期间对酒精并不恶心,尽管酒精对正在发育的胎儿极度危险。答案很简单,在人类进化史上酒精还不存在,所以我们没有进化出一种行为模式来保护我们免受酒精的伤害。
为什么从小一起长大的孩子(如兄弟姐妹)不容易发生性行为?
对于这个问题,目前只有以调研结果为证据的结论,但还没有找到合理的解释机制。研究结果表明,你不想和与你一起长大的人做爱,即使你们彼此知道没有血缘关系。这说明,从小一起长大的人,会在内心深处产生一个信号,示意彼此不应该产生性吸引。而且有研究表明,如果你的父母(尤其是母亲)照顾过和你小时候一起长大的那个异性,就会严重削弱你们之间的性欲。
从进化的角度来看,人类有悲痛、伤心等负面情绪是为了帮助我们更好地适应环境并提高生存机会。
悲痛、伤心等负面情绪通常是由某种损失、失败、挫折、矛盾等引起的,这些情绪可以帮助我们对重要的生活事件做出反应,并引起我们的注意和关注。比如,当人们失去亲人、爱人或者朋友时,悲痛的情绪可以帮助他们面对和处理这种损失,同时也提醒我们要更加珍惜现有的人际关系。当我们遭遇挫折或者失败时,伤心的情绪可以帮助我们认识到自己的局限性,并激励我们更加努力地改进自己。
此外,这些负面情绪还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适应环境。比如,当我们面临危险或者威胁时,恐惧的情绪可以帮助我们更快地做出反应,从而提高生存机会。当我们面临挑战或者竞争时,愤怒的情绪可以帮助我们更有动力地去争取胜利。
总之,悲痛、伤心等负面情绪是人类进化的产物,它们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适应环境,并提高生存机会。当然,这些情绪也需要得到适当的管理和调节,避免过度消耗我们的精力和资源,影响我们的生活质量和心理健康。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