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孩子们的生活压力也越来越大。在这种背景下,孩子负面情绪的控制和疏导成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本文将从心理学、教育等多个角度来分析孩子负面情绪的控制与疏导。
孩子负面情绪的控制与疏导
心理学角度:
孩子负面情绪的原因很多,比如家庭环境、学习压力、人际关系等。针对不同的原因,家长需要采取不同的手段来控制和疏导孩子的情绪。心理学家建议,家长可以采用倾听和引导的方式,帮助孩子主动分析、理解和解决困扰自己的问题。同时,家长也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建立积极的家庭氛围,为孩子提供稳定的家庭环境和足够的关爱。
教育角度:
教育机构也应该在课程设置中注重孩子的情绪管理和疏导。学校可以设置相关课程或者活动,帮助孩子提升自我认知能力,了解自己的情绪变化和应对策略,增强应对挫折和困难的能力。此外,学校也应该关注每个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对于情绪问题较为严重的学生,可以分别制定个性化的心理辅导计划,提供有针对性的心理支持服务。
社会角度:
除了家庭和学校,整个社会也应该为孩子提供更多的心理支持。比如,一些社会组织可以开展相关活动或者义工服务,为孩子提供一些汇聚情感、放松身心的场所。同时,社会也应该加大心理健康宣传的力度,提高公众的心理健康意识和素养,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关爱孩子的情感世界。
综上所述,孩子负面情绪的控制与疏导是一个较为复杂的问题,需要从多个角度来思考和解决。家长、教育机构和整个社会都应该共同关注和支持孩子的情感健康成长。
不懂自己或他人的心?想要进一步探索自我,建立更加成熟的关系,不妨做下文末的心理测试。平台现有近400个心理测试,定期上新,等你来测。如果内心苦闷,想要找人倾诉,可以选择平台的【心事倾诉】产品,通过写信自由表达心中的情绪,会有专业心理咨询师给予你支持和陪伴。
娃发脾气时,试用?共生效应?
对于孩子无理取闹、乱发脾气的情况,很多家长都会采用上面三种处理方法。
只是,当孩子的情绪已经不受控制时,父母无论是转移注意力,还是恐吓施压,都只能解决一时的问题,并不能改变根本。
想让孩子脾气受到控制,父母要去探究孩子发脾气的真正原因,然后运用?共生效应?,才能完善解决。
▼何为?共生效应??
共生源于生物学:在自然界中,一株植物单独生长,就会显得单调矮小。如果和同类植物一起生长,就会显得枝繁叶茂,富有活力,人们将这种相互促进的关系称之为?共生效应?。
在一个企业中,如果有?共生效应?,那么每个人都会都会从集体中获益,达到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
教育家陶行知说过:?我们必须变成小孩子,才配做小孩子的先生。?
家长只有从孩子的角度思考问题,把自己置于和孩子同等的地位,才能产生?共生效应?。
从这可以得知:如果家长可以对孩子的情绪进行引导,使其消化坏情绪,那么孩子就可以摆脱?坏情绪?。
心理学家Donald W. Winnicott认为:?孩子的攻击性是自我发展的基础?。
因此,家长不要盲目抑制孩子发脾气,重要的是要引导他合理进行情绪发泄。
娃发脾气时,家长的正确打开方式:1)自己首先做到不被消极情绪绑架
情绪是会传染的,当孩子乱发脾气时,父母首先要做的是,不要被这种负面情绪绑架。
如果父母情绪失控,可能会通过惩罚孩子来缓解自己的情绪,这样会产生负面的?共生效应?。
小雨爸爸上次带着孩子去楼下遛狗,小雨牵着狗的时候,故意去蹭前面的一个小女孩。
小女孩非常怕狗,吓得哇哇大叫。
小雨爸看到赶紧把狗拉了回来,这时小女孩妈妈已经明显露出了不开心的表情,小雨爸很生气,当时就揍小雨一顿。
可以看出,小雨爸是因为尴尬才揍孩子。
相对于孩子犯错,这更像是是受情绪控制引发的行为。
除了暴力,他完全可以有更好的解决办法,但情绪当时占据了脑中的主体。
2)引导孩子正确消除负面情绪
当孩子发脾气的时候,不要想着控制他,要让事情真正的得到解决,要引导孩子把情绪发泄出来。
只要能让孩子和父母父母产生?共生效应?,解决问题就会变得轻松许多。
既然引导孩子的情绪是解决问题的根本办法,那实际要怎么操作呢?
日本教育学家松田道雄教授说过:?从大人的角度看,引导孩子弃恶从善,孩子却反抗。但是,3岁的孩子又能做什么恶呢??
因而,孩子肯定是可以教育好的,这时他们的错,多半不是什么大错。
如何疏导孩子的负面情绪?1)?暂时隔离法?,给孩子面对自我情绪的空间
当孩子已经沉浸在自己的脾气中,这时转移注意力已经没有什么效果。
父母可以将孩子暂时隔离开,等他情绪缓和之后,再引导其表达不满。
比如前面提到的小白想买绿裙子,妈妈本来的处理方式是?给你买,但不一定买得到,要看明天的情况。?
其实妈妈可以等孩子冷静下来之后这样说:?绿裙子是挺好看的,可我觉得你穿那件粉色裙子更好看,昨天还有阿姨夸好看呢?如果实在觉得不合适,妈妈再带你买绿裙子。?
这样做可以让孩子要求得到满足,同时也会忘记对绿裙子的偏执。
只有给孩子找到解决办法,才不至于让他乱发脾气。
2)给孩子建立规则,才能杜绝再犯
孩子只有具备规则意识,才不会乱来。
很多家长面对孩子发脾气,觉得这只是一时之气,过一会就好了,根本就没有解决问题,这大错特错。
对于孩子来说,对和错的概念一定要分清楚。错了就要道歉,这样当孩子发脾气时,才会听教导,并接纳自己的消极情绪。
3)发挥?共生效应?,把自己的积极情绪传达给孩子
比如小磊见到自己的零食给其他小朋友的时候,会大发脾气。
这时父母的其实可以这样处理,先理解孩子的心理:?爸爸知道零食是你的,你是怕自己的零食全部给别人是不是?可是柜子里还有很多,妈妈明天还会给你买,没有人会抢的?。
当孩子发脾气时,首先要找到原因,然后缓和情绪,把正面情绪传递给孩子,这样才能实际解决问题。
不是孩子天生爱发脾气,只是他们的行为没有被理解。
父母一定要先找出原因,再解决问题,使其养成良好的习惯,做一个不乱发脾气的好孩子。
让孩子大胆地说心事。很多时候,孩子们不能向父母表达自己的真实感情,甚至害怕受到父母的打击和批评。当你发现孩子有负面情绪时,你可以这样说。“如果你有什么不想告诉别人的,绝对不要憋在心里,可以用写日记的方法写心。那样不仅有利于心安,而且有助于解决问题。也可以和爸爸妈妈谈谈。我们会让你永远成为忠实的听众,或者把自己的心向你的朋友倾诉。别人可能不会给你任何帮助,但如果你把自己的心都吐露出来,你的心会很生气。
发泄后要拥抱孩子,安慰孩子。孩子的感情发泄后,首先要做的就是让孩子平静下来。孩子做过分的行为时,必须温柔地制止他不良的宣泄,然后轻轻拥抱他,抚摸他的身体,耐心地问孩子,正确地指导孩子的行为,释放他的感情。父母是孩子的精神支柱。告诉孩子你爱他,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爱,摆脱负面情绪。孩子抑郁、焦虑、纠缠等有负面情绪的话,不愿意告诉父母,甚至还会主动询问父母,孩子也会故意回避。它表明父母以前的教养方式深深伤害了孩子脆弱自尊的心。这种时候,父母不能盲目地强迫孩子说话。
这种强迫会使孩子更加无力,导致孩子情绪进一步崩溃,再发展会导致抑郁症或焦虑症,因此会变得更加麻烦,解决也会更加棘手!所以这个时候父母首先要做的就是反思和调整自己的教养方式。如果:变更命令的语气是讨论的话,那么改变一贯苛刻的就差不多了。宽容地看待孩子偶尔的懒惰。让孩子们以自己想要的方式放松。孩子的事放手是他自己主管的。过了一段时间,孩子们还不想开口,父母也不必着急。先陪孩子,不打扰也是对孩子的一种尊重。家长要相信,你改变的孩子一定能感受到。冰冻不到一天就冷了,家长自己做就行了。
孩子心情稍微恢复冷静后,和孩子一起讨论问题发生的情况。和孩子们一起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鼓励孩子们自己寻找解决方法。如果孩子在寻找解决方案的过程中有一些障碍或困难,可以做出适当的选择,供孩子参考,但孩子是解决问题的主角。讨论和模拟问题发生的情况,鼓励孩子们练习用自己找到的方法解决。
教孩子如何辨别情绪。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父母可以有意识地丰富孩子关于情绪的词汇,什么是负面情绪,什么是正面情绪,让孩子学会用语言来描述自己的感受。面对孩子产生的一些情绪,他们可以选择合适的时间和场合来深入理解和感知。父母要主动接受孩子的情绪,先认清孩子的感知和情绪,再从不同的角度去感受,让孩子觉得自己对外界的反应是正常的,这样才能有效地帮助孩子处理情绪和行为。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aokedao3713@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