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高”是指在某人格测试中,某位测试者fi(内向的情感处理)和fe(外向的情感处理)的得分都比较高。那么为什么某些人会同时表现出高水平的fi和fe呢?这一现象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为什么fi和fe会双高呢
1. 多元智能理论的解释
多元智能理论认为人有多个智能类别,每个智能类别都有不同的能力和天赋。其中之一是情感智能,包括理解自己和别人的情感,并善于处理他人的情感。fi和fe都属于情感智能,fi更注重内在的情感体验,fe则更注重外在的情感表达。因此,一些人可能具备在两个方面中得分都比较高的天赋和能力,表现出双高的现象。
2. 社交经历的影响
拥有多样化的社交经历可以促进情感智能的发展。在各种不同的社交场合中,我们需要与不同类型的人接触和沟通,这样就需要同时运用fi和fe。例如,参加一个大型家庭聚会时,我们可能需要倾听叔叔的侃侃而谈,并对他的话题表现出关注和兴趣(fe),同时也要平衡好自己的情感状态,让自己不会因为家庭压力感到焦虑或疲劳(fi)。长期的社交经历可能会让一些人在这方面的平衡能力更强,在测试中表现出双高的特征。
3. 个体心理特质的影响
一些个体可能天生就有比较强的情感处理能力,同时也有比较平衡的内向和外向心理特质。内向者在社交中可能倾向于寻求更深层次的情感体验,并更容易感知和理解别人的情感;外向者则更善于表达自己的情感,并喜欢通过交流获得反馈和肯定。一些有内向和外向特质的人可能能够兼顾这两方面,展示出两种情感处理能力的高水平。
综上所述,fi和fe的双高现象可以用多元智能理论、社交经历和个体心理特质等多种角度进行解释。关于双高现象是否稳定或是可以训练的问题,目前还需要更多的研究。
不懂自己或他人的心?想要进一步探索自我,建立更加成熟的关系,不妨做下文末的心理测试。平台现有近400个心理测试,定期上新,等你来测。如果内心苦闷,想要找人倾诉,可以选择平台的【心事倾诉】产品,通过写信自由表达心中的情绪,会有专业心理咨询师给予你支持和陪伴。
共情是人本主义创始人、心理学家罗杰斯提出的。
共情能力,指能设身处地体验他人处境,从而达到感受和理解他人情感的能力;它还是一个人能拥有好的人际关系的社交能力之一,比如,识别对方感受,并给予对方回应,两个人的关系因此变得亲密。
“共情能力”这一概念,是人本主义创始人、心理学家罗杰斯提出的。这一能力让人类区别于其他动物,因为动物都会存在“利我”本能,只有人类,会在亲情、爱情、友情等关系中,产生“利他”之心,也就是同理心。
那没有共情力会怎样呢?知名临床心理学家西蒙·巴伦·科恩在《恶的科学:论共情与残酷行为的起源》一书中,把那些共情能力严重缺失,无法设身处地感受、理解、回应他人的行为,称为是“共情腐蚀”。
“共情腐蚀”严重的人,会认为他人都是不值得尊重的,只有自己才最重要。所以这类型人,一般都会表现出偏执型人格障碍的特点:固执、多疑、自我为中心、对被拒绝十分敏感、记仇。
共情的相关说明
共情的机制被分为三个层次,分别是:感知和模仿、关心和抚慰和设身处地的帮助他人。
当我们感知到了别人的消极情绪,在共情的作用下,我们就会尝试用肢体接触和语言来抚慰他的心情。在这一层的外面,共情的最高形式,就是设身处地、带着明确的目标去帮助他人。
共情可以让我们知道别人的需求,让我们学会给别人公平,有利于合作的进行。时至今日,人类已经成为了高度社会化的动物,我们极度依赖社会,几乎没有人能脱离社会独自生存。为了生存,我们都必须融入社会,通过与他人合作来创造更高的价值。合作才会给我们带来的更多的利益。
这并不代表共情的能力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它也会对别人造成更多的伤害。作者说,人类在拥有最强的共情能力的同时,也非常擅长折磨别人,这是因为人可以对别人的想法和感受有所体会。要想知道怎样才能让别人痛苦,就要先对别人的痛苦有共情。
因为铁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为1s2 2s2 2p6 3s2 3p6 3d6 4s2 当其失去4s2的两个电子时,成为+2价;当其失去4s2和3d轨道的1个电子,成为3d5半充满的稳定结构时,成为+3价.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