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祝由术>心理健康

大动作和精细动作的区别

时间: 2023-10-31 00:31:46

动作是人类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而在不同的活动中,动作的技巧和要求也不相同。最常见的区别是大动作和精细动作,这两个术语在许多领域中都有着非常明显的不同,如运动、手艺、医学和教育。本篇文章将从多个角度来比较大动作和精细动作的区别。

大动作和精细动作的区别

动作类型

大动作指的是大肌肉群的协调活动,这些动作涉及到全身肌肉群的动作,如走路、跑步、跳跃等。而精细动作是指利用小的肌肉协调和控制物品或工具的活动,如书写、打字、拧螺丝等。

控制难度

相比于大动作,精细动作在控制上要更加困难。这是因为精细动作需要更高水平的神经控制和制动技能来完成,比如手眼协调和细节控制。而大动作则相对简单,更依赖于大肌肉群和物理协调。

学习过程

大动作和精细动作的学习过程存在差异。大动作的学习需要更多的重复和练习来建立肌肉记忆和体能,这需要长时间的刻意练习才能够改善。而精细动作的学习需要更多的认知和注意力,因此需要更加系统和专业的学习方法和培训。

技能应用领域

大动作和精细动作的应用领域也不同。大动作一般在体育和日常活动中使用,如足球、篮球、跑步等,而精细动作则在商业、工业和日常生活中更有用。精细动作的应用可以包括锁修理、手术、钢琴演奏、打字等。

健康和医学

大动作和精细动作的区别还在于它们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在人体的运动方面,大动作可以增加肌肉量、强化心肺功能、提高耐力和灵活性。精细动作对人体健康的正面作用是提高认知和手眼的协调能力,并可以预防手部肌肉疾病。

综上所述,大动作和精细动作之间存在明显的区别。学习大动作需要重复和练习建立肌肉记忆和体能,而精细动作的学习需要更多的认知和注意力。大动作和精细动作在控制难度、技能应用领域和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方面也存在差异。

不懂自己或他人的心?想要进一步探索自我,建立更加成熟的关系,不妨做下文末的心理测试。平台现有近400个心理测试,定期上新,等你来测。如果内心苦闷,想要找人倾诉,可以选择平台的【心事倾诉】产品,通过写信自由表达心中的情绪,会有专业心理咨询师给予你支持和陪伴。

精细动作包括哪几方面

精细动作包括哪几方面

精细动作包括哪几方面,对于幼儿各方面的发展,是我们大家都会关注到的,一般在生活中也会采用很多的小方法技巧来帮助幼儿更好的发展,以下了解精细动作包括哪几方面。

精细动作包括哪几方面1精细动作是指手和手指的动作以及手眼协调能力,如抓放、手指对捏、模仿、画画、剪贴、折叠、书写等等。当要完成一件事情,需要手的抓握、捏起、穿等动作,以及眼睛和身体各个方面统一的配合才能完成,所以精细动作是大动作的一种延伸。

婴儿精细动作的发展主要体现在手指、手掌、手腕等部位的活动能力。宝宝从最初只能用满手抓握到可以用拇指与其他四指对握,再到可用食指与拇指对握,随着精细动作的发展,代表着宝宝大脑神经、骨骼肌肉、感觉统合的逐渐成熟。

精细动作训练

1、锻炼孩子大脑平衡功能

一般孩子5、6个月就有爬的意识,练习爬行对孩子的平衡感、语言能力的发展各种刺激都非常好。爬行的过程一定要会,全方面的爬,比如开始从平面爬,然后坡度爬,从楼梯上爬上爬下,爬一定不要错过。平衡能力,大一点就可以坐平衡木,坐摇滚的.小木马,荡秋千,都是很好的办法。

2、身体协调能力练习

比如让孩子拍球、跳绳、打羽毛球,还有像游泳,都是全身协调的运动。

3、触觉训练

在练习的时候可以让孩子充分的接触大自然,比如玩沙、玩水,让孩子光着脚丫,充分接触大自然

精细动作包括哪几方面2精细动作有:

1、伸手抓握。

2、全手掌大把抓。

3、拇指与其他四根手指捏取。

4、拇指与其它四指夹取。

5、拇指与食指远端捏取。

6、敲击积木。

7、搭积木。

8、涂鸦。

9、串珠子。

10、书写。精细动作发展主要是由小肌肉进行的小动作,如用拇指和食指拾取地面上的物体、积木、涂鸦、翻书、写字等。

这些技能包括手腕、手和手指的运动。同时,精细运动的发展还应该包括脚和脚趾,以及手眼协调。

精细动作主要是指手的动作,也称为小肌肉动作,指个体主要凭借手以及手指等部位的小肌肉或小肌肉群的运动,在感知觉、注意力等心理活动的配合下完成特定任务的能力。这种能力的本质,就是手-眼-脑的协调能力。它对个体适应生存及实现自身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对处于发展早期的孩子而言,他们面临多种发展任务(如写字、画画和够取物体等),精细动作能力既是这些活动的重要基础,也是评价孩子发展状况的重要指标。精细动作训练需要手部动作和眼睛互相配合,是一个在大脑参与协调判断下的手、眼协调的完整的过程。

精细动作的发育水平,表现了宝宝手的操作能力的高低,而手的操作能力高低又决定了宝宝未来学习某种技能的快慢。良好的操作能力是一种基本的素质,是学习任何一种特殊技能的前提条件。宝宝精细动作的发育状况与孕周、母亲文化程度、主要抚养人、主要抚养人对早期教育知识的态度、是否经常进行精细动作游戏训练等有着密切的关系。

因此,正常情况下,父母应当创造条件,在不同生长发育阶段,让孩子充分地去抓、握、拍、打、敲、捏、拧、挖,使孩子心灵手巧,不要因担心宝宝抓脸,便给他戴上手套,或捆起来不让动,限制宝宝手的自由。

精细动作包括哪几方面3 精细动作训练游戏教案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手部精细动作,黏贴的能力

2、让幼儿感受与爸爸妈妈一起动手玩玩做做带来的乐趣。

3、培养幼儿初步感受上幼儿园的乐趣。

活动准备:

剪好的彩色卡纸帽、彩色自贴纸各种图案(花朵、星星、形状等)、彩色皱纹纸、白乳胶、棉签1包、托盘5个、教师范例3个、《兔子舞》音乐

活动过程:

一、教师玩手指游戏与幼儿互动、问好。(手指游戏:5只小鱼)

(一)小朋友们早上好!

1、我是黄老师,今天黄老师想和你们做好朋友,请小朋友们把小手举得高高的,黄老师要像飞机一样"咻",来和你们握手,准备好了吗?

2、现在我们是好朋友了,今天黄老师还请来一位好朋友,我们一起拍拍手欢迎小兔宝宝。

(二)教师请家长和幼儿玩"摸口袋"游戏

1、教师引导幼儿和小兔问好。

2、我今天是给小朋友们送礼物来得。你们猜猜我带来的是什么礼物?

3、教师请幼儿和家长一起共同猜猜袋子里的礼物。

4、教师请幼儿从神奇的袋子摸出礼物。(原来是帽子)

二、教师出示帽子,激发幼儿兴趣

1、这些帽子真漂亮,你最喜欢哪一顶?为什么?

2、你们想不想有一顶漂亮的帽子呢?

3、我们一起来动动手,试一试吧!

三、教师示范制作方法

1、教师介绍材料

2、教师边装饰边讲解步骤:

(1)请小朋友先选择自己喜欢的图案,

(2)然后请爸爸妈妈帮忙把自贴纸撕开

(3)请小朋友自己把漂亮的图案贴在帽子上

(4)我们可以给图案排排队,一朵红色一朵黄色一朵红色一朵黄色·····这样帽子看起来很舒服,排队走真好看

(5)最后小朋友用棉签蘸白乳胶涂在帽子的边上,请爸爸妈妈帮忙用皱纹纸装饰帽子的边。

(6)小朋友们看,我的帽子装饰好了,真漂亮,你们喜欢吗?

3、教师请幼儿和家长进行操作,说明操作要求

(1)请小朋友们在装饰帽子的时候,需要请老师忙帮的小朋友把你们的小手举高。

(2)请制作好的帽子的小朋友把小椅子搬到线上,我们一起来分享你漂亮的帽子。

(3)教师指导家长幼儿进行操作,巡回指导。

四、我们大家跳起来

1、小朋友真棒,和爸爸妈妈装饰的帽子很漂亮。

2、小兔子刚才给黄老师打电话了,要请小朋友们去参加兔子舞会,让我们戴上漂亮的帽子一起跳起来吧!

3、教师引导幼儿跳《兔子舞》活动自然结束。

幼儿精细动作有哪些

看过一本育儿书,日本有位著名儿科医生说“积极使用双手使手指的触觉变得敏锐,是促进大脑发育的重要刺激”。精细动作主要是训练婴幼儿的手眼协调能力和手的灵活性,训练宝宝的手部精细动作为宝宝造就一双“巧手”,不仅能为孩子未来读书写字、弹琴绘画、甚至运动和做家务的能力打下基础,同时也迈出了宝宝智力开发最重要的一步。

前段时间,小书虫妈妈写了很多相关宝宝精细动作的文章,受到了很多爸妈的好评,有的妈妈留言,让我重点写写1~3岁宝宝的精细动作,应该重点训练什么内容。那么,今天这篇文章,主要介绍1~3岁宝宝的精细动作重点训练的10个动作。

第一个动作:“塞”

在日常生活中,妈妈可以通过以下两个游戏,训练宝宝的“塞”的动作

(1)1岁左右可以玩塞小球的游戏

准备材料:1个带洞的小桶、1个小碗、10个小球、1个塑料筐。

具体玩法:

妈妈先做示范动作,拿起一个小球,从洞口塞进小桶,做的时候,要做得慢、夸张,以利于宝宝模仿。 宝宝把小球都放进去以后,妈妈再倒出来,让宝宝再来1次。

温馨提示: 在这个游戏的时候,妈妈可通过改变洞穴和物品的大小去满足不同月龄宝宝的心智需求。

(2)1岁3个月左右可以玩塞豆子

准备材料:1个小瓶(大小以宝宝可双手握着为宜),1个小碗,小豆子。

具体玩法:

宝宝用两根手指把小碗里的豆子塞进小瓶里。玩的时候,妈妈在旁边只是协助者,不要打断宝宝的专注力,宝宝可以从游戏中找到一定的规律。 在玩这个游戏的时候,妈妈一定要注意宝宝的安全,不要让孩子把小豆子放进嘴里。

第二个动作: “舀”

(1)12~15个月的宝宝可以玩舀豆子的游戏

准备材料:小碗2个,豆子,托盘,勺子。

具体玩法:

妈妈先做演示动作,用勺子把托盘中的豆子分别 “舀”到两个小碗中,然后再让宝宝模仿,用勺子一颗颗地“ “舀”到托盘中。在玩这个游戏的时候,妈妈要提醒宝宝及时将掉了的豆子捡起来,不要把豆子塞进鼻孔和耳朵里。

(2)让宝宝玩从水里舀小球的游戏

准备材料:小球,盆子盛好水,1个碗,1个勺子。

具体玩法:

天气热的时候,可以在盆子盛好水,把小球放到水果,让宝宝用勺子把小球“舀”起来。在玩这个游戏的过程中,一定要一直有人在旁边照看,无人看管哪怕只有一会儿都是不可以的。(没有人照看的情况下,小宝宝玩水是很危险的,妈妈一定要注意。)

第三个动作“倒”

练习这个动作,可以让宝宝手眼协调,锻炼手的灵活性,培养孩子的独立性、记忆力和专注力。

(1)1岁4~5个月的宝宝可以玩倒豆子的游戏

准备材料:托盘1个,杯子2个,豆子。

具体玩法:

在托盘中放一些豆子,让宝宝拿起托盘把豆子分别倒在两个杯子中。在玩这个游戏的时候,如果宝宝倒不准,妈妈千万不要责怪他,在旁边要鼓励他反复练习,在妈妈的鼓励下,宝宝会做得越来越好的。

(2)2岁以后的宝宝可以玩倒水的游戏

准备材料:托盘1个,杯子3个(其中两个画了圆圈)。

具体玩法:

先在托盘里装好水,妈妈先做演示,用杯子把水从盆里舀出来,再分别等量倒到另外两个画了圆圈的杯子里去。然后再让宝宝跟着模仿练习,练习时要耐心地为宝宝讲解。练习的频率为每周2~3次,每次5~10分钟。

第四个动作:夹夹子

1岁8~9个月的幼儿,可以让他练习将夹子夹在指定的位置上。 先准备一个夹子(水果图案类夹),小筐,卡片纸(画有水果类图案)。在练习过程中,妈妈要注意自己的引导方式,让宝宝明白“一一对应”的方式。例如:让宝宝用夹子,把卡片纸夹到小筐里,或夹到台面上等等。

第五个动作“切”

玩切水果游戏

1岁10个月的宝宝,妈妈可以准备一些安全的塑料玩具(如果对半切开)让他练习切的动作。 例如,可以教宝宝把苹果、西瓜,梨等切成两半,通过反复练习,达到宝宝手眼协调,锻炼手的灵活性。

第六个动作 “拧”

玩拧瓶盖的游戏

1岁半以上的宝宝,妈妈可利用家里的小瓶子让他练习拧的动作。 给宝宝准备有盖的空瓶子若干,让宝宝拧开所有的盖子后,再把所有的盖子拧紧。

第七个动作 “剥”

玩剥花生的游戏

2岁3个月以上的宝宝,先让他练习剥开口的花生,逐渐过渡到剥不开口的花生。练习时间不宜过长,每周3次,每次10~15分钟。在玩这个游戏的时候,妈妈一定要看宝宝,别让他把花生米放进嘴里。

第八个动作“按”

(1)玩按图钉的游戏

2岁以上的幼儿,练习按彩色图钉,培养其手的灵活性。

(2)玩按纽扣的游戏

宝宝学会按图钉之后,可以学习按纽扣,培养他的生活自理能力。

第九个动作 “卷”

1岁半以后幼儿到了卷的敏感期。

玩卷工作毯:20~30个月的宝宝,可以练习卷工作毯,培养他精细动作和大动作能力。
卷毛巾:23~26个月的宝宝,可以练习卷软的毛巾,培养他手腕的灵活性。
卷彩纸:27个月以上的宝宝,可以练习卷彩纸,培养他手指和手腕的控制能力。
第十个动作“贴”

1岁8个月以上的幼儿可以练习贴各种图案。 2岁以上的幼儿可以练习用胶水贴简单的图形。

给宝宝训练精细动作时,有什么需要注意的事项:
妈妈在给宝宝进行精细动作训练时应注意以下事项。

妈妈只是一个协助者,在旁边做好演示动作,但不宜帮宝宝完成所有动作。
在练习的过程中,妈妈不要过分追求训练结果,训练只是在强化脑的功能。
要遵循一个原则,在大动作发展的基础上精细动作才能得到发展。
妈妈给宝宝练习精细动作时,要结合日常生活进行,做到生活化、具体化,这样效果更好。

小书虫妈妈温馨提示:

父母为宝宝做各种精细运动训练的过程中,其实,也是在告诉宝宝人生的种种美好以及各种有趣知识的时候。当我们给孩子提供更多机会去锻炼和启蒙,孩子的启发和开拓就更丰富。

0-2岁宝宝的精细动作都有哪些?

不少家长,在宝宝出生后一段时间,便会开始研究各种“早教班”,但发现早教机构的老师说的最多的就是“宝宝能力的发育要把握住关键时期”,而宝宝能力的发育,无非就是“大动作”和“精细动作”。

“精细动作”指的是宝宝平日里 运用自己的小手和手指的小肌肉 所产生的动作主要以拿、捏、握、屈、转为主。精细动作对宝宝智力发育有很大帮助,通过宝宝手脚自由活动,促进其全身运动,从而促进大脑的发育。因此,精细动作也是大脑神经发育的一个重要指标。


0-2岁宝宝的精细动作是怎样的呢?? 1个月宝宝的精细动作:握笔杆一会儿就会掉

测评方法:

让宝宝仰卧在床上,妈妈将笔杆放在宝宝手中,宝宝可以握住2-3秒,即为通过。

? 2个月宝宝的精细动作:把小手放进嘴巴里面

测评方法:

让宝宝仰卧在床上,妈妈让宝宝的手臂处于自由活动状态,如果宝宝可以自己把手放进嘴巴里面,即为通过。

? 3个月宝宝的精细动作:手握手和握住玩具

测评方法:

让宝宝仰卧在床上,并且给宝宝穿比较宽松的衣服,以便手臂能够自由活动,然后妈妈观察宝宝两只手的动作,如果宝宝两只手能够放在胸前互相握住的话,即为通过;然后,将?拨浪鼓或者带细柄玩具?塞入宝宝手中,宝宝若是能够握住玩具30秒,即为通过。

? 4个月宝宝的精细动作:主动去拿想要的玩具

测评方法:

把宝宝抱坐在妈妈大腿上,然后把玩具放在宝宝视线内,距离手大约3cm处,如果宝宝有?主动去取这个玩具?的欲望并且能够握住的话,即通过测试。

? 5个月宝宝的精细动作:抓住眼前的玩具和两手各握一玩具

测评方法:

把宝宝抱坐在妈妈大腿上,然后爸爸或其他家人在前面用玩具引逗宝宝,观察宝宝的反应,如果?宝宝主动伸手去抓玩具?的话,就可通过测试。另外,爸爸也可以拿个小玩具放在宝宝左手,让宝宝抓住,再放个小玩具在宝宝右手,如果?宝宝两只手都能够抓握玩具,即为通过。

? 6个月宝宝的精细动作:玩具能够从一只手传到另一只手

测评方法:

把宝宝抱坐在妈妈大腿上,递一个小玩具给宝宝握住,然后再拿另外一个玩具递到宝宝抓握玩具的那只手,如果宝宝能把握玩具的那只手里的玩具,传到没玩具的那只手,空出手来再次握玩具的话,即为通过。

?7个月宝宝的精细动作:拨弄桌上较小的“丸状物品”和玩具间的互相敲打

测评方法:

妈妈抱着宝宝坐在桌子面前,然后在桌子上摆放一些比较小的“丸状东西”,如宝宝吃的鱼肝油、枸杞、花生等,鼓励宝宝自己动手去抓这些东西,如果宝宝能将所有手指弯曲着去抓捏这些东西?即为通过。

另外,给宝宝一个带柄的玩具,然后教宝宝敲打其他玩具,宝宝能够学大人敲打或者自主敲打的话,即为通过。

? 8个月宝宝的精细动作:用食指、拇指“对捏”

测评方法:

将比较小的物件放在宝宝面前的桌子上,鼓励宝宝去取,如果宝宝能够用拇指和食指“对捏”起小物件,就可通过。

同时,大人在吃饭的时候遇到宝宝过来拿勺子的话,应该鼓励宝宝拿着勺子学大人样,把食物放到嘴巴里面,但是不必纠正宝宝用的左手还是右手,这样有助于宝宝左右大脑的发育。

? 9个月宝宝的精细动作:从某处有目的的取出玩具

测评方法:

妈妈可以当着宝宝的面,把他们的玩具放在抽屉里,但是抽屉不关闭,也不放其他东西;然后妈妈让宝宝帮忙把这个玩具拿出来,只要宝宝能够听懂并且从抽屉拿出玩具,即可通过。

? 10个月宝宝的精细动作: 把玩具放入到小篮子里

测评方法:

妈妈首先在宝宝面前展示这样的动作,把小玩具放到小篮子里面,然后再鼓励宝宝一起动手把其他玩具放到篮子里,如果宝宝能够把1-2件玩具放到篮子里,即可通过。

? 11个月宝宝的精细动作:会打开书本和打开玩具的包装纸

测评方法:

妈妈在宝宝面前展示“翻开书本”和“合上书本”的动作,然后鼓励宝宝一起来“翻开和合上”,只要宝宝能够模仿大人的动作,即可通过。

另外,妈妈们在宝宝的注视下,用纸张把宝宝的玩具包起来,如果宝宝能够主动的打开包装纸并寻找到玩具,将玩具拿到手,即可通过。

? 12个月宝宝的精细动作:能够抓笔“乱涂乱画”

测评方法:

妈妈拿一支蜡笔给宝宝,然后在纸上示范画画给宝宝看,如果宝宝能抓着蜡笔模仿妈妈在纸上乱涂乱画,即可通过。

温馨提示:宝宝这时候满1周岁了,随着活动的增多,危险也多起来了,宝宝的大动作发育也越来越熟练,与此同时,宝宝内心世界也更加的丰富,好奇心特别强。所以,家长们一定要看好宝宝,避免宝宝磕碰、摔撞、把异物放嘴巴里。

? 14个月宝宝的精细动作:投小物件到瓶子里

测评方法:

家长们可以鼓励宝宝把 葡萄干或者枸杞 投到大人喝完的饮料瓶里,如果宝宝能够准确投入的话,即可通过。

? 16个月宝宝的精细动作:用4块积木搭高

测评方法:

妈妈先示范:用2块积木搭在一起,推倒后一块一块的展示给宝宝,然后鼓励宝宝拿出积木,一块一块的搭在一起。如果宝宝能够搭3-4块,即可通过;如果宝宝不会搭,家长也不要着急,可以慢慢教,多试几次一般都可以学会的。

? 19个月宝宝的精细动作:用蜡笔画出直线

测评方法:

妈妈在宝宝面前示范画条直线,然后鼓励宝宝自己动手画,如果宝宝能够自己画出直线,不管是直的、水平、倾斜的,都可通过。

? 21个月宝宝的精细动作:用线穿纽扣

测评方法:

妈妈在宝宝面前示范如何穿纽扣,然后让宝宝学着妈妈的动作,用比较粗一些的线穿过纽扣眼5mm以上即可。(这个方法也有助锻炼宝宝的专注力,网上有一些类似的可以穿串的积木,家长们也可以买来给宝宝玩。)

? 22个月宝宝的精细动作:扭开门把

测评方法:

家人要带宝宝出门的时候,鼓励宝宝把防盗锁扭开并打开门,如果宝宝能够完成动作即可通过。平时也可以多鼓励宝宝去开门,但要注意安全,家长要跟随后面观察。

? 24个月宝宝的精细动作:一页页翻书

测评方法:

妈妈们可以带宝宝一起安静的看看书,鼓励宝宝自己拿起书看,看完一页后宝宝有主动翻书的动作,即可通过。

温馨提示:宝宝现在满2周岁了,宝宝的进步让爸爸妈妈感到非常安慰和兴奋,这么大的宝宝似乎不再像过去那样冲动和莽撞、不再像以前那样对大人难舍难分。他们已经能够“独立自由的活动”了,会亲昵的靠近大人,和父母之间建立一种充满乐趣的亲密关系。

为什么要锻炼宝宝的精细动作呢?因为人类手的动作是受大脑支配的,而人的大脑由左右两半球组成,两半球的支配作用又有不同的分工。

大脑的左半球为语言、逻辑思维的神经中枢,主要控制人体的右侧肢体活动;大脑的右半球为感觉、形象思维中枢,主要控制人的左侧肢体活动。

所以,理想的精细动作发展,能够促进宝宝大脑的发育,为聪明宝宝打下良好基础。

曾经有心理学家研究认为儿童的潜在能力遵循着一种递减规律,生下来具有100分潜在能力的儿童,在出生时就进行教育,就可成为具有100分能力的人如果到了五岁才开始教育的话,那只能成为80分能力的人如果十岁开始教育,那只能成为60分能力的人。

也就是说,教育越晚,儿童生来具有的潜在能力就越难以发挥。比如说:

有的孩子出生以后,家长忙于工作或因为条件所限制,没有对孩子进行合适的早期教育,孩子的智能发育就受到很大的影响; 有的孩子出生时是早产或者有缺氧症状,但是他们的家长对孩子进行了有针对性的早期教育,孩子的智力发展正常,甚至有的更加优秀。

所以,两岁以内的孩子,身心发展最快,也蕴含着巨大的发展潜能,这就包括他们的大动作和精细动作,家长们更应该把握住住机会,多训练孩子,如让孩子听各种声音、看各种鲜艳的颜色,多练习相应月龄的大动作、精细动作、婴儿体操等,让宝宝的智力、体力同时都能得到更好的发育。

猜你喜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