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祝由术>心理健康

班杜拉自我效能感理论的观点

时间: 2023-10-13 14:16:39

班杜拉自我效能感理论是现代心理学领域中一种重要的理论框架。其主要观点是: 个体的自我效能感是决定其行为和情感的关键因素。自我效能感是指个体能够有效地完成某项任务的信念和能力,它会影响个体的认知、情感和行为。

班杜拉自我效能感理论的观点

自我效能感理论从多个角度分析了人的行为和情感,为我们理解人类行为和情感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以下是从认知、情感和行为三个角度来分析班杜拉自我效能感理论的观点。

从认知角度来说,自我效能感是人类认知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们对于任务的信念和能力会决定他们是否愿意去尝试任务。如果一个人认为自己能够成功地完成一项任务,他就会更加努力地去完成这项任务。相反,如果一个人认为自己无法完成一项任务,他就会感到失望和沮丧,从而不会付出足够的努力来完成这个任务。

从情感角度来看,自我效能感对于个体的情感状态有着深刻的影响。人们的自我效能感越强,他们就越有自信、越坚定,情感也越稳定。相反,如果一个人的自我效能感较弱,他们就会感到无助、沮丧和不安。

从行为角度看,自我效能感会对个体的行为产生重要的影响。强的自我效能感可以激发人们更积极主动地去应对任务,相反,弱的自我效能感则会导致人们逃避任务或者对任务不太关心。

综上所述,班杜拉自我效能感理论提出了自我效能感在认知、情感和行为三个方面的作用,并对自我效能感的强弱对个体的影响进行了深入的阐释。这一理论框架为我们深入探究个体信念、情感和行为的形成提供了重要的思想参考。

不懂自己或他人的心?想要进一步探索自我,建立更加成熟的关系,不妨做下文末的心理测试。平台现有近400个心理测试,定期上新,等你来测。如果内心苦闷,想要找人倾诉,可以选择平台的【心事倾诉】产品,通过写信自由表达心中的情绪,会有专业心理咨询师给予你支持和陪伴。

班杜拉的自我效能论

? ? ? 自信是一个心理学名词。自信心是日常生活中常常谈起的一个概念,而在心理学中,与自信心最接近的是班杜拉在社会学习理论中提出的“自我效能感”的概念。
? ? 自信它常常驱使着事情往好的方向发展。有自信的人往往给人一种阳光、开朗的感觉。

? ? ? 自我效能感指个体对自身成功应付特定情境的能力的估价。班杜拉认为,自我效能感关心的不是某人具有什么技能,而是个体用其拥有的技能能够做些什么。

? ? ? 班杜拉认为,在某一情境下,决定自我效能感的四个主要因素:

? ? ? 1.行为成就:效能期望主要取决于过去发生了什么;以前的成功导致高的效能期望,而以前的失败导致低的效能期望。

? ? ? 2.替代经验:观察他人的成败,可以对自我效能感产生与自己的成败相似的影响,但作用小一些。

? ? ? 3.言语劝说:当你尊敬的人强烈认为你有能力成功的应付某一情境时,自我效能感可以提高。

? ? ? 4.情感唤起:高水平的唤起可导致人们经历焦虑与紧张,并降低自我效能感。

? ? ? 自信,是个人对自己所作各种准备的感性评估。自信能促进成功。相信自己行,是一种信念。自信不能停留在想象上。要成为自信者,就要像自信者一样去行动。我们在生活中自信地讲了话,自信地做了事,我们的自信就能真正确立起来。面对社会环境, 我们每一个自信的表情、自信的手势、自信的言语都能真正在心理中培养起我们的自信。

? ? ? 广义地讲,自信本身就是一种积极性,自信就是在自我评价上的积极态度;狭义地讲,自信是与积极密切相关的事情。没有自信的积极,是软弱的、不彻底的、低能的、低效的积极。

? ? ? 自信是发自内心的自我肯定与相信。,无论在人际交往上、事业上还是在工作上都非常重要。只有自己相信自己,他人才会相信你。

? ? ? 自信是对自身力量的确信,深信自己一定能做成某件事,实现所追求的目标。把许多“我能行”的经历归结起来就是自信。

自我效能感是谁提出来的?

自我效能感是班杜拉提出来的。班杜拉对自我效能感的定义是指“人们对自身能否利用所拥有的技能去完成某项工作行为的自信程度”。班杜拉认为除了结果期望外,还有一种效能期望。结果期望指的是人对自己某种行为会导致某一结果的推测。如果人预测到某一特定行为将会导致特定的结果,那么这一行为就可能被激活和被选择。

发展

班杜拉在他的动机理论中指出,人的行为受行为的结果因素与先行因素的影响。行为的结果因素就是通常所说的强化,但他关于强化与传统的行为主义对强化的看法不同。他认为,在学习中没有强化也能获得有关的信息,形成新的行为。而强化能激发和维持行为的动机以控制和调节人的行为。

班杜拉的自我效能理论的核心

班杜拉认为,人类的行为不仅受行为结果的影响,而且受通过人的认知形成的对自我行为能力与行为结果的期望的影响。他发现,即使个体知道某种行为会导致何种结果,但也不一定去从事这种行为或开展某项活动,而是首先要推测一下自己行不行?有没有实施这一行为的能力与信心?这种推测和估计的过程,实际上就是自我效能的表现。所以,人的行为既受结果期望的影响,更受自我效能期望的左右,自我效能是人类行为的决定性因素。通过区别效能期望和结果期望,班杜拉创造了自我效能概念。结果期望,属于传统期望的概念范畴,是人们对自己的某一行为会导致什么样结果的推测;而效能期望则是个体对自己实施某一行为的能力的主观判断,即对自身行为能力的推测。
自我效能的功能主要是调节和控制行为,并通过行为调控影响行为结果(附图)。

自我效能对行为的调控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影响人们对行为的选择与行为坚持性
自我效能感高的人,常常倾向于选择适合于自己能力水平又富有挑战性的任务;而自我效能感低的人却恰恰相反。一个人在某一方面的自我效能感越强,预测到的成功可能性越大,他就越会努力尝试去从事这些方面的活动,新行为持续的时间也越长;反之,就会逃避那些自己认为不能胜任的活动,行为的坚持性也就越差。
2.影响人们的努力程度和对困难的态度
态度是人们对事物所持的一种肯定或否定的心理倾向。作为实施行为的心理准备状态,它支配着人们在实施行为过程中的记忆、判断、思考与选择。
具有高度自我效能感的人,多富有自信,勇于面对困难和挑战,相信自己可以通过努力克服困难,因此,会竭力去追寻和实现自己的目标;相反,自我效能感水平低的人,则会因为怀疑自己的能力而在困难面前犹豫不决、不知所措,甚至对能够行使的行为和完成的任务也不敢问津。
3.影响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效率
研究发现,自我效能感水平低的人,总是担心自己会失败,把思想纠缠在个人缺陷和潜在困难上,导致紧张、自卑、注意力涣散、记忆力下降,甚至产生无助和无所适从感,从而影响他们采取行动以及新行为的形成和习得行为的表现,导致行为能力和行为效率低下。相反,有强烈自我效能感的人却把注意力集中在积极分析问题和解决困难上,他们知难而上、执著追求,在困难面前常常使得自己的思维与解决问题能力得以超常发挥,表现出优质的行为能力和行为效率。
4.影响人们的归因方式
归因是个体解释和预测他人和自己行为结果的原因。据美国维纳的研究,人们通常把成败结果归因于努力、能力、运气和任务难度等四大因素。自我效能感高的人,常常把失败归因于自己努力不够;而自我效能感低的人,却往往将失败归因于自己能力不足、天资不够。
班杜拉通过大量研究发现,自我效能感的形成与变化受以下四种信息源的影响,它们分别传递着一定的效能信息,影响人的效能水平。
1.直接性经验
直接经验,如行为成败经验,来自个人的亲身体验,对自我效能影响力度最大。成功的经验可提高个体的自我效能感,失败的经验则会降低个体的自我效能感,而不断的成功与失败会使人建立起或高或低的稳固的自我效能感,使之不会因一时的挫折而降低,也不因一时的成功而提高,而且还会泛化到类似的情景中去。
2.替代性经验
这是人们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而获得的间接经验。人类的许多效能信息都是从替代性经验中获得的。一个护士学生看到某个和自己水平差不多的学生完成了某项操作,会认为自己也能完成同样的操作,从而增强自我效能感。反之,目睹同伴的失败,又会降低其自我效能感,觉得自己也可能失败。替代性经验对自我效能感影响的关键之一是学习者与被观察者的一致性问题。通常,学习者是通过与被观察者的比较来评价自身效能的。
3.言语劝说
指凭借说服性的建议、劝告、解释、引导,通过改变人们的知识与态度来改变人们自我效能的一种方法。言语劝说简便易行,然而由于没有经验基础,形成的自我效能常缺乏牢固性。
4.其他因素
班杜拉在其“脱敏”研究中发现,心理状态是影响自我效能的重要因素之一。成功的喜悦、失败的悲伤都会导致个体自我效能感发生变化。平和、中等强度的情绪有助于自我效能的形成,而过度强烈的情绪会削弱自我效能的功效发挥。另外,个人性格、自控能力与类型、拥有的知识和技能、自尊水平、自信心、意志力、环境、他人的期望与支持等也可影响个体的自我效能。一般来说,充满自信与自尊的人以及内控型的人自我效能感水平较高;气氛融洽、环境愉悦可促进个体自我效能的建立与发挥。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aokedao3713@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猜你喜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