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分析理论是心理学中一个极其重要的理论流派,它的系统性和深度让人们在心理治疗、咨询和其他临床实践中不断受益。从多个角度来看,精神分析理论对心理学的重要性显而易见。
精神分析理论的重要性
首先,精神分析理论提供了一种基于深层次理解的治疗方式。它认为人们的问题可能源于无意识深层的冲突和经验,在致力于理解和解决这些深层次问题的同时,治疗者通过与患者建立紧密联系和对话来建立起一种特殊的沟通和信任,从而有助于解决患者在日常生活中经历的问题和困惑。
其次,精神分析理论对于人们了解自身心理生理的机制非常关键。例如,对儿童性发展的理解,精神分析理论就具有非常深入的洞见,这对于深入了解人类生理心理的性特征和人格特征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精神分析理论从某种意义上也可以看作是对卫生心理学和心理病理学方面的研究,它一定程度上帮助人们理解和解释自身和他人在不同情况下的表现和活动,以及可能的原因和解决办法。
精神分析理论在心理学领域当中的意义和影响不仅限于上述两个方面,此外,它对于文学和艺术理论的建立和发展同样非常重要。例如著名文学理论家杰克逊称之为“新批评主义”的文学理论中,深刻挖掘和利用了精神分析理论的各种理论资源、思想框架和方法论路径。同时精神分析理论还被广泛运用在电影和戏剧等表演艺术创作中,许多经典电影和剧本中的表演开发都与精神分析理论紧密相关联。
在总结方面,精神分析理论是心理学中一种既重要又有启发性的理论流派,它通过对人类心理,文学和艺术等方面的深度和系统分析,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人们的个人和共同实践,为人类的实践活动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不懂自己或他人的心?想要进一步探索自我,建立更加成熟的关系,不妨做下文末的心理测试。平台现有近400个心理测试,定期上新,等你来测。如果内心苦闷,想要找人倾诉,可以选择平台的【心事倾诉】产品,通过写信自由表达心中的情绪,会有专业心理咨询师给予你支持和陪伴。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的主要观点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的主要观点,精神分析理论由奥地利精神科医生弗洛伊德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创立,大家对这种概念很陌生。接下来就由我带你了解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的主要观点。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的主要观点11、潜意识理论弗洛伊德精神分析认为人的精神活动分意识-前意识-潜意识三部分,潜意识是被压抑到意识下面的、无法从记忆中召回的部分通常是被社会的风俗习惯、道德、法律所禁止的内容或人的原始冲动以及和本能相关的欲望等。每一个心理活动,没有偶然或碰巧发生的,是由先前的事情所决定,包括口误、笔误、梦、各种神经症症状比如强迫、焦虑、疑病等。梦是通过压抑的欲望经过伪装的满足。
2、人格动力论也就是本能,有生的本能(性本能)和死的本能(攻击本能),本能的基本活动过程分精神投入和反精神投入,前者使本能满足,后者阻止。本能无法满足就会移置如儿童的社会化是性本能受到父母、社会阻止而移置到社会活动上来。而种族偏见、战争则是攻击本能的移置。整个现代文化都是性本能和攻击本能受阻的产物。
3、人格结构自我、本我、超我。本我最原始,与生俱来,是无意识,无理性的,比如婴儿的人格。自我是经过环境反复教训从本我分化出来的部分,是理性的,识时务的。超我是是通过家庭、学校,社会教育和发展的一部分作用是按照社会道德标准监督自我行为。
4、人格适应论焦虑是自我遭遇危险的信号 分神经症焦虑、道德焦虑、现实焦虑。自我通过两种方式应付本我的威胁:阻挡冲动和干扰冲动,这叫自我防御机制。有压抑、替代、认同、投射、反向形成、合理化、退行。
5、人格发展论包括心理性欲和早期经验在一生人格形成的重要性。心理性欲有口唇期(出生后第一年)此期停滞的影响是咬手指,贪吃,爱冷嘲热讽等;肛门期(出生后第二年)此期停滞可能有便秘,吝啬洁癖,强迫;生殖器期(三至五岁)停滞可能同性恋;潜伏期(六至十二岁)兴趣被学习交友体育取代;生殖期发生于青春期。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的主要观点2 一、精神分析理论:人格理论
精神分析入门从人格理论开始。按弗洛伊德所述,人格结构由本我、自我、超我三部分组成。
本我即原始的.自己,包含生存所需的基本欲望、冲动和生命力。本我是一切心态能量之源,按“快乐原则”行事,唯一要求是获得快乐,避免痛苦,其目标只是求得个体的舒适,生存及繁殖。它是不被个体所觉察的。
自我,德文原意即“自己”,是自己可意识到的执行思考、感觉、判断或记忆的部分,自我的机能是寻求“本我”冲动得以满足,同时又保护整个机体不受伤害,它遵循的是“现实原则”,为本我服务。
超我,是代表理想的部分,它是个体在成长过程中通过内化道德规范,内化社会及文化环境的价值观念而形成的。其机能主要在监督、批判及管束自己的行为。超我的特点是非现实的,追求完美的,大部分也是无意识的。它要求自我按社会可接受的方式去满足本我,遵循“道德原则”。
二、精神层次理论
这个理论是说人的精神活动,也可理解为精神分析法,包括三个意识层:意识,潜意识和前意识。
意识,就是能够被自己意识到的人的心态活动。
潜意识,一些本能冲动、被压抑的欲望等因不符合社会道德或理智,无法进入意识被个体所觉察,这种潜伏的心态活动被称之为潜意识。
前意识界于意识与潜意识间,一些不愉快或痛苦的感觉、回忆等常被压存在这个层次,一般情况下不会被个体所觉察,但当个体控制力松懈时比如醉酒、被催眠或睡眠时,偶尔会暂时出现在意识层次里,让个体觉察到。
三、性本能理论
弗洛伊德认为人的精神活动能量来源于本能,本能是推动个体行为的内在动力,这也是精神分析理论不可或缺的内容之一。
人类最基本的本能有两类:一类是生的本能,生的本能包括性欲本能与个体生存本能,其目的是保持种族繁衍与个体生存;另一类是死亡本能或攻击本能。
性欲是指人们一切追求快乐的欲望,性本能冲动是人一切心态活动的内在动力,他称这种代表性本能的力量为“力必多”。力比多积聚到一定程度就会造成机体的紧张,机体就要寻求途径释放能量。一般一个人能否犯神经症取决于他的力比多的力量,以及满足力比多找到的出路,得到满足的可能性。而性欲力比多与生俱来,贯穿于人的肉体生命和人格成长的全过程。特别是儿童时期四个阶段--口腔阶段、肛门阶段、生殖器阶段和生殖阶段--性欲力比多的发展情况对于人的一生有着不可估量的巨大影响。
弗洛伊德在后期对提出了死亡本能,它是促使人类返回生命前非生命状态的力量。死亡是生命的终结,是生命的最后稳定状态,生命只有在这时才不再需要为满足生理欲望而斗争。只有在此时,生命不再有焦虑和痛苦,所以所有生命的最终目标是死亡。死亡本能派生出攻击、被坏、战争等一切毁灭行为。当它转向机体内部时,导致个体的自责,甚至自伤自杀,当它转向外部世界时,导致对他人的攻击、仇恨、谋杀等。
四、释梦理论
1990年出版《梦的分析》,精神分析心态学正式形成。
梦的实质,就是“一种愿望的满足”。欲望虽然被压抑在无意识(潜意识)中,但它仍在不自觉地积极寻求满足,由于在意识门口有“检查员”,因而不能直接得到满足;但在睡眠时,由于检查作用松懈,无意识(潜意识)中的欲望得以绕过“检查哨”(抵抗),并以伪装润饰的方式乘机闯入意识而成梦。
通过对梦境的解释,可以发现精神病患者的最终的被压抑的欲望。因此,梦的解释也可以成为治疗精神病的一种方法。但梦的内容并不是欲望的本来面目,还得加以分析和解释,才能寻得真正的根源。
五、心态防御机制理论
精神分析入门必须要知道心态防御机制理论 。心态防御机制是自我的一种防卫功能,很多时候,超我与本我,本我与现实,常会有矛盾冲突,人就会感到痛苦和焦虑。
这时自我在不知不觉中,以某种方式调整冲突双方关系,使超我的监察可以接受,同时本我的欲望又可以得到某种形式的满足,从而缓和焦虑,消除痛苦,这就是自我的心态防御机制。它包括压抑、否认、投射,退化、隔离、抵消转化、合理化、补偿、升华、幽默、反向形成等各种形式。人不自觉地运用此方式,如运用得当,可减轻痛苦,帮助度过心态难关,防止精神崩溃,运用过度就会表现出焦虑痛苦等病态心态症状。
弗洛伊德是一名精神病专家,心理治疗是从他开始的。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强调疾病的生物、理化的致病原因,力图找到机体上的器质性病变,主要依靠躯体治疗,弗洛伊德异军突起,提出了精神创伤是引起精神疾病的主要原因,主张用精神分析方法来发掘病人被压抑到潜意识内的心理矛盾以治好病人。这就突破了过去那种纯粹靠医药、手术和物理方法的生物医学模式的束缚,开创了一条重视心理治疗的现代医学模式的新途径。弗洛伊德所创立的精神分析治疗的主要理论基础如下:
1.潜意识与压抑理论:在弗洛伊德看来,意识仅仅是人的整个精神活动中位于表层的一个很小的部分;潜意识才是人的精神主体,处于心理深层。潜意识包括人的原始冲动和各种本能,以及出生后形成的与本能有关的欲望。这些冲动和欲望不见容于人类的风俗、习惯、法律,而被排斥和压抑在意识之外,但它们并没有被消灭,仍在不自觉地积极活动,追求满足。但意识却因必须顾及社会风俗、道德、法律等现实因素的制约,故常与潜意识对立,使后者受到压抑,这是一切心理冲突及精神病的主要发病机理。
2.人格结构说:弗洛伊德把人的整个精神状态视为一个系统,即人格。由伊特(本我)、自我和超我三部分构成,伊特是人先天具有的心理过程,其唯一目的是消除或减轻机体的紧张以获得满足和快乐;超我是内化了的社会价值和道德理想,竭力约束伊特的盲目冲动;自我介乎二者之间,负责理智地调节伊特、超我和外界三者的关系。一个人的精神状态便是人格的三个部分相互矛盾、相互冲突的结果。当自我能很好地平衡三者关系时,人格便处于正常状态。当自我失去对伊特和超我的控制时,人就会产生各种焦虑。为了防止焦虑,自我便发展出种种无意识防御机制,如压抑、投射、反向作用、升华等,以帮助人缓和内心矛盾冲突。如果一个人不能适时地消除焦虑,就会产生神经官能症或精神病。
精神分析的治疗方法是设法把神经病人或精神病人压抑在潜意识中的矛盾诱发出来,使患者有所领悟,从而消除心理障碍,它主要采取以下手段:
1.自由联想:即让患者躺在舒适的躺椅上,在肌肉和情绪放松的状态下,无拘无束地把生活中所经历的事情或精神创伤叙述出来,从中发现与病情有关的心理因素。此法有赖于患者与治疗者的密切配合,治疗者可适时地施加暗示与诱导,最终目的是发掘出患者压抑在潜意识中的致病情绪和矛盾冲突,以消除其心理病症。
2.梦的分析:弗洛伊德认为梦是被压抑于潜意中的本能欲望在人入睡时的显现。通过分析梦,我们可以认识人们在觉醒时不曾知晓的心理活动。不过,梦并不直接如实地显现人的这些无意识心理,梦往往以伪装的方式出现。通过对梦的分析,可以看到影响一个人,尤其是精神病人变态心理行为的“情结”所在。
3.阐释与自我了解:精神分析认为,在自由联想中,病人不愿说出的自己过去生活的某些方面,正是心理失常的症结之所在。故对病人应进行阐释和引导,使其对本身无意识的矛盾有所领悟,并理解阻力所代表的意义,引导其尽量克服困难,尽情倾诉,以恢复健康。
4.转移与移情:患者与治疗者之间和谐的人际关系是心理治疗成败的关键。在治疗过程中,患者把以前对待亲人的感情转移到治疗者身上,这种现象称为移情现象。治疗者根据患者情绪反应的性质,可以了解患者过去生活中的情绪经验,从而解除其情绪上的负担。
精神分析学派的治疗理论,由于把本能的冲动视为一切行为的动力,并把本我与超我的冲突视为致病的根源,因而忽视了产生心理障碍与心理疾病的社会环境因素。同时,心理分析法耗时长久,而且缺乏实验验证,因此在心理治疗与心理咨询中的作用日益下降而让位于行为治疗。不过精神分析法能较全面地分析人格中的各种因素并重视疏导的方法,对心理咨询仍是有意义的。
佛洛依德的主要贡献在于他对无意识的认识,对于超出我们理性控制的精神力量的影响的认识。佛洛依德的理论也受到达尔文进化论、夏尔科的催眠术、布罗伊尔的谈话疗法以及弗利斯的两性人影响。佛洛依德的主要理论观点是:个体的人格由三个系统组成:本我,自我,超我;佛洛依德还发明了“利比多”的概念,描述诸如饥饿、渴和性这样的生命本能的力量。相对于达尔文和马克思社会宏观层次,佛洛依德的思想是个体性的 。他坚持认为,儿童经历构成了成人的行为。精神分析理论假设,人类行为的解释存在于个体之中,特别是存在于无意识之中。今天所使用的许多重要的传播理论都在个体当中寻求推动行为变化的力量,尽管这些理论不是精神分析理论。如海德的平衡理论,费斯廷格的认知不和谐理论等。这些理论假定,个体失衡的,不一致或不和谐的状态,由于对个体来说是不舒适的事,所以导致了这个个体的行为和变化。人格研究的学术传统由霍夫兰所开创。佛洛依德的理论也对拉斯韦尔有关政治领袖的精神分析研究产生了影响,尽管它没有同样直接地影响拉斯韦尔的传播研究。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aokedao3713@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