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为治疗是一种心理治疗方法,旨在通过改变个体的行为模式和思维方式来帮助他们克服心理问题。然而,关于行为治疗的提出者存在一定的争议。本文将从多个角度分析行为治疗的提出者,并探讨其对心理治疗领域的重要影响。
行为治疗谁提出
从历史角度来看,行为治疗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在这一时期,由于对精神分析的批评和对实证研究的兴趣增加,行为主义心理学开始兴起。行为主义心理学认为,人类行为是在刺激和响应之间建立的,而不是基于潜意识的冲突。这种观点对后来的行为治疗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从这个角度看,行为治疗的提出者可以追溯到早期的行为主义心理学家,如Watson和Skinner等。
然而,正式的行为治疗作为一种心理治疗方法的提出者是Ivan Petrovich Pavlov (俄国科学家,1849-1936)。他是一位著名的俄罗斯生理学家,因提出“条件反射”而闻名。通过他的研究,他提出了刺激和反应之间的关系对行为产生影响的理论,并开展了大量的实验研究。他的研究成果为行为治疗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另一个行为治疗的重要贡献者是美国心理学家爱德华·李·索伯尔 (Edward Lee Thorndike,1874–1949)。他提出了“效应定律”,认为行为的结果将会影响下一次出现该行为的概率。通过这种方式,他为行为治疗提供了一个改变不良行为并强化积极行为的理论基础。
然而,提出了行为治疗这一概念的真正先驱是美国心理学家B.F.斯金纳 (Burrhus Frederic Skinner,1904-1990)。他是行为主义心理学的代表人物之一,也是行为治疗理论的奠基人。斯金纳提出了“操作条件反射”和“强化”等重要概念,强调通过改变环境来引导和强化行为。通过他的工作,行为治疗发展成为一种系统性的治疗方法,并产生了许多实践技术,如系统性脱敏和认知行为疗法。
综上所述,行为治疗的提出者可以追溯到早期的行为主义心理学家,如Watson和Skinner等。然而,正式的行为治疗作为一种心理治疗方法的提出者是Ivan Petrovich Pavlov。而对行为治疗的思想和理论进行系统性发展和推广的先驱是B.F.斯金纳。他们的贡献为行为治疗的实践和研究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不懂自己或他人的心?想要进一步探索自我,建立更加成熟的关系,不妨做下文末的心理测试。平台现有近400个心理测试,定期上新,等你来测。如果内心苦闷,想要找人倾诉,可以选择平台的【心事倾诉】产品,通过写信自由表达心中的情绪,会有专业心理咨询师给予你支持和陪伴。
艾尔伯特 艾里斯(Albert Ellis)1913年出生于美国宾州匹兹堡,4岁时全家至纽约定居便在那长大。
(一)Ellis的家庭及童年时期
Ellis的父亲是商人,很少在家,偶尔他出现时,是个机智、友善、迷人的爸爸;妈妈个性热爱社交,因常去教堂或玩桥牌而晚回家烧饭,对孩子的管教似乎是「放牛吃草」的方式,这使Ellis从小就学会照顾自己和弟妹,很能独立照自己的意思来安排或追求生活,纵使父亲在他11岁时因与母亲好友多年有染被发现而导致离婚,据Ellis说,对他并没任何影响。
Ellis是家中长子,下有小他19个月的弟弟和小他4岁的妹妹。他的弟弟反叛捣蛋成性,两人常相依作伴,共同编织白日梦。妹妹受家庭影响个性不是很平衡,与弟弟相处如仇敌相见,也多年依赖Ellis的心理帮助,这种种使得Ellis7岁左右就开始了凡事靠自己解决的习惯。
在此时期影响Ellis最糟的是他在4岁半时得了肾脏炎,因而几乎死于并发的扁桃腺炎。从那以后到9岁之间,曾进出医院9次,最长时还停留一个月,因而影响学校生活。他也对自己的头痛十分怨恨。
Ellis自认童年经验对他的影响之一是使他成为一个很会自力救济(self-helped)的人。在不快乐的时候努力想出一些办法让自己少不快乐些。所以从某一角度来说,Ellis认为他是自己的治疗师;在另一方面由于常为母亲的迟归担忧,Ellis容易变得焦虑。这也是自认最大个性困扰之一。这相伴而来的是非常害羞。先是怕权威人物(如校长),后来则变成怕女孩。直到19岁时才强迫自己改变成功。
当时Ellis常被别人批评的特质如:言语武断尖锐、相貌严肃、不够社交性,不必靠别人也可过好自己,似乎都与上述的家庭童年经验、个人角色及经历有关。
(二)学生时代及求学生涯
1920至1930之间,即青少年阶段,为解决自己害羞和公众场合的焦虑,Ellis读了许多哲学著作,而逐渐开始对哲学有兴趣。此外,由于从小环境中自我导向之风的影响,Ellis经历了对不同事物的喜爱,像:轻歌剧、文学、政治……等;再加上他具备了专注奉献及不辍的怀疑精神,导致了未来的成功。
在12岁时,他下定决心要成为一个作家,于是仔细规画自己的教育生涯。他先进高职学校,再进纽约市立大学主修商业管理,想在商场上赚足够的钱,以便写任何想写的题材。只是1930年代的经济大萧条,让他的美梦无法实现,但他仍持续写作不论如何都不气馁,之后写作有关性、爱情、婚姻方面的文章,成为此领域的权威,许多亲朋好友向他讨教。
当他了解自己很能照顾辅导别人并引此为乐后,便决定成为一个心理学家。在大学毕业8年后,他进入哥伦比亚师范学院研究临床心理学,1943年拿到硕士学位;1947年拿到博士学位。
(三)职业生涯
当时Ellis认为精神分析学派是最精深的,于是在1947年到1953年从事古典分析及分析导向的心理治疗。但在1950年代后逐渐怀疑其效用,终于在1955年初,他把人本的、哲学的、行为的治疗组合成理性情绪治疗法。1956年时提出11个基本的非理性信念之概念。于是Ellis被公认为理情治疗法之父及认知行为治疗法之祖。
其实Ellis自年轻时就发展他的治疗法,并用来处理自己的问题。像在19岁时,他强迫自己在布朗克斯(bronx)的植物园花了一个月的时间跟一百位女孩子说话,虽然他不曾经由这些短暂的接触而跟任何一位女孩子约会,但逐渐不担心被女性拒绝。借着认知行为治疗法的应用他已克服了一些最糟的障碍。
Ellis自童年开始身体就不太好,但是他努力照顾自己的身体不使自己因疾病陷入悲惨,反而精力充沛地过生活。听过他演讲的人常对他精辟、幽默、灿烂的风格赞赏不已。他同时也是著作丰富多产的作家。他以工作为生活重心,并以此为乐。他曾获得多项奖项,深受世人肯定。
综观Ellis一生,可看出Ellis是个具有努力奋进、敢于突破之高passion的人。他所发展的理情治疗法可谓他一生自救的法宝,不但帮助了许多人,也养成了他乐观开朗且迷人的个性。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