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祝由术>心理健康

道家的真我本我自我

时间: 2023-10-13 03:41:54

道家哲学中的真我本我自我是一种与传统西方哲学中的自我观念不同的哲学观念。道家认为,世界万物都有一个本体,而这个本体就是道。而道的内在本质则是三合,即真我、本我和自我。在这篇文章中,我将从多个角度分析道家的真我本我自我。

道家的真我本我自我

首先,从概念上来说,真我是指人们内在的本质,本我则是人们的生命力量,自我则是人们的自我认知和自我意识。因此,这三者相互呼应、相互融合,才能形成完整的人性。在实践生活中,人们应该注重发掘并尊重真我,保持本我的活力,同时不断培养和完善自我。

其次,我们可以借助道家的真我本我自我理论理解个体和整体之间的关系。在道家哲学中,一切万物都来自于道,又都为道所归。因此,人们的真我也是一切万物的真我,本我也是宇宙间所有生命力的本我,自我则是人们吸收和学习其他万物自我意识的过程。这种从个体到整体、从整体到个体的相互渗透与融合,体现了循环与变化的道家思想。

再次,道家的真我本我自我理论也给我们提供了一种认识自我和他人的方法。我们可以通过寻找自己的真我、培养自己的本我,从而增强对自我和生命的认识。同时,我们也可以通过借鉴他人的真我、本我和自我,完善自己的思想和意识。这种相互关照与提高,促进了社会和谐与人类文明的进步。

最后,我们也可以借助道家的真我本我自我理解人生的意义与价值。人类生命的意义就在于发现和实现自己真正的本我,培养和完善自己的自我认识和自我意识,不断接近和实现自己的真我。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需要回归到道的本体、三合的精神,并将这种精神融入到我们的生命中。

综上所述,道家的真我本我自我理论是一个充满智慧和启示性的哲学观念,有助于我们全面从多个角度理解自我和世界,并推动人类社会的发展。我们应该在实际生活中,以多角度分析和反思、发掘并尊重真我为理论指导,不断完善自我、推动社会进步、实现人生价值。

不懂自己或他人的心?想要进一步探索自我,建立更加成熟的关系,不妨做下文末的心理测试。平台现有近400个心理测试,定期上新,等你来测。如果内心苦闷,想要找人倾诉,可以选择平台的【心事倾诉】产品,通过写信自由表达心中的情绪,会有专业心理咨询师给予你支持和陪伴。

真我是什么意思?

问题一:真我进是什么意思,,,“无我”与“真我”是两种境界状态.“无我”并不是理解为没有“我”了,而是指将自身与时间万物相融合,达到“物中有我,我中有物”的境界,中国哲学中庄子的“齐物论”,以及西方哲学中斯宾若莎的“伦理学”都说明了这种“无我”.“真我”类似弗洛伊德的“自我”,是指在理智中形成的区别于其他人的特性,是我之所以成为我的标志,用字面来理解,就是“理智或心灵中显现的我自己”.因此,“无我”与“真我”都是理性主义的代表,是不断追求超越的境界的学说.

问题二:真我是什么意思真我,
意思就是指,
真正的自我。
也就是说,真真正正的,
没有经过任何掩饰的,
不存在任何虚伪的隐瞒装扮
的自我。
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问题三:真我是啥意思是什么就是真实的我
真实的我是这样的
你们可以看看

问题四:真我是什么??佛教语。涅盘四德之一。亦称“ 大我 ”,与“妄我”相对,谓出离生死烦恼的自在之我。 佛学常见词汇 【真我】 真正的我。凡夫执著五蕴假合之身为我,其实那是妄我,要像佛那样具有八大自在之我,才是真我。《俱舍论?破执我品》:“故佛说正法,如牝虎衔子,执真我为有,则为见牙伤,拨俗我为无,便坏善业子。” 唐 皎然 《禅思》诗:“真我性无主,谁为尘识昏。”别人讲得永远是别人,只能作为参考自己要思考!特别是你提出的属于人生标准,人生的意义倾向某一点的作为人也应当思考的问题!更加要谨慎!

问题五:难得真我,是什么意思?难得真正的做一回自己。不用处处伪装自己。

问题六:勿忘真我,保持本心什么意思?本心即初心。保持本心,就是不因为外在的事,物,人,而改变自己的初衷。坚守自己吧。

问题七:[转载]什么是真我?悟道究竟是什么意思?【转载】“道”是什么?“道”就是无数修行人生生世世都难以靠近的那个本我。修行人都在修道,然而他们却不知道,道不是修出来的,它原本就是现成的。每个人都是一个小宇宙,宇宙的本性在你体内丝毫不少一点。 所谓的八万四千法门,努力修行,都是针对你的大脑而已。因为你头脑里的障碍太多了,多如恒河沙,障碍着你不认识道。当你头脑转变后,道也就自然显现了。因为道本来就在万事万物之中。 仔细分析千门万法,都是在让你放下再放下,清静再清静。努力和修行都是针对放下和清静所设计的。这是进入道之前的那段距离,需要努力去修。一旦你进入了道,你才知道,道不需要修,它本来就无处不在。 “道”犹如虚空,无形无相,无声无息,无作无为、如如不动,你不可能见到它,也不可能找到它。它在万事万物之中,万事万物皆是它的自然流露。它清静无为,如如不动。但又能通过万事万物显现出它无穷的妙用。万事万物无处不在,真我本性也无处不在。山河大地,动潜飞植都是真我如来。虽不可见,但又无处不见。 你的肉体不是真我,思想也不是真我。许多修行人认为灵魂是真我。其实,灵魂还不是真我。灵魂还是针对肉体这层外壳而言,是这个肉体的灵魂。肉体与灵体都是物质的,只是一阳一阴,阴阳互存而已。灵魂出壳与悟道解脱是截然不同的两码事。平常人所讲的灵魂出壳,是你的潜意识这个“识神”出去玩一玩而已,它根本不能超越三界。只有悟道之后,找到了你那个真我,才能超越三界,得到彻底解脱。 道无处不在,当然不存在三界之界。道无我无他,无我又如何生?无生又如何有灭?因此,道本身就不生不灭,本身就是最彻底的解脱。因此,你只有进入道里,你才能证悟到不生不灭的彻底解脱。但是,无论你用多丰富的语言来描述道,来形容本来面目,都无法准确和贴切。我们要想接近它,只有通过它表现出来的特性为标准,通过修行改变自己。与道达成同一频率,才能进入道。 “道”最明显的特性就是清静无为、平等无分别、无我无他、如如不动。悟道如同品茶,别人品茶(开悟)后,无论怎样给你描述,你还是不知道此茶(悟道)是什么滋味。只有亲自去品茶(证悟)。当你品过(开悟)之后,第三者依然不知道茶的滋味,也必须亲自去证。 如何才能进入道呢?有人认为应该多学知识,多看经书,但是书本和知识都不可能让你进入道,只能在某个阶段引导你如何走路,指导你走哪条路可以接近道。“道”不是来自于外面的知识,因为知识来自于头脑的思维,是“识”而非“智”。“道”不是靠思维进入的,你脑子越复杂,想得越多,反而离道越远。六祖慧能不识一字,未看一经,却能悟道和讲经,是清静心中的自然流露。只有当你彻底空掉你的头脑,进入一种清静无为的入定状态时,你才能进入道。此时你才发现道本来就是现成的,只是自己一直都在玩头脑游戏,总在向外求,向知识里面找。被自己所知道的那点可怜的知识,一直障碍在门外了,这就是“所知障”。 古大德说:“悟道不难,唯嫌捡择”。“捡择”就是分别和取舍,有了分别心才会去捡择,道是平等无分别的。心里有二、三,才会去捡择,回到“一”就不会再有什么分别和捡择,因为“一”已经接近了道。“道”如同一面镜子,无论什么事物照在镜子里,原来什么样就是什么样,镜子不会分别这个事物好坏、丑美、善恶。人不仅有分别,而且样样事物都要分别个好坏、是非。如果你能回光返照,留心察觉自己刚才起动的每一个念头,你才能觉知自己念念都是分别。这是多生多劫养成的最大习气。因此,要想接近道,首先要断掉分别的习气,因为道是没有分别的。古大德说:“成佛不难,放下既是”。但是,人却有诸多的放不下。放不下亲情,放不下钱财名利,放不下所执着的一切。而一切都是围绕着一个“我”字。因此......>>

问题八:百威敬真我是什么意思?叫你用钱买

问题九:什么是真我?看你问的是什么意义上了
字面上来讲真我就是真正的自我。
弗洛伊德理论以后真我这种说法。
不过他的理论,不太站得住脚。

问题十:真我是什么意思真我,
意思就是指,
真正的自我。
也就是说,真真正正的,
没有经过任何掩饰的,
不存在任何虚伪的隐瞒装扮
的自我。
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人的三个“我”:自我、本我、真我

希望寻找“我是谁”答案的朋友,以及希望探寻内心世界获得心灵成长的朋友,都适合看一看张德芬老师的“遇见三部曲”:《遇见未知的自己》、《遇见心想事成的自己》、《活出全新的自己》。

在张德芬老师的书中,讲到一个有趣的例子:一个马夫骑着一匹马,拉着马车走在路上;马认为是它决定了马车的方向,而马夫则认为是他决定了马车的方向。那到底是马决定了马车的方向,还是马夫呢?其实都不是,真正决定马车方向的,是坐在马车里的乘客!

这个例子是为了说明什么呢?其实它隐喻了我们人类的三个“我”。很多人会想:什么?!人不就是只有一个“我”吗?

你仔细想一下,一个容易暴怒发狂、随便对人颐指气使的人,他心里的“我”是什么?是“自我”呀!他发怒打骂人时不就是不顾他人感受,只管自己情绪的宣泄嘛?这也就是“兽性”——如那匹马。

好了,第一个“我”是【自我】,那第二个“我”呢?是【本我】 。【本我】透背后就是“人性”,如那位马夫:有七情六欲,有贪嗔痴慢疑;思想和情绪容易被环境变化而影响,时而快乐,时而悲伤。还有的人总是为他人而活,过于在意他人的看法和目光,活在别人的世界里,却从来没有为自己活过一天。

那第三个“我”呢?那就是【真我】,也就是坐在马车里的乘客(隐藏在背后的高维智慧) 。在这里需要特别提出一点,【真我】不能理解为“潜意识”,因为“潜意识”还不能算真正的“幕后大boss”,只能算是宇宙高维能量在每个个体身上的输出口。当然,它十分重要。【真我】在这个三维世界的表达方式,是【爱、和平、至善】的能量。一个人如果能够抛开“假我”(即自我、本我)而活出真我的状态,那他的思想、行为都会由内而外地散发着喜悦。

我们在修行前,需要清楚地明白什么是“假我”、什么是“真我”,从而能够觉察自己的言行,继而修正它。活出【真我】,应该是我们作为一个人,在这个三维世界里的共使命。

猜你喜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