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动作、小动作和精细动作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常常使用的概念。它们指的是动作的规模和复杂程度不同。本文将从行为学、神经生物学和日常生活的角度分析大动作、小动作和精细动作的区别,并通过实例说明它们在不同领域中的应用。首先,从行为学的角度来看,大动作是一种较大范围的运动行为。它需要动用全身的肌肉或者多个肢体来完成,具有很强的力度和协调能力。大动作通常包括跑步、跳跃、挥动双臂等,这些动作可以消耗大量的体力,使身体得到锻炼。相对于大动作,小动作是指较小的运动行为,需要动用一部分或某个特定的肌肉来完成,力度相对较小。例如,敲击键盘、用手指划屏、抓取东西等都属于小动作。小动作可以细致地操作物体,准确地进行目标导向活动。而精细动作则是一种更为复杂的动作,需要较大的协调与精细度。例如,书写、织布、插针等都属于精细动作。精细动作需要较高的手眼协调能力和细致的手指操作,常常需要经过长时间的训练和练习才能掌握。
大动作小动作精细动作的区别
其次,从神经生物学的角度来看,大动作、小动作和精细动作在神经系统的控制上也存在差异。大动作通常由大肌肉群协同运动来完成,通过脊髓的运动神经元发出指令,引起肌肉的收缩和放松。而小动作和精细动作则需要更为精细的神经控制。小动作通常由小肌肉群和局部运动神经元来完成,神经冲动的传导路径相对短暂,能够更快地传递指令和产生反应。精细动作则需要更为复杂的神经网络来控制,包括大脑皮层、基底核等。这些区域在精细动作的规划、执行和调控中发挥重要作用。
最后,从日常生活的角度来看,大动作、小动作和精细动作在不同领域中具有各自的应用。大动作常常用于体育运动、舞蹈和健身等活动中,可以有效锻炼身体,提高体力和协调能力。小动作常常用于日常生活中的各种操作,如按键、鼠标操作、开关等。精细动作则广泛应用于手工艺品制作、乐器演奏、外科手术等领域,需要较高的技巧和细心的操作。
综上所述,大动作、小动作和精细动作在行为学、神经生物学和日常生活中存在明显的区别。它们在动作的规模、神经控制和应用领域上有所不同,但都是人类运动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不懂自己或他人的心?想要进一步探索自我,建立更加成熟的关系,不妨做下文末的心理测试。平台现有近400个心理测试,定期上新,等你来测。如果内心苦闷,想要找人倾诉,可以选择平台的【心事倾诉】产品,通过写信自由表达心中的情绪,会有专业心理咨询师给予你支持和陪伴。
幼儿基本动作发展
幼儿基本动作发展,孩子刚出生的时候,全家人都是很高兴的,孩子刚生下来,从一个只会整天躺着睡觉的新生儿,发展到一名活泼好动、能歌善舞的幼儿,下面看看幼儿基本动作发展及相关资料。
幼儿基本动作发展1主要表现在两方面:
(1)全身性粗大动作。约在出生后3个月能翻身,6个月时能坐,8、9个月时会爬,12个月时能站,13个月时独立行走,17个月时会上台阶,24个月时会双脚并跳,26个月时会跑,30个月时能跳远。
(2)局部精细动作。主要指手部动作。6个月时能准确够取,7个月时会传递,10个月时会从瓶中倾倒,22个月时可用双手端碗,26个月时会脱鞋袜,28个月时会串珠,29个月时会用匙、折长方形、画横线,30个月时会单手端碗。
31个月时会折正方形,画圆形(近似),48个月时会对叠纸块、画十字形,60个月时能画出较复杂图形。儿童动作的发展是成熟、环境与自身活动等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作为儿童与外界环境积极互动的重要手段,儿童动作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适应价值。
幼儿基本动作发展2 幼儿动作发展的规律
规律一:从整体动作到局部的、准确的、专门化的动作(从整体到局部)
比如:满月前的儿童受到痛刺激后,边哭喊边全身乱动;现在我们手部不小心烫伤时会下意识的甩手。儿童最开始动作的特点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现在我们的动作能够更加的分化,专门化。
规律二:从上部动作到下部动作(首尾规律)
比如:“三翻六坐七八爬”,儿童最先学会抬头,然后俯撑、翻身、坐和爬,最后学会站和走。
规律三:从中央部分的动作到边缘动作(近远规律)
比如:靠近头部和躯体的部分先发展,远离身体中心部分动作后发展;儿童动作发展是最早出现头和躯干的动作,其次是双臂和腿部的有规律的动作,最后是手的精细动作。
规律四:从大肌肉动作到小肌肉动作(大小规律)儿童先发展的是大肌肉动作。
先学会的是手臂和腿部的动作,以后才逐渐学会手和脚的动作。孩子先学会走跑跳等基本动作,也是大动作的发展,逐渐发展到小班的时候可以使用勺子吃饭,中班的时候可以使用筷子吃饭。幼儿动作发展特点包括以下几方面
1、整体到局部规律
即从整体动作到分化动作的规律。儿童最初的动作是全身性的、笼统的、散漫的,以后才逐步分化为局部的、准确的、专门化的动作。
2、首尾规律即从上部动作到下部动作的规律
婴儿最早的动作发生在头部,其次是躯干,最后是下肢。
记忆小口诀:二抬四翻六会坐,七滚八爬周会走。
3、近远规律即从中央部位动作到边缘部位动作的规律
儿童这一动作的发展规律表现为动作先从头部和躯干开始,然后发展双臂和腿的动作,最后才发展手的动作。
4、大小规律
即从粗大动作到精细动作的规律。婴儿首先出现的是身体肌肉大肌肉动作,如头部动作,以后才是灵巧的小肌肉动作,以及精准的视觉动作。如描圆圈、系鞋带、扣纽扣等。
5、无有规律
即从无意识动作到有意识动作。婴儿最初的动作是无意的,以后越来越多的受到心理有意识的支配。
幼儿基本动作发展3 学前儿童动作发展的规律是什么
1、从整体到局部的规律。儿童最初的动作是全身性的、笼统的、弥漫的,以后逐渐分化、局部化、准确化和专门化。
2、首尾规律。儿童动作的发展,先从上部动作开始,然后到下部动作。
3、近远规律。儿童动作的发展先从同步和去干的动作开始,然后发展双臂和腿部的动作,在后是手的精细动作。
4、大小规律。动作可以分为粗大动作和精细动作。儿童动作的发展,先从粗大动作开始,而后才学会比较精细的动作。
儿童动作发展的特点是什么
1、儿童头部动作的发展
头部动作是儿童最早发展,完成也较早的动作。
2、儿童躯体动作的发展
躯体动作的发展,主要表现为翻身和坐的动作的发展。
3、儿童行走动作的发展
儿童行走动作的发展,要经历爬行、站立和行走三个阶段。
4、儿童抓握动作的发展
抓握动作的发展,是手的动作发展的重要标志。抓握动作的发展,以眼睛注视物体和手抓握物体动作的协调。五个手指活动的'分化为特点。
随着宝宝年龄的增长,他们所具备的动作本领也就会越来越多,以上这些就是儿童动作发展的规律以及特点,在这个过程中,对于儿童们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时期,因为他们在这个时候都会学习一些初始的动作,而这些动作与他们日后的行为也是非常有关系的。
1、由上到下:幼儿动作的发展,是身体上部的发展先于身体下部的发展。从头部到下部,从上肢到下肢逐渐发展。
2、由大到小:这是指幼儿最初发展起来的是与大肌肉相联系的动作,逐渐发展到与小肌肉相联系的动作。如幼儿手的动作的发展,先发展的是与手臂大肌肉相联系的伸臂,以后逐渐发展起来与手指小肌肉相联系的抓、握、拿等动作。
3、由简单到复杂:幼儿最初的动作,是身体个别部分的简单动作,如伸伸手、踢踢脚、转头等,逐渐发展到同时转头、伸手、手眼协调地拿取物体,进一步发展到能从事由多种动作组成的游戏活动。
4、由不随意到随意:动作的不随意性和随意性,是从动作的主动性和目的性来区别的。幼儿的动作,最初是不随意动作,无目的、由客观刺激引起,加头随着光线的方向转动,有东西接触幼儿的手,幼儿的手就去抓摸。
以后,随意动作逐渐发展起来,这时客观刺激不在眼前或没有直接接触幼儿,动作也会出现,而且通过动作,主动地、有目的地去接触事物,认识事物。如幼儿在“藏猫”的活动中,主动地把头转来转去寻找“猫”,这就是一种随意动作。
精细动作
1.精细动作差的表现
①肌肉张力异常:肌张力过低,持物不稳,或肌张力过高,手指不能自如开合;
②精细动作发展缓慢:从一种动作的掌握发展到第二种动作,所需的时间比正常儿童多几倍;
③双手协调能力差:需要双手协调才能完成的技巧很难掌握,即使掌握也不能自如应用,看起来动作笨拙,其中也有手眼协调差的原因;
2.产生的原因:
早产儿
抚养人母亲文化程度
精细动作 游戏 训练生理的成熟是影响幼儿的幼儿精细动作发展的重要作用,幼儿期大脑和神经系统的发育完善对幼儿精细动作有好的促进作用;
家庭教育氛围及父母从事的职业都会影响幼儿精细动作的发展;
学习和训练对幼儿精细动作发展有促进作用。
3.产生的影响:
手眼协调能力差:视觉不能有效控制调节手的行动,或是手不能按视觉的要求行动;动作速度缓慢,动作反应迟钝。手部本体感觉较差,在做精细动作时需要视觉辅助
4.课程匹配:
精细动作是指宝宝手部、脚部、口腔及舌部等细小动作,例如手部拇指和食指的捏合能力、脚趾头的活动能力、使用吸管杯的能力等等。大运动主要是指身体大肌肉群及四肢的活动,包括俯卧抬头、翻身、坐、爬、站、走等大动作。
宝宝的精细动作和大运动的发展是有联系的,大运动是一切精细运动的基础,所以如果发现自己的宝宝精细运动有些落后,首先要检查大运动是不是落后了。
大运动和精细运动要同时练习,大运动先发展,然后带动精细动作的发展。当宝宝能够抬起手臂时(大运动),他才能将小手举到自己眼前,然后转动手部或玩自己的手指(精细动作)。同样的,当宝宝能够舒展四肢并活动时(大运动),小手才能扶着小脚丫,将脚趾头送进嘴里尝一尝(精细动作)。
5.家里的解决方法:
精细动作训练的方法手功能的发育有其一定的规律性,由粗大到精细,由简单到复杂。智力落后儿童的精细动作虽然发育缓慢,但同样遵循这样的规律。
因此,我们在训练时,也要依据这样的发展顺序,结合不同儿童的障碍特点进行训练。训练可采用基本的训练模式,即由训练师示范动作,儿童模仿,给予语言指导或动作帮助来进行。爸爸妈妈可以通过玩具和 游戏 来帮助宝宝提高精细动作和粗大运动的能力。
在跟宝宝一起玩时,爸爸妈妈无需刻意去考虑这个玩具是锻炼精细动作的,那个 游戏 能提高大运动,只需将全部身心投入与宝宝的 游戏 之中,陪宝宝一起玩得开心就好,宝宝在 游戏 时他的运能技能自然能够提高。
例如,妈妈和宝宝一起玩搭积木,妈妈可以将一块积木递给宝宝,宝宝在手接住积木(精细动作)后,将他放在其他积木上(大运动),这个锻炼的过程是自然而然的。
将橡皮泥做成印章,让儿童用前三指捏印章沾颜料在纸上盖章;将面团搓成长条状,让儿童用拇指与食指揪成小粒。
双手协调能力训练将物件从一只手交到另一之手中-两只手同时分别拿着两件物件,先让儿童一只手握住一根棒的下端,然后两只手同时向正中线移动,另一只手握住棒的上端,第一只手松开;儿童先拿着一只小棍,然后将另一只小棍放在儿童另一只手边,鼓励儿童去拿。吹肥皂泡,鼓励孩子双手将其拍炸;橡皮泥戳洞-小珠子串起来。
6.举例子:部分小朋友由于大脑发育缓慢造成大运动发展缓慢从而形成精细动作发展缓慢
7.年龄特征:
4-10个月,宝宝听到声音会不会扭头,用玩具吸引宝宝眼神会不会跟随玩具移动。
6个月后,可以用手去撕纸么,可咿咿呀呀说一些简单叠词么,趴着时能伸手去够前面的东西么。
7个月后,物品可以一手准确的传到另一只手吗。
10-13个月,拿笔能不能乱涂乱画,能不能打开合起来书。
13个月后,会给瓶子杯子盖杯盖么,会两个手指捏细小物品么,能不能搭2-3层积木。
15个月后,搭积木能不能搭3-4层了么
16个月后,会穿珠子么,能把米粒、豆子能不能放进瓶子里17个月后,会不会拧门把手,开关门。
19个月后,会不会用筷子,能不能解开纽扣,握笔能不能画直线圆圈
会持续发布各种专业俱乐部课程简案以及详案,以及俱乐部运营管理框架,销售知识培训等等 如有需要请关注以及留言评论
什么是精细动作?不少宝妈其实听说过这个概念。孩子的大动作和精细动作,都是肌肉发展的重要阶段。三翻六坐九爬,这些具有标志性意义的大动作,容易被发现,宝妈们也会着意让宝宝去练习,但是手部的小动作,却常常被宝妈忽视。
所谓精细动作,也叫fine motor skills,指的是和手的一切有关的,凭借手以及手指等部位的小肌或小肌群的运动,在感知觉、注意力等心理活动的配合下完成特定任务的能力。
精细动作发育的如何,参考的主要因素是两个方面,一是手本身的抓握能力,另一个是手眼的协调能力。
手的抓握能力,包括抓、捏、拍、拧、撕、推、压、悬浮、约束、触、勾状抓握等手部动作,手眼的协调能力,则要加入眼睛的配合,孩子能不能将抓到的东西放在指定的位置,双手能不能完成到自己想要做到目标。
还有的观点是将除了手部动作意外脚尖、面部等这些细小肌肉动作也定义为精细动作的范畴,这些动作都需要孩子通过小肌肉或小肌肉群的运动,在感知觉、注意等多方面心理活动的配合下完成特定任务的能力,比如对着人主动特意展露出自己的笑容,也是宝宝的精细动作。
精细动作的锻炼,时间要比大动作学习时间长,也更缓慢。3、4岁左右的孩子已经可以活蹦乱跳,单脚跳双脚跳了,但是可能依然用不好小剪刀,不少孩子上了小学还是不会系鞋带,一个简单的绳子打结,也能难倒一半的学生,这时就可以看出孩子们之间手部控制能力的差距。
而且,宝宝的精细动作发展都是循序渐进的,从刚出生起,宝宝可以抓住助产护士的衣服不让走,到之后能完成各种精细的动作,过程缓慢而持久。每个阶段都有大致的一个发展规律和参考标准,参考这个标准,能够知道孩子的精细动作发展水平如何。
表格中详细列举了0-3岁宝宝精细动作发展规律,但不代表孩子精细动作发育过程到3岁就截止了。婴幼儿时期需要有意练习,三岁后也需要持续练习。三岁之后宝宝会上幼儿园,开课比较早的幼儿园会开始让孩子学习握笔写字,还会有很多手工游戏,另外像绘画、弹琴等艺术,也要求孩子对手逐渐精湛的控制力,不过毕竟写字锻炼的动作比较单一不够全面,有意识的通过针对性的训练提升孩子精细动作发育的短板,是不能忽略的。
很多人在没有意识到自己还未完全发育好精细动作时,就斩断了精细动作的锻炼,所以有的人成年后做个手工甚至做点家务,都发现自己不能很好的完成。
那不同阶段如何帮宝宝进行精细动作训练呢?
一、婴儿期婴儿时期我们常做的是给孩子拿个玩具让他玩儿,其实除此之外,还可以让宝宝进行手指被动操的训练。
①宝妈的食指和中指交叉放在孩子手上,然后用拇指上下推揉,促进他手部肌肉、血液的发展。
②宝妈伸出三根手指,从孩子的手指根部三指不停的搓揉到指尖,依次进行完左手的五个手指,换右手。
0-5个月:锻炼“抓”,宝宝最先掌握的手部动作就是抓,大人给他的玩具他可以用力抓住不掉,这是第一步,接着换各种材质和形状的宝宝让宝宝抓,例如摇铃。小的毛绒玩具等,然后尝试把玩具放在面前让孩子主动抓。
6-10个月,宝宝可以很好的抓起放下物品之后,他的动作重点就过渡到了“捏”。先是五个手指捏,接着可以用3根手指捏,再到两根手指对捏,宝宝能抓住的物体形状更为丰富了,还会把大拇指和四指分开,用食指伸进瓶口掏东西,小饭粒也能捏住,不过要注意看着孩子防止误吞硬币纽扣等东西。
二、幼儿期1岁之后宝宝的手部精细动作发展有了很大的进步,可以不光利用玩具器材让孩子抓、仍、捏了,而是可以开发更多的游戏,让孩子在玩儿的过程中训练到手部动作及手眼配合。
★抽纸巾和捡碎纸:
一岁左右,给宝宝一包纸巾让他一张一张地抽出来玩,还可以给孩子一些不用的废纸让孩子撕着玩儿,这个阶段孩子对撕纸很感兴趣,相反的,还可以找一些五颜六色撕碎的纸张仍在空中,然后和孩子一起一片一片捡回来。
和孩子互动拍手:我记忆中常常看到大人和孩子玩儿,会教孩子使用自己的双手,比如在临走时教孩子和对方说再见并且挥手,或者教孩子做飞吻的动作,还有用孩子一只手的一根手指点在另一只手的手心,嘴上念着“点豆豆点豆豆”。
按电话键:孩子还很喜欢打电话,不妨给孩子买个玩具电话,孩子在用手指按键时会获得极大的满足感。还有一些按键玩具结合了音乐、灯光,孩子一按下去就可以收到反馈,灯光亮起来,音乐响起来,所以他会反复去按,能锻炼孩子手指的力量和精准度。
涂鸦:两岁之后的宝宝就来到了另一个阶段,他们有了更多自己的想法,常常自己一个人就能玩,这时候适合让孩子玩儿一些开放性创造性的游戏。
涂鸦就是很好的方式,孩子拿着蜡笔,刚开始可以画出不规则的曲线,看起来可能和画画没什么关系,但是要知道,对于这个时候的宝宝来说,手部的控制力还不够,指望他一下子画出蓝天白云是不太现实的,对给孩子一些鼓励,让他联系画直线、圆形方形等等,可以起到很好的锻炼效果。
积木拼图:到了三岁左右,孩子能玩儿的游戏就更多了。如果之前的涂鸦是初级版,现在就可以进阶到高级版。画画、拼图、积木、剪纸,都是非常好的游戏。
当然,并不是把工具扔给孩子让他自己玩儿就好,这样孩子的兴趣10分钟就用完了。引导孩子画出一个特定的目标,比如比着自己的小手画出轮廓,然后根据留下的手的形状发散思维,添上什么元素可以变成什么,充分调动孩子的想象力。
精细动作的锻炼,意义不仅是让孩子拿东西更方便而已,因为精细动作要发展,需要脑部多个区域的配合,孩子的动作越精细,完成度越高,越需要大脑精密的运算,所以在锻炼的过程中,孩子的大脑也会更加聪明,这也正是为什么人们说心灵手巧。
幼儿动作发展的方法
幼儿动作发展的方法,对于孩子的生长发育方面的问题,不管是价值还是医生都会重点关注,一般孩子的发展会根据不同的阶段有不一样的表现,以下幼儿动作发展的方法。
幼儿动作发展的方法1 首尾规律
什么叫首尾规律呢?小孩子从头到尾端,从上肢到下肢,这么一个发展过程。越靠近头部的动作先发育,越靠近脚部的动作后发展,所以孩子首先会抬头,然后会翻身、会爬,最后才会站或走,这个就是首尾规律。
近远规律
近远规律就是从身体的中央部位到身体的边缘部位这么一个发展规律。孩子的运动发展先从头部躯干动作开始,学会抬头,学会翻身,然后再发展到双臂双腿的动作,最后是手的精细动作。
大小规律
什么叫大小规律呢?先发展大动作,再发展小动作,小动作就叫精细动作。大运动是指什么呢?抬头,坐,翻身,爬,走等等都是大运动。 精细运动是什么呢?我们测验的时候有一项用筷子夹花生米,如果孩子可以用筷子夹菜夹饭,这就是精细动作的一个发育;还有画画,翻书,玩积木,串珠,这些就属于手部的精细动作。这些动作都是后发育的。
无有规律
无有规律是指由无意识的活动发展到有意义的探索行为。开始的时候,孩子有很多活动他都不一定有意识,慢慢的他才受心理的支配,受意识的支配。所以我们说儿童的一个运动发展和他的心理发展的规律是一样的,比如说从无意识的行为到有意识的行为。
泛化集中规律
还有一个叫泛化集中规律。大家都有一个经验,新生儿期、小婴儿当听到你敲门,关门啪的一声时,小孩子会全身,手和脚都会动起来;你给孩子拍一下,抽一下,他也会手和脚都动起来,这就是泛化的,受一点刺激孩子整个全身都动了。 小孩的动作先是泛化以后再慢慢的节奏化,局部化该动手该动脚,后面才到专门化的方向发展。
各年龄段运动发展的水平
刚刚说的一些规律,另外要讲的是各年龄段运动发展的水平。包含两个方面:
这两张表啊,我就不给大家一一讲了,第1张表告诉大家,0到3岁婴儿大运动发展的一个里程碑;第2张表告诉大家精细动作发育的里程碑,大家家长有兴趣的话,可以保存下来,然后对一下你孩子的年龄,看看有没有到这种发展水平。
促进措施
对于孩子运动的发展,当然有一些促进的措施。孩子运动发展有的快,有的慢用什么样的办法,什么样的方式来让孩子运动呢?
三浴锻炼
利用空气,阳光,水。在北欧很多国家,人家用户外训练,把小孩子的床放在户外睡眠,空气浴,在户外空气浴,非常时髦,很多人会做空气浴;在学校大学生,一下课一放学就趴在草地上晒太阳去了,阳光浴;水浴可能大家都知道,很多孩子都会游泳啊,洗澡啊等等。
利用大自然这个条件,空气、阳光、水来进行锻炼是非常重要的。凡是晴天,有阳光的天,应该带着孩子到户外去,现在疫情期间,好像不能到一些公园,但是有一些野外的地方,空旷的地方,还是可以去的。 所以家长有机会应该把孩子带到自然界去,充分享受大自然馈赠的空气阳光。另外在家可以做水浴。
游戏活动
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我们前面讲了,孩子在家里不能呆坐着,要做游戏,用游戏做一个活动。游戏活动是重要的生理刺激之一,是系统地刺激活动感官的有效方法。大脑支配人的各种复杂活动,大脑产生相应的条件反射。因此,让婴幼儿早期进行适当游戏活动,不仅可锻炼肌体,也能促使智力的迅速发育。
我们举了一些小的例子,比如做一些手指操。
抚触
抚触是指通过抚触者双手对被抚触者皮肤各部位进行有次序、有手法、有技巧的抚摸。由父母给予婴儿一些被动的运动刺激,不仅能够促进婴儿各方面的发展,而且能够促进父母和孩子之间的情感建立。 抚触可能很多家长都知道,到一些儿童保健单位去游泳以后,医生护士给你孩子做抚触。
抚触的顺序 抚触的好,可以促进孩子一些被动的运动,通过皮肤的触摸等等,可以促进孩子的发展。
主被动操
被动操是一种专门针对出生后至6个月孩子的健身操,在成人的帮助下,有节奏的动作和口令,可促进孩子基本动作的发育,又可使其心情愉快。主动操适合于6个月~12个月的小儿。
不知道大家听过没有,以前婴儿操有很多。婴儿操又分成几种,一个叫被动操,6个月以下的孩子做被动操;6个月以上可以做主动操;站起来的孩子可以做杠杆操或者叫竹竿操。
婴儿操
如果大家需要的话,我们以后就专门请一些老师来教大家怎么做操。今天提供一些方法(上图)家长也可以保存下来,回去试试看。
幼儿动作发展的方法2 幼儿动作发展的特点
动作发展是儿童心理学研究的重要课题,它是指由神经中枢 、神经 、肌肉协调控制的身体动作的发展。从心理的角度看,动作是活动的.组成部分,动作发展是儿童活动发展的直接前提。下面是福建教师招考网的我整理的一份关于幼儿动作发展的特点,具体内容如下:
(一)从上到下
儿童身体上部的发展先于身体下部的发展。从头部到下部,从上肢到下肢逐渐发展。
(二)从大到小
儿童最初发展起来的是与大肌肉相联系的动作,逐渐发展到与小肌肉相联系的动作。如儿童手的动作的发展,先发展的是与手臂大肌肉相联系的伸臂,以后逐渐发展起来与手指小肌肉相联系的抓、握、拿等动作。
(三)从简单到复杂
儿童最初的动作,是身体个别部分的简单动作,如伸伸手、踢踢脚、转头等,逐渐发展到同时转头、伸手、手眼协调地拿取物体,进一步发展到能从事由多种动作组成的游戏活动。
(四)从不随意到随意
动作的不随意性和随意性,是从动作的主动性和目的性来区别的。儿童的动作,最初是不随意动作,无目的、由客观刺激引起,加头随着光线的方向转动,有东西接触儿童的手,儿童的手就去抓摸。以后,随意动作逐渐发展起来,这时客观刺激不在眼前或没有直接接触儿童,动作也会出现,而且通过动作,主动地、有目的地去接触事物,认识事物。如儿童在“藏猫”的活动中,主动地把头转来转去寻找“猫”。这就是一种随意动作。
儿童动作发展是肌肉和骨筋活动的发展,但是它和儿童心理的发展,有非常密切的关系。因为,儿童是在活动过程中,通过动作接触周围事物,认识周围事物,产生及发展他们的心理活动的同时,也表现着他们的心理活动。
幼儿动作发展的方法3 幼儿动作发展规律有哪些
从婴儿到儿童期经过一系列的动作发展,幼儿动作发展可将其潜在的能力通过与环境的互动,逐步发展健全,动作发展有顺序性与持续性特征,在这个过程中,个体从简单的、无组织的、无技巧的动作发展到高级的、复杂的动作,基本的发展原则主要包括从整体到分化、从上到下、从大到小、从中心到边缘、从无意到有意等。从整体动作到分化动作的发展规律又称为“整分规律”,即个体最早对刺激做出的动作反应。
一、从整体动作到分化动作
是整体性的,然后逐渐分化。动作发展是从大肌肉群动作到小肌肉群动作,从未经分化的混沌整体动作,到分化了的整体动作的不断分化、不断整合的过程。
二、从上部动作到下部动作
从上部动作到下部动作的发展规律又称为“首尾规律”,即个体最初发展的是头部的动作,
其次是躯干和上肢部分的动作,最后是下肢的动作。
三、从大肌肉动作到小肌肉动作
大肌肉动作发展也称大肌肉群动作、粗大动作发展,是指由身体大肌肉或肌肉群产生的动作,
包括行走、奔跑、跳跃、投掷等[8]·[9]、根据空间位置变化、身体姿势的控制及对外界工具的操控情况,大肌肉动作可分为移动动作、平衡稳定动作和操控动作。
四、从中央部位动作到边缘部位动作
从中央部位动作到边缘部位动作发展规律又称为“远近规律”,接近身体中心(躯干或核心)
部分的肌肉和动作总是先发展,身体的肢端部分的动作最后发展。婴幼儿动作发展从中部开始,越接近躯干的部分动作发展越早,越远离身体中心的肢端动作发展较迟。
五、从无意动作到有意动作
从无意动作到有意动作发展规律,即从先天反射的无意识动作向着有高度控制的技能动作发
展。婴幼儿最初的动作是无意的,以后越来越多地受到心理有意的支配。例如,初生婴儿就会用手握紧小棍,这是无意的、本能的动作,几个月后,婴儿才逐渐能够有意地、有目的地去抓物体。最初是从无意动作向有意动作发展,以后则是从以无意动作为主向以有意动作为主的方向发展,即服从“无到有规律”。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