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难免会破坏或损坏一些别人的东西,这是大多数家长都会遇到的问题。那么,孩子老破坏别人东西是为什么呢?这个问题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
孩子老破坏别人东西是为什么
一、探究孩子的心理原因
1.好奇心驱使
孩子天生好奇心强,对周围的一切都充满了好奇心。当他们看到一些不同寻常的东西时,他们会想去了解它们,甚至摆弄它们。这时,他们可能会不小心弄坏了这些东西。
2.需求感不满足
有时,孩子会因为一些原因感到不满意或不满足,例如在家里或学校中被忽视或被排除在外。这时,他们可能会想通过破坏他人的东西来获得关注或满足感。
3.情绪失控
孩子情绪容易失控,当他们遇到一些挫折或者不顺心的事情时,他们可能会失去控制,从而发泄在别人的东西上。
二、分析家庭环境与教育原因
1.家庭环境因素
家庭环境对孩子的成长有着重要的影响。如果孩子的家庭环境混乱或者缺乏关注,孩子可能会感到孤独和不满足。这时,他们可能会想通过破坏他人的东西来获得一些满足感。
2.教育原因
孩子的行为习惯和品德素质往往与家庭教育密切相关。如果孩子在家庭中缺乏正确的教育和引导,他们可能会对破坏他人的东西视而不见,甚至认为这是一种正常的行为。
三、提高孩子的自我控制能力
1.培养孩子的责任感
家长应该从小开始培养孩子的责任感,让他们明白破坏他人的东西会对别人造成伤害,同时也会对自己的形象和声誉产生不良影响。
2.提高孩子的自我控制能力
家长可以通过一些方法提高孩子的自我控制能力,例如游戏、运动、绘画等。这些活动可以帮助孩子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行为,从而减少破坏他人东西的行为。
3.引导孩子正确处理情绪
当孩子情绪失控时,家长应该引导他们正确处理情绪,例如通过谈话、放松等方式来缓解情绪,从而减少对别人东西的破坏。
不懂自己或他人的心?想要进一步探索自我,建立更加成熟的关系,不妨做下文末的心理测试。平台现有近400个心理测试,定期上新,等你来测。如果内心苦闷,想要找人倾诉,可以选择平台的【心事倾诉】产品,通过写信自由表达心中的情绪,会有专业心理咨询师给予你支持和陪伴。
这几乎是孩子搞破坏的一个大前提,孩子想弄明白一切他感到新奇的东西。当然,这些破坏常常考验着父母的忍耐力,我们很想大大地发作,但是又必须保持应有的耐心。因为我们也清楚,孩子不是故意搞破坏,他们哪里能知道那么多呢?既然不能阻止这种探索行为,只能想办法把损失降到最低。我们可以把珍贵的东西收藏起来。或者,我们观察他们的一举一动,试图明白他们究竟对什么感兴趣。弄明白之后,提供一些他们感兴趣的东西。 场景二舅舅送了小雷一个会说话的玩具兔八哥,刚开始,小雷很喜欢听兔八哥说话,可听了几百遍之后,实在有点腻烦了。不知道还有没有新的玩法呢?小雷把兔八哥丢进了水盆,当然,电池一沾水,金属接头一生锈,兔八哥再也不能说话了。 理由:我在尝试新的玩法! 场景三每天回家时,爸爸都会用一把钥匙把门打开,这个动作深深吸引了胖胖。于是这天回到家后,爸爸妈妈忙自己的事,胖胖就拿了一把小钥匙,塞进了卧室的大锁里头,再学着爸爸的样子转一转钥匙就这么断在了锁里。 理由:大人就是这么做的! 孩子希望自己能像爸妈那样做很多事情,像开锁、倒牛奶、削苹果等等。小家伙喜欢模仿大人的行为,并且乐于给爸妈提供帮助。虽然这些行为可以促进孩子的生长和发育,但并不一定总能给父母带来快乐。在某些情况下,尽管你愤怒得想大吼一声,但是最好克制住自己并且给孩子一个友善的表情。然后,如果你有时间,带他到门口去,告诉他一把钥匙只能和一把锁相配,大小不合适都不行,等他再长大一些就会学会怎么样开锁。在这个过程中,你的怒火可能就慢慢熄灭了,而孩子也学到了知识。 场景四乐乐在地板上搭积木,今天他居然完成了一个大大的城堡,乐乐兴奋地喊:妈妈,快来看我的城堡!但忙碌着的妈妈却没搭理。妈妈,妈妈!乐乐又叫了两声,妈妈还是不理他,乐乐急了,把旁边花盆里的花揪了一把,这下妈妈可注意到他了。 理由:你不搭理我,我就捣乱哦! 对于孩子来说,对他的关注和给他吃好穿好一样重要。如果他得不到足够的重视,就会采取捣乱的方式来吸引注意。只要爸爸妈妈稍微留心,就会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当孩子处在安静的状态时,成人经常不闻不问;而孩子表现出顽皮或多动时,却会马上引起父母的注意。由此孩子发现:喊了那么久他们都不理我,干脆捣乱吧,这样他们就会来看我的城堡了!所以,在责怪孩子破坏行动的同时,要小小地反省一下,是不是给他的注意不够多。 20个月左右的孩子往往通过感知动作探索外部世界,表现出多动的、甚至破坏性行为。父母一定要透过现象看本质。也许他搞破坏的真相是这样的。刚开始,孩子可能只是偶然晃动一个瓶子,对里面发出的声音感到好奇,于是想方设法把里面的东西倒出来。后来他就发展为寻找其他的瓶瓶罐罐,重复同样的动作。在这个过程中,他的好奇心得到满足,练习学会了从瓶中倒出某物等精细动作。在父母眼中是破坏;对孩子而言是一个好玩的寻宝游戏。此外,注意观察孩子动作的特征:他是有条不紊、专心致志的在做这个游戏;还是心有旁骛的一概破坏呢?如果孩子的举动有专门指向,且边界明确,那就是一种探究行为了。
宝宝对这个世界充满了好奇心,因此当宝宝从襁褓里的孩子慢慢走出来去 探索 这个世界的时候,家长则要注意了,因为宝宝很有可能开始搞破坏了。
最近就有这么一个网友分享自己宝宝的顽皮事迹,才刚刚会走路的宝宝,没想到就开始琢磨着给家长找点事情做了。网友表示自己的宝宝等自己在休息的时候,自己一个人跑到另一个房间里面推翻了一个小的放置架。
其实家长不用太过在意,孩子之所以喜欢搞破坏并不是他们天生就是个坏孩子。那么,孩子为什么喜欢搞破坏?可能是"心理需求"没被满足,因此爸妈也要留个心眼。
1)发泄心理
如果说宝宝的心理没有被满足的话,他们可能会通过摔东西或者破坏其他物件来发泄心里面的不满,但是这种心理不能被助长,家长切忌不要妥协,应当及时遏制避免孩子的破坏行为,不然孩子会以为破坏行为能获得他们想要的任何东西。
2)好奇心理
孩子对这个世界充满了好奇心,当他们可以双脚站起来的时候,会通过自己的实践是挖掘这个世界的任意事情,因此,就可能通过摔东西或者破坏东西来了解被摔在地上后的东西会呈现什么样的状态。
其实,孩子这么做的时候家长应当注意了,因为这样的心理需求不仅不能被疏忽,家长还要引起重视。
首先,观察孩子为什么搞破坏
家长要先了解清楚孩子到底为什么搞破坏,其实有可能是孩子的无心之举,也可能是上面的两个心理需求,因此,家长要做好详细的观察,否则可能会因为误会宝宝而导致耽误教育时机。
其次,好好引导宝宝
如果宝宝是因为没有得到满足才选择破坏,那么家长则不能用妥协的方式助长宝宝的气焰,而是应当选择引导和教育的方式让孩子知道破坏不仅不会得到想要的东西,反而会让父母生气。
最后,帮助宝宝认识这个世界
宝宝是因为好奇心才破坏的话,家长则可以让宝宝认识到破坏的行径并不对,应当用更加温柔的方式对待这些物件。
同时,家长也可以让宝宝学习其他可以动手实践但却不会对物件造成伤害的方式,这样的话,便能好好帮助孩子认识这个世界而不造成破坏。
除了上述几个办法以外,家长也可以用比较具体的方式来帮助宝宝,也就是说,通过和宝宝的互动来让宝宝的心境平和下来,还能和宝宝经常沟通而提升亲子之间的感情,以后教育孩子的时候也能更加顺利。
一:跟宝宝玩益智类玩具
2:带宝宝出去玩
如果宝宝并不符合上述的情况,那么有可能是因为宝宝的精力太旺盛了,因此总会无意识地搞破坏,因此,父母可以适当地带宝宝带公园里面玩,这样的话也能让宝宝在玩耍的过程当中消耗他们的精力。
或者说,家长也可以用足球或者篮球这类可以和亲子互动的 体育 器材,一边和宝宝一起玩,一边培养孩子的运动习惯,那么孩子过剩的精力便能在长时间的玩耍或者运动当中消磨殆尽,逐渐的,也就不会那么想通过破坏来表示不满了。
孩子的成长过程当中,难免会当几回"小恶魔"。不过家长不要急着斥责孩子,因为孩子会这样往往是有更深层的原因,家长需要通过自己的观察和了解,才能逐步认识到宝宝为什么这么喜欢破坏。
然后,在认识清楚缘由之后,便能通过上述的几个办法帮助孩子遏制这样冲动的心理,让孩子有一个更加稳定的成长经历。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