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洛伊德是心理学领域的重要人物之一,他提出了众多具有深远影响的理论。其中,他的超我理论是一种解释个体道德行为和自我约束的心理机制。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来分析弗洛伊德的超我理论,探讨其对我们理解人类行为和心理的影响。
弗洛伊德超我理论解释
首先,弗洛伊德的超我理论是他对人类道德行为的解释。在他的理论中,超我是个体内部的一种力量,它是一个内化的道德规范和价值观的集合。超我的形成主要通过个体的社会化过程,包括家庭、教育和文化等方面的影响。超我作为一个内在的力量,对个体的行为进行监督和约束,使其能够遵守社会道德规范。通过超我的存在,个体能够感受到内部的道德压力,从而控制自己的行为,避免违反社会规范。
其次,超我理论对我们理解心理疾病和心理治疗也有重要影响。根据弗洛伊德的理论,心理疾病往往是由于个体的超我和个体的本我之间存在冲突而导致的。超我的过度强大或过度严厉会对个体的心理健康造成负面影响。例如,一个过于严苛的超我可能会导致个体感到内疚和焦虑,甚至出现自我厌恶的情绪。在心理治疗中,治疗师会通过与患者的交流和探索,帮助患者解决超我和本我之间的冲突,从而减轻患者的心理困扰。
此外,超我理论还对个体的自我认同和自我评价产生重要影响。超我是个体内部的道德标准,个体往往通过与超我的符合度来评价自己的价值和品德。当个体的行为和价值观与超我的期望相符时,个体会感到满足和自豪;相反,当个体的行为与超我标准不符时,个体会感到内疚和不满足。因此,个体往往会努力追求与超我的和谐,以提高自己的自我评价和自尊心。
综上所述,弗洛伊德的超我理论提供了一种解释个体道德行为和自我约束的心理机制。通过超我的存在,个体能够从内部感受到道德压力,控制自己的行为,遵守社会规范。超我理论对我们理解心理疾病和心理治疗也有重要影响,帮助人们解决超我和本我之间的冲突,减轻心理困扰。此外,超我理论还对个体的自我认同和自我评价产生影响,个体会努力追求与超我的和谐,提高自己的自我评价和自尊心。
不懂自己或他人的心?想要进一步探索自我,建立更加成熟的关系,不妨做下文末的心理测试。平台现有近400个心理测试,定期上新,等你来测。如果内心苦闷,想要找人倾诉,可以选择平台的【心事倾诉】产品,通过写信自由表达心中的情绪,会有专业心理咨询师给予你支持和陪伴。
人格理论:本我、自我、超我
精神分析中弗洛伊德提出了三个我—“本我、自我、超我。”被很多地方引用,相信很多人与我一样,分不清楚这三者的意思。今天上了一节课,终于搞懂了。分享一下。
一、不同的原则
本我:快乐原则。任性,像孩子一样不懂事。最原始、最隐秘、最模糊,不易把握的部分,处于潜意识的深层。弗洛伊德说:一大锅沸腾汹涌的兴奋。
自我:现实原则。凡事考虑是否符合现实
超我:道德原则。如同权威、警察,死死盯着本我不允许他干坏事。
二、怎么来的
(1)本我
从内容的来源上看:一方面是遗传,由先天的本能、基本欲望所组成。另一方面,本我由于受到压抑而想与自我分隔,并从自我那里接受被压抑驱赶进来的内容。
从基本特征上看:本我是人本性的自然性或动物性的一面,它的最主要特征是处于潜意识的状态,完全无视外在世界,不能容忍内外刺激所形成的紧张状态,要求立即释放能量已消除不愉快,恢复原来的舒适状态。
从追求的目标上看:本我的唯一目的就是寻求满足和快乐,就是趋乐避苦。
(2)自我
个体出生后,从本我中逐渐分化出来。弗洛伊德认为自我是意识的结构部分。自我是处在本我超我和外在环境之间的中介物(协调物),遵循现实原则。(从妈妈那里开始分化出来)
特点:1)用逻辑解释事物的因果关系 2)用语言来表达思想 3)情感有细致的分化
(3)超我
超我:道德原则。如同权威、警察,死死盯着本我不允许他干坏事。
是道德化了的自我,通常讲的良心、理性等,它是人格结构中最高的监督和惩罚系统,又称理想自我。
三、三个我的关系
自我是处在本我、超我、外在环境之间的中介物,要干三件事,同时要满足三者的要求,并且在三者之间进行协调,同时还要抵御这三者的过分要求,维护自身的自主权,保存其自身的组织,如果抵御不住就会导致自我焦虑,甚至导致自我的解体。
弗洛伊德说:我们有一个格言说一仆不能同时伺候二主,可怜的自我其所处的情境更痛苦,他必须伺候三个残酷的主人,且需尽力调和此三人的主张和要求,这些要求常常互相分歧,有时候相互冲突。自我觉得自己处在三面包围中受到三种危险的威吓,当被逼迫的过紧的时候就会产生焦虑。
弗洛伊德自我的理论由本我(id)、自我(ego)和超我(superego)构成。
本我(id)
是人格结构中最原始部分,从出生日起算即已存在。构成本我的的成分是人类的基本需求,如饥、渴、性三者均属之。本我中之需求产生时,个体要求立即满足,故而从支配人性的原则言,支配本我的是唯乐原则。例如婴儿每感饥饿时即要求立刻喂奶,决不考虑母亲有无困难。
自我(ego)
是个体出生后,在现实环境中由本我中分化发展而产生,由本我而来的各种需求,如不能在现实中立即获得满足,他就必须迁就现实的限制,并学习到如何在现实中获得需求的满足。从支配人性的原则看,支配自我的是现实原则。此外,自我介于本我与超我之间,对本我的冲动与超我的管制具有缓冲与调节的功能。
超我(superego)
是人格结构中居于管制地位的最高部分,是由于个体在生活中,接受社会文化道德规范的教养而逐渐形成的。超我有两个重要部分:一为自我理想,是要求自己行为符合自己理想的标准;二为良心,是规定自己行为免于犯错的限制。因此,超我是人格结构中的道德部分,从支配人性的原则看,支配超我的是完美原则。
“本我,自我,超我”是弗洛伊德的理论。弗洛伊德理论,主要是“潜意识”,是人言行的最大动力;并认为人的很多言行的深层原因是潜意识深处的东西。其中,本我指的是最原始的我,是天然、自然之我,是生而有我之我。本我是一切“我”存在的心理前提和能量基础。
在弗洛伊德的理论体系中,认为这种“本我”是追寻快乐的,是避免痛苦的,是无意识、无计划的。比如,婴儿生而会哭泣、饮食。
自我,指的是“自己”这个意识的觉醒,是人类特有的自我探寻的开始。自我遵循的是“现实原则”,如道德和法律。它是意识结构部分。随着年龄的增加,我们慢慢地学会不能随心所欲地做事,我们必须考虑现实的作用。自我能支配行动,思考过去的经验,计划未来的行动。自我不能脱离本我而独立存在。
超我,指的是泛道德、伦理角度的“我”。如果将本我概括为“我想要”,那么自我就是“我能要”,而超我则是“我应该要”。超我遵循的是“至善原则”,包括良心和自我理想。前者是超我的惩罚性的批判性的部分,做了违背良心的事时,就会产生犯罪感。
西格蒙德_弗洛伊德,1856年5月6日出生于摩拉维亚,4岁时举家迁居维也纳。他在中学时代就显示出非凡的智力,成绩一直名列前茅,17岁考入维也纳大学医学院,1876年到1881年在著名生理学家艾内斯特_布吕克的指导下进行研究工作。1881年开始私人开业,担任临床神经专科医生,1886年与马莎_伯莱斯结婚,育有三男三女,女儿A_弗洛伊德后来也成为著名的心理学家,1938年因遭纳粹逼迫迁居伦敦,于1939年9月23日因口腔癌在伦敦逝世。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